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音樂本身讓音樂課更有音樂味

2014-07-11 18:26吳曉琳
成才之路 2014年17期
關鍵詞:音樂性課堂教學

吳曉琳

摘 要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也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核心。音樂教師應將音樂性融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諸方面。

關鍵詞:音樂味 音樂性 課堂教學

綜觀課程改革以來的音樂課堂,音樂課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變化,課堂呈現出一派繽紛的新氣象。其實,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一些音樂教師并沒有完全理解新課標的理念和內涵,很多時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目前教師們上音樂課更多關注的是一種形式、一種方法、一種課堂的整體結構,而在體現音樂本質特征方面反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似乎離音樂有點遠了。所以,我覺得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應該回歸到音樂的本身(音樂的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區、調式、和聲、織體、曲式等等音樂表現手段和組織形式),讓音樂課堂教學以音樂為主體,而不是過多的形式。

一、教學目標要關注音樂性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對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激勵、評價、調控的作用,是教育系統的桿件組成部分,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梢娊虒W目標的制定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中,體現音樂的本身,才能在緊扣教學內容重心的同時,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抵達音樂教學的本質。

如,我在制定《草原放牧》教學目標時,起初定為:

(1)走進大草原,欣賞草原風光,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2)聆聽《草原贊歌》,能為歌曲配上簡單的筷子舞。

(3)能準確地的聽辨兩個主題并體驗其不同的音樂情緒和場景。

在實際的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目標3由于時間的關系并沒有達成預期的效果。雖然這節課里,孩子們觀賞了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學跳了蒙古族的筷子舞,感受了蒙古族音樂的鮮明特點,看上去很豐富,也完整。但是對于《草原放牧》這首樂曲的聆聽和理解是卻是很膚淺的。經過思考, 我改為: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知道蒙古族音樂長、短調。

(2)分別聆聽兩個主題,對比其不同音樂的特點和音樂情緒。

(3)能哼唱第一個主題的旋律,并為其配上簡單的筷子舞。

修改后的教學目標,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對比聆聽音樂與哼唱兩個主題旋律上。孩子們在對比聆聽中會更關注音樂,感受到兩個主題音樂在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樂元素上的區別。其實第1個目標的制定,為后面兩個主題的學習埋下了伏筆,因為兩個主題分別是短、長調。第3個目標的制定是在熟悉了音樂后去記憶主題,并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去表現音樂,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第2個教學目標的教學落實中,我還制作了一張表格,引導孩子們從音樂的本身特點出發,去學會如何有效地聆聽音樂和表達音樂。

二、教學內容要凸顯音樂性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要追求精簡的課堂教學內容,并凸顯它的音樂性。過多與音樂無關的教學內容只會讓我們課堂變得臃腫,缺乏音樂味。

如,曾聽過這樣一節音樂課,內容是欣賞歌劇《圖蘭朵特》中的《東邊升起月亮》課件做的豐富而多彩,老師詳細的介紹了歌劇,從起源說到發展,從國外談到國內。然后又介紹歌劇的故事情節和創作的來源。教師洋洋灑灑地講述著,孩子們的聆聽都是被動式的,最后只剩下很少的時間讓孩子們匆匆聆聽完歌曲就下課了。這樣的課能說是具有音樂性嗎?音樂的內容并沒有被挖掘,教學內容中過多的知識性介紹,過多的畫面的沖擊,使學生的注意力都被音樂以外的東西所吸引去了,沖淡了學生對音樂本身的感受。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音樂課堂沒有了教師悠揚的鋼琴聲,也沒有了教師優美的歌聲。我在上這一課時,是這樣安排教學內容的:

(1) 聆聽江蘇《茉莉花》旋律走進教室。

(2) 聆聽《東邊升起月亮》找出旋律特點,再點出《茉莉花》在世界音樂史中的地位。

(3)引出歌劇《圖蘭朵特》說故事情節,再簡單介紹有關歌劇的一些概念。

(4)哼唱《東邊升起月亮》的旋律,再與《茉莉花》旋律進行簡單的對比分析。

三、教學環節要挖掘音樂性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環節應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自主學習,感知音樂和理解音樂。如果教學環節的設置過于的花哨,忽視了音樂的本質,那么這些環節設置的目標性也是值得思考的。我們教學環節的設置應該挖掘音樂的本身特點,符合學生音樂學習的規律,讓他們在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教學環節中,更好的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這樣我們的音樂課堂才會至始至終蘊含著音樂味。如:《哦,蘇珊娜》一課中,為了解決弱起這個知識點,我起初設置了這一些環節。

