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估計理論下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研究與實踐

2014-08-30 19:37陳旭東樊登柱
職業技術教育 2014年5期
關鍵詞:專業設置高職院校

陳旭東+樊登柱

摘 要 引入管理經濟學中的“需求估計”理論,分析高職專業設置的內外部影響因素,建立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是研究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的一個有益嘗試?;谶@一模型,通過對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專業群與地區經濟發展吻合度分析,提出如下策略:注重質量效益,提升“穩定型專業”的教學質量;注重資源整合,提升“發展型專業”的辦學條件;注重校企合作,提升“緊缺型專業”的辦學特色;注重結構優化,提升“一般型專業”的辦學效果等。

關鍵詞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需求估計;吻合度;動態調整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05-0009-05

研究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建立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近些年來成為教育研究和區域經濟研究的熱點。將經濟管理學中的“需求估計”理論方法引入研究與實踐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一、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設置的影響因素

影響高職專業設置的因素有很多,歸納起來,大體包括外部影響因素和內部影響因素。外部影響因素主要影響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內部影響因素主要影響高職專業人才培養的供給,在此基礎上可以構建高職專業設置需求和供給吻合度分析模型框架。

(一)外部影響因素

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是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社會需求反映社會經濟發展對于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服務區域經濟和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是高職院校辦學的根本,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必須符合社會需求。因此,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水平是評價專業設置適切性的一個重要指標[1]。

個人需求主要是學生及家長對高職相關專業的認識及認可程度,與相關專業的職業地位有密切關系。職業地位是某一職業在社會中的綜合排名,強烈吸引或排斥著社會成員以對某一職業的主動選擇,從而間接影響著高職專業動態設置[2]。職業地位表現為職業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職業聲望,相對而言,職業經濟地位是最主要的指標。

(二)內部影響因素

內部影響因素,主要是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專業師資情況包括教師學歷結構、教師職稱結構、教師年齡結構、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專業師生比、實習指導教師、外聘教師所占比例等。高職專業設置的適切性要求針對區域經濟社會需求變化快速作出反應,開辦一些社會急需的緊俏短線專業。

教學條件主要包括實驗實訓設備投入、實訓基地、教學場地面積、專業圖書數量等,是開辦專業必須重視的因素。假如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硬件設施無法保證,即使是社會需要的熱門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擁有一些基本理論知識,但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技能培訓,也就無法在就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教學硬件的投入需要較多的資金,學??梢越Y合重點專業群的建設,最大限度地共享實驗實訓設備,充分利用地區企業資源,以提高教育經濟效益。

二、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的設計

(一)需求估計理論內涵

需求估計是管理經濟學的重要內容,是指通過調查、實驗或統計等手段來對需求量、供給量與影響需求量、供給量的諸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評估,也就是指如何求得需求函數、需求曲線和供給函數、供給曲線。需求估計有兩種方法:一是進行市場調查,根據所得資料估計需求;二是根據積累的統計資料,用統計法估計[3]。

(二)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

1.建立需求函數、需求曲線

基于統計回歸分析方法,系統分析研究區域經濟社會與專業結構之間的關聯因素,建立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需求函數、需求曲線。

影響高職專業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社會需求主要決定于區域經濟和產業的發展水平(生產總值),個人需求反映大眾是否愿意選擇職業教育的現實需求,對高職學生來講主要決定于專業對應的職業經濟地位,一般而言反映在高職畢業生的工資水平等方面。由此,可以建立高職專業需求模型,需求函數表達式為:

Qd=f(P,T,……)

式中,Qd為某高職專業的社會需求量增長率;P為某高職專業所處產業的生產總值增長率;T為某高職專業畢業生工作半年后的月收入增長率,及其他影響因素。

2.建立供給函數、供給曲線

研究評價高職專業的健康度,建立服務區域經濟的高職專業供給函數、供給曲線。

影響高職專業供給的主要因素是專業的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師資條件是軟件資源,可以將學校對某高職專業師資的資金投入作為衡量師資條件的分析數據,師資資金投入包括專兼職教師的工資和績效考核津貼、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基金、專兼職教師培訓基金、教師課程和教材建設基金等。教學條件主要取決于對實驗室和校內外實訓基地的硬件投入,可以將高職某專業或專業群的教學硬件資金投入作為衡量指標。由此,可以建立高職專業供給模型,供給函數表達式為:

Qs=f(S,E,……)

