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程教育過程中教學資源優化:一個分析框架

2014-10-09 08:54楊世鑒
終身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關鍵詞:教學資源優化資源

網絡教學資源在遠程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教學資源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不能有效溝通,使得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較低。因此,在遠程教育中對教學資源的優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資源優化過程中,需要統一認識,明確整合的路徑,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分析框架

在我國,遠程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不僅成為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我國成人教育領域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手段。目前,廣播電視大學正處于向開放大學轉型的關鍵時期,能否成功轉型并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是關鍵的因素。這其中,教學資源又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現階段,教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與學生需求的矛盾成為制約遠程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根據遠程教育教學平臺中關于資源使用的統計以及學生關于教學資源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所反映的情況來看,教學資源整體使用率較低,甚至出現大量網絡課程資源被閑置的情況。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我們大力加強教學資源建設的目標相背離。如何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使其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成為遠程教育教學過程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優化教學資源是遠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1.教學資源的內涵

信息化社會,傳統的面授教學被基于網絡的遠程教學所取代,使教學形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顯著特點就是教師與學生在時空上相對分離,學生在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教師通過各類教學資源為其提供支持服務。此時教師已不再是整個教學的中心,教師角色也發生了變化,開始由“臺前”退居“幕后”,由直接的教學轉變為通過提供大量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手段的間接教學。[1]此時,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也由教師如何教轉向了學生如何學,即學生如何利用各種資源自主學習??梢哉f,在遠程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研究的遠程教育中的教學資源包括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教學資源是指在教學過程產生的,能夠為學生學習提供支持服務的一切要素,既包括有形的學習資料,還包括無形的支持服務;既有為學生學習提供直接幫助的課程資源,也包括與學習環境相關的其他硬件及軟件資源,甚至教師本身也是一種教學資源。從狹義來看,教學資源是由教師根據課程教學需要進行設計并提供的,與學生學習活動直接相關的各類課程資料,包括文本、視頻、音頻、動畫以及多媒體課件等形式。本文所理解的主要是廣義范疇的教學資源。

2.教學資源優化的重要性

圖1 教學資源的不同環節

根據遠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教學資源可以分為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資源優化和教學資源使用三個部分。教學資源的建設主要由課程教師進行開發和建設,教師根據遠程教育學生學習的特點開發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各類教學資源,而且為了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的需要,教師要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也體現出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中教師角色的差異。與之相應,學生是教學資源使用的主體,學生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有針對性在各類教學資源中進行選擇,利用這些資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2]雖然教師與學生在提供和使用教學資源過程中的目標是一致的,但由于二者受到時空的限制,有關教學資源提供與使用的信息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在雙方間傳遞,使雙方信息出現不對稱。因此,對于遠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資源來說,需要在教學資源的供給方(教師)和需求方(學生)之間建立有效溝通的渠道和機制,即教學資源的優化環節。教學資源優化在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中發揮作用不容忽視。一方面,合理整合和配置教學資源可以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對教學資源的系統性理解,不能根據自身的需要合理選擇各類教學資源,因此,如果能合理整合并配置教學資源,則能引導學生更好地使用有限資源,為自身學習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有效的資源配置,將引導教學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建設。教師在開發教學資源的過程中,由于不能充分了解學生使用教學資源的情況,使得教學資源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這樣既是對資源的浪費,同時還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梢?,在遠程教育教學過程中,優化教學資源是加強教師與學生聯系,提高教學資源在遠程教育教學作用的重要方式。

二、教學資源優化過程中的幾個問題

1.認識不清,思想不統一

由于遠程教育的特殊性,人們對其教學過程及教學規律的認識還有待深入研究。尤其對于教學資源在遠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及其運行機制還需進一步的認識。遠程教育區別于傳統教育的重要一點就是數字化的教學資源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網絡教學資源,成為教師與學生溝通的主要媒介。此時,教師的角色已變為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的教學輔導者和教學服務者,與學生直接溝通交流已不再成為教師工作的主要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更好地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支持服務。因此,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的質量與學生使用教學資源的效果成為評價遠程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方面。目前,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遠程教育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網絡教學資源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教師角色定位不夠準確,工作重心偏移。

