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戰略文化差異性探究——基于對《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與《美國國防戰略指針》之解讀

2014-08-12 03:06劉少華
理論導刊 2014年7期
關鍵詞:沖突戰略文化

劉少華,王 巍

(湖南大學 法學院,長沙 410082)

戰略文化根植于一國的民族文化之中,深刻影響與制約著國家的戰略取向和戰略實踐。因此,探究國家的戰略文化,特別是厘清國家間戰略文化的差異,對于認識與理解各國不同的戰略抉擇,正確把握與處理當今紛繁復雜的國際關系,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戰略文化的涵義

“戰略文化”一詞由美國戰略學家杰克·斯奈德在1977年發表的《蘇聯的戰略文化:有限核行為的含義》中首次提出,由此開創了戰略文化研究的先河。由于戰略文化屬于文化范疇,而文化具有高度的復雜性與抽象性,因而要想對戰略文化予以明確的、具體的定義實際上十分困難。正如英國學者肯·布斯所說:“考察和確認戰略文化的概念是一項艱巨的知識工作。戰略文化與其說是一門科學,不如說是一門藝術。如同國際政治一樣,對戰略文化的解釋不可能用量化的手段來實現?!保?]學者們根據各自對文化和戰略的不同理解,賦予了戰略文化概念以不同的內涵,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1)“戰略文化是一國戰略界成員通過學習、模仿或彼此共享而獲得的戰略性思想、情感性條件反應和習慣性行為模式的綜合體?!保?](2)“戰略文化是一套統合的符號系統,幫助確立軍事力量在國家間政治關系中的作用和有效性信念?!保?](3)“思想文化與戰略相結合,我們可以稱之為戰略文化。戰略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和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理論,并以這種思想和理論指導戰略行為和影響社會文化與思潮。它具有觀念形態、歷史繼承性、國體與區域特征等屬性。它是制定現實戰略的潛在意識和歷史文化情結?!保?]前兩種定義由西方學者所下,他們大多從微觀層面著眼,把戰略文化視為一系列的觀念、符號、情感和行為模式,強調的是單位層次觀念上的因素對行為的影響。與前兩者不同,由中國學者給出的第三種定義把戰略文化看成一種通過宏觀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孕育出來的、系統化的思想和理論體系,賦予了戰略文化以宏觀的內涵。盡管中西方學者對戰略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但他們一般都認同:戰略文化是一套為決策者所接受并潛在地影響戰略決策偏好的觀念。在此基礎上,本文把戰略文化定義為國家戰略決策者在國家安全事務方面所共同享有的、以相對穩定的戰略觀念為基礎的戰略思維模式。而戰爭性質、沖突性質和武力效用三個層次上的不同認識則成為判定合作型與沖突型戰略文化的主要標尺與區分維度?!叭绻J為戰爭是人類事務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沖突具有必然的零和性質、暴力可以有效地保護自我利益和消除安全威脅,行為體的戰略文化就屬于沖突型戰略文化。反之,則屬于合作型戰略文化?!保?]

二、《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與《美國國防戰略指針》所體現的戰略文化差異

我國于2013年4月頒布的國防戰略文件——《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首次以專題形式闡明了在國際格局深刻調整、安全環境日趨復雜的形勢下中國武裝力量運用的基本政策、原則和主要方式,指出了我國新時期軍事戰略的發展方向。美國政府于2012年1月頒布的國防戰略文件——《美國國防戰略指針》則是美國新軍事戰略的指導性文件,該文件指明了在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深刻變動、美國財政吃緊的背景下美國未來軍事戰略的發展方向、主要任務、目標與原則。兩份國防戰略文件在對戰略環境的認知、國際沖突的看法、武力效用的理解上均有明顯差異,凸顯了中國合作型戰略文化與美國沖突型戰略文化的不同取向。

