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層螺旋CT減影去骨血管成像技術在頭頸部動脈血管狹窄診斷中的應用

2014-06-27 05:49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超聲科廣東河源57000黃展坤吳夢楠劉松青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4年7期
關鍵詞:頭頸部容積頸動脈

.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超聲科(廣東 河源 57000)黃展坤 吳夢楠 劉松青

多層螺旋CT減影去骨血管成像技術在頭頸部動脈血管狹窄診斷中的應用

1.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放射科
2.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超聲科(廣東 河源 517000)
黃展坤1吳夢楠1劉松青2

目的 探討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診斷頭頸部血管狹窄性的臨床意義。方法 隨機抽取臨床懷疑發生頭頸部血管狹窄性病變而行頭頸部CTA檢查的我院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多層螺旋CT減影去骨血管成像技術后處理,判斷血管是否狹窄,并對狹窄程度進行評估。結果 本研究最終共檢測644段血管,發現狹窄146段(檢出率為22.67%):輕度狹窄48段、中度狹窄47段、重度狹窄42段、閉塞9段,分別占32.88%、32.19%、28.78%、6.16%。頸部各類型血管之間的各狹窄程度的檢出率據有統計學差異(X2=23.435,P=0.001);頭部各類型血管之間的各狹窄程度的檢出率據無統計學差異(X2=11.159,P=0.265)。結論CT血管減影成像可早期發現和診斷頸部動脈狹窄性病變,并對血管的狹窄程度等作出客觀評估與判斷,為臨床及時治療提供可靠的影像學資料。

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狹窄動脈血管;

近年來,頸部血管病變的發生率逐年增高,傳統的頸部血管病變檢查技術逐步暴露出相應的不足,多排螺旋CT(MSCT)逐漸廣泛的應用于臨床[1-2],MSCT可以準確定位頸動脈狹窄,并評估其狹窄程度,還可識別血管腔內粥樣硬化斑塊、判斷其穩定程度,憑借此類優勢,MSCT已逐步成為中風等血管疾病初步篩選的首選方法[3,7]。為進一步評估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頭頸部動脈血管狹窄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回顧分析50例臨床懷疑頭頸部血管狹窄性病變而行頸部CT血管造影(CTA)檢查的患者臨床資料,旨在為MSCT診斷頭頸部血管狹窄性病變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因頭痛、頭暈、肢體偏癱等癥狀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懷疑發生頭頸部血管狹窄性病變而行頭頸部CTA檢查的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7.26±8.56歲。

1.2 設備及檢測方法 設備:東芝Activion16螺旋CT;掃描范圍:首先由主動脈弓掃描至顱頂水平,參數設置:管電壓120KV,準直1.5mm,管電流100mAs,重建層厚0.5~1.0mm,標準重建算法。入選患者均先用CT掃描先平掃一次,再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靜脈注射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100ml、35g,流速4.0~4.5ml/s,采用Surestart技術監測,監測層面位于主動脈弓,當CT值100HU時觸發掃描,先后兩次掃描。

掃描完畢后將平掃和增強掃描后的兩次容積數據傳輸到Rapidia3D圖像工作站進行減影運算得到新的容積數據,將所得容積數據以及未減影的容積數據分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組(MPR)、曲面重組(CPR)及容積重建(SVR)對原始數據進行圖像三維重建獲取患者頭頸部位的完整頭像并分析,最后與DSA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表1 MSCT檢出狹窄結果(段)

1.3 頭頸部CTA血管分段原則 將頭頸部血管進行如下分組:大腦后動脈(PCA)、頸總動脈(CA)、大腦前動脈(ACA)、頸內外動脈(ICA、ECA)、椎動脈顱外段(VA)、大腦中動脈(MCA)、基底動脈及椎動脈顱內段(BA、VA)。

1.4 圖像評價標準 本研究參照《北美癥狀性頸動脈狹窄(內膜切除術)標準》[4]評估頭頸動脈的狹窄程度,將狹窄分為如下等級:輕度(I級):狹窄0~29%;中度(II級):狹窄30~69%;重度(III級):狹窄70~99%;閉塞(IV級):狹窄100%。

1.5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率或構成比(%)的形式表示,選用X2檢驗進行統計推斷,統計分析均借助SPSS 20.0進行操作,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一般結果 50例患者中,43例頭頸部患者各有14段血管,7例頭部CTA患者各有6段血管,共檢測血管644段血管。

2.2 MSCT檢查結果 經MSCT MIP、MPR、CPR、SVR等多種重建方式重建,最終在所檢測的644段血管中發現狹窄146段(檢出率為22.67%):輕度狹窄48段、中度狹窄47段、重度狹窄42段、閉塞9段,分別占32.88%、32.19%、28.78%、6.16%。各類型血管之間的各狹窄程度的檢出率具有統計學差異(X2=47.479, P=0.000)。

