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節段頸椎病伴頸椎失穩的臨床治療探討

2014-05-30 14:34馬東芹白麗趙光雷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臨床

馬東芹 白麗 趙光雷

【摘要】 目的 對多節段頸椎病伴頸椎失穩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資料選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診治的多節段頸椎病伴頸椎失穩患者42例。對患者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結合JOA評分,分析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所有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均無醫源性的神經損傷,未出現并發癥?;颊咝g后的JOA平均評分為(13±2.4)分,平均改善率為(61±21)%;術后的優良率為72.00%。結論 多節段頸椎病伴頸椎失穩患者,采用后路C4-C6的椎板減壓側塊固定輔助小關節撐開植骨融合固定聯合C3-C7的單門椎管擴大成形治療,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多節段頸椎??;頸椎失穩;臨床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168-02

多節段頸椎病在臨床中具有病程長、臨床癥狀重和病變范圍廣等特點,在治療中具有較多的困難。并且該疾病通常會伴有頸椎失穩。為此,本文采用經頸椎后路C4-C6的椎板減壓側塊固定方法,借助小關節撐開對植骨所具有的輔助性作用,結合C3-C7的單門椎管擴大成形進行治療,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診治的多節段頸椎病伴頸椎失穩患者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齡34-77歲,平均年齡(51±6.79)歲?;颊呔嬖诓煌潭鹊碾p下肢無力、麻木無力、肌肉萎縮和上肢疼痛等癥狀。本組患者的選取均結合CT、X線和MRTI檢查確診?;颊叩哪挲g、性別和病史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在手術前,所有患者均全麻。之后讓患者采用俯臥位,將頭部前屈,經過常規的鋪單消毒后,將C5棘突作為中心,之后選取長為12厘米左右的切口,將皮下組織依次切開,盡量的把C3-C7的椎板、棘突和小關節的外側緣暴露到術野中,之后將C3-C7的棘突咬除,將軟組織去除之后,留作植骨之用。

在位于C3-C7棘突的中心旁約1厘米處,使用球磨鉆對椎板進行打磨,在疾患較為嚴重的一側開門,待內側的骨皮質磨透后,于對側門軸側處C3-C7的側管上,將尾部系有7號線的兩枚骨鉚釘植入;而在C4-C6節段的兩側植入6枚皮質骨鑼釘。應用窄骨刀將病變節段的小關節間隙撐開3-4mm左右,將小關節的關節面磨除后,將修剪完成的帶有皮質骨的人工異體條骨植入,使用釘棒將C4-C6側塊的螺釘固定。撬起C3-C7的開門側推板,棘突根部的絲線做打結處理,然后將C4-C6的全推板咬出,將硬膜囊顯露出,脊髓做減壓處理。完成切口清洗之后,進行逐層的縫合,并留置一枚引流管。

1.3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 對患者術后一個月和術前的JOA評分進行記錄,進而計算出改善率。優:改善率大于或等于75%;良:改善率為50%-74%;好轉:改善率為25%-49%;無效:改善率小于25%[1]。改善率=(術后評分-術前評分)*100%/(17-術前評分)*100%。

2 結 果

2.1 患者的臨床療效 所有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均無醫源性的神經損傷,并未出現并發癥。術后一月后,患者的上肢放射痛消失,其他臨床癥狀均得到改善。

2.2 患者的術后優良率 患者術后的JOA平均評分為(13±2.4)分,術前的平均評分為(7±9.37)分,平均改善率為(61±21)%。分析患者術后的優良率為72.00%,見表1。

3 討 論

在臨床治療中,脊髓減壓手術被公認為是治療頸椎退行性變疾病的較好治療方法,對于患者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頸椎退行性疾病的發病原理在于椎間盤發生退變脫水之后,促使椎間隙變窄,進而丟失椎間高度,用于脊椎穩定的附屬結構變得松弛,最終導致頸椎的生理曲度被改變,進而出現諸多病理癥狀[2]。目前,由于在頸椎退行性病變方面的認識更為深入,應用脊髓減壓手術治療時,不但針對臨床癥狀的治療,還加入了對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治療,以及專門針對于病因的治療。

本組患者均采用后路C4-C6的椎板減壓側塊固定輔助小關節撐開植骨融合固定聯合C3-C7的單門椎管擴大成形治療。該治療方法的應用,不但能夠保證小關節在融合之后所能夠獲取的穩定性,并且椎體的高度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復,可將神經管擴大,進而將出現后突畸形發生的概率降低,最終可保證頸椎前凸,將神經根牽拉的作用減弱[3]。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均無醫源性的神經損傷,并且未出現并發癥。同時對于椎間隙丟失的患者,通過小關節撐開植骨,術后一月后,患者的上肢放射痛消失,并且其他的臨床癥狀均得到改善,或是消失;患者術后的JOA平均評分為(13±2.4)分,術前的平均評分為(7±9.37)分,平均改善率為(61±21)%;術后的優良率為72.00%,并且患者椎間隙的高度也平均恢復至1.2毫米,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多節段頸椎病伴頸椎失穩采用后路C4-C6的椎板減壓側塊固定輔助小關節撐開植骨融合固定聯合C3-C7的單門椎管擴大成形治療,可有效的避免并發癥的發生,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景續,尹西盟,宮樹一,鄔波.頸椎后路側塊鋼板螺釘置入治療多節段頸椎病伴頸椎失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3(13):189-190.

[2] 李勇,申才良,張建湘,董福龍,章仁杰.前路"雜交式"減壓治療多節段頸椎?。嚎捎行Ц纳祁i椎生理彎曲度及椎間高度[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2(17):178-179.

[3] 王良意,周杰,曹前來,楊海濤,王健.頸前路椎體次全切除聯合椎間隙減壓融合內固定術治療多節段頸椎病[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3,2(12):56-57.

猜你喜歡
臨床
背俞穴走罐治療慢性咳嗽的臨床觀察
鵝大腸桿菌病的臨床診斷及防治
普外急腹癥臨床治療的初步探討
臨床帶教
臨床帶教
臨床帶教
臨床帶教
元胡止痛膏治療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觀察
臨床問答
當歸四逆湯治療虛寒型痛經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