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時代背景下的全球化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

2014-08-19 18:25陳廣亮
關鍵詞:社會主義時代背景資本主義

[摘要] 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分別是近現代世界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和重要生產方式。對二者之間本真關系的認識,需要弄清二者成型的大時代背景——近現代社會發展所處的商品經濟形態階段。正是這一時代背景造成了近現代兩種全球化發展趨向——資本主義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全球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全球化是合作、競爭、斗爭關系,與社會主義全球化則是主體與客體的辯證統一關系。

[關鍵詞] 全球化;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形態階段;時代背景

[中圖分類號]D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3-5595(2014)02-0045-06

全球化是近現代以來世界社會發展的一種明顯趨勢,而社會主義同樣成型于世界近現代社會發展中,那么,近現代社會發展的全球化趨勢與現實社會主義的發展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科學認識和準確把握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就成為現實社會主義國家在準確抓住時代特征前提下高效推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雖然對全球化的世界發展趨勢的認識也存在著需要逐步深化的過程,就像人類對任何一個新鮮事物的起始認識并不能保證完全正確一樣,不過,在當代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其他時空中以馬克思主義研究全球化和社會主義發展關系的學者那里,出現對二者的錯誤認知并因此應用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則是不應該的。因而通過梳理進而辨明近現代以來整個世界社會發展的全球化趨勢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一、當代對全球化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綜述

對社會主義與相應時代背景的結合研究一直是馬克思主義學者和社會主義國家關注的熱點。一般而言,當代對世界發展的全球化趨向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全球化合乎社會主義發展趨向,即有利論。這種觀點認為,作為一個歷史發展趨向,全球化是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的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關于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這種觀點認為由于全球化是“近代人類社會生活跨越國家和地區界限,在全球范圍內展現的全方位的溝通、聯系、相互影響的客觀歷史進程與趨勢”,因而全球化不僅為社會主義的新發展奠定了基礎,更由于全球化將致使資本主義世界基于危機的不斷發生而趨于終結,所以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譬如杜紅艷、陳豪認為全球化不僅“是21世紀社會主義發展的奠基石”,更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1],劉和勝認為“社會主義實踐與全球化并行不?!盵2],而彭新良博士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必須與全球化發展的歷史進程相一致”[3]。

第二,全球化對社會主義的發展利弊共存論,即機遇挑戰雙重論——現行普遍的并被權威悅納的認識。這種觀點雖然也堅持全球化是不以任何意志為轉移的世界歷史發展的一個客觀趨向,但能夠注意到全球化起始于西方。不過它強調全球化由西方主導并不等于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化、西方化、美國化,現實中運行的全球化也絕非只體現西方的利益、只維護西方的霸權。它在給社會主義的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譬如任俊英認為全球化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優化了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配置、打破了以往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思想觀念禁區并促進社會主義國家價值觀念的變革,因而有利于社會主義國家發揮后發優勢[4]。王保彥認為雖然全球化給整個世界的發展帶來了全球性問題,但我們并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可逆轉的自然歷史過程[5]。張廣鳳教授認為雖然全球化是由資本主義大國主導,但也正是全球化的浪潮催生了社會主義,因此在機遇挑戰并存的全球化世界中社會主義發展要適應、積極參與全球化,堅持原則和靈活策略相結合。[6]

第三,全球化與社會主義關系界定模糊論,即定向不確定論。這種觀點認為近代起始的全球化趨向從本質上而言是由資本主義或者說資本驅動的把全球整合為一個有機聯系的統一體的過程[7],全球化的資本主導使其成為近代以來諸種危機的根源。不過在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論述中,堅信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最終必然被社會主義取代,但又不能確切地給出社會主義與全球化的相互關系。譬如美國著名學者丹尼爾·史密斯(Daniel Smith)指出,由少數人控制的全球化的繼續運轉將給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并形象地借用“要么社會主義,要么讓我死”口號來強調社會主義對人類整體發展的極端重要,不過對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如何發展則并未給以系統的認知[8]。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4月第30卷第2期陳廣亮:大時代背景下的全球化與社會主義關系的認識簡言之,在如何認知全球化和社會主義關系上,眾說紛紜,見仁見智。只有把對二者關系的認知放置在對近現代世界社會發展的形態轉型背景下才能真正梳理出。