2.3 典型患者圖像舉例 如圖1-6。

3 討 論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CT血管造影(CTA)技術開始用于頸動脈疾病的檢查,早期因技術、設備等方面的條件不足,該類研究重點僅局限于頸動脈的分段,因層厚較厚、重建圖像分辨率過低、相關應用軟件相對落后,導致CTA應用范圍受限[5]。近年來,多排螺旋CT(MACT)技術進步顯著,圖像的時間分辨率、空間分辨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8],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次性能完成頭頸部的掃描,憑借其明顯的優勢,其在頸動脈血管病變診斷的應用得到了越來越多臨床醫師的認可。過去,因顱底特殊解剖關系,CTA成像受到顱底各骨及鈣化灶的干擾、顯示效果不如DSA、MRA,CTA減影去骨技術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這一缺點,CTA減影去骨技術與DSA技術基本一致,首先對頭頸部進行第一序列的平掃,然后保持掃描參數及位置不變行增強掃描,最后將兩次獲得的容積容數據輸入特定的工作站上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增強前后的兩組容積數據求差值,將骨骼信息(吸收系數不變)減掉,從而獲得血管信息(吸收系數改變)的數據,將獲得的上述圖像中,行血管三維重建,將頭頸部血管顯示完整,獲得與DSA接近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MACT檢測了644段頭頸部血管,共發現146段狹窄血管,頭頸部血管檢出率為(22.67%),檢出率較高且可靠,為臨床進一步治療提供了診斷的影像學資料。

CT血管減影成像具有如下優點:(1)完全消除顱底骨質、鈣化干擾各血管顯示清晰為佳。(2)操作方便簡易,圖像分辨率高,檢查費用低廉,可同時顯示雙側頸總及頸內、外動脈,同時能很好顯示。(3)進行血管三維重建完整顯示頸部血管。(4)大幅度提高了時間、空間分辨率,明顯改善了圖像質量。

單純的減影去骨后所得頭頸部CTA圖像僅僅只能起到類似于DSA的效果,但它繼承了DSA的缺點[6]:只能發現血管的狹窄并對狹窄的程度進行診斷,但是無法判定狹窄的原因,傳統CTA恰恰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其2D-MIP圖像可以對狹窄的原因如:管壁鈣化與軟斑塊等進行診斷,而本檢查進行了平掃和增強兩次掃描,兼顧了減影與傳統CTA的優點,既可以血管的狹窄以及對狹窄的程度進行診斷,還可以判定狹窄原因。唯一缺陷是增加了一個序列的掃描,對患者放射劑量有所增加。

綜上所述,CT血管減影成像可早期發現和診斷頸部動脈狹窄性病變,并可以對血管的狹窄程度等作出客觀評估與判斷,為臨床及時治療提供可靠的影像學依據,具有較大的臨床價值。

1. 尹琳,王洪津,劉津.頭頸部血管狹窄的經皮血管內支架植入術[J].中國醫學研究與臨床雜志,2003,1(9): 17-20.

2. 齊旭紅,畢冬梅,李娟,等.頸動脈狹窄和粥樣硬化斑塊的多排螺旋CT與MR對照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3,11(6): 28-30.

3. 趙繪萍,王維剛.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及三維后處理技術診斷輸尿管息肉的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8,16(4): 306-307.

4. 吳良浩,葛煥祥等.容積重建術和表面成像術在椎動脈CT血管造影中的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2. 17(6): 535-537.

5. 周建軍.多層螺旋CT頸動脈成像中智能觸發監測點的合理選擇[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39(10): 1077-1080.

6. 何永勝,潘少輝,王梁鋼,等.頸動脈狹窄三維對比增強MR血管成像與DSA的對照研究[J].中國CT和MRI雜志,2010,08(6): 15-18.

7. 王莉莉,段青,薛蘊青,等.雙能量頭部CTA在顱內動脈瘤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1,09(1): 16-18.

8. 劉自力,桑強章,劉紅霞,等. 128層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對子宮動脈的研究[J].罕少疾病雜志,2014,21(1): 13-15.

(本文圖片見封三)

(本文編輯:謝婷婷)

Multi-slice Spiral CT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Boneless Vascular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Head and Neck Artery Stenosis Diseas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subtraction angiography boneless vascular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headand neck vascular stenosis. Methods 50 patients suspected with lesions of the head andneck vascular stenosis and

head and neck CTA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in thestudy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was used for redevelopment by a variety ofreconstruction methods to determine whether vascular stenosis, an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stenosis. Results 644 arteries were detected eventually and 146 were found to be narrow(22.67%): mild stenosis 48, moderate stenosis 47, severe stenosis 42, paragraph 9 occlusion,accounting for 32.88%, 32.19%, 28.78%, 6.16%.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difference (X2=23.435, P=0.001) between the various types of vascular stenosis, accordingto. Conclusions CT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imaging allows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lesions and vascular stenosis and can make an objective assessmentof the degree and judgment, which provide reliable clinical imaging data for timelytreatm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Artery Stenosis;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R445.2

A

10.3969/j.issn.1672-5131.2014.07.09

2014-08-30

黃展坤

猜你喜歡
頭頸部容積頸動脈
怎樣求醬油瓶的容積
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與頸動脈狹窄及其側支循環形成的關系
基于深度學習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分識別
超聲評價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支架貼壁不良的價值
腹針結合頭頸部按摩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的臨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歲兒童乘員在MPDB碰撞測試中頭頸部損傷評價
三維全容積成像技術評價不同年齡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積及收縮功能
經陰道二維超聲、三維超聲容積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聲在宮腔粘連診斷中的聯合應用
4類人別輕易按摩頸椎
巧求容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