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動

2014-09-10 07:22
人民周刊 2014年12期
關鍵詞:月度政績旅程

《人民文摘》雜志、人民文摘網“中國好文章”欄目面向全國讀者征集原創稿件及薦稿,來稿將擇優發表在《人民文摘》雜志及人民文摘網。請讀者進行投票,票選出日、周、月度點擊排行前十名,對月度獲獎文章作者和推薦者將贈閱當月《人民文摘》雜志,并頒發榮譽證書。

我們期待收到來自長城內外不同地域的中國故事,感受漢語之美,探尋精神之源。

投稿薦稿請登陸人民文摘網上方的“中國好文章”欄目,按網站提示進行操作。

林清玄

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也不是昨天的你!奔波的歲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動蕩與流離中,只要反觀自心、自凈其意,就定了、靜了、安了……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個終站。每天的醒來,是旅程的一個起點!

周國平

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楊瀾

年輕時候最大的財富,不是你的青春,不是你的美貌,也不是你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有犯錯誤的機會。

中央落實“八項規定”精神以來,作風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和階段成效。然而,糾正“四風”工作還不平衡,基礎還不穩固。在高壓態勢下,“四風”問題更加隱蔽,穿上隱身衣、進入青紗帳。有的領導干部坐公交、打出租去參加宴請,有的則躲進“培訓中心”、私人會所大吃大喝,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行為仍時有發生。

【扶貧不要傷了弱者的尊嚴!】

一些領導去基層扶貧慰問,總有記者隨行拍照錄像,通過媒體播發。雖說想正面宣傳,但留下的印象未必正面。無論受助者境遇多么不堪,需要救助的愿望多么迫切,都不愿失去自己的尊嚴。而領導是否一定要親自前往、出現在第一線,并不重要,更沒有必要作為政績宣示。

關愛從化-關愛家人@人民文摘:沒有必要作為政績宣示。說得好!身為領導要因為你所管治的地區還有那么多貧困人而羞辱,不要以你到那扶貧為榮。國之腐敗不缺乏官員作秀。

【兩條新聞,為人子女都該看看】

在外工作的陳先生三周與父母聯系不上,趕回家發現二老已離世;老人癌癥晚期,為不給養女增加負擔,留下財物出走……世上再沒有人,會像父母這樣毫無保留地愛我們。再忙,也要多關心父母,哪怕打個電話。子欲養而親不待,別讓生命有這樣的遺憾!為天下父母轉!

文傳院14廣電3班@人民文摘:人世間的感情有千千萬,最令人不能割舍的就是親情。每個人都有應負的責任,最不能不負的就是贍養。

猜你喜歡
月度政績旅程
旅程
把“痕跡”當“政績”不可以(漫畫說紀)
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績——樹立正確政績觀
孤獨溫暖旅程
坐著小船,開啟一段發現春天的旅程
森林城市不能淪為“政績工程”
2016,無憂旅程再出發!
淺析晚清收藏家劉世珩的政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