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發現”習作專題研討

2014-08-19 08:09吳勇
小學語文教學·人物版 2014年4期
關鍵詞:墨跡肥皂板書

吳勇

【專題策劃語】

無論是先前的“大綱”,還是當下的“課標”,對教學內容的表述一直比較籠統,以致同一種文體、同一項習作內容,在不同的年段幾乎如出一轍。這樣就導致了“教”無邊界,隨意延伸;“教”無計劃,肆意切分。

為此,無錫市新區第一實驗學校圍繞蘇教版教材“我的發現”習作內容,在三、四、五年級開展了“教學內容的階梯型”專題研討。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習作3

執教者: 殷毅

【目標預設】

1.按照方位順序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將自己的觀察按順序寫下來。

2.學習用比喻的方法將自己的觀察、發現寫具體,寫生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發現”

1.剛才,老師一進教室就有了新的發現,發現你們坐得端正極了,每一張笑臉也特別可愛。

2.今天的教室里好像有不少新情況,大家發現了嗎?

二、研讀“發現”

1.是啊,你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劉常寧小朋友跟你們一樣,也喜歡在身邊尋找新奇有趣的事物,還會將他的發現寫成精彩的文章呢?,F在先請大家仔細欣賞一下他的習作《小草中的發現》。你可以高聲朗讀,也可以輕聲讀,還可以試著默讀。

2.例文討論。

小草中的發現

春天,我在小河邊玩耍。河邊長滿了嫩綠的草。

我撥開小草,驚喜地發現一群螞蟻正在造新家,洞口有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細細的沙。啊,離螞蟻洞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只不知名的甲蟲!它是深褐色的,頭上頂著兩根長長的須,像電視機上的天線。它不停地動著,大概想接收春天的信息吧!

(1)了解“發現”內容。

小作者究竟發現了什么有意思的玩意兒?

(2)感受“發現”方法。

小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自己的“發現”的?(洞口……離螞蟻洞不遠的地方)

(小結板書:方位順序)

(3)學習比喻句。

小作者又是怎樣將自己的發現寫具體的?(出示:

那土一粒一粒的,像細細的沙。

它是深褐色的,頭上頂著兩根長長的須,像電視機上的天線。)

(小結板書:用比喻句)

(4)小結:是啊,小作者寫發現的時候,很有條理,用不同的“方位詞”,像導游一樣,引導我們隨著他的文字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世界。細致的觀察加上有趣的比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靜悄悄、活生生的昆蟲世界。

三、遷移“發現”

1.(出示一片樹葉)這是我們在校園里一起發現的一種有趣的葉子,還記得它的名字嗎? (馬褂樹葉)

2.我們應該按什么方位順序來觀察這片樹葉?

(從正面到背面)

3.在它的正面,大家都發現了什么?這些葉脈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出示:

這一條條 ,主要為樹葉 。)

4.在它的背面,大家又發現了什么?這些深色的斑點像什么?(出示:

在馬褂葉的背面分布著許多深色的斑點,像 。)

5.(出示黃馬褂)這是什么?從整體上看這片樹葉,它像什么?

6.小結:大家的想象力一點也不比劉常寧同學遜色,你們也可以用有趣的文字把剛才的發現寫下來。想試一試嗎?

四、寫作“發現”(略)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習作3

執教者:董 柯

【目標預設】

1.要求學生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把發現的經過寫完整,寫清楚。

2.引導學生學習用“內心獨白法”和“夢幻想象法”,描寫發現過程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引導“發現”

1.同學們,最近我喜歡上了一款電腦游戲,叫作《大家來找“茬”》。你們玩過嗎?知道這個游戲的規則是什么嗎?(發現不同)準備好了嗎?眼睛可別眨啊,可要盯緊屏幕哦!

2.播放游戲。

3.聽著音樂,玩著游戲,大家有怎樣的感受?

4.小結:大家知道嗎?你們剛才交流的其實就是我們在發現過程中的——(板書:心理活動)

二、喚醒“發現”

1.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有大發現,而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也總會有一些小發現。譬如:(出示:

荷葉上的水總是會變成晶亮的小珠子。

到秋天蘋果就紅了。

我們小區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了。

城里人喜歡到農村去吃農家飯……)

2. 說說看,在你們的生活中,曾有過怎樣的發現?

