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有效資源

2014-09-16 13:12彭宗瑞
決策探索 2014年16期
關鍵詞:武力主權來源

彭宗瑞

自然資源是國家形成與發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因此,資源的來源對于國家而言至關重要,甚至關乎存亡?;仡櫠鹨詠淼氖澜邕M程,全球化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武力的局限性愈發顯著、非國家行為體的興起以及資本全球化等重大變化都使得各國面臨危機,其中就包括可以依賴的資源來源的確定。任何一個國家的形成與發展都是建立在自然資源基礎之上,沒有國家可以憑空形成與發展,這是不可改變的一個事實。那么,什么是資源?資源從何而來?問題的內涵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前者關乎科學技術,而后者關乎社會以及國家關系的內涵。在當下這個全球化時期,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以及發展我們的資源觀。

在這里我們將“什么是資源”的爭論暫時擱置,我們討論的資源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物質資源。

一、有效資源的概念

有效資源是指一個客觀上可以穩定供給國家特定自然資源的來源所具有的自然資源,主觀上國家認為其資源來源可以穩定供給特定資源。

對于國家而言,確定何種資源來源是國家可以信賴與依靠的,是一個關乎生存與滅亡的重要問題。因為國家必須建立在自然資源之上,因此資源來源就成了國家基礎的重要支柱。沒有足以提供其需求的自然資源,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建立與發展,無論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多么明智、制度多么完善與優越或者人民多么勤奮與富有才華,如果沒有足夠的自然資源,對于國家而言,這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國家必須建立在穩固的自然資源的來源之上,這種來源的資源即是有效資源。資源必然有其來源,必然是由特定地區、特定團體等來源提供。有效資源是指一類資源,它可以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這意味著,其來源必然是穩定的,是可預期的。

二、有效資源觀念的發展

從傳統觀念的視角上來看,一個國家可以依靠也僅能依靠的有效資源,也僅僅是一個國家主權領土范圍之內的自然資源。任何其他來源的資源都是暫時的、不可靠的資源來源。這一觀念長期被接受并被當作制定國家策略的依據。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許多沖突就是建立在這一觀念上的——通過外交、軍事等手段使具有資源的土地成為自己的主權領土之一,其最終的解決方式常常是由戰爭決定。

我們必須承認,這一觀念在很長一段歷史中是準確的。一方面是由于國家外交態度與策略很少有制約因素,不具有連貫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戰爭作為一種常態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這使得具有合法武裝的國家對于一切事務擁有了最高權威,非國家行為體無法穩定、獨立、長期地存在,因此也就不可能長期、穩定地為一個國家提供資源。因此,任何除自身之外的供給者都是不可信任的,只有在自己主權范圍之內,自身武裝力量可以予以安全保障的土地的自然資源才是一個國家可以依賴的資源。

然而,現狀依然如此嗎?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二戰以來的國際社會。

二戰以來,大部分國家的領導團體都是以“西方式民主”的方式由選舉產生,而不是以血緣等具有極強先天性與偶然性因素所決定。這意味著領導團體在外交態度與策略上更具有連貫性。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類國際組織的存在,特別是非政府組織的大量出現以及國際法的完善,也迫使國家進行一定程度的主權讓渡,使得國家的各個方面都更穩定且可預測。不過最重要的一點變化在于,武力不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經濟、政治乃至文化在國際關系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許多武力無能為力的地方,卻是經濟、政治以及文化表現的舞臺。然而這一趨勢并不意味著武力在國際關系中地位的實質改變。武力依然是最有力的手段,正如同雖然國際組織的出現迫使國家進行一定的主權讓渡,但國家依然是最重要的行為體。這意味著,可以與國家互動的主體除了國家以外,有了更多樣的選擇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也促使國家積極地與分割并獲得了原屬于國家的部分權力的行為體互動。但是我們必須看到,非國家行為體特別是國際組織逐漸擴大的影響,以及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國家行為的被動改變,這種改變包括傳統思維模式及新的政策。