(1)師生合作讀創編的歌詞,熟悉歌曲的節奏。

(2)把前面的語氣詞去掉再讀歌詞,讓孩子們感受弱起的特點。

(3)男女生角色互換合作,再讀歌詞,掌握弱起的節奏。

在實施這些教學環節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也愿意參與。但是,最后出來的效果并沒有理想中的那么好,弱起節奏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讀準確。

在朗讀中還產生了新的問題,影響了后面的歌曲學唱教學??梢娺@些環節的設置,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不但重難點得不到解決,反而增加了難度。反思后,重新設置了教學環節,我加大了對歌曲聆聽的力度,并且在聆聽中強化重拍給孩子們帶來的深刻印象,自然弱起的特點就通過明顯的對比顯露出來的。其實這種方式,挖掘了音樂本身就具有的特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了音樂知識,更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很自然地解決了難點,從而證實了音樂課堂回歸音樂的本身的重要性和正確性。

(1)初聽歌曲,跟老師一起擊掌打節奏。

(2)再聽歌曲,找重拍,感受并講解弱起。

(3)跟琴哼唱旋律,唱出重拍效果,掌握弱起。

四、教學方法要體現音樂性

海涅說過:“話語停止的地方就是音樂的開始?!庇纱丝梢?,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最擅長的講授法,其地位也應該相應地減弱些了。用音樂的語言去描述音樂,分析音樂,感受音樂,才能讓音樂課堂更具有音樂味。往往在課堂中,音樂教師自己說得太多,孩子們聽得太少,讓學生并非得到的更多,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讓我們用一句精簡的語言、一段悠揚的琴聲、一曲動聽的范唱和一個自然的指揮手勢,去傳遞給學生你想詮釋的音樂信息。音樂課堂,因為有了想象,才更有“音樂味”。

綜上所述,可見回歸了音樂本身的音樂課堂,沒有了形式上的熱鬧氣氛,但顯現出一種真實;沒有了豐富多彩的課件,但內容卻是那么充實;沒有了教師的刻意“作秀”,但透露出了一股平實。 就是這樣的音樂課堂,關注學生、關注音樂、抓住了音樂的本身,讓音樂課堂教學落到了實處,更為扎實了!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藝術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孫美蘭,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浙江省杭州濮家小學教育集團)

摘 要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也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核心。音樂教師應將音樂性融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諸方面。

關鍵詞:音樂味 音樂性 課堂教學

綜觀課程改革以來的音樂課堂,音樂課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變化,課堂呈現出一派繽紛的新氣象。其實,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一些音樂教師并沒有完全理解新課標的理念和內涵,很多時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目前教師們上音樂課更多關注的是一種形式、一種方法、一種課堂的整體結構,而在體現音樂本質特征方面反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似乎離音樂有點遠了。所以,我覺得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應該回歸到音樂的本身(音樂的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區、調式、和聲、織體、曲式等等音樂表現手段和組織形式),讓音樂課堂教學以音樂為主體,而不是過多的形式。

一、教學目標要關注音樂性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對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激勵、評價、調控的作用,是教育系統的桿件組成部分,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梢娊虒W目標的制定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中,體現音樂的本身,才能在緊扣教學內容重心的同時,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抵達音樂教學的本質。

如,我在制定《草原放牧》教學目標時,起初定為:

(1)走進大草原,欣賞草原風光,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2)聆聽《草原贊歌》,能為歌曲配上簡單的筷子舞。

(3)能準確地的聽辨兩個主題并體驗其不同的音樂情緒和場景。

在實際的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目標3由于時間的關系并沒有達成預期的效果。雖然這節課里,孩子們觀賞了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學跳了蒙古族的筷子舞,感受了蒙古族音樂的鮮明特點,看上去很豐富,也完整。但是對于《草原放牧》這首樂曲的聆聽和理解是卻是很膚淺的。經過思考, 我改為: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知道蒙古族音樂長、短調。