1.在戰略環境的認知上:積極防御VS前沿部署。面對當今復雜、深刻變革的國際環境,中國對時代潮流與主題的看法仍然沒有改變,認為當今世界依然是一個“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昂推脚c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國際形勢保持總體和平穩定的基本態勢?!保?]和平依然是主流,各國是可以和諧共處的,戰爭是可以避免的。從這種和諧化的認知觀念出發,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穩步實施和平發展戰略?!白吆推桨l展道路,是中國堅定不移的國家意志和戰略抉擇。中國始終不渝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國防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遠不爭霸,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軍事擴張?!保?]中國始終按照“積極防御”的戰略要求,建設現代化的國防和武裝力量,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發展利益?,F階段我國海軍始終以近海防御為戰略要求,以提高近海綜合作戰能力為著眼點,積極發展與完善現代化的武器作戰裝備與作戰體系,進一步增強機動作戰、戰略威懾與反擊能力,切實維護我國海上安全、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

美國則認為當今的國際安全形勢充滿“挑戰性”,始終對當前的國際環境抱有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雖然在反恐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基地組織并未被徹底根除,“極端主義分子仍會繼續威脅美國的利益、美國的盟友和伙伴及本土安全?!保?]1在亞太地區,新興大國的崛起對美國的戰略利益構成了挑戰。在中東,“阿拉伯覺醒運動”所帶來的陣痛難以消除,“政體變更以及在變革壓力之下造成的國內緊張局勢和國家間緊張關系,都為未來平添了不確定性?!保?]2在歐洲部分地區,“安全隱患以及一些懸而未決的沖突依然存在?!保?]3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將成倍地放大一些地區性國家對美國的威脅程度,給予它們更多的行動自由來危及美國的國家利益?!保?]3在美國看來,自己的利益在現今的國際社會中很難有絕對的保障,時刻面臨著威脅與挑戰,沖突與戰爭似乎在所難免。在這樣一個類似“霍布斯叢林狀態”的環境中,美國選擇通過追求相對權力的最大化以期獲得自己的絕對安全。冷戰后,美國進一步加強了在全球的前沿軍事部署,強化前沿軍事存在,并積極構建全球快速打擊系統,力圖實現“全球打擊、全球投送、全球到達”,以更有效地懾止世界上任何地區的潛在敵人對美國利益的侵犯和威脅?,F階段隨著亞太地緣政治地位的上升,美國把前沿軍事部署的重點逐步放在亞太,海軍軍事力量進一步向亞太傾斜,依托亞太的同盟體系強化在第一、第二島鏈的前沿軍事存在,提升美國在該地區的“介入”與“干預”能力,實現所謂的“再平衡”戰略目標。

2.在國際沖突的看法上:新安全觀VS有選擇的多邊主義。中國以非零和的沖突觀與利益觀來看待沖突。認為雖然世界各國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各不相同,但依然能夠找到彼此之間的利益匯合點,通過增加互信,管控分歧,達成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在當今時代,“緊緊把握機遇,共同應對挑戰,合作維護安全,攜手實現發展,是時代賦予各國人民的歷史使命?!保?]中國主張,本國的受益不應以他國的受害為前提,而應以他國的受益為前提,并且本國利益的滿足主要通過與他國的合作來實現,也就是說,中國是以一種超越本國國家利益的排他性、狹隘性來界定國家利益的。中國以一種非零和觀念來界定利益,基于絕對收益展開合作,新安全觀就是典型的表現?!爸袊珜Щバ?、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尋求實現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保?]新安全觀反映了中國的非零和博弈國家安全觀念,主張以共同利益為起點,以互信為基礎、以擴大共識為必經階段、以減少沖突增進合作為目的,展開與各國的非對抗式安全合作。近年來,中國通過與世界各國開展國際護航、國際反恐、軍事演習等多層次、多領域的雙邊與多邊合作,有力推動了國際安全領域的機制化建設,有效增進了彼此之間的軍事互信,為塑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國際安全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美國則以零和的沖突觀與利益觀看待國際沖突。美國傾向對世界進行善惡、敵友二元區分,并據此決定合作與否以及合作的程度。對待朋友美國與之緊密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對待敵人美國則用遏制與武力威懾應對。在美國眼中,本國的國家利益至上,為本國利益的滿足甚至不惜犧牲他國的利益,其關注的重點是本國的相對收益,即在獲益時強調比對方獲得更多利益,在無法獲益時則力圖削弱對方利益。在安全上,美國始終把中國作為潛在的對手加以防范與遏制?!白鳛榈貐^力量的中國的崛起將以多種方式潛在地影響美國的經濟與安全”,[7]2特別是“中國持續增長的非對稱作戰能力將會對美國強大的投送能力形成牽制”。[7]4對此,美國要“繼續在亞太進行必要的投入”,尤其要“與盟友和伙伴緊密合作”,“確保我們可以維持區域介入和自由作戰的能力”。[7]2美國強調與盟友和伙伴展開合作,依靠盟友和伙伴的力量,充分發揮盟友和伙伴的作用,即在戰略手段方式上堅持“有選擇的多邊主義”,看似是對小布什政府“單邊主義”的重大修正。但就本質來說,這只是在目前國防預算吃緊的情況下對戰略手段的局部調整。美國企圖讓其盟友與伙伴承擔更多的防衛責任與防衛義務,分攤美國的霸權成本,使美國獲得更多的相對收益,繼續維持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霸谑澜缙渌貐^建設伙伴關系的能力對于分攤美國全球領導的成本與責任依然十分重要?!保?]3這凸顯了美國推行合作的有限性與功利性。美國當前以制造或炒作地區熱點問題為戰略“抓手”,進一步強化與亞太盟友和伙伴的關系,鞏固美日、美韓、美菲同盟,拉攏印度和越南,企圖構建對華的戰略遏制體系,以達到制衡中國、鞏固亞太霸主地位的目的。

