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蝦輪作關鍵技術及效益分析

2014-09-24 16:19陳小忠韓勇李連松方文英徐攀峰
現代農業科技 2014年11期
關鍵詞:余杭區效益分析關鍵技術

陳小忠+韓勇+李連松+方文英+徐攀峰

摘要介紹了稻蝦輪作模式中青蝦養殖和水稻種植的關鍵技術,并結合杭州市余杭區稻蝦輪作模式生產實際情況分析了稻蝦輪作模式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稻蝦輪作;關鍵技術;效益分析;浙江杭州;余杭區

中圖分類號S511;S96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1-0295-01

稻蝦輪作是根據水稻、青蝦的共生互利特點及其生長發育對環境的需求,合理配置時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農田效益的一種生態種養結合模式。采用青蝦—單季晚稻、早稻—青蝦輪作模式,也解決了種糧大戶只種一季稻的季節性拋荒問題,實現了糧經結合,糧經輪作、穩糧增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增加了農民收入。

1稻蝦輪作模式中青蝦養殖關鍵技術

1.1稻田養殖前準備工作

1.1.1選擇養殖稻田。稻田養殖青蝦應注重選址,要選擇田塊低洼、水土資源較匹配、分布均勻易改造的連片田畈。

1.1.2筑壩圍堤。水稻收割后要對田塊進行挖溝圍堤,采用6 667 m2左右長方形田塊為佳。要在田塊四周挖掘寬1.5 m、深0.2~0.3 m的環溝,筑壩高0.7~0.8 m,以盡量保持挖出土方與加固夯實田埂所用土方相當,進排水口用60~80目過濾網片攔截,以防止青蝦外逃造成減產。

1.1.3稻田消毒,增加肥料。水稻收割后,可以用生石灰600 kg/hm2消毒。施用腐熟的雞糞1 500~2 250 kg/hm2(早稻—青蝦模式除外)、尿素75 kg/hm2,潑灑于大田及四角,培育生物餌料使肥水有度,保持水質穩定。施肥20 d左右放養蝦苗為宜,以便繁殖更多的微生物餌料作為青蝦足夠的飼料[1-2]。

1.1.4合理灌水,適量種草。大田消毒3~4 d后,灌上0.6 m深的清水,大田可移栽輪葉黑藻、金魚藻或革命草等水生植物,可以調節水質,為青蝦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利于青蝦棲息攀附,遮蔭避光和脫殼生長。

1.2蝦種選擇及放養

1.2.1種質要求。放養的青蝦應選擇體質健壯、規格均勻、彈跳有力、附肢完全、無病無傷的。青蝦品種來源主要有2個:即原良種場青蝦苗、太湖一號。

1.2.2放養標準。放養2~4 cm的青蝦種45.0萬~52.5萬尾/hm2,或1 000~1 400尾/kg的蝦種150.0~187.5 kg/hm2。

1.2.3放養時間。在做好上述各項準備工作后,青蝦—單季晚稻模式于1月底至2月初放養蝦苗,早稻—青蝦模式于8月上中旬放養蝦苗。

1.3青蝦管理措施

1.3.1合理投餌。青蝦放養后,用顆粒飼料潑撒投食,期間每隔15 d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等藥物拌料,按照“四定、三看”原則以及蝦體脫殼等因素靈活撐控投喂量,每日投料量控制在3%~6%,投餌時間一般在16:00后為宜,以散投在四周淺水區及附著物上為佳。

1.3.2調控水質。養殖前期每隔3~5 d注水1次,逐步加高蝦池水位;中后期每7 d注水1次,每次6~10 cm。養殖期間每隔20~30 d用10 mg/kg生石灰化漿潑灑。由于稻田養蝦水位相對較淺,特別是春季倒春寒來臨時應注意水質和水位的及時調控。

1.3.3日常管理。堅持巡塘,抓好管理,突出“五防”、“五抓”。一防逃,抓好進出水口設施完好與否;二防浮頭,抓好勤換清水,做到看水質,看天氣,看青蝦生長期,及時增氧;三防青苔及雜草,主要是抓好人工打撈與藥劑防治相結合的辦法,青蝦塘內雜草叢生時可用人工打撈,有青苔發生時可用硫酸銅3 750 g/hm2防治;四防低溫,防止4月中上旬的倒春寒,抓好灌深水保溫;五防被盜,主要是抓好蝦塘值班,巡查等工作。青蝦上市過程中,在大田周圍的環溝內設置若干個蝦籠,在凌晨收捕并及早上市,做到適時張捕、捕大留小、分檔聚集,確保鮮活蝦體批量上市,以提高經濟效益[3-4]。

