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兒童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模式研究

2014-05-30 17:53柳海文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課外教師應書寫

柳海文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中青年夫婦為謀求更好的生存條件而離開家鄉外出務工。他們為了減輕工作、生活的壓力,只能將孩子留在家中,由單親家長或孩子的祖輩們監護,這便出現了這一特殊群體——留守兒童。由于他們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教育和監督,許多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得不到正確的養成。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后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尤其重要。

我們課題組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細心研究,嘗試建立了“114”的習慣培養模式,即“一內一外四輔助”,“一內”是指課內,“一外”是指課外,“四輔助”是指四個輔助措施。

一、要把課內作為重點

要培養好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重點還是在課堂上,我們要耐心指導他們學會注重在校時間。

上課認真聽講習慣的培養。在課堂上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可能學習好,課堂教學任務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學時我們要認真分析區別對待。

(1)對于根本聽不懂的孩子,教師應給他們做個別輔導。

(2)對于自制力差,愛走神的孩子,教師應在鍛煉孩子的意志品質、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

(3)對于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教師應在課堂上給孩子表現并得到肯定性評價的機會,讓孩子充滿自信。

(4)指導孩子記好課堂筆記,大擔提問。

1、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習慣的培養

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消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首先對改善孩子不良行為的標準不要定得太高、太嚴格、太硬性。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他們的實際水平出發,有效地控制作業的難易程度和數量的多少,使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克服困難,愉快地、自覺地按要求完成作業。其次教師布置作業時,應注意“兩性”:一是目的性,即作業應突出知識點,提倡少而精;二是階梯性積極思考發言注意書寫整潔等,這些都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基本元素。我們要在每節課上仔細檢查,在每天當中認真督查,看他們有沒有達到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

2、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學習習慣培養

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岸嗨肌本褪前阎R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系、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吧茊枴辈粌H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而且,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所創造,敢于合理質疑已有的結論、說法,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敢于挑戰權威,要做到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

(1)對所學的新知識,通過思考找出它與以前所掌握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使知識形成體系,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2)對于思考過程中發現的不懂、不理解的問題,及時向別人請教,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同學之間充分的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互補性;

(3)請教仍然得不出正確答案的問題,暫時存于頭腦中,日后再繼續探索

3、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要求學生明白書寫姿勢不對的危害,指導學生做到規范動筆,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二、要把課外作為關鍵

從周一到周五,留守兒童可能做得比較好,但到了周末,就不自覺地“放松了警惕”,又回到了“解放前”。這種學習習慣容易“變質”的情況,往往就是在課外,所以課外是關鍵。很顯然,如果不能解決課外的習慣問題,課內的努力即將冰消雪融、前功盡棄,怎么辦呢?一是要鼓勵學生回家閱讀課外書籍,做力所能及的事,并用班會課讓學生交流他們的星期日,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對事物的感知能力。二是要適時做好家訪工作?!安蝗牖⒀?,焉得虎子”。我們農村教師雖然離學生家較遠,但應經常到留守兒童學生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往往能有更多的發現、更多的啟示、想到更多的辦法。讓留守兒童逐漸養成主動學習、大膽回答問題、自覺地課前預習、專心聽講、及時有效地復習、認真書寫、閱讀能力強、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時間等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三、要用輔助措施做保障

正面強化,表揚為主。學生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應堅持從正面啟發誘導,樹立榜樣,教會學生應該怎樣做,采用表揚的辦法,來鼓勵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激發他們去重復曾經受到表揚的行為,鞏固發揚這些優點,從而調動他們積極主動地、自覺地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等學生出現了不良習慣時再費九牛二虎之力去糾正,因為對習慣來說,培養良好習慣總比糾正不良習慣容易得多。

全員參與,嚴格要求。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也不是哪一科的老師的事。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學生的某一習慣只局限于某一學科,如預習的習慣只局限于學習語文學科時,學習數學時卻從沒有預習的習慣,當布置數學預習作業時,也常常是大眼瞪小眼,覺得很驚訝,不知該做什么。所以,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是班級所有任課老師共同的事,需要全體任課老師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只有全員參與,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才能取得預想的效果。

要善念預設的“緊箍咒”。對于一些意志力較弱,學習基礎差的兒童,我們不妨提前一天輔導,在輔導中預設問題讓其思考回答,通過反復提、反復答,增加他們的記憶,在第二天正式授課時提出在輔導中預設的問題,通過點名回答,基礎差的兒童都能很好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絕大多數同學都會給他贊許的目光或給予熱烈的掌聲,從而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又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要“特事特辦”。我們在備課的時候應做到“因材施教”,更多地想到這些留守兒童,想到他們的特殊情況,多準備一份“情感快餐”給留守兒童。我們在和他們交談、批改作業時,應多給留守兒童幾句關心和鼓勵的話語,讓他們感到父母般的關懷和溫暖。

只要我們把農村留守兒童時時放在心上,處處關注他們的生活點滴和行為習慣,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把他們的學習習慣培養好,就能讓他們健康向上、茁壯成長。從而構建和諧家庭,營造和諧校園,創建和諧社會!

猜你喜歡
課外教師應書寫
Unwritten 尚未書寫
用什么書寫呢?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書寫春天的“草”
課外實踐豐富多彩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