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

2014-07-19 00:02張海蓮
新校園·中旬刊 2014年2期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幸福感

張海蓮

摘 要:教師職業規劃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和必然選擇。中小學教師作為新課改的主力軍,更應用好這把利器。本文概述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涵義、原則,闡述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性,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高原期;幸福感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是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基礎上,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隨著課改逐漸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觀,都對中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制訂合理科學的教師職業發展規劃顯得尤為重要。

一、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涵義

1.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

教師職業是門特殊職業,同其他職業一樣,教師職業具有社會價值,對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同時教師職業也是一門專業,需要掌握系統的學科和教育專業知識技能,接受長期專業訓練。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指在開放的教育教學情境中,教師進行自我規劃、主動謀求個人職業生涯和專業發展的動態活動過程。

2.中小學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結構及原則

(1)中小學教師應根據個人特點、社會要求和學校愿景,做出有計劃、有系統、能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分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一般而言,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處于適應期,思索如何把在師范院校學到的理論用于實踐,得到領導、同事的認可;5~10年教齡的教師處于成長期,渴望能力得到提升;11~20年教齡的教師其教學能力、風格和心態都趨向成熟,處于穩定期,對教師專業的發展程度很滿意;20年以上教齡的教師處于衰退期,職業發展停滯不前,若不能突破瓶頸,這種狀態將持續到退休。

(2)遵循原則。①個體性與社會性的統一。職業規劃是為更好地發展專業化而量身打造,但同時必須符合社會和學校要求。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所培養的學生必須符合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教師在制訂自身的職業規劃時應處理好個體特點與社會要求的關系。②發展性與現實性的統一。規劃應基于自身優勢和特點,不能過高或過低,過高則希望渺茫,失去信心,過低則太易達到,起不到作用。同時,規劃是對未來目標的計劃,能提升教師專業水平、職業效能和人生境界。簡言之,盡力而為且量力而行。

二、制訂職業發展規劃對中小學教師的必要性

1.中小學教師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1)自我實現和增強幸福感的有利工具。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需要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教師職業生涯規劃能調動工作積極性,減少盲目性。因此,職業生涯規劃不僅有利于專業發展,也關乎職業幸福和人生幸福。教師職業幸福感,指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運用教育智慧,獲得學生好評,感受到作為教師受到的尊重與歡樂。它既是對職業成就的肯定,也有學生對教師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陶行知說過,教師最大的幸福是培養出令自己崇拜的人。

(2)幫助處于職業“高原期”的教師走出困境。上世紀70年代末,“高原期”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它指職業生涯到了某個點,上升的職業空間最小的時期。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大,經濟收入一般,社會地位不高。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社會對教師期望加大,長此以往,教師對未來感到迷惘、疲憊;再加上大部分教師不能成為領導,從而使其覺得自己的需求未得到滿足,職業情感逐漸淡漠,職業生涯“高原期”隨之產生。

2.目前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培訓部門、學校及教師本身對規劃不夠重視

(1)社會未充分認識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教育行政部門、教師培訓機構未把它列入議事日程,尚未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

(2)學校認為職業規劃是教師自己的事,不關心也不介入,很少組織專題培訓來提高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

(3)教師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沒有系統規劃,也缺乏職業規劃意識和能力。

三、研究對策

1.教師應有職業規劃的主人翁意識

教師應表現出自覺能動的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是職業生涯發展全過程的主人翁。成功的職業規劃要求教師基于自身的特點,符合社會和學校對教師教育能力的要求,不斷調整自己前進的步伐。

2.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積極提倡每位教師進行職業規劃

(1)幫助教師樹立基于現實又超越現實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教師對工作目標的向往和追求,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巨大動力。

(2)提供職業規劃的培訓或指導。教育行政部門、學?;蚱渌處熃逃龣C構都要把職業規劃列入培養或培訓的內容,滿足教師對職業規劃知識和技巧等的需求。

(3)提供多樣化的發展載體,如教學觀摩、培訓、反思性教學、校本教研、行動研究和敘事研究等活動。

(4)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確立職業規劃的標準,將教師職業規劃的態度、實踐和績效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指標。

中小學教師是新課改的主力軍,是教育的中堅力量,教師質量影響教育質量。因此,教師本身對教師職業發展應高度重視,社會力量應積極提倡并給予支持,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規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寧本濤.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及對策再探討[R].“學校變革與教師發展:歷史、理論與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11).

[2]寇冬泉、張大均.教師職業生涯“高原現象”的心理學述[J].中國教育學刊,2006(4).

[3]宋智靈.教師職業高原現象探析[J].泰山學院學報,2007(1).

[4]董靜.中小學教師職業規劃的現狀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0(8).

猜你喜歡
中小學教師幸福感
PRIZONE 隨行冰箱
過度保護會剝奪幸福感
畫與話
掙多少錢,才可以買到快樂
你們這樣搓狗,狗不要面子嗎!放著我來!
再談影響國民幸福感的因素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教育行動研究可促進中小學教師科研發展
電子白板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