3.在武力效用的理解上:協商談判VS武力解決。中國認為武力不是消除威脅、保護自我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中國更重視“謀勝”而非“力勝”。中國秉承“新安全觀”的“協作”原則,主張通過經濟交往、政治談判與軍事對話等和平方式求得共同安全,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與地區性安全問題,反對訴諸武力或武力威脅。即便是涉及到武力的使用,也不主張無限制地使用武力、濫用暴力,而是主張把武力的使用納入法律軌道,“以《聯合國憲章》和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為依據,堅持在雙邊多邊條約的法律構架內行動”,“堅持依法用兵、依法行動”,[6]秉承公開透明的原則,有理、有節地使用武力,并重視武裝力量多職能的承擔,遂行多樣化任務。正是基于這種理念,中國不追求與自身地位不相稱的軍事力量,不搞軍備競賽,不謀求絕對軍事優勢與軍事霸權,而是建設與自身國際地位相契合、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化國防與軍隊。

美國強調“力勝”、“戰勝”,視武力為解決戰略問題的最根本手段和消除威脅、維護安全的最有效途徑。對國際或地區熱點問題的處理,美國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例如在全球反恐問題上,美國直言“當必要時可對最危險的組織與分子進行直接軍事打擊”,[7]1注重用強力手段消除恐怖主義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美國主張“通過與盟友、本地區其它國家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來懾止正在推行核計劃的朝鮮的挑釁”,[7]2強調運用政治軍事高壓政策迫使朝鮮就范。在這種“尚武”理念的支撐下,美國更注重自身武裝力量的建設,力圖攫取最大化的軍事權力,追求最大化的軍事優勢。不過,在目前國防開支削減的情況下,美國不是通過擴充武裝人員的數量來增加軍事優勢,而是依靠武裝部隊素質與作戰能力的提高、軍事力量結構的優化、軍事技術的創新、軍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作戰理念的革新來增加軍事優勢,呈現了從重“量”到重“質”的轉變。美國現階段通過打造一支適應未來戰爭需要的“更小、更精干、更靈活”的武裝力量,進一步提升“全球機動投送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與“聯合作戰能力”,以期有效掌控未來戰爭的主導權。

三、中美戰略文化差異背景下中國的戰略路徑

1.加快建構成熟的合作型戰略文化。中國應充分發掘本國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與精神,包括忠恕仁義的倫理哲學與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整體世界觀、尚中和合的中庸理念等,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注入到我國當代的戰略文化建設中,豐富與完善自身戰略文化的內涵,進一步推進合作型戰略文化的發展?!爸袊枰诟鞣N現代文化價值觀念之間存在的矛盾與沖突及比較與選擇中,進行新的自我理解、自我認識和自我肯定,以找回‘自性’,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中國戰略文化的自我超越?!保?]