二、大時代背景下的全球化本質

(一)全球化的時代背景

探究、確證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廓清本質驅動的全球化形成的大時代背景,是辨明二者關系的首要環節。那么全球化形成的大時代背景是什么呢?對于這一問題的探究,關涉到人類社會發展的階段及其劃分標準。我們知道,勞動實踐創造了人,勞動實踐基礎上一定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形成并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其中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總體社會發展狀況,即每一個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由此必然產生的社會結構的不同,使各個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迥然不同。馬克思說:“新的社會形態一形成,遠古的巨人連同復活的羅馬古董……就都消失不見了?!盵9]那么根據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由此必然產生的社會結構的不同,人類社會的發展階段大致可分為自然經濟形態階段、商品經濟形態階段和時間經濟形態階段。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自然經濟形態階段。這是一個社會發展局限在自然界狹小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的社會發展時期。這一階段的社會生產關系,譬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的發展與對人的中介依賴密切相關。替代自然經濟形態階段的是商品經濟形態階段。這一階段社會的發展建立在商品生產和交換的基礎上,即人們是通過商品這種物的生產與交換來實現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發展。而自16世紀左右開始,整個人類社會即開始了由傳統自然經濟形態社會向商品經濟形態社會的過渡,即整體人類在近代開始了由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轉型過渡[10]。那么人類社會發展演進的第二形態階段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方面是分別以怎樣的形式呈現和發展的呢?判斷這一階段人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運轉的整體情況,需要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商品經濟形態階段何以在前一階段發展起來,發展的動力是什么。商品經濟早在自然經濟形態階段即已成型,并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因為自人類社會出現以后,特別是三大社會分工出現以后,交換即出現。分工和交換的發展又推動著商品貿易的形成和發展——盡管從事商品貿易一直在自然經濟形態階段處于中介從屬的地位。[11]479商品貿易的發展推動了貨幣的發展,使貨幣由最基本也最起始的職能或規定——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W-G-G-W)發展到第三種職能或規定——儲藏手段和流通的第二種形式(G-W-G-W),這種形式“已經潛在地包含了貨幣作為資本的規定”[11]169,商品貿易發展到以資本為生產力的動力[11]305,“破壞了古代共同體”[11]178,推進了人類社會向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過渡。

(二)由純粹資本驅動的全球化

資本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商品經濟形態階段過渡的內在動力形式。純粹由資本推動的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在整體生產力發展層面的進一步發展即是全球化。眾所周知,資本,在馬克思主義經濟視界中,是不竭的追逐剩余價值的價值,并且其自身的邏輯是保證它的再生產條件。自然資本從其產生的那一刻起就處在一種永不停息的追求剩余價值的運動中。從資本全球化的主觀憧憬角度而言,由于資本對剩余價值的斂取在榨取的對象或來源方面是建立在對產業工人的勞動力的剝削和對其他資本的競爭上,因而資本運轉的無限擴張運動從其伊始就確知自身的奮斗方向:對勞動力和其他資本從宇內一切方面在程度和廣度上縱深發展。這一方面清楚地顯示了資本的本性——為了追逐剩余價值而在全球范圍的程度和廣度上極力拓展,因此客觀上造成了全球各地的相互有機聯系即全球化,換句話說,正是資本的無限追逐剩余價值的在程度和深度上的擴張運動促成了整個世界的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一體化趨向。另一方面,也正由于資本是在對立性關系中[12]竭盡一切手段追逐剩余價值的特質,因而單純圍繞資本的發展而造成了整個世界發展的大失衡:政治上,強國之間依據實力和利益劃分勢力范圍,形成了類似于郊區—首都—郊區式的眾多中小國家拱衛少數大國的不平等極化格局;經濟上,以世界范圍的勞動分工為基礎,根據承擔的不同的特定經濟角色形成了中心區域—半邊緣區域—邊緣區域式發展結構;文化上,強權資本的觀念意識始終不停地滲透、擴占、同化、消解其他民族的本土文化;社會發展上,資本的對產業工人的過度剝削和與其他資本的競爭性發展間歇地破壞著整個社會生態系統的生存能力,而追逐剩余價值的無限擴張和唯利是圖的本性促使資本的發展不斷地破壞著人與自然的平衡,造成全球環境污染、生態失衡;此外,在人的發展上,“物”(資本)對人的統治和固定的分工使之成為了單向度的片面的個體。簡言之,單純圍繞資本的全球化由于資本竭盡一切方式謀求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在一切領域、一切空間的剝削,使得純粹的資本全球整合企圖在全球形成一個統一的超帝國主義王朝:跨國的資本家階級實現對全球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領域的統治。最早也最系統地對資本本質的運行邏輯展開探究的馬克思雖然沒有直接地以“超帝國主義”來概述資本發展的最終企圖的理想境界,但從他發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號召中,我們即能明顯地感受到他所指出的全世界的資本家階級趨向聯合的發展走向。列寧本人則明確地剖析了資本長期運作的歷史趨勢是“合乎邏輯”地向單一的世界托拉斯的方向發展[13]。比利時著名學者曼德爾也預測晚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朝三個可能的模式方向努力:超帝國主義模式、極端帝國主義模式、持續的帝國主義之間競爭的模式,而無論哪種模式,資本都將通過國際融合的方式謀求以較少數目的帝國主義超級勢力取代較大數目的、獨立的大的帝國主義勢力[14]。從本質上而言,由純粹資本做生產力動力而單純依靠生產力發展形成的全球化在現實世界并不可能,而所以能在現實世界得到一定程度或以某種形式呈現,主要是由于有一定的生產關系與之有機結合共同推進。這種生產關系就是專門圍繞資本軸心構建的生產關系,就是資本主義。換句話,上述的全球化就是隱藏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全球化。

