?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和營養狀態的影響

2014-05-30 12:38李東虎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高通量血液透析c反應蛋白

李東虎

【摘要】 目的 對患者進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研究其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和營養狀態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進行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將其分為治療組(男22例、女18例)和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監測治療前后超敏CRP以及營養學指標(血漿白蛋白、轉鐵蛋白)的變化。結果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4周、12周后,治療組CRP水平下降,血漿白蛋白、轉鐵蛋白升高。結論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可降低CRP水平,升高血漿白蛋白、轉鐵蛋白水平,顯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和營養狀態。

【關鍵詞】 高通量血液透析;炎癥狀態;C反應蛋白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124-01

研究表明影響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危重癥等預后的重要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微炎癥狀態和營養狀態等,也是影響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心血管疾病、系統性炎癥及營養不良三者相互促進,形成惡性循環,致使透析患者生存率進一步下降。其中炎癥是三者間相互聯系的中心環節,積極尋求炎癥狀態的防治措施對MHD患者轉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主要探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對MHD患者炎癥狀態及營養狀態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與分組 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間在我院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男46例,女44例,年齡15-82歲,平均年齡(61±10.3)歲。所有患者1周3次或2周5次規律血液透析1年以上,近一個月排除感染、肝硬化、惡性腫瘤、活動性風濕疾病且未使用糖皮質激素。將患者分為治療組(男22例、女18例)和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兩組,將兩組患者進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及普通血液透析的方法,并對兩者進行統計學差異(P<0.05)的對比。

1.2 方法 治療組選取高通量透析器(FreseniusF60)常規規律血液透析1周3次或2周5次,血流量250-280ml/min,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透析液流量為500ml/min。對照組選取低通量透析器(FreseniusF6)以外透析次數、血流量、透析液等無顯著差異。

分別于實驗開始前、治療4周、12周時測定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3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轉鐵蛋白(transferrin,TRF)濃度。受檢者于血液透析治療當日,血液透析開始前空腹采靜脈血,當日完成全部化驗。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方法包括計量均數用±標準差來表示,組內、組間采用t檢驗的方法,并以P<0.05來表示兩者差異的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如表1所見,hs-CRP濃度在治療組治療后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與對照組同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血清白蛋白和轉鐵蛋白指數在治療組治療后明顯上升,而對照組時間越長Hs-CRP的濃度與轉鐵蛋白的濃度反而越來越低,血清白蛋白的濃度上升也不是很明顯。

3 討 論

微炎癥狀態是指一種非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強度低、進展性緩慢及具有不明顯性的炎癥狀態[1],表現為全身循環中炎癥性蛋白及炎癥因子緩慢持續增高的表現,并因此導致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的現象,屬于自身免疫性炎癥。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大都存在這種慢性炎癥的狀態。其中血清CRP、前炎癥細胞因子(IL-1、IL-6、TNF-α)及PCT都是反應微炎癥狀的一種有利的參照標志。本次研究證明尿毒癥維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PR明顯升高,處于微炎癥狀態。

血液透析患者出現慢性炎癥狀態的原因很多,但切實的發病原因與發病機制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有關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慢性腎衰竭,與致炎因子和纖維化因子增高及氧化反應增強有關;二是血液透析過程,與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性及透析液受污染有關;三是遺傳因素。我們采用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對比的方式進行分析發現,實驗組通過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法明顯降低了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提高了血清白蛋白和轉鐵蛋白的濃度,改變并緩解患者的微炎癥狀態;而常規的血液透析的方法不僅沒有降低血清CRP水平,反而隨著時間越長CRP水平值越高[2]。這是由于常規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物質而對中、大分子毒素不能進行有效地清除,但是高通量血液透析不同,它能有效地清除患者體內中分子物質。對于患有尿毒癥心肌病、周圍神經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有關于中分子物質疾病的治療能起到顯著的療效。

研究證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與血清白蛋白、轉鐵蛋白呈現相反的關系,并且CRP可以預測血漿蛋白濃度,顯示透析患者的炎癥反應及低蛋白血癥的發展過程,表明低蛋白血癥的發展過程中有炎癥的參與,并影響著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危。兩組實驗可看出通過高通量透析的患者血清白蛋白、轉鐵蛋白隨著時間的延長效果明顯升高[3],其與機體微炎癥狀和營養不良的改善有關系。

本文兩組實驗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癥狀態與營養不良的狀態,在采取兩組對照試驗的辦法分析發現,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法同時注意MHD患者的營養狀況并監測炎癥因子的變化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減少醫療負擔。

參考文獻

[1] 李靜,李輝.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癥狀態[J].武警醫學院學報,2009(07):163.

[2] 金?;?,呂宏宇.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MRSA的治療[J].中國藥業,2013(13):195.

[3] 付慧,皮桂芽.高通量透析與常規血透比較[J].科技信息,2011(02):303.

猜你喜歡
高通量血液透析c反應蛋白
高通量與常規血液透析治療慢性尿毒癥的療效觀察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的效果與藥理解析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
高通量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老年慢性腎衰竭的效果
C反應蛋白、D—二聚體及降鈣素原評估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臨床價值
CRP與白蛋白比值對急性重癥腎盂腎炎預測價值的探討
常規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臨床對比
PCT、CRP及WBC在小兒發熱疾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HFHD對尿毒癥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癥的改善作用
HFHD對尿毒癥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微炎癥的改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