2.加強與美國的戰略互動與溝通。由于中美存在戰略文化的差異,因而雙方對具體問題的理解與認識的角度有所不同,可能導致雙方在觀點、立場上的矛盾與對立,造成信息誤讀與戰略誤判。因此雙方的交流與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當下存在著“信任赤字”、戰略互信缺失的中美關系而言,亟須雙方開展對話與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增強相互信任。首先,中國應積極促進兩國之間多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深化中美在經貿、能源、環保、科技、反恐等方面的互利合作,推動中美民間的互動與交流,以交流與合作增進互信,夯實兩國戰略關系基礎;其次,建立健全中美兩國高層之間直接、有效的對話與溝通渠道,完善兩國間危機管控機制,防范軍事沖突的發生;再次,積極開展與美國在安全領域的雙邊與多邊合作,并推進機制化、制度化建設,以有效減少沖突、化解矛盾,增進相互信任。

3.推動戰法戰術的創新與革新。美國戰略文化既有優勢,也有內在的缺點與不足,對此,中國可充分利用其弱點和缺陷來巧妙規避美國的戰略壓力,占據未來中美博弈的制高點。針對美國戰略文化重“力勝”而輕“謀勝”、重技術而輕思想的特點,中國在努力提升軍事技術水平的同時,應更注重吸收與借鑒中外先進的作戰理論和作戰思想,推動戰法戰術的創新與革新,以全新的作戰模式與作戰理念制衡美國強大的技術優勢;針對美國戰略文化崇尚武力、謀求絕對軍事優勢的特性,中國不必在各個領域追求壓倒對方或與其平衡,而應在關鍵性的領域里發展幾種高效的反制手段,確保在這幾個領域的戰斗力與不對稱優勢,力圖在不對稱中實現平衡,維護自身的戰略安全;針對美國戰略文化的擴張性與進攻性,中國可采取復合均衡的外交戰略,借助全球性或地區性的多邊力量與機制進行有效制衡。

四、結語

戰略文化造就決策者在國家安全事務方面的戰略思維模式,深刻影響與制約著一國對外戰略的選擇與取向?!吨袊溲b力量的多樣化運用》表現了中國和諧、合作、尚謀的思維特質,顯示了中國合作型戰略文化取向?!睹绹鴩缿鹇灾羔槨穭t反映了美國斗爭、沖突、尚武的思維特征,展現了美國沖突型戰略文化傾向。當然,必須指出的是,一國的戰略文化并不意味著只包含一個方面或一種元素,事實上,沒有一國的戰略文化是完全單一性質的,每一國的戰略文化均包含著相互矛盾的兩個方面,只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里某一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從而構成了某一方面主導的戰略文化類型。同時,一個國家的戰略文化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具有穩定性,但并不意味著它是僵化不變的。隨著環境與認知觀念的改變,戰略文化也會被重構,即便這一過程會顯得十分漫長。

[1]Ken Booth.Strategic Culture:Validity and Validation[J].Oxford Journal on Good Government,2005,(1).

[2]Jack Snyder.The Soviet Strategic Culture: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s[M].Santa Monica:Rand,1977:8.

[3]Alastair Iain Johnston.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36.

[4]李際均.論戰略文化[J].中國軍事科學,1997,(1).

[5]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J].世界政治與經濟,2003,(1).

[6]中國國防部.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Z].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3.

[7]U.S.Department of Defense.U.S.Defense Strategic Guidance-Sustaining U.S.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Z].Washington,D.C,2012.

[8]江西元.試析和諧世界與中國戰略文化重塑[J].教學與研究,2009,(2).

猜你喜歡
沖突戰略文化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耶路撒冷爆發大規模沖突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戰略
戰略
一次沖突引發的思考和實踐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