(2)分別聆聽兩個主題,對比其不同音樂的特點和音樂情緒。

(3)能哼唱第一個主題的旋律,并為其配上簡單的筷子舞。

修改后的教學目標,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對比聆聽音樂與哼唱兩個主題旋律上。孩子們在對比聆聽中會更關注音樂,感受到兩個主題音樂在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樂元素上的區別。其實第1個目標的制定,為后面兩個主題的學習埋下了伏筆,因為兩個主題分別是短、長調。第3個目標的制定是在熟悉了音樂后去記憶主題,并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去表現音樂,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第2個教學目標的教學落實中,我還制作了一張表格,引導孩子們從音樂的本身特點出發,去學會如何有效地聆聽音樂和表達音樂。

二、教學內容要凸顯音樂性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要追求精簡的課堂教學內容,并凸顯它的音樂性。過多與音樂無關的教學內容只會讓我們課堂變得臃腫,缺乏音樂味。

如,曾聽過這樣一節音樂課,內容是欣賞歌劇《圖蘭朵特》中的《東邊升起月亮》課件做的豐富而多彩,老師詳細的介紹了歌劇,從起源說到發展,從國外談到國內。然后又介紹歌劇的故事情節和創作的來源。教師洋洋灑灑地講述著,孩子們的聆聽都是被動式的,最后只剩下很少的時間讓孩子們匆匆聆聽完歌曲就下課了。這樣的課能說是具有音樂性嗎?音樂的內容并沒有被挖掘,教學內容中過多的知識性介紹,過多的畫面的沖擊,使學生的注意力都被音樂以外的東西所吸引去了,沖淡了學生對音樂本身的感受。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音樂課堂沒有了教師悠揚的鋼琴聲,也沒有了教師優美的歌聲。我在上這一課時,是這樣安排教學內容的:

(1) 聆聽江蘇《茉莉花》旋律走進教室。

(2) 聆聽《東邊升起月亮》找出旋律特點,再點出《茉莉花》在世界音樂史中的地位。

(3)引出歌劇《圖蘭朵特》說故事情節,再簡單介紹有關歌劇的一些概念。

(4)哼唱《東邊升起月亮》的旋律,再與《茉莉花》旋律進行簡單的對比分析。

三、教學環節要挖掘音樂性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環節應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自主學習,感知音樂和理解音樂。如果教學環節的設置過于的花哨,忽視了音樂的本質,那么這些環節設置的目標性也是值得思考的。我們教學環節的設置應該挖掘音樂的本身特點,符合學生音樂學習的規律,讓他們在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教學環節中,更好的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這樣我們的音樂課堂才會至始至終蘊含著音樂味。如:《哦,蘇珊娜》一課中,為了解決弱起這個知識點,我起初設置了這一些環節。

(1)師生合作讀創編的歌詞,熟悉歌曲的節奏。

(2)把前面的語氣詞去掉再讀歌詞,讓孩子們感受弱起的特點。

(3)男女生角色互換合作,再讀歌詞,掌握弱起的節奏。

在實施這些教學環節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也愿意參與。但是,最后出來的效果并沒有理想中的那么好,弱起節奏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讀準確。

在朗讀中還產生了新的問題,影響了后面的歌曲學唱教學??梢娺@些環節的設置,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不但重難點得不到解決,反而增加了難度。反思后,重新設置了教學環節,我加大了對歌曲聆聽的力度,并且在聆聽中強化重拍給孩子們帶來的深刻印象,自然弱起的特點就通過明顯的對比顯露出來的。其實這種方式,挖掘了音樂本身就具有的特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了音樂知識,更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很自然地解決了難點,從而證實了音樂課堂回歸音樂的本身的重要性和正確性。

