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黃瓜→夏萵筍→冬萵筍栽培模式

2014-07-28 09:04張均明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1期
關鍵詞:栽培模式歙縣技術

張均明

摘 要:介紹了歙縣春黃瓜—夏萵筍—冬萵筍1a3茬栽培模式的經濟效益和栽培技術,旨在為推廣該模式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栽培模式;技術;歙縣

中圖分類號 S5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58-02

歙縣是典型的山區縣,45萬農村人口,只有0.93萬hm2耕地,人地矛盾比較突出,相當一部分人收入依然依靠有限的土地資源。因此,人多地少的山區特點,使蔬菜生產更受農民的青睞。歙縣縣委、縣政府對蔬菜產業發展非常重視,近幾年累計投入了2 000多萬元建設設施蔬菜基地。借助黃山市菜籃子民生工程蔬菜標準化生產項目實施,我們對全縣蔬菜生產模式(設施蔬菜)進行了調研,發現有多種生產模式值得總結推廣。這里介紹的是其中的一種。

春黃瓜→夏萵筍→冬萵筍1a3茬栽培模式于2013年在虬村蔬菜基地實施,667m2收入30 000元。黃瓜、萵筍都是當地的主栽品種,生產技術比較成熟,黃瓜和萵苣更是市場的主銷蔬菜品種,市場銷路也一直很好。

1 茬口安排、產量、經濟效益

1.1 春黃瓜 春黃瓜1月10日開始育苗,2月20日移栽,4月上旬開始采收上市,6月底收獲完畢,產量5 000kg/667m2,基地售價1.0~7.6元/kg,平均價格為2.4元/kg,產值

12 000元/667m2。

1.2 夏萵筍 夏萵苣7月上旬育苗,苗齡20~25d,8月上旬移栽,9月中旬1次性采收結束。產量2 500kg/667m2,基地平均價格為2.4元/kg,產值5 000元/667m2。

1.3 冬萵筍 冬萵苣9月上旬育苗,苗齡30d,10月上旬移栽,采收期次年1月上旬至2月上旬。產量5 500kg/667m2,基地售價1.8 ~2.6元/kg,平均價格為2.4元/kg,產值13 200元/667m2。

2 主要栽培技術

2.1 春黃瓜

2.1.1 品種選擇 春季大棚黃瓜品種選擇上應考慮以下幾點,一是偏早熟品種,以利提前上市;二是對環境條件有較強的適應性,以適應早春大棚生長環境;三是單性結實率高,座果率高;四是抗病性強。主要選擇的品種是白皮黃瓜(俗稱老黃瓜)“大白黃瓜”。

2.1.2 播種、育苗 雙棚育苗,育苗期為1月上旬。播種前2~3d曬種,曬后種子經燙種處理,催芽至70%種子“露白”時待播種。

苗床營養土優先考慮選用蔬菜育苗專用基質,也可以自制育苗土。用36穴托盤,裝滿蔬菜育苗專用基質,澆透水,水滲后每穴播發芽種子1粒,然后覆上一層基質,約1cm平蓋地膜,以利保墑。大棚育苗加溫可以采取電熱絲加熱法,播后應保持白天25~0℃,夜間18~0℃;出苗后保持白天25~0℃,夜間12~6℃。

苗齡40d右,苗高15~8cm,5~6片真葉,葉色濃綠,龍頭舒展,莖粗1cm待栽。

2.1.3 移栽 2月20日左右移栽。移栽前一般每667m2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 000kg、三元復合肥(16∶16∶16)20kg(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底肥為主,追肥為輔)?;适┤龊?,深翻地30~40cm,土肥混勻、耙平。按7m寬大棚整4畦,畦寬90kg,每畦栽2行,株距40cm。移栽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栽后覆黑色地膜(也可以在畦上再扣小拱棚)。兩邊空出(靠邊不能搭竹扦架子)的土地可以種植矮生蔬菜。

移栽前在大棚內噴1次殺菌劑進行殺菌消毒。

2.1.4 大田管理 (1)肥、水。進入采瓜期后,結合澆水進行追肥,一般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5kg加硫酸鉀5kg,或復合肥10kg,7~10d1次。栽后澆1次緩苗水,以后不干不澆。當根瓜長到12cm左右時,澆第2次水,進入結瓜期,視長勢,天氣等因素確定澆水間隔期,前期澆水以晴天上午為好,中、后期下午較好。有條件的宜采用滴灌技術。(2)棚膜。大棚膜采用無滴棚膜,控制大棚濕度,盡量保持葉片不結露,無水滴。早春地溫較低,栽后立即悶棚,盡快提高地溫促進緩苗。緩苗期間無過高溫度,不需放風。緩苗后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放風,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要逐步加大風口,當最低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要晝夜通風,可拆去下部圍裙。(3)中耕、培土。一般進行2次中耕并進行培土,培成小高壟,使用嫁接苗的培土要控制在嫁接口之下。(4)搭架、綁蔓。株高達25cm左右,要及時插扦搭架并綁蔓。綁蔓不要綁的過緊,綁蔓時要注意結合調整棚內株高,高的將植株彎曲,矮的綁直,將植株的頂部高度在支架上調節整齊。及時除去對第一節瓜以下的側蔓,摘除下部黃葉、老葉,減少營養消耗,改善通風透光條件。(5)病蟲害防治。春季大棚白黃瓜易發生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和蚜蟲。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以改善棚內小氣候環境(特別是棚內通風透光)和控制蚜蟲為中心,針對不同時期的溫、濕度條件和不同病害采取不同農業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

