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蜱與森林腦炎研究進展

2014-09-19 12:10石宏武
安徽農學通報 2014年13期
關鍵詞:防治

石宏武

摘要:森林腦炎是一類蜱媒職業性傳染病,它對特定職業人群的健康構成了很大危害。該文對蜱的種類、分布、危害及森林腦炎的媒介蜱種、復合感染等進行了綜述,為蜱的控制和該類疾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蜱;蜱媒傳染??;森林腦炎;防治

中圖分類號 R39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3-138-03

Research Progress of Ticks and Forest Encephalitis

Shi Hongwu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Fuzhou 350119,China)

Abstract:The forest encephalitis is a kind of tick-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which threaten to the health of some specific occupation groups.This paper mainly intends to provide certain degree of value of the containment of tick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forest encephalitis,by summarizing the ticks′ species,distribution,damage and the forest encephalitis′ media ticks,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etc.

Key words:Ticks;Tick-borne encephalitis;Forest encephalitis;Prevention and cure

蜱是脊椎動物體表一類非永久性寄生蟲,是許多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一些特定人群在職業活動中接觸蜱,還會引起一類職業性傳染病——森林腦炎。同時,由于蜱的種類、分布、攜帶病原等情況復雜,給蜱媒傳染病的防治帶來了諸多困難,也給公共安全衛生造成了嚴重威脅。

1 蜱與蜱媒傳染病

1.1 蜱的種類 蜱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蜱螨目、蜱亞目的一類小型節肢動物,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全世界已發現的蜱有3科18屬890余種,其中,硬蜱科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1-2]。楊曉軍等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現有蜱類2科、6亞科,共計10個有效屬、119個有效種[3],這其中約有30種蜱具有明顯的醫學重要性[4]。

1.2 蜱的危害 對動物而言,被蜱叮咬后會出現騷動不安和傷口感染,從而導致生產性能下降。對人類而言,蜱的危害早已超越叮咬、損傷、過敏等直接危害,更甚者是蜱媒傳染病的流行[5]。蜱通過叮咬能夠傳播許多種疾病,從而成為人和家畜許多疾病的重要來源,其在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中發揮的作用僅次于蚊類。從現有研究成果來看,蜱可攜帶83種病毒、14種細菌、17種回歸熱螺旋體、32種原蟲[6-7]。對于經常接觸蜱的職業人群(經常在森林地區活動)來講,他們的身體健康受到了蜱媒疾病的極大威脅,甚至罹患蜱媒職業性傳染病。

1.3 蜱媒傳染病 蜱媒傳染病現已發現有20余種。按照病原體的生物屬性,可分為蜱媒病毒性疾病、蜱媒立克次體病、蜱媒細菌性疾病、蜱媒螺旋體疾病、蜱媒原蟲病等。常見的包括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北亞蜱傳立克次體病、鼠疫、土拉桿菌?。ㄒ巴脽幔┑龋?-7]。流行病學方面,該類疾病的流行與自然地理(如花蜱屬、盲蜱屬分布于南方,而革蜱屬、璃眼蜱屬分布于北方)、季節、職業等條件相關。

2 森林腦炎

森林腦炎又稱蜱媒腦炎,是由森林腦炎病毒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森林腦炎屬于蜱媒傳染病,是危害森林地區職業人員的急性病毒性傳染?。?]。

2.1 傳播特點 森林腦炎經攜帶病毒的蜱叮咬侵入人體,病毒可在蜱體內繁殖傳代,因此,蜱既是傳播媒介,又是儲存宿主。該病分布廣泛,我國主要見于東北及西北森林地區,四川、河北、新疆、云南等地也有發生。林區采伐工人患病比較多,其發生具有嚴格的地區性、季節性、職業性。流行于每年5~6月,8月后下降,致殘率為10%~15%,死亡率約為20%[9]。

2.2 主要癥狀 森林腦炎的潛伏期一般為10~15d。前驅期主要表現為低熱、頭昏、乏力、全身不適、四肢酸痛。大多數患者為急性發病,病程中主要表現為發熱、全身中毒、意識障礙、精神損害、肌肉癱瘓及系統損害等。少數患者可留有后遺癥,如失語、癡呆、吞咽困難、不自主運動;還有少數患者病情遷延可達數月或1~2a之久,表現為弛緩性癱瘓、癲癇及精神障礙[10]。