3.學生自由交流。

4.小結:知道嗎?這些“發現”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高興、激動、欣喜)

5.那么怎樣將“發現”的過程講完整,又怎樣將自己發現時激動、開心的心理活動寫具體呢?我們來讀讀課本中的一篇例文吧。

三、聚焦“發現”

★第一個層次:理清“發現”過程。

1.請你默讀例文《紅豆、黃豆我來分》,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分別是什么。

2.學生交流。

起因:“我”把紅豆和黃豆弄混了。(板書:發現問題)

經過:發現茶幾震動時,圓形的黃豆容易滾動,而橢圓形的紅豆不容易滾動。(板書:探究問題)

結果:紅豆、黃豆被“我”分開了。(板書:解決問題)

3.小結:作者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別從“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為我們介紹了他的發現。

★第二個層次:體會“發現”心理。

1.在這發現的過程中,小作者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什么來具體寫事情經過的?(心理活動)

2.請你拿起筆,用橫線把第2、3小節的心理描寫畫出來,并標上序號。(出示:

(1)自認倒霉。

(2)媽呀,還有一大堆呢!

(3)我著急了,猛一推茶幾。

(4)咦,真奇怪,掉在地上的大部分都是黃豆,而留在茶幾上的大部分是紅豆。

(5)這一下,我來了精神。怎么會這樣的呢?)

3.我發現,小作者在寫自己心理活動的時候,還是比較粗糙的。如果再寫得具體些,這篇習作會更加精彩。大家想不想幫他改一改?

(出示:自認倒霉。)

(1)小作者看到這一地的豆子,腦子里會浮現出怎樣“倒霉”的畫面呢?譬如,媽媽左手叉著腰,右手指著她說:“這點小事都干不了,今天不把這豆子分開,這個月的零花錢就全部取消!”

譬如,還有——(學生自由想象)

(2)小結: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些畫面實際上并沒有出現,但是一個做錯事的人常常會這樣或那樣地去想。我們把這種出現畫面的想象稱之為“夢幻想象法”。(板書:夢幻想象法)

(出示:媽呀,還有一大堆呢?。?/p>

(1)你覺得他的心里的話說完了嗎?

(2)提示:如果“我”就這樣一顆顆來挑……

(3)學生接著續說。

(4)小結:像這樣在心里自己跟自己說話,我們稱之為“內心獨白法”。(板書:內心獨白法)

4.孩子們,我們把修改后的心理活動再放進習作里讀一讀,你覺得怎么樣?

5.小結:孩子們,我們讀教材中的習作例文,不僅要感受它的好,還要善于發現它的不足。這樣,我們在習作中揚長避短,我們的習作就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四、表達“發現”

1.想不想和小作者比一比,看誰筆下的“發現”更精彩?

2.“友情提示”:

(1)選擇自己最有趣的一次“發現”寫一寫。

(2)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將事情寫完整。

(3)在寫“發現”的過程中,注意使用“夢幻想象法”和“內心獨白法”描寫自己的心理活動。

3.學生自由寫作。

五、分享“發現”(略)

五年級習作指導課(自主開發)

執教者:沈瑜娜

【目標預設】

1.啟發學生關注生活,引導學生學會饒有興趣地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在思考中解決問題。

2.使學生懂得發現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并把發現過程和心理變化寫得一波三折。

一、故事導入,理解“曲折”

1.英國科學家牛頓一次坐在蘋果樹下休息,一顆蘋果掉下來砸住了他的腦袋。他就想:“為什么蘋果不向天上飛,而偏偏要往地上落呢?”于是他孜孜不倦地研究蘋果落地的原因,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

2.然而,僅僅是靠一次偶然的發現就能成功的嗎?還記得我們讀過的畢昇的故事嗎?誰能說說他是怎樣一步一步發明活字印刷術的?

生1:畢昇在長期的雕版工作中,發現了雕版時最大的缺點就是每印一本書都要重新雕一次版,既笨重費力,又耗料耗時,不僅存放不便,有錯字也不易更正,大大增加了印刷的成本。

生2:他就用小木塊雕了許多的活字,這樣只需雕制一副活字版,則可排印任何書籍,活字可以反復使用。

生3:畢昇又發現木紋疏密不一,刻的活字遇水后容易膨脹變形,與粘藥固結后不易去下,后來改用膠泥刻制活字,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3.小結:看來啊,由一次偶爾的發現到有所收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需要經歷多次嘗試甚至失敗。

二、暢談發現,激活素材

1.那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課前老師已經布置過,讓同學們留心學習,注意生活中的發現,誰愿意來說一說?

2.自由交流。

生1:我在寫鋼筆字的時候,經常會把墨汁弄到手上和衣服上,我發現這些墨跡很難清洗掉。所以,我在想,用什么方法就可以把鋼筆水墨跡洗干凈。

生2:上一節綜合課上,我們折了紙飛機。我發現有的同學折的飛機飛得又高又遠,而有的同學折的飛機則飛得又矮又近,這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怎么樣折才能讓紙飛機飛得又高又遠呢?