2.教學資源缺乏有效整合與合理配置

教學資源的優化主要是指教學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資源整合是指要通過組織和協調,把彼此相關但卻彼此分離的各類教學資源整合成一個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的系統,取得1+1大于2的效果。目前,遠程教育教學中的教學資源主要特點是數字化和網絡化,優點是及時性、易獲取性、多樣性,而教學資源的分散性的缺點又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3]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家開放大學總部、分部和學習中心三級教學平臺教學資源缺乏整合。目前國家開放大學總部、分部和學習中心三級教學平臺是相對獨立的,主要表現在三方面教學人員分別開發和提供各自的教學資源,缺乏溝通和聯系,結果是資源出現了重復,學生不知道如何利用三類資源。第二,各個分部平臺和教學中心平臺之間缺乏整合,這樣就削弱了國家開放大學的系統辦學優勢,造成了資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第三,校內各類教學資源缺乏整合。教師在建設和提供資源的時候一般僅從課程教學的角度出發提供資源,但往往忽視了從整個專業以及全校的教學整體的高度去審視相關教學資源,這使得我們網上資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資源“倉庫”。要想真正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只有想辦法把資源倉庫變成利于學生使用的“資源超市”。

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目前,整個電大系統的教學資源的狀況是教學資源的種類和數量較少,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資源在各地區、各專業分布不均衡。具體表現在:一方面,在國家開放大學系統中,各個分部的教學過程相對獨立,每一所分部除了接受總部的業務指導外,獨自安排本地區的教學活動,其中包括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建設。由于受到辦學規模、教師業務素質、地區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各個分部開發的資源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另一方面具體到每所分部,教學資源在各個專業之間配置也缺乏規范性,尤其受到學生人數和師資配備的影響,一些招生人數較少的專業教學資源相當匱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遠程教育學生平等享受教育資源。因此,將現有的有限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實現其使用價值最大化,唯有通過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方能實現。

3.尚未建立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體系

教學資源優化的過程就是資源的整合和配置的過程,而且資源的整合和配置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目前,遠程教育教學中教學資源不能充分優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科學的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體系。由于缺乏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體系,不僅造成了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學資源建設的無序和盲目,同時使得教學資源的利用率較低,大量資源處于閑置狀態。一般來說,在教學資源優化評價體系中,要明確評價的主體(即誰來評價)、評價的客體(評價什么)、評價標準(用什么指標衡量)等問題。在以上三者中,評價標準又是關鍵,只有建立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標準,才能提高教學資源優化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引教學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建設。

由圖2可見,減水劑分散能力隨鏈轉移劑用量增加先增大后減小,當0.6%左右時最佳,可歸因于鏈轉移劑用量較少時,聚合物分子量較大,在水泥顆粒表面吸附較慢,從而凈漿流動度較??;當鏈轉移劑用量過量時,生成的減水劑分子分子鏈過短,其在水泥顆粒表面的空間位阻能力減弱,分散能力下降;但混凝土的倒坍流空時間隨著鏈轉移劑用量的增大而減少,結果表明鏈轉移劑用量為0.8%時,混凝土倒坍流空時間最少,混凝土粘度最低。

三、教育資源優化的設計框架

1.教學資源優化的目標

教學資源優化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提高教學資源的有用性,能夠為遠程教育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務。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目標:一是要加強各類資源的相互整合,提高教學資源的整體利用率;二是要將有限的教學資源在不同專業以及廣播電視大學各分校內進行分配,保證資源的合理利用;三是要加強教學資源建設者(教師)和教學資源的使用者(學生)之間的聯系,減少二者關于教學資源的信息不對稱。

2.教學資源優化的實現路徑

(1)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建立教學資源優化的平臺??紤]到電大系統教學的特點,對教學資源的優化除了校內教學資源優化,還包括整個開放大學系統教學資源的優化。一方面,在校內教學資源的優化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教學資源優化的平臺。這個平臺既包括實際存在的教學平臺,也包括一個虛擬的平臺。所謂實際的教學優化平臺,指的是要在遠程教育教學網站中科學合理的整合各類教學資源。目前的教學平臺存在的問題是,進入端口較多,不利于學生瀏覽各種資源;各種資源是以專業和課程進行分類,缺乏類似知識點的橫向聯系。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管理教師進行統籌設計,打破阻礙知識傳輸的障礙,同時還要重新設計網站中的導航,使學生一旦進入網站,就如同進入一個資源超市,按照各種導航標志順利找到自己所需的教學資源。