2.1.5 采收 春黃瓜大棚栽培以早熟為主要目的,提前采收上市有利緩解春淡,對提高經濟效益也至關重要。因此,根瓜應適當早收,以利其它瓜條快速生長發育。單株結瓜過多時應及時采收一部分帶剌嫩瓜出售,促進其它幼瓜生長。結果盛期1~2d采收1次,對符合采收要求的要采盡,以免漏采,影響品質。采收最好在清晨進行,以保持瓜條鮮嫩。

2.2 夏萵筍

2.2.1 品種選擇 萵筍四季均可栽培,但在夏季種植品種宜選耐熱、不易抽薹、抗病、高產品種。在歙縣,生產上使用的品種有多種如“夏毛峰”“紅娃娃”等。

2.2.2 播種育苗、移栽 (1)浸種催芽萵筍為喜陰冷作物,不耐高溫,適宜溫度為15~20℃,夏季育苗多采用冰箱催芽法(放在冰箱的保鮮層催芽)?;蛘哌x擇冷涼地方,如吊在水井里進行催芽。有8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后覆上1~2mm草木灰或蔬菜育苗專用基質,也可以不覆土,用耙輕拉表土,覆蓋遮陽網2~3d。(2)控制播種密度。苗床與大田比放寬到1∶5,及時勻苗,防止幼苗擁擠引起徒長。出苗后14d和移栽前各噴1次矮壯素,防止徒長及早期抽薹。苗齡控制在22~25d。(3)夏萵筍生長周期短,施肥要1次性施足底肥。667m2施腐熟豬糞3 000kg,三元復合肥(16∶16∶16)30kg。7m寬大棚整5畦,每畦栽endprint

4行,株距30cm,667m2栽5 200~5 600株。移栽時苗最好帶土(用寬鋤或鐵鏟鏟苗進行移栽),陰天或晴天下午移栽。移栽不要過深(帶土塊的最好土場表面與畦面平),澆足定根水。

2.2.3 大田管理 (1)大棚處理。整畦后最好用辛硫磷拌細土撒施防治地下害蟲,多年連續種植的大棚也可以用多菌靈或者生石灰進行殺菌。(2)中耕、除草。夏萵筍由于長勢較快,只需中耕1次。移栽后20d可除1次窩邊雜草。(3)大棚施肥。夏萵筍可看苗追肥,苗子長勢差的,可在前期用沼液或尿素,追肥1~2次。由于生長速度很快,生長時間又很短,靠根系吸收土壤養分遠遠不夠,必須進行葉面追肥???~7d施用1次尿素、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腐植酸等一種或多種混合而成的營養液。(4)灌溉。雨水多,不用澆水;太陽大,田土較干,要進行灌水。灌水最好選在晚上(虬村是沖積土偏輕沙壤,要是土壤粘重,要隨灌隨排,不要讓地里有積水)。

2.2.4 及時采收 夏季萵筍的收獲一定要控制在抽苔前3d內收獲結束。收獲的最佳時期掌握在萵苣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最適收獲期。

2.3 冬萵筍

2.3.1 品種選擇 秋冬季大棚種植萵苣宜選擇中晚熟品種。通常生產上應用的較多的是“紅劍”品種。

2.3.2 播種、育苗 (1)冬萵苣9月上旬播種。播種前先把種子裝在紗布袋里放在井水中浸泡5h,然后放在冰箱冷藏室里3~4d(也可以吊在井中)進行發芽,或置于15~20℃溫度環境中發芽,有8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后覆上1~2mm草木灰或蔬菜育苗專用基質,也可以不覆土,用耙輕拉表土,播后仍需覆蓋遮陽網2~3d。(2)苗床與大田比控制在1∶(5~6),在適當稀播的前提下及時勻苗,防止幼苗擁擠引起徒長。苗期噴2次矮壯素,培育壯苗防止徒長及早期抽薹。(3)苗齡控制在25d左右,有4片真葉就可定植。冬萵苣生長周期長要求肥水充足,一般每667m2施腐熟豬糞4 000kg,三元復合肥50kg。7m寬大棚整5畦,每畦栽4行,株距33cm,667m2栽5 000~5 500株。

2.3.3 大田管理 (1)追肥。追肥采用澆施與葉面噴施相結合,在定植還苗即追第一次肥,栽后15d和開盤期用磷酸二氫鉀加尿素或三元復合肥(16∶16∶16)進行追肥,肉質莖生長期尿素加的三元復合肥(16∶16∶16)兌水澆施,封行前再追施1次。其它時期視情況進行根外追肥。(2)澆水。冬萵筍在覆膜后田間如果濕度較大時,極易發生菌核病,因此要做到小水勤澆,保持濕潤不積水。(3)覆膜管理。冬萵苣棚膜管理以通風為主,上膜時間一般在初霜期的前2~3d。霜凍天氣閉膜保溫,其余時間宜揭膜和開門通風。肉質莖形成初期開始閉膜保溫,白天溫度達到18℃以上時應進行通風,降溫、降濕,避免肉質莖竄升太快,預防菌核病。(4)病蟲害防治。冬萵苣的蟲害較少,主要是蚜蟲,可采用黃板誘殺,藥劑防治用可結合葉面噴肥進行。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要根據病情及時防治。

2.3.4 采收 冬萵苣采收期較長,重點把握市場價格。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猜你喜歡
栽培模式歙縣技術
《書畫世界》改刊題賀作品選登
歙縣找尋王茂蔭
鐵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