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科護理新模式對產婦焦慮和分娩質量的影響探析

2014-05-30 11:41薛飛揚鄭冰心韓月欣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產科護理

薛飛揚 鄭冰心 韓月欣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產科護理的新模式對產婦的焦慮及分娩質量的影響情況。方法 隨機選取實行產科護理新模式管理前后各140例住院分娩的初產孕婦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傳統組及新模式組,傳統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新模式組在傳統組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新模式管理,包括心理護理干預,音樂療法,呼吸訓練及導樂分娩護理,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的焦慮情況及分娩的質量。結果 新模式組產婦重度及中度焦慮所占比例均低于傳統組,疼痛III級所占比例低于傳統組,產婦產程明顯縮短,剖宮產幾率明顯降低,術后出血有所減少,新生兒窒息率有所下降。結論 在產科中對產婦實行新的護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能夠有效的縮短產程,降低了剖宮產的幾率,減少了術后的出血量,緩解了產婦的焦慮情況,提高了產婦的分娩質量。

【關鍵詞】 產科護理;產婦焦慮;分娩質量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283-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人們對于產婦的心理保健越來越重視,因此對于產科護理的模式改變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分娩對于產婦是一種強烈的刺激,產婦往往有較強的焦慮恐懼及不安的心理,因此在產科護理中給予充足的心理護理,呼吸訓練方法指導,導樂分娩護理管理,對于孕產婦焦慮心情的降低有著重要的意義[1]。本文觀察分析了我院新模式產科護理管理前后采用產科護理的新模式對產婦的焦慮及分娩質量的影響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1年6月實行產科新護理模式管理前后1年內的各140例住院分娩的初產孕婦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順序分為傳統組及新模式組,其中傳統組中年齡在22-33歲,平均年齡(26.4±2.8)歲,孕周36-43周,平均(39.4±1.8)周;新模式組中年齡在23-32歲,平均年齡(26.7±2.5)歲,孕周37-42周,平均(39.3±2.1)周。兩組患者均為單活胎,胎位正常,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傳統組采用傳統的產科護理,包括產前心理護理,分娩知識宣教等內容。新模式組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新的分段式護理管理,包括產前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拉梅茲式呼吸訓練法指導,音樂療法和導樂分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及方法如下:

1.2.1 產前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 產前發放宣傳手讓產婦初步認識分娩的過程。讓孕婦與其丈夫一起認真學習孕婦知識,得到家人關心與支持。妊娠晚期產婦盡早熟悉產房位置和環境,入院后助產士主動熱情的接待產婦,并主動的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管理制度和生活設施,建立護患關系良好的基礎,使孕產婦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降低焦慮的心理。

1.2.2 拉梅茲式呼吸訓練法指導 指導孕產婦屈膝仰臥位,全身放輕松,最大的深吸氣后吐氣,保持吐氣的速度稍快于吸氣,根據子宮的收縮程度調整呼吸的頻率。產前加大分娩技術的訓練,增加產婦自然生產心理順應性能夠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幾率。

1.2.3 音樂療法 產房內配備有各種音樂,在產婦入室之后自行挑選喜歡類型的音樂,將音量調到產婦能接受的程度,幫助放松心情及分散產婦注意力,以減輕產婦的疼痛感,消除恐懼、焦慮、疲勞、緊張的情緒,提高應激能力,以最佳的身心狀態來完成分娩。

1.2.4 導樂分娩護理 每個產婦都設有獨立的家庭式產房,產房內配備齊全的家庭式待產床,有優秀助產士1對1進行產程陪護指導,給予產婦親情式陪護,嚴密監控產婦及新生兒安全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解決產婦問題。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和疼痛程度,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兒窒息率。其中焦慮程度采用SAS焦慮自量表測定,50分以下評為正常,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疼痛采用WHO疼痛分級標準分為四級[2],其中腰腹劇烈疼痛,無法忍受,伴有喊叫及輾轉不安為III級;腰腹明顯疼痛,可忍受,伴有呼吸急促、出汗為II級;腰腹部疼輕微疼痛,不影響睡眠為I級,無疼痛或極輕微疼痛為O級。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數據以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χ2檢驗。且P<0.05為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產婦焦慮及疼痛程度 兩組產婦焦慮及疼痛程度比較,見表1。由此可見新模式組產婦重度及中度焦慮所占比例均低于傳統組,疼痛III級所占比例低于傳統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分娩質量 兩組產婦分娩質量比較,可見采用新模式護理干預后產婦產程明顯縮短,剖宮產幾率明顯降低,新模式組術后2h平均出血(159±16)mL,新生兒窒息出現2例(1.4%);傳統組術后2h平均出血(249±33)mL,新生兒窒息出現8例(5.7%),由此可見新模式組術后出血有所減少,新生兒窒息率有所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小 結

近些年來孕產婦的心理保健及分娩質量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改善,產科的新模式護理干預模式也有了長足的進步[3],本文通過觀察分析我院新模式產科護理管理前后采用產科護理的新模式對產婦的焦慮及分娩質量的影響情況可見,在產科中對產婦實行新的護理模式的管理方法,能夠有效的縮短產程,降低了剖宮產的幾率,減少了術后的出血量,緩解了產婦的焦慮情況,提高了產婦的分娩質量。

參考文獻

[1] 林靜惠,許章英.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生理與心理影響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學,2008,12(14):1432-1435.

[2] 周紫瓊,鄔俏璇.產時焦慮癥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4683-4684.

[3] 周艷瘩,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焦慮和分娩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0):161-163.

猜你喜歡
產科護理
產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調查與防范對策
品管圈活動對降低會陰側切率的效果觀察
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
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應用的臨床效果分析
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
國際助產新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
產科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