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風病飲食營養防治措施的相關研究

2014-05-30 14:34呂紅鳳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痛風

呂紅鳳

【摘要】 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濃度持續增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軟組織所致的一組代謝性疾病。本文從低嘌呤飲食、三大產能營養素的合理配比、堿性食物的選擇及多飲水等方面闡述營養防治措施對預防和減輕痛風急性發作,減少尿酸鹽在體內的沉積,預防尿酸結石形成,減少痛風并發癥的發生的作用。

【關鍵詞】 痛風;低嘌呤飲食;營養防治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167-02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慢性代謝性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長。痛風就是其中之一,其臨床特征為高尿酸血癥、尿酸鹽沉積導致反復發作的急、慢性關節炎和軟組織損傷及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引起腎結石,最終導致痛風性腎病,并引發慢性腎功能不全[1]。

目前,對于痛風與高尿酸血癥的常規治療仍以西藥為主,通常選用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抗炎藥、苯溴馬隆、丙磺舒、別嘌呤醇等,這些藥物以不同的作用環節達到緩解或治療痛風與高尿酸血癥的目的,但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發現它們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2]。而中醫學認為痛風性關節炎的病因為外感風、寒、濕、熱之邪,或過食膏粱厚味致濕熱內蘊。正邪交爭,或久瘀化熱而成血熱;或邪氣久留,損傷氣血;或痰凝為患,阻滯經絡。治以清熱除濕,通絡止痛為主[3]。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更有效的控制病情,減輕癥狀,同時能避免單用西藥帶來的毒副作用。然而除了藥物治療外,痛風病的飲食治療也是極其關鍵和重要的。本文就痛風病的飲食營養治療和預防做如下闡述。

1 痛風病的飲食營養治療

痛風飲食營養治療總原則:“三低一高”,即低嘌呤飲食、減輕體重、低鹽低脂低蛋白膳食和大量飲水。

1.1 低嘌呤飲食 嘌呤是細胞核物質的組成元素,不僅機體代謝會產生嘌呤,幾乎所有的動植物細胞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嘌呤成分。機體代謝產生的嘌呤與從食物中攝入的嘌呤最終結局差異甚大。機體代謝產生的嘌呤在多種酶的作用下經過復雜的代謝過程大部分合成核酸,被組織細胞重新利用,少部分分解成尿酸;而食物來源的嘌呤絕大部分生成尿酸,很少能被機體利用。所以從食物中攝取嘌呤量的多少,對尿酸的濃度影響很大。因此可以說,飲食不調是痛風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痛風病人平時的飲食營養治療就顯得格外重要。

1.2 低熱能飲食,減輕體重 痛風病人的全日能量較正常人減少l0%-l5%。一般每日每千克體重能量給予25-30kcal全日1500-2000Kcal,以保持或達到理想體重。

1.3 低鹽低脂低蛋白膳食 限制蛋白質的攝入:由于蛋白質攝入能加速痛風病人尿酸形成,故痛風病人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急性期0.8g/d/kg,緩解期1.0g/d/kg,腎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酌減。

限制脂肪的攝入:脂肪攝入量一般控制在每日50g左右為宜。清淡的飲食一方面可以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助于減重;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脂肪分解產生的酮體,阻礙腎臟排泄尿酸。

限制鹽的攝入:食鹽中的鈉有促使尿酸沉淀作用,尤其伴高血壓,冠心病及腎病變時,每天攝入量應限制在3g以內。

1.4 大量飲水 為了能促進尿酸排泄,預防尿酸性腎結石,延緩腎臟進行性損害,每日應多飲水2000ml以上,維持一定尿量促進尿酸排出,睡前或夜間也應補充水分。

1.5 其它 尿酸在酸性環境中容易析出結晶,在堿性環境中容易溶解并排出體外,供給充足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能促使組織內堆積的尿酸鹽溶解。故多食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不僅能滿足機體對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又可調節尿PH,促進尿酸的排泄。

2 痛風病的預防

2.1 防治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痛風的基礎是高尿酸血癥。因此防治高尿酸血癥是預防痛風的根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均為引起痛風的危險因素。有報道肥胖者血尿酸值平均高于常人59.5-119umol/L;高血脂者血液高凝,促進動脈硬化;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直接損傷動脈內壁和促進血液凝固。但減肥不宜操之過急,因脂肪等組織分解過快可引起血酮體及乳酸濃度增高,抑制尿酸排泄而誘導痛風的急性發作。熱能應逐步減少,以免體內脂肪過度燃燒引起痛風急性發作。故一般應控制在每周減輕體重2-3kg為宜。因此,節食、控制體重、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積極治療糖尿病可以有效地防治痛風發作。

2.2 限制嘌呤的攝入 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因50%的嘌呤溶于肉湯內,故用肉類或魚類食物時建議水煮后棄湯,再進行烹調。

海產品及淡水養殖食品含嘌呤較豐富,按嘌呤含量可分為含嘌呤較少食品(25-50mg/100g),如青魚、鮭魚龍蝦、鯡魚等;含嘌呤較高食品(50-100mg/l00g),如鯉魚、鱈魚、比目魚、鱸魚、貝殼類水產品等和含嘌呤極高食品(>100mg/100g),如沙丁魚、鳳尾魚等三類。痛風急性期患者應該避免食用這類食品,而慢性期可少量食用嘌呤含量較少的食品。

2.3 維生素C及無機鹽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對人體有益的作用,因此供給充足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能促使組織內淤積的尿酸鹽溶解。尿酸在酸性環境中容易析出結晶,在堿性環境中容易溶解,故多食用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既能促進尿酸排出,又能供給維生素和無機鹽。

綜上所述,痛風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其發病與不良膳食習慣有密切聯系。往往與肥胖、高血壓、脂肪代謝紊亂、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同時存在且相互影響,因此在給予痛風患者飲食指導時應注意個體化原則,不能僅著眼于痛風及高尿酸血癥本身,而應根據有無其它并發癥而權衡利弊,綜合考慮。在對痛風病人的治療中,疾病與營養等基礎知識的宣教及心理調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及時給予病人正確的飲食營養指導和護理干預,強調改善其生活方式,如加強體育鍛煉,減輕體重等,不僅能積極地配合臨床治療,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的營養意識,增強其抵抗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李揚,田新平.痛風患者飲食治療新認識[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2008,2(4):302-305.

[2] 張瑞芬,趙晶.痛風的藥物治療現狀及展望[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7,23(6):438-440.

[3] 馬紅蓮,石新起,張庚揚.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85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3,9(4):301.

猜你喜歡
痛風
被痛風癥“纏上”,如何科學進食
痛風的治療
巧用藥膳 緩解痛風
認識痛風的五大誤區
痛風了,怎么辦?
雛鵝痛風“三步五防”更有效
出現痛風身體會發出信號
痛風:改善生活方式防復發
痛風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中西醫結合妙法斗痛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