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14-09-17 02:54王愛玲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探究學習課程資源初中生物

王愛玲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生物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也存在學生主體地位未得到很好落實、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整合生物課程資源;做好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

關鍵詞 初中生物;課程資源;課堂教學;探究學習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生物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實行新課程改革的十多年,實現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理念已經身深入人心,新型的教學體系日益完善和健全。然而,部分師生仍舊沒有掌握科學的“教”與“學”的方法,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嚴重制約了素質教育的發展,打造高效生物課堂勢在必行。

1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生主體地位未得到很好的落實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仍沒有實現本質意義上的“以學生為主”,這種教學關系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由以下兩種表現:一方面教學活動圍繞教師和教師的“教”展開,教師無形中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喪失了作為學習主體的主體性功能;另一方面“教”與“學”本末倒置,先教后學的教學順序,不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僵化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個性特征的發展,對學生的終身性學習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造成負面影響。

1.2教學方法陳舊狀況未得到有效改善

沒有新課程理念,教師上課時,不攜帶生物掛圖、實物、模型、生物標本等直觀教具。學生不愛學,使生物課枯燥無味。有個別教師“滿堂灌”,很少提問學生,沒有習題設計,課后動動腦幾個問題不給學生解答,聽到鈴聲馬上下課。還有一些教師上課時抓不住重點,不會課堂小結,把本節課教學內容從頭到尾又講一遍。

當前,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一是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閱讀、討論、思考、互相交流時間,教師“講灌”包打天下。二是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別一個極端,多數學校學生都有《中學生素質教育叢書》生物能力培養和生物實驗報告冊,上課講解對答案,實驗課不做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實驗報告冊代替生物實驗。三是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為自學式,實為自由式。四是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1.3教師教學基本功未能大幅度提高

從板書看,有的教師板書字跡不工整,設計不合理,黑板分三條,第一條黑板不寫字,在第二條黑板寫板書,例如蝗蟲的形態結構綜合性比較強,用大括號寫不下,擠到第三條黑板上,顯得板書不工整。有的教師板書寫太多概念、功能都往上寫,多數教師不會板畫,就是比較簡單的圖也不敢畫,如“洋蔥表皮細胞圖”,“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圖”,“菜豆和玉米種子結構圖”,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邊講邊畫,學生記憶深刻,同時又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

從教態看,有的教師教態不自然,備課不熟練,眼睛離不開教案,雙手拄講臺,有的教師在講臺前來回走動,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從語言看,有的教師說不好普通話,主要字讀音不準確。例如細胞質的質讀成“子”字,脊髓的髓字讀成“隨”字等等。有的教學語言的語調非常高,自己也意識到了,但是低不下來,噪音大,影響學生身心健康。

從操作看,有的教師講課時用人體的內部器官模型,腦的內部結構模型,眼球結構模型,蝗蟲內部結構模型,拆開后一半會組裝不上,投影儀的清晰度調節不好,虛影。

1.4教學效果未能明顯提升

很多教師不會設計習題,課堂練習單調,知識反饋不及時,無法矯正。例如講初二生物第九章第六節人的視覺和聽覺,板書寫的是眼球各部分結構,練習時把字擦掉,各個結構變成橫線進行填空。視、聽覺形成,把箭頭前后字擦掉變成填空題,選擇題寫在大白紙上,眼球結構圖事先畫在小黑板上,練習時多找幾個學生到黑板上答題,教師對答題的學生進行評價。都可達到訓練的目的。

2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對策

2.1 整合生物課程資源

初中生物課程資源既包括教材、圖書、實驗設備等有形課程資源,也包括參觀植物標本、展覽館、博物館等生活經驗的無形課程資源。在課前做好生物課程資源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教會初中生將生物知識合理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實現生物課程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的有機整合:第一,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中常見的生物,通過近距離的接觸或生物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第二,生物課堂走出教室,開展多種形式的戶外生物教學,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接受最直接的生物教育。

2.2 做好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方案是實現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在堅持“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主線”的原則下,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促進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首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認真研讀生物教材,突出生物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做到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其次根據生物課堂章節的具體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做到自主探究、實驗探究與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最后重視對生物知識的探索,促進學生個人生物知識體系的構建,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3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

倡導探究性學習方式旨在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顯然生物科學素養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必須改變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要變學生被動地聽講為動手、動腦的主動參與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引導學生在質疑、調查、實驗、收集、分析和解讀數據、推理、判斷和反思等探究活動,使學生既能理解、掌握和應用知識,又發展了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特別是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探究性學習,還將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富有個性化,對情感的體驗,科學態度的養成,正確價值觀的樹立,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對我們的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應當貫徹在我們的全部教學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邢海濤.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閱讀,2012,12.

猜你喜歡
探究學習課程資源初中生物
淺析小學數學悅趣化探究學習的策略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新時期高校足球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探析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