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強化學生主體地位

2014-09-17 02:54趙冉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學習動機過程思維

趙冉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而又非常重要的學科,在其教學內容中有許多的定義、公式、解題技巧和思想方法。學生如何消化基礎知識,掌握解題技巧和思想方法,進而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做好文章。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

一、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

要通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教師應控制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各有關變量。在許許多多的變量中,學習動機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關鍵作用的一個,它是有意義學習活動的催化劑,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地探索未知的領域。在實際教學中,向學生介紹富有教育意義的數學發展史、數學家故事、趣味數學等,通過興趣的誘導、激發、升華使學生形成學好數學的動機。引導學生向數學知識領域近進。在講解橢圓時,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油罐的側面曲線具有什么性質,這樣通過問題的引導啟發,喚起學生心理上的學習動機,形成學習數學的心理指向。

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方法很多。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難為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能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肯定,組織競賽,設置愉快情景等,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堅持這樣做,可以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重視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啟智功能

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盡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在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眼、耳、鼻、舌等多種感官并用,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來。

1.讓學生多觀察。數學雖不同于一些實驗性較強的學科能讓學生直接觀察實驗情況,得出結論。但數學概念的概括抽象,數學公式的發現推導,數學題目的解答論證,都可以讓學生多觀察。

2.讓學生多思考。 課堂教學中概念的提出與抽象,公式的提出與概括,題目解答的思路與方法的尋找,問題的辨析,知識的聯系與結構,都需要學生多思考。

3.讓學生多討論。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質疑、討論、設問可討論,問題怎樣解決可討論。通過討論,學生間可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達到交流進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教學中讓學生多練習、多提問、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

三、重視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釋放學習潛能,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

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F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積極進、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有趣、教態自然大方、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為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威信,才能有較大的感召力,才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交往溝通、求知進取、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于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群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四、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決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學才有路,學才有效,否則學生只會效仿例題,不能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盡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學生學會一個內容后,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結,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并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個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學生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而提高初中學生的參與能力。

五、重視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初中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初中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利用多媒體,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的過渡,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利用多媒體演示,能讓學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結構,解決抽象性數學的知識與學生形象思維的矛盾,建立空間觀念。用多媒體設置場景,幫助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真切,情趣盎然。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學習動機過程思維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外因素及其作用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