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和中國:甘做陌生人?

2014-08-21 12:19
環球時報 2014-08-21
關鍵詞:板球蒂爾印度人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網站8月19日文章,原題:印度和中國:甘做陌生人? 長期來看,鮮有比印中如何相處更重要的命題。1962年中印爆發短暫邊界戰爭前,兩國關系很熱絡。很多中國人被甘地趕走英國殖民者深深震撼,在當時的中國也更容易找到有關印度的書。但過去50年兩國關系卻充斥爭吵、怨恨和時而發生的對抗。就算是被視為友好根源之一的雙邊貿易也由于印度對華逆差成為爭議話題。按說隨著兩國財富和對外興趣與日俱增,雙方普通民眾將更好地理解對方,并為兩國改善關系帶來希望。但從一名印度駐華女記者寫的回憶錄來看,無知和迷惑繼續下去的可能性更大。2008年來到北京的蕾什瑪·帕蒂爾是印度紙媒僅有的4名駐華記者之一,而中國媒體駐印記者達16人。她的《跨越邊界的陌生人:印度人遭遇新興中國》一書因細節和軼聞發人深省?!皹O端無知和民族主義是兩國關系的注腳”,她說。從印度人角度看,此書最有趣的部分是中國人對印度的無知。帕蒂爾參觀北京一個致力于推廣板球的中心,發現運動員們沒聽說過印度板球明星,沒聽說過板球世界杯,看起來也更喜歡打乒乓球。她發現學外語的中國大學生總將印度貶為骯臟貧窮的落后國家。一個廣泛流傳的誤解是印度是佛教國家。而印度似乎懶得糾正中國人的誤解。帕蒂爾在中國工作時,印度僅有15名駐京外交官,且大多不怎么活躍。他們中僅有兩名有專業經濟知識,大多是來華后才學習中文。她估計僅有數百家印度企業在中國經商(在印中企更少)。不過也有例外。一些去過印度的中國商人和記者稱贊印度的公開,也注意到即便是貧窮的印度人也擁有的內心的和平和幸福。部分中國商人意識到印度是巨大的消費市場:印度排燈節進口的中國飾品和禮物已與西方對圣誕節的進口需求不相上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印地語部告訴帕蒂爾,該部門每年收到印度農村熱心聽眾十多萬封來信。中國有10所大學開設印地語專業(盡管學生不多)。相比之下,印度未能提供多少值得一聽的中文廣播節目,學中文的印度學生也很少。中印關系將通向何方?帕蒂爾并未明確預測,但她建議印度向中國派出受過更好培訓的外交官和準備更充分的商人。在她看來,受過良好教育的印度畢業生和設計精巧的印度軟件如果能跟中國的基礎設施和硬件結合起來,將釋放巨大潛力。中國的增長、巨大城市和經濟肯定是印度的機會。印度的優勢是比中國年輕的人口。中國人平均年齡為35歲,印度為26歲。聯合國預測,2028年印度人口數量將超過中國。屆時,兩國是否已從形同陌路變得更像朋友?帕蒂爾希望如此,但她書中的證據表明,這將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ㄗ髡逜.R.,王會聰譯)

猜你喜歡
板球蒂爾印度人
板球
經驗
莫泊桑短篇小說
以退為進
板球 印度的符號
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
裸婚總統帕蒂爾
裸婚總統帕蒂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