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博物館:讓公益文化設施惠及更多百姓

2014-09-24 13:14李佳潞
黨建 2014年9期
關鍵詞:唐山皮影文物

李佳潞

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在社會文化的大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展示文物的場所,還承擔著延續文化的使命。博物館作為文化基礎設施,是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條件,也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標志,在傳承文明、咨政育人、普及知識、豐富生活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傳承文明 啟迪未來

博物館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文化生活、歷史傳承的重要媒介。作為歷史文化的重要承載者,它絕不僅僅為今天的城市記錄過去,也為未來的城市留存今天,更是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向。唐山博物館成立于1996年,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宣傳、教育、休閑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博物館展廳面積約1.2萬平方米,館藏文物1萬余件。博物館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價值高,以唐山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冀東民俗文物、近現代書畫藏品為主。

博物館展覽主體是《唐山古代文明陳列》,它通過“石器文化”、“陶器文化”、“青銅文化”、“瓷器文化”四大類文物的陳列,從不同側面系統地揭示了唐山歷史的沿革,展現“唐山人”在創造歷史過程中做出的巨大貢獻。近年來,唐山博物館深入開展學術研究,舉辦各種形式和題材的陳列展覽,努力向社會提供豐富、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咨政育人 普及知識

2012年在舊館的基礎上,博物館擴建了新館。新館開館至今,觀眾達到30余萬人次,產生了很強的社會影響。博物館始終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主動服務社會和提高群眾文化素質作為辦館宗旨。近幾年,開展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即是唐山博物館實現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徑之一。

博物館始終堅持發揮對未成年人的引導教育功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與多所大、中、小學校結成館校共建單位,把博物館知識送進學校,帶到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廣大師生家長的好評。

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博物館以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原則,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公眾教育的第二課堂。通過開設皮影表演、年畫制作、剪紙藝術、手工扎染等互動項目,以及書畫鑒賞、文物知識講座,與觀眾分享學習地方民俗文化、了解歷史文化知識的快樂。如“評劇百年”展覽,展示了評劇從1909年到現在一百余年的發展歷程,參觀者不僅可以看到花淑蘭、韓少云、洪影等評劇名家穿過的戲服,還能欣賞老唱盤中的經典名家唱段。在皮影展覽部分,展出上千件皮影實物,包括明末老藝人雕刻的作品。參觀者還可以到展臺上親自動手操縱皮影,學習影人雕刻技術。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博物館展覽運用科技的手段也更加先進,通過運用聲光電、多媒體等技術,將展品全方位、立體式地呈現給參觀者。

獨具特色 豐富生活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思想意識、精神狀態發生深刻變化,同時也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滿足觀眾的新要求,唐山博物館從多角度、多側面向廣大觀眾揭示歷史文物的豐富文化內涵,展現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公益文化職能,唐山博物館和多個博物館結成了友好館,引進高端展覽。其中,《河北邯鄲市博物館現代磁州窯瓷器展覽》、《貴州·黔東南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蠟染精品展》、《地毯上的藝術》等優秀展覽,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同時,唐山博物館皮影展赴內蒙古包頭博物館、鄂爾多斯博物館,貴州黔東南州博物館,廣西梧州博物館、柳州博物館展覽,使各地人民對唐山燦爛多姿的歷史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此外,博物館還面向社會開展招募博物館之友、義務講解員等活動,增加市民與博物館的交流與互動。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博物館) (責任編輯:黃武)endprint

猜你喜歡
唐山皮影文物
指間功夫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讓文物講述天路文化
皮影的來歷
王大根
文物失竊
文物掉包案
老皮影漸顯投資價值
安康皮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