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煥發語文課堂活力 提升小學生學習力

2014-08-15 00:51鄒一軍
語文天地 2014年30期
關鍵詞:師生主體活動

鄒一軍

人不僅要努力學習,更要善于學習,才能取得成功。善于學習就是會學習,也就是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選擇最佳程序、最佳途徑,正確運用學習方式,有效地進行學習。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自主參與的氛圍

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他們才會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創新思維也才能孕育、誕生。

首先,師生要有平等的角色意識。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這只是角色的分工,在人格上師生是平等的。教師要擺脫以前“師道尊嚴”的觀念,深入學生中間,以滿腔的熱情,平等的態度面對每一個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會樂于與教師交往,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其次,要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由于師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年齡差異,對事物的看法認識總會有所不同。這種認識的差異,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因而教師必須時時保持一顆童心,善于從學生的角度思考。

第三,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尊重他們的選擇。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參與學習的過程。在這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里,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學習參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激發參與的興趣,強化參與的體驗

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精心設計、組織好教師的“引”,“引”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符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實際,同時還要注意有深度和廣度。當學生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答案時,教師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空。

自主參與滿足了學生參與、發表的欲望和引人注意、獲得成功的要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覺性。這種參與的體驗如能及時地內化為一種積極穩定的自主學習的內部動力,那么其學習的主體意識才會得以發揮。因此,當激發起學生參與的興趣以后,教師應該重視強化學生的體驗,使學習的情感得以升華。

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投入學習活動,才能使學習活動逐步內化,從而獲得知識,發展自身潛能,全面提高素質。

三、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煥發課堂活力

1.創設情境導入,激發參與的欲望

教學新課時,能否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往往是一堂課的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要善于設置情境,用言簡意賅、精煉生動的語言授課,這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能引起內在動力。

2.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強化學生的參與熱情

有價值的問題能引人沉思。課堂提問既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又要把握實質,問在點子上,要避免滿堂講,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提問要有助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講究一個“巧”字,一個恰好處的提問,往往會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花引來百花香”的效果。學生一般都有很強的表現欲和成就感,聽到老師的問題,都急于發表自己解,于是有了參與的熱情。

3.安排學生的活動,落實學生的參與行為

每一堂課都是教師創造的勞動成果,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必須由教師來調動,這便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把課堂當成教師自己獨有的舞臺,而應該盡量多地讓位于學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減少過多的導引、串講,要多選擇那些適合于學生參與的活動形式,精心安排個人自學和小組交流,提供充分的參與時間,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鼓勵質疑問難,提高參與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課堂上遇到問題,產生問題的不應該是老師,而應該是學生。要把教師主觀提出問題轉變為學生質疑,把提問權還給學生,教學的過程要圍繞學生的問題展開。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于進行梳理,把握要點。學生提出問題后,還要提倡學生自已解疑。

總之,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以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在這一前提下,把主動參與作為學生發展的根本途徑。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作為教學設計的根本原則,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和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主體激活狀態,努力培養學生參與的品質,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猜你喜歡
師生主體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技術創新體系的5個主體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懷舊風勁吹,80、90后成懷舊消費主體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