回顧歐洲共同體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傳統的一些關乎主權的、不可退讓的觀念在不得不面臨的困境中被重新解釋、修改甚至是顛覆以適應新的需要。煤、鐵產地因其重要性在歷史上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爭,而每一次發起方都是以將其納入本國的領土為目的。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既不長久也未必有效,一場戰爭總是引起另一場戰爭,武力的局限性就展現出來。而隨著歷史的發展,戰爭的方式、范圍以及對象的不斷擴大,逐漸動搖了這種有效資源的穩定性與長久性。傳統的有效資源的觀念因其主權要求而不得不訴諸武力,然而武力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可行而有效。而這一點在二戰以后顯得尤為突出,從二戰到今天,世界的和平時間幾乎超過了整個“第一個千年”。同時,今天的國際關系,由于行為體的多樣化導致各行為體之間聯系的數量與種類增加,一方面發動戰爭的成本十分高昂,另一方面訴諸武力所帶來的影響會更加復雜、難以預測,這也為武力的頻繁使用暫時畫上了句號。同時,這使得國家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方式以獲得資源,而歐洲的發展就是一種典型——其理論基礎可以追溯到康德的“永久和平計劃”——在主權范圍、武力控制范圍之外的由國家間合作而進行的資源共享。從歷史上看,這也確實形成了一種有效資源的形式。這是令人深思的,這意味著傳統的有效資源觀念中的資源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有效資源,有效資源有必要被重新思考。

三、有效資源的展望

各個國家都面臨著一個同樣的困境,即傳統的有效資源的資源觀與當今實際的摩擦越來越大,在傳統觀念指導下去適應變化變得越來越困難。國家一方面不得不逐漸依靠外國資源,另一方面又對其資源來源抱有傳統的不信任。這一矛盾歸根到底是因為傳統觀念在新的環境中已經力不從心,無法解釋、預測和指導新的現象、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制定。

《全球資源態勢與中國對策》提出了“利用他國資源”這一對策,而這一對策的依據則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具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所有資源,都無法游離于世界資源國際互補體系之外,因此全球資源的貿易市場,不僅僅是獲得國際利潤的渠道,更是人類‘共同的地球、共同的資源、共同的發展與共同繁榮的基礎?!比欢?,此觀點忽視了國家間的爭端等負面因素,是過于樂觀的。此觀點認為,國家由于不具備發展的全部資源,不得不在“全球的貿易市場”與他國進行資源貿易,而隨著貿易的不斷深入,國家關系不斷密切,全球各國朝向共同體的方向發展。筆者認為,此觀點很大程度上是自由主義由于受到了歐洲共同體發展的鼓舞而產生的一次歡呼,認為以國際秩序為主導甚至是“世界政府”的未來已經被確定。然而,這僅僅是一種可能,而且是相當樂觀的一種可能,“國際關系”尚未到達“世界政治”的地步。

筆者認為,就現在而言,未來依舊是不確定的,存在許多種可能。但現狀是可以分析的,當下的理論解釋與政策是隨著現狀的變化而被動調整,沒有充足的預見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現行的傳統觀念在當今的國際環境中已經失去了其先進性,并未很好適應當今環境的變化因而阻礙了觀察以及預測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發展并不意味著傳統觀念的徹底失效。發展是由于需求,我們所處的歷史時期由于其特點產生了這一需求。國家的存在就意味著一些根本原則,例如主權的存在。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有效資源的觀念進行發展,是取得先機的關鍵。地理因素及對于土地的主權要求將被淡化,非政府行為體的重要性將隨著武力的減少而加強,有效資源的來源將更多樣、更靈活,來源的個體規模將更小并分散在各地。重視并承認有效資源的觀念在新的歷史時期具有的特點是立足于新時期的基礎,而有效資源將給我們的分析以及預測帶來新的視角及工具。

(作者單位:湖南省吉首市民族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武力主權來源
論新時代“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政策的辯證意蘊
將來吃魚不用調刺啦
試論《說文》“丵”字的來源
“赤”的來源與“紅”在服裝中的應用
國際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貴陽首發白皮書:五年建成主權區塊鏈應用示范區
汪精衛“七一五”政變“武力清黨”之商榷
關于『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的來源
數十國扎堆宣示海洋主權
釣魚島主權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