(三)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另一種全球化

盡管資本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商品經濟形態階段過渡的內在動力形式,但資本做動力推進的單純生產力發展從來都不會也不可能作為一個現實完備的社會形態發展階段的生產方式出現。一定的社會形態發展階段,哪怕是其中很短的一個發展階段,都是一定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有機結合形成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具體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由資本做動力推進的生產力和現實一定的生產關系的有機結合推進的整體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社會發展除了上述的全球化以外,還有另一種全球化。這種全球化由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各自結構和有機組合不同——在生產力發展動力結構中不只有資本一個要素,圍繞生產力發展有機形成的生產關系并不完全以資本為動力軸心的唯一要素——在逐步打破狹隘的社會格局而使社會日益形成普遍的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體的能力體系過程中,它一方面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不僅物質的生產、需要依賴于整個世界,精神的生產、需要也依賴于整個世界;普遍交往的發展,使得單個人隨著自己的活動擴大為世界歷史性的活動,獲得了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的生產的能力,整個世界形成了因此密切聯系、深度交往的有機統一體。另一方面,這種全球化強化的世界各國之間的有機密切的聯系,不是放置在以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剝削掠奪為基礎的不平等的國際經濟政治大秩序約束下的一體化聯系,而是追求并致力于構建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大秩序約束下的一體化聯系。這種全球化強調各國在政治上互相尊重,不以自己意志強加于人;經濟上,相互促進、共謀發展;文化上,相互鑒戒、共同繁榮;社會領域,自由往來、相互學習;生態發展上,共同努力,共擔責任和義務。顯然,這種全球化并未越過商品經濟形態階段。換句話,這種全球化雖與上述實質為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有本質的不同,但也絕非什么共產主義的全球化。因為立足于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社會生產方式推進的社會發展只是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社會的充分發展,而不會越過商品經濟形態階段去推進時間經濟形態階段的社會發展——特定形態階段的社會生產方式只會推動特定形態階段的社會發展,否則就是空想主義,而用特定形態階段的社會生產方式去追求高一級別形態階段的社會發展則猶如懸空構建樓閣。因而那種認為近現代世界社會發展形成的全球化,一種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另一種是共產主義全球化的理論[15]是明顯錯誤的。正像單靠生產關系層面的階級斗爭和革命而無更具決定性意義的生產力領域的變革——迄今對馬克思主義認知的推動社會發展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辯證統一的生產力層面變革尚無深入足夠的認識——不足以真正推動社會實現實質上的大發展一樣,單純依靠生產關系上的共產主義全球化不足以推進人類社會真正跨進共產主義社會。從本質上而言,同樣是伴隨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出現的這種全球化實質上是社會主義的全球化——一種既重視資本為生產力動力而又不完全純粹以資本為唯一動力軸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有機統一的社會生產方式推進的全球化(下面述及)。