式中,Qs為某高職專業(群)的畢業生增長率;S為某高職專業師資和教學硬件的資金投入增長率;E為某高職專業的生源質量,及其他影響因素。

3.分析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吻合度

根據專業供需函數、供需曲線,分析研究高職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分析研究高職院校設置專業的健康度預警值和預警機制,對黃牌專業適時調整和合并,對紅牌專業堅決淘汰,對前瞻專業果斷增設。

根據供需函數的斜率Kd和Ks,確定某高職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WHD=Kd/Ks。

通過計算學校各專業的吻合度指數值來分析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情況。一般情況下,可以作如下設定:如吻合度指數值小于0,該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嚴重脫節,屬“淘汰類紅牌專業”;吻合度指數值在0~0.5區間,該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比,需求小于供應,為前景不明的“一般類專業”;吻合度指數值在0.5~1.5區間,該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吻合,確定為“穩定類專業”;吻合度指數值在1.5~2.0區間,該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比,需求大于供應,為前景較好的“發展類專業”;吻合度指數值大于2.0,該專業嚴重落后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屬“緊缺類專業”。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動態調整模型指標涵蓋的只是影響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主要關聯因素,而不是所有因素,就供求條件本身而言,有時也不單純由數值多少來反映,所以某些專業供求還不能完全由社會需求、個人需求、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來衡量,也許會涉及社會環境因素、政治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對絕大多數專業來說,社會需求、個人需求、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基本上能反映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情況。

三、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的實踐

(一)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吻合度分析

以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四個專業,與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1.建立專業需求函數、需求曲線

以精密機械、新能源裝備、海洋和船舶工程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是南通地區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得到跨越式發展。該產業需要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等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數量也急劇上升,詳見表1。

將南通地區制造裝備產業應用型人才需求增長率作為應變量Qd,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年生產總值增長率作為變量P,P是對地區制造裝備產業應用型人才需求增長率最敏感的因素,畢業生畢業后半年月收入增長率等作為參考因素考慮。運用Minitab16軟件進行回歸分析,獲得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經濟發展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專業需求函數:Qd= 7.92+0.579P,見圖1。

2.建立專業供給函數、供給曲線

通過繼續深造、下廠實習、青藍工程、掛職鍛煉和人才引進等辦法,優化專業群師資隊伍結構;通過校企“互聘、互兼”雙向交流的團隊合作機制,引入行業企業社會專家,發揮不同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教師的優勢,提升和擴充現有的教學團隊,近十年來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逐漸建設了一支具有現代職教理念、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并且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與地區骨干企業緊密合作,整合與合理配置現有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詳見表2。

將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畢業生增長率作為應變量Qs,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師資和教學硬件資金投入增長率作為變量S,其他因素忽略。獲得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專業供給函數:Qs=-2.19+0.488S,見圖2。

3.專業群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分析

根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供需函數、供需曲線,可得到供需函數的斜率Kd和Ks。需求函數斜率為Kd=0.579,供給函數斜率Ks=0.488。然后,確定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

WHD=Kd/Ks=0.579/0.488=1.19

可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南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指數在合理區間,從專業群供需曲線也可以看出兩者發展趨勢相近,因此可確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為穩定發展健康專業。

(二)專業設置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評價與調整

通過對南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調查分析,應用上述的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對南通職業大學9個重點專業群和6個新專業與南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進行分析研究,評價學校專業設置的健康度,如表3所示。根據吻合度評價結果,且考慮專業供給和需求影響的其他因素,對南通職業大學專業設置和建設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1.注重質量效益,提升“穩定型專業”的教學質量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智能控制應用技術、應用化工技術三個專業群和新能源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材料工程技術三個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略大于供給,建筑工程、紡織服裝設計、國際貿易、物流管理四個專業群和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略小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都在0.5~1.5區間,為穩定型健康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注重專業效益,要以提升內涵、保證質量為前提,憑借學校資源優勢創造專業品牌,使之在同類學校中占據較大份額,在社會享有較高聲譽?;谛枨蠊烙嫷母呗殞I設置動態調整模型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區域產業經濟總值和學校師資及硬件投入,忽略了個人需求和生源質量等其他因素。因此,對以上的穩定型專業也必須根據專業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細化分析。比如,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社會需求強度很高,但由于化工行業的職業環境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此類專業的個人需求較弱,生源質量難以保證,必須通過一定的政策措施如學費補貼等來保證專業的健康發展。

2.注重資源整合,提升“發展型專業”的辦學條件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群、船舶工程技術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較大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都在1.5~2區間,為前景較好的“發展類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注重資源整合,加強師資建設和硬件資金投入,創造良好的軟硬件教學環境,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強教學管理,提升專業的核心競爭力。

