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宜君縣國有苗圃改革及發展思路

2014-09-18 19:39馬金權
吉林農業 2014年9期
關鍵詞:改革發展

摘要:本文從宜君縣國有苗圃的現狀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宜君縣國有苗圃的發展對策,以期為其健康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宜君縣;國有苗圃;改革發展

中圖分類號:$73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7-16-2

1 國有苗圃概況

宜君縣現有國有苗圃4個,其中棋盤林場苗圃、太安林場彭村苗圃、哭泉林場苗圃3個為國有林場苗圃??h園林綠化中心苗圃為縣中心苗圃,與國有陽灣林場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職工38人,房屋43間,經營面積1700畝,可育苗面積1408畝,年產苗量1595萬株,為宜君的林業產業和生態建設作出了貢獻。

2 國有苗圃存在的問題

2.1基礎設施較差,投入不足

國有苗圃基礎設施落后,僅3個苗圃水、電、路全通,3個苗圃道路為土路,雨雪天道路不暢。其中,1個苗圃水不通。職工住房有危房10間,直接影響職工人身和財產安全。太安林場彭村苗圃、縣園林綠化中心屬國家種苗基地建設項目投資,距今已有10余年,后續投資跟不上,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日益老化。近年來,國有林場目前主是除國有太安林場為自收自支外,其余3個為差額單位。得益于國家生態建設政策的大力支持,國有林場經營狀況較之過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僅僅可以維持日常運轉,一旦涉及到基礎設施投資,就會顯得力不從心。國有苗圃一般位置偏僻,經營模式落后,投入與產出比嚴重失調,也缺乏讓國有林場進一步投資的動力。

2.2苗木生產結構不合理,品種單一

國有苗圃主要是為國有林場的林業重點工程服務,所生產的苗木主要是油松、側柏、刺槐,主要是自給自足,剩余一部分才在市場上流通。

2.3國有苗圃職工素質較差,與苗木發展不相適應

國有苗圃職工普遍學歷不高,專業素質相對較差,視野狹窄,又缺乏進修提高的渠道,接觸新事物、新技術積極性不高。管理人員中懂經營、會管理,有長遠眼光的更是鳳毛麟角,如此人員結構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苗木市場。

2.4苗木生產技術含量低,林木良種所占比重小

國有苗圃所采用的技術主要局限于油松、側柏容器苗等常規育苗技術,其他像噴灌、滲灌、大棚、溫室、組織培養育苗、全日照噴霧扦插育苗、工廠化育苗等技術不能廣泛采用或不能充分發揮其效用。宜君特有的小氣候導致苗木生長期短、年生長量小、育苗周期長。應采用先進育苗技術,來減少育苗成本,增加育苗收入,調動國有苗圃生產經營的積極性。新品種引進和繁育力度不夠。對市場需要的闊葉常綠樹種和大徑階綠化苗木、鄉土品種、核桃良種苗木、適合當地發展的速生豐產樹種開發力度不夠。

2.5管理體制機制落后,影響苗圃發展壯大

國有苗圃的事權、財權由所屬的國有林場決定人員由國有林場調配,思維上仍停留在計劃經濟狀態,習慣“等、靠、要”,生產經營活動上缺乏活力。國有苗圃主任只有管理生產的權力,而無利益分配的權力,其本身的考核由國有林場決定。職工所處工作環境惡劣,機械化程度較低,工作強度甚至大于農民工所從事的工作,卻不如農民工自由,福利差、待遇低,導致許多大中專人員不愿到苗圃工作。

3 國有苗圃改革發展思路

現有的經營體制和管理模式不利國有苗圃發展壯大,也無法有效履行苗圃的相關職能。通過體制的創新和內部經營機制改革建立產業經濟實體和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運行機制勢在必行,也是促進苗圃發展壯大和提高苗圃履職能力的根本出路。

3.1正確客觀認識國有苗圃的歷史貢獻

3.1.1輻射帶動強 在國有苗圃帶動下,全縣林場職工育苗30余戶,年產苗1000萬株,品種主要為側柏、油松、白皮松容器苗。5名職工在農村承包土地,繁育核桃良種苗木20畝,帶動個體育苗30畝,嫁接改良10畝。

3.1.2社會效益明顯 國有苗圃生產季臨時雇傭農村剩余勞力200余人,從事苗木繁育、修枝、施肥、嫁接等工作,讓農村剩余勞動力不用離鄉就可以獲得收入?,F在國有苗圃的苗木嫁接人員幾乎全部為當地群眾,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民勞務性收入。