三、社會主義本質視角下的社會主義與全球化

(一)社會主義是近現代人類社會向商品經濟形態的過渡在社會生產方式上出現的社會發展趨向之一

探究、確證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廓清社會主義形成的大時代背景,是辨明二者關系的第二步。而探究社會主義形成的大時代背景,同樣需要了解近現代人類社會的發展階段及其基本特征。由上述可知,資本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商品經濟形態階段過渡的內在動力形式,而以資本做重要動力組成要素的社會生產關系的組合不同,整個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基本生產方式就至少分為資本與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筑組合方式即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方式以及資本與無產階級的上層建筑組合方式即社會主義的社會生產方式兩種不同而又經典的社會發展模式。換句話,資本推動的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在整體生產關系發展層面的進一步發展至少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的社會發展模式。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所以同是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的不同社會發展模式,一方面在于人類社會發展道路的超常規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它是一個一元多線的發展過程。適應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個形態階段不只有一種生產方式,每個階段生產力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會同不同的人口、地理環境、習俗等不同現實社會結合成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而不是只會形成唯一的生產方式[16]。另一方面在于現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同時并存共行于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實踐發展,以及現實社會主義背離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就經歷曲折,而順應商品經濟發展規律即獲得正常發展,充分證明了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此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同是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的不同社會發展模式認識并不違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相反卻進一步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關于“兩個必然”認識強調的是共產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必然代替,而商品經濟形態社會發展階段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并行認同并堅信這一認識,注重的是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分屬不同社會形態歷史階段,強調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同是商品經濟形態社會發展階段。

現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區別與聯系以及二者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位置怎樣,我們通過表1對人類社會發展宏觀過程的概括即可相對明顯地觀測出來。表1人類社會宏觀發展三大形態階段及其相應社會基本特征

第一大社會形態第二大社會形態第三大社會形態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主義共產主義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時間經濟 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 手工工具機器人工智能 對人的依賴對物的依賴人的自由個性發展

(二)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中全球化趨向與社會主義的關系

探討近現代世界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全球化的關系,不是像一般論者所訴說的是“互利論”、“利弊共存論”、“模糊論”等等那么直接明顯。比較現實社會主義與全球化的關系實質上是在將社會主義與近現代世界社會發展的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兩種趨向資本主義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全球化進行比較——注意,社會主義全球化與有些論者談及的第二類共產主義全球化同樣是分屬不同社會形態發展階段,有著本質的區別。一方面,在現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全球化關系方面,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全球化是同時并存、相互競爭、相互斗爭的關系,現實社會主義在與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競爭性并存中,努力推進社會主義全球化的逐步構建、壯大和發展。單純形而上學地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并不能夠從根本上阻止資本主義全球化主觀發展帶給整個世界的危害。同樣,一味一廂情愿地幻想資本主義全球化能最終帶給整個世界福音,也要不得。有人認為現在社會主義全球化替代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時機已經顯現[17]。事實上,社會主義全球化自人類社會向商品經濟形態階段過渡時期時機即已顯現——因為社會主義不是替代資本主義的后來的社會生產方式,而是與資本主義并行共進于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社會發展模式[18]。因而,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的比較優勢,并進而在全世界形成社會主義全球化趨向,就不僅要在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積極展開與資本主義的競爭、合作、斗爭,鑒戒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發展的技術、管理等領域的經驗和教訓,并抓住資本主義全球化主觀發展的客觀有利機遇,加快自身發展,更要在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理論創新中逐步增大和增強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全球化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在現實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全球化關系方面,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全球化是主體與自身客體的關系。推動二者朝向客觀歷史本有的發展方向前進,不僅需要努力糾正并區分社會主義全球化與共產主義全球化的本質不同,更需要科學全面深入地認識和界定科學社會主義隸屬于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本質內涵和現實發展路徑。由上述對商品經濟形態社會發展基本特征的探究,我們知道,傳統社會主義發展模式——排斥商品經濟和閉關鎖國的地域性社會主義并不完全屬于真正的科學社會主義?,F實科學的社會主義同樣是近現代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換句話說,社會主義是世界性的社會發展方式,它需要整體世界的緊密聯系和深入交往才能得以存在并相互促進。也就是說,現實社會主義如果沒有世界社會主義全球化客體性存在和深入持久支撐,就不能獲得深入持久的發展。世界社會主義全球化的客體性存在,如果沒有現實科學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推進,同樣不可能長久地存在和深入地發展。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應對全球化