2.3 媒介蜱種 可以傳播森林腦炎的蜱類有約16種,包括全溝硬蜱(北方最主要的媒介種)、卵形硬蜱(南方最主要的媒介種)、嗜群血蜱等[2,3,11,12],其中分布較為廣泛的媒介蜱種見表1。

表1 中國森林腦炎主要媒介蜱種分布區域

[媒介蜱種&屬種&分布區域&全溝硬蜱&硬蜱屬&北京、河北、山西、吉林、遼寧、黑龍江、甘肅、新疆、西藏、寧夏等&嗜群血蜱&血蜱屬&北京、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卵形硬蜱&硬蜱屬&云南、陜西、甘肅、湖北、西藏、青海、貴州、福建、臺灣、四川、浙江等&森林革蜱&革蜱屬&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陜西、甘肅、新疆、寧夏等&邊緣革蜱&革蜱屬&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日本血蜱&血蜱屬&河北、山西、吉林、遼寧、黑龍江、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

2.4 復合感染 蜱可攜帶多種病原,在叮咬的過程中傳播森林腦炎的同時,很可能會傳播其他疾病,引發復合感染,這將對職業人群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同時為確認和治療帶來困難和麻煩[2,3,11,12]。森林腦炎主要媒介蜱種可傳播的其他疾病見表2。

表2森林腦炎主要媒介蜱種可傳播的其他疾病

[名稱&復合傳播疾病&全溝硬蜱&Q熱、北亞蜱傳立克次氏體病、萊姆病、人巴貝西原蟲病、斑點熱、疑似無形體病等&嗜群血蜱&土拉倫菌、萊姆病、螺旋體病、蜱媒斑疹傷寒、Q熱、回歸熱、梨形蟲病等&卵形硬蜱&單核細胞(粒細胞)埃立克體病、斑點熱群立克次氏體病、發熱伴血細胞減少綜合征等&森林革蜱&Q熱、北亞蜱傳立克次氏體病、土拉桿菌?。ㄒ巴脽幔?、布氏桿菌病、出血熱、斑點熱等&邊緣革蜱&土拉桿菌?。ㄒ巴脽幔?、北亞蜱傳立克次氏體病等&日本血蜱&萊姆病、梨形蟲病、斑點熱等&]

3 防治對策

3.1 蜱的控制 目前,利用藥物滅蜱是控制蜱的主要途徑。最早廣泛應用的殺蜱劑是砷,有機氯制劑等因毒性大、殘效長、抗藥性等原因已被禁用。目前使用的殺蜱劑主要包括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擬除蟲菊酯類化合物、抗生素類藥物等。而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對蜱和森林腦炎實施可持續防控成為可能[13]。

3.1.1 遺傳控制 利用遺傳學方法改良牲畜品種及利用輻射、化學不育劑、激素等可使蜱失去生殖能力,從而達到衰減蜱的自然種群的目的。例如利用60Co照射雌蜱可使其完全絕育。但由于遺傳控制操作困難、費用高,目前生產可行性較低[14]。

endprint

3.1.2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采用蜱的某些自然天敵對蜱及其侵襲病進行防治的一種生物技術。自然界中的一些病毒、細菌、真菌、線蟲、寄生蜂、捕食性天敵、驅蜱植物等對蜱類自然種群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制劑原則上有非常令人滿意的效果,但其功效、生產、應用和穩定性等問題在實際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挑戰[15]。

3.1.3 信息素控制 信息素是由個體釋放,可對同類起引誘作用的一大類化學物質。目前已分離到先導信息素、釋放信息素、3A信息素、性誘導信息素、登爬性信息素、生殖性信息素等種類,可以對蜱引誘聚集,以便采取捕殺等控制措施[16]。

3.2 疾病防治

3.2.1 疫苗接種 對森林腦炎來說,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采用疫苗接種進行預防??跪缫呙缭隍珙惙乐沃芯哂泻艽蟮臐撃?,實驗研究表明,注射蜱的唾液或唾液腺抗原可引發宿主自然免疫反應。蜱中腸、卵巢等組織的提取物能誘發寄主的抵抗力,有效抑制蜱媒疾病的重感染率[14]。目前尚未實現大面積應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對疫苗的認識尚存缺乏、技術不成熟和成本等[17]。