3.1.3產業結合緊密 核桃是宜君縣的主導產業,國有苗圃加大核桃良種繁育力度,已新育核桃苗木100畝。加大核桃良種采穗圃建設,已建成4個核桃良種采穗圃,為全縣核桃苗木的嫁接改良提供品質純正、可靠的良種種源。

3.2理清改革發展思路,明確國有苗圃職能

根據林業性質和苗圃工作特點,按社會生態職能和商品經濟職能的兩條經營思路,分類經營。國有苗圃在承擔育苗科研試驗、育苗新技術推廣應用、育苗新材料開發利用、瀕危珍稀植物種質資源的收集與繁殖、生態型林木苗木培育、外引樹種引種試驗等社會公益性工作。商品經濟職能主要是培育商品用材林苗木等城鎮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其它以盈利為目的的多種經營等商品經濟活動。宜君縣平均海拔高,氣溫低,年日照時數相對較少,苗木生長期長,生長相對緩慢,但其抗逆性好,苗木質量優良,在周邊縣區有一定競爭力。

3.3改革國有苗圃管理體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

將苗圃變成為可以獨立核算的會計單位,采取承包、租賃、合資、合作、股份等多種形式,落實經營主體,變林業辦苗圃為全社會辦苗圃,給予苗圃更多的生產經營自主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全部采用聘用制,從社會招考或從林場擇優選拔,建立一支真正具有上進心、有一定林業專業素養的苗圃從業人員隊伍,一經聘用,按業績嚴格考核,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的生產經營方式,獎優罰劣,形成高效的用人激勵機制。對有育苗專長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技術承包等形式,提高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4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通過各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加大對國有苗圃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提高苗圃從業人員苗木生產水平和經營水平。積極與科研院所共同繁育良種苗木或參與林木良種項目,以實現專家定期實地指導帶培訓,身傳面授,傳、幫、帶,迅速提高技術人員的育苗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在引進來的同時,還應該送技術人員、經營管理外出培訓,以提高其素質。

3.5強化科技支撐力度,提高苗木科技含量

加大科技興林在林木種苗這一基礎產業的應用力度。不斷加大新品種引進和推廣、新技術引進和適用技術廣泛應用,提高苗圃集約化經營水平??茖W化管理,加大苗木繁育速度,改變以往培育苗木只憑經驗,想當然,過分迷信個人的經驗的落后狀況。加大苗木標準化生產,提高苗木的商品率,培育名優良種苗木,進而促進苗木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3.6建立苗木營銷體系,暢通苗木流通渠道

迄今為止,全縣缺乏專業的苗木市場,也缺少苗木供求信息發布、技術指導的機構,這直接影響了國有苗圃進一步發展。與外界聯系互動少,眼光只是局限于縣境內,未能根據苗木市場需求安排苗木生產,生產盲目。國有苗圃發展緩慢,資金匱乏,致使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給苗圃職工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影響了職工的工作熱情,更談不上苗木良種等創新性工作的開展。

3.7加大經費資金投入,促進苗木事業健康發展

林木種苗是造林綠化重要的物質基礎,在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和整個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重大,其提供的產品和產生的效益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受,苗木事業具有社會公益性質。要加大對苗圃的人員機構經費的投入,在社會保險費方面給予一定支持,不能簡單全面推向市場,靠市場機制來解決所需各種費用的問題。加大專項資金投入,重點抓好國有苗圃基礎設施建設、種子檢驗、貯藏設施設備、采種基地、鄉土樹種種質資源開發和保護等方面,促進苗木事業的大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天漢.國有苗圃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02,(04).

[2]周國平,李發凱.國有苗圃所有制結構調整之我見[J].江西林業科技,2001,(S1).

[3]鄭天漢.國有苗圃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2002,(04).

[4]劉建功,劉勇.中國林木種苗業現狀及發展趨勢與對策[J].林業經濟,2006,(03).

作者簡介:馬金權,大專學歷,宜君縣林業工作站,站長,研究方向:林業生產及生態建設。

猜你喜歡
改革發展
新形勢下基層黨校的改革與發展研究
“互聯網+”時代CPA審計的改革與發展
新時期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解析與思路
基于全面收費背景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現狀及改革研究
新常態下西部地區高校后勤改革發展探析
農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質量保障機制研究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濱海旅游業發展與轉型路徑
職教集團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
小學音樂教學改革論述
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