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漫談

2014-09-17 02:54閆淑華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愛迪生教養孩子

閆淑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以縮影的形式包含著幾乎所有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功能。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家庭教育。認為“教,先從家始”,“正家而后天下定矣”。自古至今,那些為國家、為民族做出貢獻的民族英賢和優秀人物,無不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如今,大量的國內外研究已經證明,父母良好的教養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而不良的教養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青少年心理的正常發展。

目前,為了應對世界范圍內越來越激烈的經濟競爭,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正在進行以新課程實施為核心,以提高教育質量等等一系列改革。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學生、教材及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多因素的整合,強調學生的興趣、需要、能力、經驗為中介來實施課程,進行互動整合,融通建構,強調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實現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綜合學習、創新發展,改變學生慣常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為“主動探究與交流合作并重”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而易見,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與實施,對教師和父母的素質、能力、教育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一個人最早接觸的,并且終身密切聯系的重要環境。而父母則是他們所有接觸的人中最早、最主要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兒童社會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眾多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在兒童及青少年的學校社會適應及學業成績、自我的形成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國內學者的研究也發現:青少年的人格偏離、高焦慮和神經質等方面的特點與父母教養方式呈顯著相關。換句話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在個體社會化、人格發展、心理健康等方面均有著重要影響,體現在個體成長的各個階段。

作為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不同的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導致子女不同的表現。結合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在此對改善我國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提出若干建議如下:

一、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質,與孩子一道成長

一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質量,不僅關系到孩子的前途和命運,而且關系到整個家庭的幸福和和睦,而從大的方面來說則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和存亡。而決定孩子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父母自身的素質。

與父母相比,現在的學生擁有著更新、更廣、更豐富多彩的信息。父母的權威日益受到子女的挑戰,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面對這種現狀,廣大父母只有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學習新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掌握孩子身心發展的動態,才能更有成效地教育孩子。

二、做到養與教并重

父母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一個健康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健全的心智,家庭在指導孩子生活目標、形成個人理想、志趣、性格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綜合性極強的科學,也是一門內涵豐富的藝術,科學的教養觀念需要父母不斷的學習并從教養實踐中總結經驗,在實際的教育中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注意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善于發現孩子的特長和優勢,言傳和身教相結合,不僅要關心孩子身體的發育和學習,還要關心孩子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合理地賞識孩子

當今社會,賞識教育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庭的關注,許多教師和家長認為賞識教育就是夸獎和表揚,然而一味地夸獎和表揚并不是賞識教育的內涵所在。正如大教育家赫爾巴特所言;“廉價的表揚如蜜糖,用多了同樣傷胃口”。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作為教師,我們所贊賞的是一種理智的賞識教育,如果我們把賞識教育簡單化的理解為就是表揚、再表揚,其結果不僅對孩子有害無益,甚至還會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受不了批評,缺乏情感,缺乏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缺乏一顆溫暖而豐富、純潔而清新的心靈。

四、用愛培養孩子的閃光點

人應當揚長避短,如果經常展示自己的長處,別人就會認為他行,他就朝更行的方向努力。正像一位校長說的那樣:“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會讓蒙塵的金子閃光!”發現孩子的長處,從孩子興趣出發就像天下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一樣,世間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父母的責任就是發現自己孩子的“不同”,看看孩子對什么事物情有獨終,就從這些小的細節中,激發孩子的興趣,使之變成孩子的閃光點。愛迪生小時,太愛拆東西了,又裝不回去,愛迪生的媽媽卻堅信這是兒子最大的優點。正是受到鼓勵,愛迪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最終成為偉大的發明家??梢哉f,沒有愛迪生的母親,就沒有愛迪生的成功,是她發現了兒子的與眾不同之處,發現了兒子的才能。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興趣愛好呢?如果你還沒有發現,你就有可能扼殺一個天才,盡管你是無意的。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之處,這個不同點也許就是他最行的地方。孩子天天在進步。父母和老師要像哥倫布發現新 大陸一樣去發現孩子,特別要善于發現后進孩子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善于發現,是我們走近孩子并與之溝通的法寶

五、給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間

孩子親身經歷的,真正體驗過的,經過努力得到的,才是孩子想要的。制造渴望、大膽管教、給予機會也是愛!渴望,能給孩子帶來快樂。今天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溺愛孩子的父母卻沒有發現,過分充足的物質竟然剝奪了孩子的快樂。什么都來得輕而易舉,他們感覺無所謂,不珍惜也不興奮。孩子還不想騎童車的時候,父母就為他買來了,他沒有了學車的興趣;他不想讀的書,父母非要買回家不可,他連看也不看,可自己借來的書,讀起來卻如饑似渴??歡悅產生于強烈的需要得到滿足之時。對一個渴得要命的人來說,一杯清水勝于金子。如果一個孩子總沒有渴望得到某個東西的機會,該是多么不幸??!人總是在得不到時最想得到,輕易得到的東西反而不珍惜。要真正對孩子負責,就給孩子留一點自己的空間吧!

總之,教育是一門藝術,廣大教師和家長應積極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在實際教學和生活中積極滲透,了解自己教育對象的特點、性質、年齡特征等,與孩子們一起成長,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效果才會更好,教學質量才能夠提高更快,孩子們才能身心健康的發展。讓我們牢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學生的心靈,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學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亦如此。

猜你喜歡
愛迪生教養孩子
跟蹤導練(三)
使人高貴的是根植于內心的教養
發明大王愛迪生
發明大王愛迪生
一只有教養的狼
所謂教養,不過是細節
愛迪生的“135歲”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