1.3.4注意事項。注意協調好鄰近農田用藥安全,防止藥害。防范天敵生物,特別是水禽對青蝦的捕食。水溫低于8 ℃時,停止投飼,可采用堆肥形式,適當補充有機肥,保持水體肥度。高溫天、多霧缺氧時,要勤巡塘、勤灌水、勤增氧。

2稻蝦輪作模式中水稻種植關鍵技術

2.1早稻

2.1.1選用良種。選用抗病、抗倒、高產的金早47等早稻新品種。

2.1.2培肥秧田,培育壯秧。早稻播種前1周,進行秧田機耕,施用復合肥(15-15-15)450 kg/hm2,作為秧田基肥。

2.1.3塑盤育秧,適時早播。播種時間掌握在4月5日左右,用種量為75 kg/hm2,大田用秧盤375只/hm2,每盤播種谷0.2 kg,并采用薄膜小拱棚進行保溫。

2.1.4機械插秧,合理密植。機械插秧在4月底進行,秧齡25~30 d,落田苗數180萬根/hm2左右。

2.1.5抓好移栽后大田管理。主要做好淺水護苗促分蘗。移栽后7~10 d進行化學除草,用47%丁卞600 g/hm2,結合追肥拌勻均施,并保持寸水,不淹苗心,以防止傷苗。施肥技術上掌握“前重、中輕、后補”的原則,即前期多施肥,以促進稻苗早發;中期少施肥,控制群體生長過大,防止無效分蘗的發生,以提高成穗率;后期根據苗情巧施穗肥。在水漿管理上,前期應注意淺水灌溉促分蘗;苗數達到300萬根/hm2以上時及時擱田,先輕后重,分次擱田,引根深扎;后期干濕交替,不宜過早斷水,以免引起早衰,收割前7 d左右斷水。同時,應抓好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達到養根保葉、青稈黃熟。

2.2單季晚稻

2.2.1選用良種。選用抗病、抗倒、高產的秀水134、浙粳88等單季晚稻新品種。

2.2.2適時播種。6月中旬青蝦捕完后,進行水田雜草的清理。平整起板后,對已進行催芽、藥劑處理的水稻種子,以直播栽培的方式45 kg/hm2均勻播種。

2.2.3抓好田間管理。種子坐芽至二葉期前,保持田面濕潤。播種后5 d內進行化學除草,大田用60%直播凈750~900 g/hm2對水562.5 kg/hm2細噴霧。二葉一心時灌水上秧板,施好促蘗肥。養蝦水田肥力足,加上直播水稻群體大,在水稻施肥上應突出一個“巧”字,做到總量控制,單季晚稻總施肥量不超過尿素187.5 kg/hm2,即做到前期肥料早施促早發,中期少施防止群體生長過大,后期不施防止肥料過多導致水稻倒伏。并做好開溝擱田,分次多擱,先輕后重,引根深扎,后期做到干濕交替,防止斷水過早引起早衰。同時,應抓好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保證做到養根保葉,青稈黃熟奪高產。

3效益分析

目前余杭區主要在良渚街道、仁和街道和瓶窯鎮等地示范推廣稻蝦輪作,總面積約150 hm2。通過近幾年試驗示范與分析,早稻—青蝦輪作模式產值85 200元/hm2,成本31 575元/hm2,效益53 625元/hm2;青蝦—單季稻輪作模式產值81 450元/hm2,成本34 500元/hm2,效益46 950元/hm2。通過稻蝦輪作模式,利用冬春季稻田休閑季節養殖青蝦,既可解決當地種糧農戶土地季節性拋荒問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增加農戶經濟收入,又能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的優質農產品。通過實施稻蝦輪作模式,以養蝦肥田,提高土壤肥力,減少水稻病蟲草害的發生,降低化肥、農藥的用量,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產品品質,實現種養結合、糧經輪換、穩糧增收的目標。

4參考文獻

[1] 金乃康,尉士南,張友平,等.稻蝦輪作種養模式研究[J].水生態學雜志,2009(4):153-154.

[2] 尉嗣南.稻蝦輪作種養模式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2(9):96-97.

[3] 奚平.稻蝦輪作種養技術試驗示范[J].漁業致富指南,2007(9):49-50.

[4] 許幼青,壽紹賢,謝金木,等.“稻-蝦”輪作高效生態種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稻米,2012(6):51-52.

猜你喜歡
余杭區效益分析關鍵技術
防雷關鍵技術在自動氣象站系統中的應用探究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關鍵技術研究
無人機集群作戰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余杭區婦女兒童服務中心教學成果展
談我國東北地區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
新龜兔賽跑
巧妙數角
能喝到幾瓶可樂?
TD—LTE關鍵技術與發展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