(1)初聽歌曲,跟老師一起擊掌打節奏。

(2)再聽歌曲,找重拍,感受并講解弱起。

(3)跟琴哼唱旋律,唱出重拍效果,掌握弱起。

四、教學方法要體現音樂性

海涅說過:“話語停止的地方就是音樂的開始?!庇纱丝梢?,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最擅長的講授法,其地位也應該相應地減弱些了。用音樂的語言去描述音樂,分析音樂,感受音樂,才能讓音樂課堂更具有音樂味。往往在課堂中,音樂教師自己說得太多,孩子們聽得太少,讓學生并非得到的更多,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讓我們用一句精簡的語言、一段悠揚的琴聲、一曲動聽的范唱和一個自然的指揮手勢,去傳遞給學生你想詮釋的音樂信息。音樂課堂,因為有了想象,才更有“音樂味”。

綜上所述,可見回歸了音樂本身的音樂課堂,沒有了形式上的熱鬧氣氛,但顯現出一種真實;沒有了豐富多彩的課件,但內容卻是那么充實;沒有了教師的刻意“作秀”,但透露出了一股平實。 就是這樣的音樂課堂,關注學生、關注音樂、抓住了音樂的本身,讓音樂課堂教學落到了實處,更為扎實了!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藝術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孫美蘭,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浙江省杭州濮家小學教育集團)

摘 要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也是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核心。音樂教師應將音樂性融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諸方面。

關鍵詞:音樂味 音樂性 課堂教學

綜觀課程改革以來的音樂課堂,音樂課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變化,課堂呈現出一派繽紛的新氣象。其實,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一些音樂教師并沒有完全理解新課標的理念和內涵,很多時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目前教師們上音樂課更多關注的是一種形式、一種方法、一種課堂的整體結構,而在體現音樂本質特征方面反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似乎離音樂有點遠了。所以,我覺得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應該回歸到音樂的本身(音樂的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旋律、音區、調式、和聲、織體、曲式等等音樂表現手段和組織形式),讓音樂課堂教學以音樂為主體,而不是過多的形式。

一、教學目標要關注音樂性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對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激勵、評價、調控的作用,是教育系統的桿件組成部分,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梢娊虒W目標的制定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中,體現音樂的本身,才能在緊扣教學內容重心的同時,把課堂教學引向深入,抵達音樂教學的本質。

如,我在制定《草原放牧》教學目標時,起初定為:

(1)走進大草原,欣賞草原風光,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

(2)聆聽《草原贊歌》,能為歌曲配上簡單的筷子舞。

(3)能準確地的聽辨兩個主題并體驗其不同的音樂情緒和場景。

在實際的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目標3由于時間的關系并沒有達成預期的效果。雖然這節課里,孩子們觀賞了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學跳了蒙古族的筷子舞,感受了蒙古族音樂的鮮明特點,看上去很豐富,也完整。但是對于《草原放牧》這首樂曲的聆聽和理解是卻是很膚淺的。經過思考, 我改為: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知道蒙古族音樂長、短調。

(2)分別聆聽兩個主題,對比其不同音樂的特點和音樂情緒。

(3)能哼唱第一個主題的旋律,并為其配上簡單的筷子舞。

修改后的教學目標,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對比聆聽音樂與哼唱兩個主題旋律上。孩子們在對比聆聽中會更關注音樂,感受到兩個主題音樂在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樂元素上的區別。其實第1個目標的制定,為后面兩個主題的學習埋下了伏筆,因為兩個主題分別是短、長調。第3個目標的制定是在熟悉了音樂后去記憶主題,并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去表現音樂,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第2個教學目標的教學落實中,我還制作了一張表格,引導孩子們從音樂的本身特點出發,去學會如何有效地聆聽音樂和表達音樂。

二、教學內容要凸顯音樂性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要追求精簡的課堂教學內容,并凸顯它的音樂性。過多與音樂無關的教學內容只會讓我們課堂變得臃腫,缺乏音樂味。