3.2.2 藥物治療 近年來國內報告早期應用利巴韋林靜脈滴注,療程為21~28d,療效較好。應用中藥板藍根等組成方劑用于臨床,在退熱、縮短病程、恢復病情上治療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國外有報告干擾素及干擾素誘導劑聚肌胞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滿意療效,但臨床上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18]。

3.2.3 免疫療法 森林腦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顯著低于正常人,可選用人用免疫血清、靜脈注射型免疫球蛋白或免疫促進劑,如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轉移因子等治療[19]。

3.3 綜合防治 蜱媒傳染病在動物間的流行常早于人群間,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衛生監測系統可為獸醫和人類公共衛生部門提供早期預警;防止或減少蜱叮咬是減少人類感染和死亡的核心途徑,因此要加強個人防護,進入林區應穿著淺色和盡量光滑的長袖衣褲,扎緊褲腿;同時,提高職業人群對于蜱媒傳染病的認識,并掌握遭蜱叮咬時的一些應急處置措施??傊?,應結合地理、季節、生態等因素,采取綜合管理和防護措施,減少蜱的危害。

參考文獻

[1]董澤峰,侯軍,齊岱亭.蜱蟲的致病原因與預防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11(5):47-49.

[2]馬米玲,李海建,慶保平.我國蜱媒傳播的人獸共患?。跩].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2,42(1):41-42.

[3]楊曉軍,陳澤,劉敬澤.中國蜱類的有效屬和有效種[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2(4):529-533.

[4]董澤峰,侯軍銘,齊岱亭.蜱蟲的致病原因與預防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11,5:47-49.

[5]楊振洲,陳國仕,李彥.疾病媒介蜱蟲控制策略[J].傳染病信息,2011,24(1):55-58.

[6]王永怡,李軍,王姝,等.芻議蜱媒傳染?。跩].傳染病信息,2011,24(1):58-61.

[7]琚瑞利,呂中芳,汪彥情.福建省3種蜱媒疾病的研究現狀綜述[J].安徽農學通報[J],2011,17(5):38-40.

[8]陳育,張曉光,韓淑禎.森林腦炎診治現狀[J].當代醫學,2012(8):29-30.

[9]何永忠.森林腦炎的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12):158.

[10]陳育,張曉光,韓淑禎.森林腦炎診治現狀[J].當代醫學,2012,8:29-30.

[11]孫毅,劉國平,楊麗煒,等.黑龍江省部分林區全溝硬蜱復合感染重要蜱媒病原的調查研究[J].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2007,14(4):231-240.

[12]邊堯,楊光友,孫家剛.實驗室條件下嗜群血蜱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畜牧獸醫學報,2009,40(10):1 532-1 536.

[13]任巧云,羅建勛,殷宏.蜱類防治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09(6):49-50.

[14]高志華,劉敬澤.蜱類防治研究進展[J].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2003,10(4):251-256.

[15]任巧云,殷宏,羅建勛.蜱的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8,10:93-96.

[16]許榮滿.信息素與蜱的防治[J].中國衛生殺蟲藥械,2008,14(3):159-161.

[17]黃小麗.蜱的化學、免疫學及生物學防治研究進展[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266-268.

[18]高慶輝,林濤,趙禹.干擾素-2b聯合利巴韋林抗森林腦炎病毒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藥,2008(2):15-17.

[19]杜彥丹,張曉光,李英知,等.治療森林腦炎用人免疫血清制備[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2):1 435-1 437.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3.1.2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采用蜱的某些自然天敵對蜱及其侵襲病進行防治的一種生物技術。自然界中的一些病毒、細菌、真菌、線蟲、寄生蜂、捕食性天敵、驅蜱植物等對蜱類自然種群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制劑原則上有非常令人滿意的效果,但其功效、生產、應用和穩定性等問題在實際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挑戰[15]。

3.1.3 信息素控制 信息素是由個體釋放,可對同類起引誘作用的一大類化學物質。目前已分離到先導信息素、釋放信息素、3A信息素、性誘導信息素、登爬性信息素、生殖性信息素等種類,可以對蜱引誘聚集,以便采取捕殺等控制措施[16]。

