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預防兒童醫源性損傷

2014-05-30 04:39劉冬鑫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醫源性外滲病房

劉冬鑫

【關鍵詞】 如何預防;兒童醫源性損傷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340-01

兒科病房的小患者是一群特殊群體,他們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年齡小,體質差,心理刺激發育也尚未成熟,受外界刺激時,其心理與行為受主觀情緒支配性大。隨著現代兒科醫學飛速發展,各種儀器、設備的大量使用及頻繁的搶救,各種侵入性操作,勢必會產生兒科病房內的醫源性損傷,使患兒及家長格外緊張。原因分析:

1 環境因素

1.1 噪音各種儀器設備機械聲,報警聲,各類通訊運輸系統,包括電腦主機、打印機、輸液用推車,電話,門鈴等,其他患兒的哭鬧聲,醫護人員及家屬的說話聲都可以成為噪聲的來源[1]。

1.2 各種顯示器上閃亮的指示燈,運行中的心電、呼吸曲線波形、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也可刺激患兒視覺,引起情緒緊張,恐懼不安,往往加重病情。

1.3 睡眠干擾 因患兒疾病本身治療需要,頻繁的睡眠干擾使患兒感到緊張,喪失正常的晝夜節律,睡眠型態十分紊亂。

1.4 強迫靜臥和擁擠感 患兒自由受限及病室陌生環境和人員造成的擁擠感。

2 皮膚損傷

2.1 監護儀用到的血氧檢測探頭、電極片、袖帶等接觸皮膚時間越長,皮膚損傷的發生率越高。

2.2 強迫臥位引起壓瘡。

2.3 醫用膠布的大量使用造成撕扯膠布引起的皮膚損傷。

2.4 診療操作造成藥物外滲引起皮膚損傷,甚至壞死。

3 護理對策

3.1 創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靜 保持住院區的干凈、整潔、保證良好的通風采光,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醫護人員應做到走路輕、關門輕、講話輕、操做輕,儀器報警聲應盡量調低[2],播放一些曲調舒緩的音樂。妥善擺放設備,調整病室的溫度、溫度和光線。搶救危重患者時注意保護周圍患者。減少對患兒視聽,觸等感覺器官的刺激。護士與患兒及家長溝通時說話要輕柔目光中帶有安慰和希望,使患兒感到親切與安全。

3.2 皮膚護理 ①保持皮膚清潔,長時間臥床患兒特別注意骨突部位及皮膚褶皺處皮膚有無破損,每2-4小時翻身一次。②粘貼電極片部位的皮膚需用酒精清潔,皮膚需干燥,電極放置時間24-48小時后應更換。重新粘貼時必須更換部位,避免長時間粘貼引起皮膚損傷。③盡量減少醫用膠布的使用,改用水膠體敷料或紗布包裹[3]。撕扯膠布最好在粘膠布24小時后執行,使用蘸有溫水的棉棒濕潤局部皮膚有利于減輕損傷,在不需要重新膠布固定的部位可以使用液體石蠟或潤滑劑撕揭膠布,減輕對皮膚的損傷。④減少侵入性操作,如氣道吸引、足底采血,各種注射等,減少造成機體防御屏障的人為破壞。盡量使用靜脈留置針,減少頭皮針使用。有研究證明,靜脈留置針對血管的損傷小,液體外滲的幾率低于頭皮針。⑤藥物外滲的預防,經常巡視,有效固定,選擇管腔大的血管,避免反復用一條血管穿刺或長時間輸液。判斷局部血液循環情況,避免選擇血運差部位的血管和關節部位血管。靜脈推注藥物速度應減慢,使用刺激性藥物、高滲性藥物、縮血管藥物時盡量稀釋。使用透明敷料或透明膠布固定穿刺部位,有利于及時發現藥物外滲。

4 小 結

我們在肯定新的儀器設備其先進性和優越性的同時,也應看到其局限性和不足,護理人員應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加強與患兒的溝通,對患兒的身心狀況及時作出評估,善于發現問題,針對不同情況給予護理對策,減少醫源性損傷,促進護理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郭愛霞,楊巧會,孔金娜,等.重癥監護病房噪音監測與干預[J].護理學雜志,2005,20(24):46.

[2] 黃小梅,李曉惠,鄒惠芳,等.質量控制小組對病房噪音的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65-66.

[3] 楊曉靜,范紅.濕性傷口愈合的護理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04,11(8):1490-1491.

猜你喜歡
醫源性外滲病房
更正
影像學檢查增強掃描中造影劑外滲的護理對策的應用效果觀察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癥監護病房的實踐與探討
便宜的病房
肘關節術后醫源性骨折伴僵硬
馬蹄腎自發性腎盂破裂伴尿外滲1例報告
內鏡下鈦夾封閉治療醫源性結腸穿孔6例分析
如意金黃散濕敷聯合碳酸氫鈉局部封閉治療蓋諾外滲的療效觀察
CCU病房醫院感染的預防
鹽酸表柔比星遲發外滲引起局部皮膚壞死的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