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2014-09-26 21:54周媛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4年17期
關鍵詞:電瓶車電子白板分類

周媛

近年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日益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能在很多方面彌補現實環境條件的不足,在喚醒幼兒學習需求、豐富幼兒的感知體驗、真實展示幼兒思維和全面反饋教學效果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有效地增強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 創設情境,喚醒內在學習需求

幼兒對富有新意的環境總是特別敏感、好奇,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應講求“兒童立場”,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活動情境,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從內心產生學習需求,也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

例如,在大班活動《神奇音樂谷》中,教師在活動之初通過多媒體讓幼兒身臨其境:幼兒跟著畫面上的小熊泰迪,隨著律動的音樂節奏一起開著小火車進入富有童話色彩的音樂谷,在馬戲團中通過“找一找、說一說”自己認識的樂器,分享已有經驗;在互動體驗環節,多媒體帶領幼兒們探尋神秘山洞中五光十色的藏寶箱,當鼓、碰玲等樂器神奇地出現在幼兒的面前時,他們不由地產生了進一步學習探究樂器的愿望;在鼓的演奏練習時,教師設計了音畫同步的節奏游戲“打地鼠”,將地鼠藏在音樂的節奏中,讓幼兒比一比誰能打得又快又準;最后,幼兒進入了多媒體創設的音樂谷演奏會,跟著畫面上的指揮員“小云朵”一起進行樂器合奏。幼兒在夢幻般的童話情境和角色體驗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樂活動中,思維與探索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教師不再為幼兒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而擔心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從而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幼兒的學習和思維,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引領。

● 拓展路徑,豐富體驗與感知

幼兒根據自己的需求、愛好對活動做出選擇的權利和能力是幼兒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要發揮幼兒的選擇性,就應該尊重幼兒選擇的權利,承認幼兒有選擇的能力,同時創造可供幼兒選擇的環境和機會,鼓勵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拓寬幼兒的學習路徑、方法和內容,豐富幼兒的體驗與感知,還幼兒以選擇的權利,培養幼兒選擇的能力。

例如,在“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活動中,教師運用iPad中的《洪恩音樂》系列軟件開展音樂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和演奏各種不同的電子樂器;美術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嘗試使用iPad中的《剪紙》軟件進行創作,再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作品的保存、分享、交流評價;藝術創作課上,教師運用課件讓幼兒欣賞社會名人、電影明星們的臉部搞怪漫畫,再讓幼兒們用iPad給自己拍照,用《變臉》軟件搞怪或者涂鴉漫畫,再讓幼兒互相猜一猜推送到大屏幕上的畫像是誰。在這些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體驗與感知。

● 多元交互,真實展示思維過程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師生、生生之間甚至是學生與教材、與環境之間不斷進行互動與交流的過程。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無形中為多元交互、真實展示和分享幼兒的思維過程、學習成果創設了條件,有利于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協作意識和創新思維。

例如,在數學活動分類游戲中,教師讓幼兒拖動電子白板上的幾何圖形,以便了解和分享幼兒的已有經驗,幼兒先后說出了可以按照形狀、顏色、大小等分類;接著,讓幼兒將生活中的幾何圖形進行拖動和分類,并說說分類的方法;拓展應用部分,教師讓幼兒對各種車輛的圖片進行拖動和分類,讓人驚訝的是,幼兒能將是否具有特殊功能(如警車、消防車)作為分類依據,當幼兒根據有沒有牌照來進行分類時教師卻沒有認識到它的可行性;最后教師讓幼兒觀察游樂場中的人物,幼兒通過合作交流,不但會按照膚色、年齡、性別、穿著等分類,還會根據是否扎小辮、拄拐杖、挎包等進行分類,甚至能在一級分類的基礎上進行二級分類。在這樣的人機、人際交互活動中,教師不再是單向地教授和灌輸知識,而是轉變為活動的觀察組織者、合作指導者;幼兒也不再是活動的旁觀者或被動的接受者,他們的經驗基礎、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創造能力等都較為真實地表現出來,并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 全面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全面、精確、及時的教學反饋,是確保幼兒活動不偏離主題、真實反映幼兒學習效果、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師生共同參與教學反饋和評價,及時有效地調整教學活動,是實現幼兒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電子白板和網絡學習環境使全面、精確的即時反饋成為可能。

例如,在數學活動《最佳守衛》中,幼兒要幫助山羊公公在動物中選拔羊群的最佳守衛。在比身高的環節,先由一名幼兒在電子白板上將排列好的動物圖片與尺進行比較,身高超過尺頂端的符合選拔要求;再讓幼兒每人手持一個投票器,對每只動物是否符合要求進行投票,教師通過觀察投票器在電子白板上即時生成的柱狀圖,了解幼兒對測量方法的掌握情況;最后請幼兒在電子白板上用表格記錄下每只小動物的比賽成績。比力量的環節,則由幼兒對能舉起6塊木頭的動物們進行投票,通過投票器產生的柱狀圖,教師發現部分幼兒在數取木塊的數量上有困難,于是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分析引導。比跳高的結果由幼兒們小組討論后進行反饋匯總。隨后,教師將三次選拔的成績記錄表拖拽、合并到一起,讓幼兒觀察后自己排除不符合要求的動物。幼兒通過多媒體課件仔細觀察每個守衛和被守衛的羊群的反應,最終用投票器選出了心目中的最佳守衛。通過反饋的柱狀圖,教師發現幼兒們心中的答案并不完全相同,于是就讓幼兒們各自說說理由,再討論一下守衛的最重要的職責是什么。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幼兒能全面參與交流反饋,充分展示個性化的思維成果,有效促進了幼兒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使教師及時了解了全體幼兒真實的學習狀態。

● 有效延伸,架設創新應用的橋梁

幼兒的創造性是指幼兒在與外界相互作用時,對原有事物的認知的更新,是幼兒主體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創新思維可能沒有社會價值,但卻是真正創新的萌芽。立足于幼兒的終身發展,運用信息技術拓展延伸,架構通往現實和未來的橋梁,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科學活動《電瓶車與自行車》中,教師通過實物和圖片讓幼兒初步感知電瓶車和自行車,并比較兩類車的不同,然后再次出示電瓶車及其圖片,通過電子白板的局部截圖和放大等幫助幼兒了解電瓶車各部位的名稱、特征和功能,同時讓幼兒在電子白板上完成電瓶車的拼裝以鞏固學習效果。拓展延伸部分,教師出示了幾種電瓶車的圖片,讓幼兒到電子白板上找一找并畫一畫它們的電瓶分別在哪里,看看幼兒是否掌握了電瓶的外形特征;最后出示了一張交通道路圖,讓幼兒聯系生活想一想電瓶車、自行車應該在哪條道路上行駛,并到電子白板前擺放圖片、交流擺放的理由。這些圖片直觀展示了幼兒的生活場景,使幼兒的學習活動和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信息技術的應用,減少了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量和難度,預設的課件素材和課上的生成資源還能反復運用、創造性地運用。

總之,信息技術突破了學習的圍墻,擴展了學習的手段與范圍,使師生擁有了獲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有助于構建師生積極互動的教育新模式。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滿足幼兒的多樣化與個性化需求,發展幼兒的主體性,是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要求,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endprint

猜你喜歡
電瓶車電子白板分類
淺析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綠色出行須有章
擋風玻璃
丟車丟臉
神奇的“豆腐”
按需分類
新標準出爐,促進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教學服務
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說說分類那些事
給塑料分分類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