3.2 疾病防治

3.2.1 疫苗接種 對森林腦炎來說,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采用疫苗接種進行預防??跪缫呙缭隍珙惙乐沃芯哂泻艽蟮臐撃?,實驗研究表明,注射蜱的唾液或唾液腺抗原可引發宿主自然免疫反應。蜱中腸、卵巢等組織的提取物能誘發寄主的抵抗力,有效抑制蜱媒疾病的重感染率[14]。目前尚未實現大面積應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對疫苗的認識尚存缺乏、技術不成熟和成本等[17]。

3.2.2 藥物治療 近年來國內報告早期應用利巴韋林靜脈滴注,療程為21~28d,療效較好。應用中藥板藍根等組成方劑用于臨床,在退熱、縮短病程、恢復病情上治療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國外有報告干擾素及干擾素誘導劑聚肌胞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滿意療效,但臨床上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18]。

3.2.3 免疫療法 森林腦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顯著低于正常人,可選用人用免疫血清、靜脈注射型免疫球蛋白或免疫促進劑,如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轉移因子等治療[19]。

3.3 綜合防治 蜱媒傳染病在動物間的流行常早于人群間,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衛生監測系統可為獸醫和人類公共衛生部門提供早期預警;防止或減少蜱叮咬是減少人類感染和死亡的核心途徑,因此要加強個人防護,進入林區應穿著淺色和盡量光滑的長袖衣褲,扎緊褲腿;同時,提高職業人群對于蜱媒傳染病的認識,并掌握遭蜱叮咬時的一些應急處置措施??傊?,應結合地理、季節、生態等因素,采取綜合管理和防護措施,減少蜱的危害。

參考文獻

[1]董澤峰,侯軍,齊岱亭.蜱蟲的致病原因與預防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11(5):47-49.

[2]馬米玲,李海建,慶保平.我國蜱媒傳播的人獸共患?。跩].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2,42(1):41-42.

[3]楊曉軍,陳澤,劉敬澤.中國蜱類的有效屬和有效種[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2(4):529-533.

[4]董澤峰,侯軍銘,齊岱亭.蜱蟲的致病原因與預防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11,5:47-49.

[5]楊振洲,陳國仕,李彥.疾病媒介蜱蟲控制策略[J].傳染病信息,2011,24(1):55-58.

[6]王永怡,李軍,王姝,等.芻議蜱媒傳染?。跩].傳染病信息,2011,24(1):58-61.

[7]琚瑞利,呂中芳,汪彥情.福建省3種蜱媒疾病的研究現狀綜述[J].安徽農學通報[J],2011,17(5):38-40.

[8]陳育,張曉光,韓淑禎.森林腦炎診治現狀[J].當代醫學,2012(8):29-30.

[9]何永忠.森林腦炎的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12):158.

[10]陳育,張曉光,韓淑禎.森林腦炎診治現狀[J].當代醫學,2012,8:29-30.

[11]孫毅,劉國平,楊麗煒,等.黑龍江省部分林區全溝硬蜱復合感染重要蜱媒病原的調查研究[J].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2007,14(4):231-240.

[12]邊堯,楊光友,孫家剛.實驗室條件下嗜群血蜱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畜牧獸醫學報,2009,40(10):1 532-1 536.

[13]任巧云,羅建勛,殷宏.蜱類防治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09(6):49-50.

[14]高志華,劉敬澤.蜱類防治研究進展[J].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2003,10(4):251-256.

[15]任巧云,殷宏,羅建勛.蜱的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8,10:93-96.

[16]許榮滿.信息素與蜱的防治[J].中國衛生殺蟲藥械,2008,14(3):159-161.

[17]黃小麗.蜱的化學、免疫學及生物學防治研究進展[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266-268.

[18]高慶輝,林濤,趙禹.干擾素-2b聯合利巴韋林抗森林腦炎病毒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藥,2008(2):15-17.

[19]杜彥丹,張曉光,李英知,等.治療森林腦炎用人免疫血清制備[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2):1 435-1 437.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3.1.2 生物控制 生物控制是采用蜱的某些自然天敵對蜱及其侵襲病進行防治的一種生物技術。自然界中的一些病毒、細菌、真菌、線蟲、寄生蜂、捕食性天敵、驅蜱植物等對蜱類自然種群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制劑原則上有非常令人滿意的效果,但其功效、生產、應用和穩定性等問題在實際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挑戰[15]。

3.1.3 信息素控制 信息素是由個體釋放,可對同類起引誘作用的一大類化學物質。目前已分離到先導信息素、釋放信息素、3A信息素、性誘導信息素、登爬性信息素、生殖性信息素等種類,可以對蜱引誘聚集,以便采取捕殺等控制措施[16]。