生3:我發現家里喝茶的茶杯里面經常會留下很多茶垢,并且很難清洗。有什么辦法可以把這些茶垢很容易地清洗掉呢?

生4:我發現外面商店里賣的玻璃水洗窗液都很貴,所以我想自制洗窗液給爸爸的車子用。

生5:我發現我在背書時,遇到長篇的文章,總是很不容易背下來,而有的同學總是能夠又快又正確地背誦出課文。我想知道他們用的是什么好方法。

3.小結:同學們說的內容都很不錯。其實我們在三年級和四年級的時候,都寫過“我的發現”,當時我們注重的是描寫發現的具體現象,現在到五年級我們的要求又有了提高。今天我們習作的重點是:“發現”過程經歷了怎樣的波折才獲得成功。

三、具體指導,體悟“曲折”

以清洗鋼筆水墨跡為例子,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由組長發言,其他三位學生進行補充,著重聊聊發現的過程。學生先在小組內討論,教師巡視了解,然后全班交流。

1.第一個層次:自主嘗試法。

師:衣服上弄上了難洗的鋼筆墨汁,你們首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我自己學著媽媽平時洗衣服的樣子用肥皂去搓,但是發現洗得不是很干凈。

生2:我先把有墨跡的衣服放在清水里面泡一泡,發現有墨的地方化開了,并且淡了不少。然后涂上肥皂,再用力地前后揉搓,直到搓出了許多的泡沫,泡沫的顏色也是黑的。最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結果發現墨跡褪掉了許多,但還是有明顯的痕跡。

生3:我也是跟他們一樣,先用肥皂去搓,發現不能洗干凈,而且還有異味。于是我又在有墨跡的地方撒了一些洗衣粉進行搓洗,沖干凈之后我發現墨跡又變淡了很多,并且異味也沒有了,但是依然沒有能完全消除墨跡。

師(小結):說得真好!你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都能想到運用自己的雙手去解決,這就叫作“自主嘗試法”。(板書:自主嘗試法)

2.第二個層次:查閱資料法。

師:按照大家剛才的做法,可衣服上還留著墨跡,又該怎么辦呢?你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我去網上查了資料,網上關于清洗墨跡的方法有許多。我挑了其中比較簡單的一個,說將肥皂涂在衣服的墨跡臟污處,然后放在塑料袋里面扎緊,拿到太陽底下暴曬幾天,再打開來進行正常的清洗就能洗干凈了。

師:那你照著這個方法嘗試去做了嗎?效果如何?

生1:我照著這個方法做了,但是并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效果好。

師: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啊。那其他同學呢?

生2:我查到的方法是先將衣服用肥皂或洗衣粉搓洗,然后將過期的牛奶涂在墨跡處,用力揉搓就能洗干凈了。我照著做了,果然就將墨跡洗掉了。

師(小結):看來網上的信息幫助到你了。當憑著自己已有的知識已經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怎么辦呢?你們能想到通過看書或者上網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平時也很愛動腦筋!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作“查閱資料法”。(板書:查閱資料法)還有其他同學有好的方法嗎?

生3:我查到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是剛弄上去的墨汁,可以立即在冷水中搓洗,再浸泡四到五個小時,最后用肥皂搓洗就可以了;如果是弄上去時間比較長了,可以在溫的洗滌劑溶液中,加少量氨水或硼砂洗滌??墒呛笠环N方法說到的這些材料我家里沒有,所以我沒有進行嘗試。

3.第三個層次:詢問他人法。

師:是呀,你都跟老師想到一塊兒去了。網上的方法雖然好,但是很多東西我們家里不一定全有,那這個時候又該如何是好呢?

生1:我只能問我媽媽了。媽媽告訴我說,先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后用肥皂或者其他洗滌的溶液清洗,最后再用食用堿涂在痕跡處用力揉搓,就能洗掉了。我和媽媽一起嘗試了一下,果然如此。不光是墨汁,衣服上的醬油漬用這個方法也能夠輕而易舉地清除干凈。

生2:我也問了我奶奶。奶奶說,如果是剛弄上的墨水,最好趁墨水未干先用清水洗,再用洗滌劑和米飯粒一起在上面揉搓,就能洗干凈了。

師:有的同學最后請教了爸爸媽媽,終于解決了問題,這就叫作“詢問他人法”。(板書:詢問他人法)

4.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瞧,“發現”的過程是一蹴而就的嗎?(生:不是。)沒錯,經歷了幾次的起起伏伏,真可謂——(板書:一波三折)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事情有波折,還有什么也在波折?