3.注重校企合作,提升“緊缺型專業”的辦學特色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飛機維修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遠大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大于2,屬“緊缺類專業”。隨著南通通州航空航天產業園和南通濱海園區空港產業園的建設,飛機維修、航空機電設備維修等民航運輸類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急劇上升。針對此類專業必須創新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切實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在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尋求企業的全方位聯合,同時,學校自身也必須加強骨干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加強教學條件的投入。但必須指出的是,社會需求是一個紛繁復雜、變化較快的動態體系,目前的熱點也可能成為明天的“燙手山芋”。因此,對這類“緊缺型”新專業也不能一味迎合社會的需求,不顧自身條件盲目設置所謂的熱門專業,根基不穩,也許會遭遇尷尬境地[4]。

4.注重結構優化,提升“一般型專業”的辦學效果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群應用型人才需求較小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在0~0.5區間,為前景不明的“一般類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加強結構優化,注重專業內容體系的自我提升,針對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的新要求,重點加強核心能力的培養,突出專業關鍵能力的崗位適應性,保證專業群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

四、結論

每一所高職院校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在進行專業設置和建設決策時,所面臨的宏觀、微觀環境,所擁有的人、財、物等資源狀況都存在著千差萬別,僅僅依靠一般性的指導性意見和論述指導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本文嘗試引入經濟管理學中的“需求估計”理論,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建立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并加以實踐,對研究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可以說是一個有益的探索?;谛枨蠊烙嫷母呗殞I設置動態調整模型的運用具有其局限性,此模型僅僅考慮社會需求、師資和教學條件的投入等還不夠全面,在具體應用時,影響因素指標數據的選擇和統計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胡偉卿.高職專業設置適切性的模糊綜合評價[J].職業技術教育,2007(27):46-49.

[2]王大行,傅松濤.高職專業設置影響因素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6(4):48-51.

[3]吳德慶,馬月才.管理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2-39.

[4]丁世婷,樂莉.地方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1(6):51-55.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動態調整模型指標涵蓋的只是影響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主要關聯因素,而不是所有因素,就供求條件本身而言,有時也不單純由數值多少來反映,所以某些專業供求還不能完全由社會需求、個人需求、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來衡量,也許會涉及社會環境因素、政治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對絕大多數專業來說,社會需求、個人需求、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基本上能反映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情況。

三、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的實踐

(一)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吻合度分析

以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四個專業,與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1.建立專業需求函數、需求曲線

以精密機械、新能源裝備、海洋和船舶工程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是南通地區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得到跨越式發展。該產業需要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等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數量也急劇上升,詳見表1。

將南通地區制造裝備產業應用型人才需求增長率作為應變量Qd,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年生產總值增長率作為變量P,P是對地區制造裝備產業應用型人才需求增長率最敏感的因素,畢業生畢業后半年月收入增長率等作為參考因素考慮。運用Minitab16軟件進行回歸分析,獲得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經濟發展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專業需求函數:Qd= 7.92+0.579P,見圖1。

2.建立專業供給函數、供給曲線

通過繼續深造、下廠實習、青藍工程、掛職鍛煉和人才引進等辦法,優化專業群師資隊伍結構;通過校企“互聘、互兼”雙向交流的團隊合作機制,引入行業企業社會專家,發揮不同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教師的優勢,提升和擴充現有的教學團隊,近十年來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逐漸建設了一支具有現代職教理念、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并且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與地區骨干企業緊密合作,整合與合理配置現有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詳見表2。

將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畢業生增長率作為應變量Qs,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師資和教學硬件資金投入增長率作為變量S,其他因素忽略。獲得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專業供給函數:Qs=-2.19+0.488S,見圖2。

3.專業群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分析

根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供需函數、供需曲線,可得到供需函數的斜率Kd和Ks。需求函數斜率為Kd=0.579,供給函數斜率Ks=0.488。然后,確定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

WHD=Kd/Ks=0.579/0.488=1.19

可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南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指數在合理區間,從專業群供需曲線也可以看出兩者發展趨勢相近,因此可確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為穩定發展健康專業。