3.2 疾病防治

3.2.1 疫苗接種 對森林腦炎來說,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采用疫苗接種進行預防??跪缫呙缭隍珙惙乐沃芯哂泻艽蟮臐撃?,實驗研究表明,注射蜱的唾液或唾液腺抗原可引發宿主自然免疫反應。蜱中腸、卵巢等組織的提取物能誘發寄主的抵抗力,有效抑制蜱媒疾病的重感染率[14]。目前尚未實現大面積應用,主要原因是由于對疫苗的認識尚存缺乏、技術不成熟和成本等[17]。

3.2.2 藥物治療 近年來國內報告早期應用利巴韋林靜脈滴注,療程為21~28d,療效較好。應用中藥板藍根等組成方劑用于臨床,在退熱、縮短病程、恢復病情上治療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國外有報告干擾素及干擾素誘導劑聚肌胞在動物實驗中獲得滿意療效,但臨床上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18]。

3.2.3 免疫療法 森林腦炎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顯著低于正常人,可選用人用免疫血清、靜脈注射型免疫球蛋白或免疫促進劑,如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轉移因子等治療[19]。

3.3 綜合防治 蜱媒傳染病在動物間的流行常早于人群間,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的衛生監測系統可為獸醫和人類公共衛生部門提供早期預警;防止或減少蜱叮咬是減少人類感染和死亡的核心途徑,因此要加強個人防護,進入林區應穿著淺色和盡量光滑的長袖衣褲,扎緊褲腿;同時,提高職業人群對于蜱媒傳染病的認識,并掌握遭蜱叮咬時的一些應急處置措施??傊?,應結合地理、季節、生態等因素,采取綜合管理和防護措施,減少蜱的危害。

參考文獻

[1]董澤峰,侯軍,齊岱亭.蜱蟲的致病原因與預防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11(5):47-49.

[2]馬米玲,李海建,慶保平.我國蜱媒傳播的人獸共患?。跩].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2,42(1):41-42.

[3]楊曉軍,陳澤,劉敬澤.中國蜱類的有效屬和有效種[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2(4):529-533.

[4]董澤峰,侯軍銘,齊岱亭.蜱蟲的致病原因與預防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11,5:47-49.

[5]楊振洲,陳國仕,李彥.疾病媒介蜱蟲控制策略[J].傳染病信息,2011,24(1):55-58.

[6]王永怡,李軍,王姝,等.芻議蜱媒傳染?。跩].傳染病信息,2011,24(1):58-61.

[7]琚瑞利,呂中芳,汪彥情.福建省3種蜱媒疾病的研究現狀綜述[J].安徽農學通報[J],2011,17(5):38-40.

[8]陳育,張曉光,韓淑禎.森林腦炎診治現狀[J].當代醫學,2012(8):29-30.

[9]何永忠.森林腦炎的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0,31(12):158.

[10]陳育,張曉光,韓淑禎.森林腦炎診治現狀[J].當代醫學,2012,8:29-30.

[11]孫毅,劉國平,楊麗煒,等.黑龍江省部分林區全溝硬蜱復合感染重要蜱媒病原的調查研究[J].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2007,14(4):231-240.

[12]邊堯,楊光友,孫家剛.實驗室條件下嗜群血蜱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畜牧獸醫學報,2009,40(10):1 532-1 536.

[13]任巧云,羅建勛,殷宏.蜱類防治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09(6):49-50.

[14]高志華,劉敬澤.蜱類防治研究進展[J].寄生蟲與醫學昆蟲學報,2003,10(4):251-256.

[15]任巧云,殷宏,羅建勛.蜱的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8,10:93-96.

[16]許榮滿.信息素與蜱的防治[J].中國衛生殺蟲藥械,2008,14(3):159-161.

[17]黃小麗.蜱的化學、免疫學及生物學防治研究進展[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266-268.

[18]高慶輝,林濤,趙禹.干擾素-2b聯合利巴韋林抗森林腦炎病毒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藥,2008(2):15-17.

[19]杜彥丹,張曉光,李英知,等.治療森林腦炎用人免疫血清制備[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2):1 435-1 437.

(責編:張宏民)

endprint

猜你喜歡
防治
弘揚楊惟義生態理念 注重綜合立體防害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