生1:心情。從剛開始自己嘗試清洗,發現墨跡變淡的喜悅,到沒能洗干凈的灰心喪氣。

生2:查到了資料后以為有“一線生機”而心花怒放,結果卻因為依然沒洗干凈或者缺少材料而變得再次失望。

生3:最后詢問了父母終于將墨跡清洗干凈了,頓時欣喜若狂。(師板書:心情變化)

5.拓展。讓學生“一波三折”地交流自己的其他發現。

四、出示要求,寫作“曲折”

1.出示習作要求,齊讀。

(1)按照“自主嘗試→查閱資料→詢問他人”的過程將發現經歷寫得一波三折。

(2)將發現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寫得一波三折。

2.把這些完整地寫下來,這可是一篇了不起的“發現”日記呢。同學們趕快動手吧!

3.學生習作。

(責任編輯 張振清)

生3:我也是跟他們一樣,先用肥皂去搓,發現不能洗干凈,而且還有異味。于是我又在有墨跡的地方撒了一些洗衣粉進行搓洗,沖干凈之后我發現墨跡又變淡了很多,并且異味也沒有了,但是依然沒有能完全消除墨跡。

師(小結):說得真好!你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都能想到運用自己的雙手去解決,這就叫作“自主嘗試法”。(板書:自主嘗試法)

2.第二個層次:查閱資料法。

師:按照大家剛才的做法,可衣服上還留著墨跡,又該怎么辦呢?你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我去網上查了資料,網上關于清洗墨跡的方法有許多。我挑了其中比較簡單的一個,說將肥皂涂在衣服的墨跡臟污處,然后放在塑料袋里面扎緊,拿到太陽底下暴曬幾天,再打開來進行正常的清洗就能洗干凈了。

師:那你照著這個方法嘗試去做了嗎?效果如何?

生1:我照著這個方法做了,但是并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效果好。

師: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啊。那其他同學呢?

生2:我查到的方法是先將衣服用肥皂或洗衣粉搓洗,然后將過期的牛奶涂在墨跡處,用力揉搓就能洗干凈了。我照著做了,果然就將墨跡洗掉了。

師(小結):看來網上的信息幫助到你了。當憑著自己已有的知識已經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怎么辦呢?你們能想到通過看書或者上網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平時也很愛動腦筋!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作“查閱資料法”。(板書:查閱資料法)還有其他同學有好的方法嗎?

生3:我查到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是剛弄上去的墨汁,可以立即在冷水中搓洗,再浸泡四到五個小時,最后用肥皂搓洗就可以了;如果是弄上去時間比較長了,可以在溫的洗滌劑溶液中,加少量氨水或硼砂洗滌??墒呛笠环N方法說到的這些材料我家里沒有,所以我沒有進行嘗試。

3.第三個層次:詢問他人法。

師:是呀,你都跟老師想到一塊兒去了。網上的方法雖然好,但是很多東西我們家里不一定全有,那這個時候又該如何是好呢?

生1:我只能問我媽媽了。媽媽告訴我說,先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后用肥皂或者其他洗滌的溶液清洗,最后再用食用堿涂在痕跡處用力揉搓,就能洗掉了。我和媽媽一起嘗試了一下,果然如此。不光是墨汁,衣服上的醬油漬用這個方法也能夠輕而易舉地清除干凈。

生2:我也問了我奶奶。奶奶說,如果是剛弄上的墨水,最好趁墨水未干先用清水洗,再用洗滌劑和米飯粒一起在上面揉搓,就能洗干凈了。

師:有的同學最后請教了爸爸媽媽,終于解決了問題,這就叫作“詢問他人法”。(板書:詢問他人法)

4.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瞧,“發現”的過程是一蹴而就的嗎?(生:不是。)沒錯,經歷了幾次的起起伏伏,真可謂——(板書:一波三折)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事情有波折,還有什么也在波折?

生1:心情。從剛開始自己嘗試清洗,發現墨跡變淡的喜悅,到沒能洗干凈的灰心喪氣。

生2:查到了資料后以為有“一線生機”而心花怒放,結果卻因為依然沒洗干凈或者缺少材料而變得再次失望。

生3:最后詢問了父母終于將墨跡清洗干凈了,頓時欣喜若狂。(師板書:心情變化)

5.拓展。讓學生“一波三折”地交流自己的其他發現。

四、出示要求,寫作“曲折”

1.出示習作要求,齊讀。

(1)按照“自主嘗試→查閱資料→詢問他人”的過程將發現經歷寫得一波三折。

(2)將發現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寫得一波三折。

2.把這些完整地寫下來,這可是一篇了不起的“發現”日記呢。同學們趕快動手吧!