(二)專業設置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評價與調整

通過對南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調查分析,應用上述的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對南通職業大學9個重點專業群和6個新專業與南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進行分析研究,評價學校專業設置的健康度,如表3所示。根據吻合度評價結果,且考慮專業供給和需求影響的其他因素,對南通職業大學專業設置和建設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1.注重質量效益,提升“穩定型專業”的教學質量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智能控制應用技術、應用化工技術三個專業群和新能源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材料工程技術三個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略大于供給,建筑工程、紡織服裝設計、國際貿易、物流管理四個專業群和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略小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都在0.5~1.5區間,為穩定型健康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注重專業效益,要以提升內涵、保證質量為前提,憑借學校資源優勢創造專業品牌,使之在同類學校中占據較大份額,在社會享有較高聲譽?;谛枨蠊烙嫷母呗殞I設置動態調整模型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區域產業經濟總值和學校師資及硬件投入,忽略了個人需求和生源質量等其他因素。因此,對以上的穩定型專業也必須根據專業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細化分析。比如,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社會需求強度很高,但由于化工行業的職業環境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此類專業的個人需求較弱,生源質量難以保證,必須通過一定的政策措施如學費補貼等來保證專業的健康發展。

2.注重資源整合,提升“發展型專業”的辦學條件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群、船舶工程技術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較大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都在1.5~2區間,為前景較好的“發展類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注重資源整合,加強師資建設和硬件資金投入,創造良好的軟硬件教學環境,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強教學管理,提升專業的核心競爭力。

3.注重校企合作,提升“緊缺型專業”的辦學特色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飛機維修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遠大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大于2,屬“緊缺類專業”。隨著南通通州航空航天產業園和南通濱海園區空港產業園的建設,飛機維修、航空機電設備維修等民航運輸類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急劇上升。針對此類專業必須創新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切實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在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尋求企業的全方位聯合,同時,學校自身也必須加強骨干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加強教學條件的投入。但必須指出的是,社會需求是一個紛繁復雜、變化較快的動態體系,目前的熱點也可能成為明天的“燙手山芋”。因此,對這類“緊缺型”新專業也不能一味迎合社會的需求,不顧自身條件盲目設置所謂的熱門專業,根基不穩,也許會遭遇尷尬境地[4]。

4.注重結構優化,提升“一般型專業”的辦學效果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群應用型人才需求較小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在0~0.5區間,為前景不明的“一般類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加強結構優化,注重專業內容體系的自我提升,針對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的新要求,重點加強核心能力的培養,突出專業關鍵能力的崗位適應性,保證專業群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

四、結論

每一所高職院校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在進行專業設置和建設決策時,所面臨的宏觀、微觀環境,所擁有的人、財、物等資源狀況都存在著千差萬別,僅僅依靠一般性的指導性意見和論述指導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本文嘗試引入經濟管理學中的“需求估計”理論,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建立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并加以實踐,對研究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可以說是一個有益的探索?;谛枨蠊烙嫷母呗殞I設置動態調整模型的運用具有其局限性,此模型僅僅考慮社會需求、師資和教學條件的投入等還不夠全面,在具體應用時,影響因素指標數據的選擇和統計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胡偉卿.高職專業設置適切性的模糊綜合評價[J].職業技術教育,2007(27):46-49.

[2]王大行,傅松濤.高職專業設置影響因素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6(4):48-51.

[3]吳德慶,馬月才.管理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2-39.

[4]丁世婷,樂莉.地方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1(6):51-55.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動態調整模型指標涵蓋的只是影響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主要關聯因素,而不是所有因素,就供求條件本身而言,有時也不單純由數值多少來反映,所以某些專業供求還不能完全由社會需求、個人需求、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來衡量,也許會涉及社會環境因素、政治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對絕大多數專業來說,社會需求、個人需求、師資條件和教學條件基本上能反映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情況。

三、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的實踐

(一)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吻合度分析

以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四個專業,與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1.建立專業需求函數、需求曲線

以精密機械、新能源裝備、海洋和船舶工程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是南通地區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得到跨越式發展。該產業需要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等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數量也急劇上升,詳見表1。

將南通地區制造裝備產業應用型人才需求增長率作為應變量Qd,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年生產總值增長率作為變量P,P是對地區制造裝備產業應用型人才需求增長率最敏感的因素,畢業生畢業后半年月收入增長率等作為參考因素考慮。運用Minitab16軟件進行回歸分析,獲得南通地區裝備制造業經濟發展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專業需求函數:Qd= 7.92+0.579P,見圖1。

2.建立專業供給函數、供給曲線

通過繼續深造、下廠實習、青藍工程、掛職鍛煉和人才引進等辦法,優化專業群師資隊伍結構;通過校企“互聘、互兼”雙向交流的團隊合作機制,引入行業企業社會專家,發揮不同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教師的優勢,提升和擴充現有的教學團隊,近十年來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逐漸建設了一支具有現代職教理念、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并且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與地區骨干企業緊密合作,整合與合理配置現有資源,加大資金投入,建設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詳見表2。