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成型和深入發展,不僅是變革世界資本主義全球化發展趨向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社會主義主體和世界社會主義全球化發展趨向客體得以真正獲得有機統一并進一步發展的現實重要實體之一。而近現代世界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全球化趨向的持久存在和深入發展同樣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繼續前進的前提性必備要件。因而談近現代商品經濟形態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如何應對世界全球化發展趨向,就是既要注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與現當代現實資本主義國家的交往,又要注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在適應商品經濟大時代背景下的發展。具體而言,一方面,盡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如何對待與現實資本主義國家的交往發展時,前后經歷了兩個相對具有明顯分別的交往時期:傳統社會主義模式發展時期的與現實資本主義國家的隔絕孤立發展和改革開放以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發展時期的與現實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密切交往、并行共進。傳統社會主義模式時期,認為現實科學社會主義是依靠勞動人民平等、民主協作實踐的計劃經濟,而資本主義是依靠資本家對工人階級殘酷剝削壓迫的落后的商品經濟,因而中國改革開放以前未與資本主義國家展開實質的全面交往;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主義國家注意到了現實資本主義國家具有的明顯的相對先進的管理、技術等優勢,因而開始注重在與資本主義競爭、斗爭的同時,積極主動展開對其學習鑒戒。不過,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對待與資本主義關系的兩個時期都潛含著現實社會主義仍舊是將替代資本主義的更高級的社會生產方式,而尚未注意到二者本質上同屬于同一個商品經濟形態社會發展階段。所以,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更好地應對資本主義全球化發展趨向的挑戰,就必須正確對待和深入探究同屬于一個社會形態社會發展背景下怎樣深化現實社會主義與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的更好結合和創新。另一方面,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全球化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擠占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展空間和時間,需要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建設和發展,無論是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還是在社會建設、生態建設等領域和方面,要更加自覺和科學全面深入地推進自身朝向適應和符合近現代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基本特征和基本規律的變革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在實踐創新上,繼續堅持和深化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國策,推進適應商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的結構性調整實踐,逐步變革中國的城鄉、地區、部門、行業發展的二元結構,形成相對均衡、良性運行的社會發展態勢。在理論創新上,既與時俱進也一脈相承地推進整體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指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既然分別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面等為我們堅持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豐厚的歷史理論基礎,我們就既要繼承同時又要根據中國社會主義在商品經濟發展中的新的實踐形成新的理論,指導中國的建設。在制度創新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變革朝著更加便捷高效地為社會主義與商品經濟有機結合服務的軌道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發展成為國家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的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只有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發展才能真正推進社會主義全球化的發展,并自覺有效實現二者的辯證統一式發展。

四、結語

近現代人類社會發展處于一個由自然經濟形態階段向商品經濟形態階段轉型時期,這是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形成的大時代背景。商品經濟形態階段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不僅決定了這一階段的全球化有資本主義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全球化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向以及二者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也決定了這一階段的社會生產方式有資本主義模式和社會主義模式兩種不同的社會發展模式以及二者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因而探究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主要是辨析和探究現實社會主義怎樣推進社會主義全球化和怎樣與資本主義全球化展開競爭與合作。

[參考文獻]

[1] 杜紅艷,陳豪. 全球化是21世紀社會主義發展的奠基石[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1(5):2931.

[2]劉和勝.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探析[D].鄭州:鄭州大學,2002.

[3] 彭新良.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初探[J].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22(5):34.

[4] 任俊英.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取向[J].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4849.

[5] 王保彥.反全球化視閾中的社會主義發展探析[J]. 江西社會科學,2006(4):118119.

[6] 張廣鳳.全球化與社會主義[J]. 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8(4):7.

[7] 巨永明.資本全球化與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運動[M].北京:線裝書局,2008:21.

[8] 李勇.史密斯談全球化與社會主義[J].國外理論動態,2004(1):1516.

[9]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M]//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1.

[10]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23.

[11] 馬克思.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M]//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阿列克斯·卡利尼克斯.反資本主義宣言[M].羅漢,孫寧,黃悅,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1.

[13] 列寧.為尼·布哈林《帝國主義與世界經濟》一書寫的序言[M].列寧全集:第27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45.

[14] 厄爾耐斯特·曼德爾.晚期資本主義[M].馬清文,譯.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383.

[15] 王連峰.兩種全球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之選擇[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14.

[16]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60.

[17] 劉思源.另一種全球化的替代:社會主義在21世紀發展前景的展望——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7(4):34.

[18] 陳廣亮.關于商品經濟階段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的新認識[J].唯實,2011(10):2223.

[責任編輯:陳可闊]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時代背景資本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新時代背景下學校管理之我見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思考
新時代背景下棊江區政協建設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交通運輸管理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