3.學生習作。

(責任編輯 張振清)

生3:我也是跟他們一樣,先用肥皂去搓,發現不能洗干凈,而且還有異味。于是我又在有墨跡的地方撒了一些洗衣粉進行搓洗,沖干凈之后我發現墨跡又變淡了很多,并且異味也沒有了,但是依然沒有能完全消除墨跡。

師(小結):說得真好!你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都能想到運用自己的雙手去解決,這就叫作“自主嘗試法”。(板書:自主嘗試法)

2.第二個層次:查閱資料法。

師:按照大家剛才的做法,可衣服上還留著墨跡,又該怎么辦呢?你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1:我去網上查了資料,網上關于清洗墨跡的方法有許多。我挑了其中比較簡單的一個,說將肥皂涂在衣服的墨跡臟污處,然后放在塑料袋里面扎緊,拿到太陽底下暴曬幾天,再打開來進行正常的清洗就能洗干凈了。

師:那你照著這個方法嘗試去做了嗎?效果如何?

生1:我照著這個方法做了,但是并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效果好。

師:看來盡信書不如無書啊。那其他同學呢?

生2:我查到的方法是先將衣服用肥皂或洗衣粉搓洗,然后將過期的牛奶涂在墨跡處,用力揉搓就能洗干凈了。我照著做了,果然就將墨跡洗掉了。

師(小結):看來網上的信息幫助到你了。當憑著自己已有的知識已經不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怎么辦呢?你們能想到通過看書或者上網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平時也很愛動腦筋!我們把這種方法叫作“查閱資料法”。(板書:查閱資料法)還有其他同學有好的方法嗎?

生3:我查到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是剛弄上去的墨汁,可以立即在冷水中搓洗,再浸泡四到五個小時,最后用肥皂搓洗就可以了;如果是弄上去時間比較長了,可以在溫的洗滌劑溶液中,加少量氨水或硼砂洗滌??墒呛笠环N方法說到的這些材料我家里沒有,所以我沒有進行嘗試。

3.第三個層次:詢問他人法。

師:是呀,你都跟老師想到一塊兒去了。網上的方法雖然好,但是很多東西我們家里不一定全有,那這個時候又該如何是好呢?

生1:我只能問我媽媽了。媽媽告訴我說,先用溫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后用肥皂或者其他洗滌的溶液清洗,最后再用食用堿涂在痕跡處用力揉搓,就能洗掉了。我和媽媽一起嘗試了一下,果然如此。不光是墨汁,衣服上的醬油漬用這個方法也能夠輕而易舉地清除干凈。

生2:我也問了我奶奶。奶奶說,如果是剛弄上的墨水,最好趁墨水未干先用清水洗,再用洗滌劑和米飯粒一起在上面揉搓,就能洗干凈了。

師:有的同學最后請教了爸爸媽媽,終于解決了問題,這就叫作“詢問他人法”。(板書:詢問他人法)

4.總結。

師:同學們,你們瞧,“發現”的過程是一蹴而就的嗎?(生:不是。)沒錯,經歷了幾次的起起伏伏,真可謂——(板書:一波三折)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事情有波折,還有什么也在波折?

生1:心情。從剛開始自己嘗試清洗,發現墨跡變淡的喜悅,到沒能洗干凈的灰心喪氣。

生2:查到了資料后以為有“一線生機”而心花怒放,結果卻因為依然沒洗干凈或者缺少材料而變得再次失望。

生3:最后詢問了父母終于將墨跡清洗干凈了,頓時欣喜若狂。(師板書:心情變化)

5.拓展。讓學生“一波三折”地交流自己的其他發現。

四、出示要求,寫作“曲折”

1.出示習作要求,齊讀。

(1)按照“自主嘗試→查閱資料→詢問他人”的過程將發現經歷寫得一波三折。

(2)將發現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寫得一波三折。

2.把這些完整地寫下來,這可是一篇了不起的“發現”日記呢。同學們趕快動手吧!

3.學生習作。

(責任編輯 張振清)

猜你喜歡
墨跡肥皂板書
語文教師,今天您板書了嗎?
肥皂
劉國勇
“潑”出精彩 用好PPT中的墨跡技法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板書設計的時效性
PEP小學英語第六冊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學設計
墨跡天氣上市,也許不是什么好消息
思想政治課簡約板書
肥皂吊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