如,曾聽過這樣一節音樂課,內容是欣賞歌劇《圖蘭朵特》中的《東邊升起月亮》課件做的豐富而多彩,老師詳細的介紹了歌劇,從起源說到發展,從國外談到國內。然后又介紹歌劇的故事情節和創作的來源。教師洋洋灑灑地講述著,孩子們的聆聽都是被動式的,最后只剩下很少的時間讓孩子們匆匆聆聽完歌曲就下課了。這樣的課能說是具有音樂性嗎?音樂的內容并沒有被挖掘,教學內容中過多的知識性介紹,過多的畫面的沖擊,使學生的注意力都被音樂以外的東西所吸引去了,沖淡了學生對音樂本身的感受。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音樂課堂沒有了教師悠揚的鋼琴聲,也沒有了教師優美的歌聲。我在上這一課時,是這樣安排教學內容的:

(1) 聆聽江蘇《茉莉花》旋律走進教室。

(2) 聆聽《東邊升起月亮》找出旋律特點,再點出《茉莉花》在世界音樂史中的地位。

(3)引出歌劇《圖蘭朵特》說故事情節,再簡單介紹有關歌劇的一些概念。

(4)哼唱《東邊升起月亮》的旋律,再與《茉莉花》旋律進行簡單的對比分析。

三、教學環節要挖掘音樂性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環節應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自主學習,感知音樂和理解音樂。如果教學環節的設置過于的花哨,忽視了音樂的本質,那么這些環節設置的目標性也是值得思考的。我們教學環節的設置應該挖掘音樂的本身特點,符合學生音樂學習的規律,讓他們在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教學環節中,更好的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這樣我們的音樂課堂才會至始至終蘊含著音樂味。如:《哦,蘇珊娜》一課中,為了解決弱起這個知識點,我起初設置了這一些環節。

(1)師生合作讀創編的歌詞,熟悉歌曲的節奏。

(2)把前面的語氣詞去掉再讀歌詞,讓孩子們感受弱起的特點。

(3)男女生角色互換合作,再讀歌詞,掌握弱起的節奏。

在實施這些教學環節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也愿意參與。但是,最后出來的效果并沒有理想中的那么好,弱起節奏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沒讀準確。

在朗讀中還產生了新的問題,影響了后面的歌曲學唱教學??梢娺@些環節的設置,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不但重難點得不到解決,反而增加了難度。反思后,重新設置了教學環節,我加大了對歌曲聆聽的力度,并且在聆聽中強化重拍給孩子們帶來的深刻印象,自然弱起的特點就通過明顯的對比顯露出來的。其實這種方式,挖掘了音樂本身就具有的特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了音樂知識,更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很自然地解決了難點,從而證實了音樂課堂回歸音樂的本身的重要性和正確性。

(1)初聽歌曲,跟老師一起擊掌打節奏。

(2)再聽歌曲,找重拍,感受并講解弱起。

(3)跟琴哼唱旋律,唱出重拍效果,掌握弱起。

四、教學方法要體現音樂性

海涅說過:“話語停止的地方就是音樂的開始?!庇纱丝梢?,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最擅長的講授法,其地位也應該相應地減弱些了。用音樂的語言去描述音樂,分析音樂,感受音樂,才能讓音樂課堂更具有音樂味。往往在課堂中,音樂教師自己說得太多,孩子們聽得太少,讓學生并非得到的更多,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讓我們用一句精簡的語言、一段悠揚的琴聲、一曲動聽的范唱和一個自然的指揮手勢,去傳遞給學生你想詮釋的音樂信息。音樂課堂,因為有了想象,才更有“音樂味”。

綜上所述,可見回歸了音樂本身的音樂課堂,沒有了形式上的熱鬧氣氛,但顯現出一種真實;沒有了豐富多彩的課件,但內容卻是那么充實;沒有了教師的刻意“作秀”,但透露出了一股平實。 就是這樣的音樂課堂,關注學生、關注音樂、抓住了音樂的本身,讓音樂課堂教學落到了實處,更為扎實了!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藝術教育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孫美蘭,藝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浙江省杭州濮家小學教育集團)

猜你喜歡
音樂性課堂教學
從音響性往音樂性的轉變Esoteric(第一極品)Grandioso P1X/Grandioso D1X分體SACD/CD機
頗有音樂性與彈性的新作 HiVi(惠威)SUB12S超低音音箱
勃拉姆斯《弦樂六重奏》(Op.18)中的“家庭音樂性”
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的賞析
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的賞析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