將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畢業生增長率作為應變量Qs,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師資和教學硬件資金投入增長率作為變量S,其他因素忽略。獲得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專業供給函數:Qs=-2.19+0.488S,見圖2。

3.專業群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分析

根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供需函數、供需曲線,可得到供需函數的斜率Kd和Ks。需求函數斜率為Kd=0.579,供給函數斜率Ks=0.488。然后,確定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

WHD=Kd/Ks=0.579/0.488=1.19

可見,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與南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指數在合理區間,從專業群供需曲線也可以看出兩者發展趨勢相近,因此可確定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為穩定發展健康專業。

(二)專業設置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評價與調整

通過對南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調查分析,應用上述的基于需求估計的高職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對南通職業大學9個重點專業群和6個新專業與南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進行分析研究,評價學校專業設置的健康度,如表3所示。根據吻合度評價結果,且考慮專業供給和需求影響的其他因素,對南通職業大學專業設置和建設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1.注重質量效益,提升“穩定型專業”的教學質量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智能控制應用技術、應用化工技術三個專業群和新能源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材料工程技術三個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略大于供給,建筑工程、紡織服裝設計、國際貿易、物流管理四個專業群和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略小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都在0.5~1.5區間,為穩定型健康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注重專業效益,要以提升內涵、保證質量為前提,憑借學校資源優勢創造專業品牌,使之在同類學校中占據較大份額,在社會享有較高聲譽?;谛枨蠊烙嫷母呗殞I設置動態調整模型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區域產業經濟總值和學校師資及硬件投入,忽略了個人需求和生源質量等其他因素。因此,對以上的穩定型專業也必須根據專業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細化分析。比如,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社會需求強度很高,但由于化工行業的職業環境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此類專業的個人需求較弱,生源質量難以保證,必須通過一定的政策措施如學費補貼等來保證專業的健康發展。

2.注重資源整合,提升“發展型專業”的辦學條件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群、船舶工程技術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較大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都在1.5~2區間,為前景較好的“發展類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注重資源整合,加強師資建設和硬件資金投入,創造良好的軟硬件教學環境,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強教學管理,提升專業的核心競爭力。

3.注重校企合作,提升“緊缺型專業”的辦學特色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飛機維修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遠大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大于2,屬“緊缺類專業”。隨著南通通州航空航天產業園和南通濱海園區空港產業園的建設,飛機維修、航空機電設備維修等民航運輸類新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急劇上升。針對此類專業必須創新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切實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在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尋求企業的全方位聯合,同時,學校自身也必須加強骨干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加強教學條件的投入。但必須指出的是,社會需求是一個紛繁復雜、變化較快的動態體系,目前的熱點也可能成為明天的“燙手山芋”。因此,對這類“緊缺型”新專業也不能一味迎合社會的需求,不顧自身條件盲目設置所謂的熱門專業,根基不穩,也許會遭遇尷尬境地[4]。

4.注重結構優化,提升“一般型專業”的辦學效果

從表3可知,南通職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群應用型人才需求較小于供給,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吻合度指數值WHD在0~0.5區間,為前景不明的“一般類專業”。針對這類專業必須加強結構優化,注重專業內容體系的自我提升,針對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的新要求,重點加強核心能力的培養,突出專業關鍵能力的崗位適應性,保證專業群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

四、結論

每一所高職院校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在進行專業設置和建設決策時,所面臨的宏觀、微觀環境,所擁有的人、財、物等資源狀況都存在著千差萬別,僅僅依靠一般性的指導性意見和論述指導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建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本文嘗試引入經濟管理學中的“需求估計”理論,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進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建立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模型并加以實踐,對研究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吻合度可以說是一個有益的探索?;谛枨蠊烙嫷母呗殞I設置動態調整模型的運用具有其局限性,此模型僅僅考慮社會需求、師資和教學條件的投入等還不夠全面,在具體應用時,影響因素指標數據的選擇和統計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胡偉卿.高職專業設置適切性的模糊綜合評價[J].職業技術教育,2007(27):46-49.

[2]王大行,傅松濤.高職專業設置影響因素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6(4):48-51.

[3]吳德慶,馬月才.管理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2-39.

[4]丁世婷,樂莉.地方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1(6):51-55.

猜你喜歡
專業設置高職院校
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及其專業設置情況
關于職校生就業與學校專業設置的思考
江海聯動開發與區域高職專業設置研究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