圖2 電大系統資源建設現狀

另一方面,要加強開放大學系統內各分部在教學資源方面的溝通和協作,發揮開放大學的系統辦學優勢,提高電大的整體競爭力。目前,開放大學系統的教學資源利用狀況(圖2),除了國家開放大學總部開發建設了不少優質課程資源外,各分部也在大力建設資源,但由于整個開放大學系統的垂直管理模式,各級別分部之間缺乏溝通和協作,從而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低水平重復建設。這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同時也降低了電大辦學的聲譽。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改變目前的系統結構。國家開放大學總部由終極管理者角色向溝通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過渡,加強各地方分部之間的聯系,在國家開放大學系統建立一個統一的教學資源優化平臺(圖3)。這樣既可以使資源建設有序進行,同時還能發揮各級電大的優勢,真正做到資源共建與共享。在現有的條件下,通過建立各級、各類精品課程是整合教學資源的有效方式。建立各級各類精品課程,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整合教學資源,同時提高教學資源的整體質量。

圖3 開放大學系統資源建設網絡圖

(2)科學配置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目前而言,雖然國家開放大學在資源建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和教學需求的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仍是制約遠程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4]因此,如何對有限的教學資源進行配置,對當前遠程教育教學意義重大。由于中央、省、市三級教學平臺相對獨立,各自開發建設,因此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資源重復和資源浪費的現象。只有打破各級平臺各自為戰的現狀,建立統一的學習平臺,科學配置電大系統的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才能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圖4)。

圖4 教學平臺改進圖

3.建立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體系

在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體系中,具體包括評價主體、評價客體和評價標準三部分內容。

(1)關于評價主體。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主體指的是“誰來評價”的問題,即教學資源優化的效果由誰進行評價。一直以來,教學資源的整體質量都是由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人員和評估專家來評價。這樣的評價方法雖然保證了評價的專業性,但忽視了資源使用者的使用效果。由于我們建設資源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學生的使用效果理應成為我們評價資源效果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要確立以學生作為整個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主體,只有學生滿意的,使用率高的教學資源才能成為高質量的教學資源。

(2)關于評價客體。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客體指的是“評價什么”的問題,即教學資源優化的效果的評價內容是什么。由于受到長久以來對教學資源優化忽視的影響,我們對教學資源優化的具體內容也是模糊的。需要注意的是,對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與對教學資源的評價,二者是有區別的。對教學資源的評價,一般是從教學資源個體的角度評價其質量的高低,而教學資源的優化,是從教學資源的整體角度,對教學資源的整合程度和配置效果進行評價。因此,正確認識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主體與客體,對于我們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將有重要意義。

(3)關于評價標準??茖W的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標準是整個評價體系中的關鍵。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資源優化的評價標準不是唯一的和一成不變的,而是要考慮到教育環境的特點及變化情況。一般來說,制定科學的教學資源優化評價標準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指的是教學資源要強調整體性,以教學資源所發揮的整體效能作為資源有用性的評價標準。由于遠程教育中的教學資源主要是以網絡資源為主,其主要特點是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能夠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為了提高教學資源的整體利用率,我們要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發揮各個資源的優勢和特點,相互彌補各自的不足。

二是成本效益原則。衡量教學資源在教學運用中的效率,就是看是否盡可能地減少了教學資源的耗費,并且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益的產出。由于遠程教育在我國正處于起步階段,教學資源建設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受到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因此在教學資源優化過程中尤其注意成本控制原則,將成本和收益相配比,科學分配各種教學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教學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互補性原則。對各類教學資源,既不應簡單地采用一種而排斥其他、取代其他,也不應面面俱到,多多益善。各種教學資源間的關系應該是互相補充、有機結合。例如在某一知識內容的教學中,有多種教學資源可供利用,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是某種教學資源的長處恰恰彌補了另一種教學資源的短處,從而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

四是和諧性原則。和諧配置中的和諧是指系統中各部門要素之間配置得當、勻稱。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活動過程,也是一個社會活動過程,因此,教學資源的選擇與配置,不僅應從認知的角度出發,還必須善于營造良好的人際、情感氛圍,讓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的心智和諧同步發展,使學生的興趣、注意、愛好、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與感知、理解、應用、實操、解決問題等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得到同步和諧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教學資源的優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止的和一蹴而就的。應該看到,開發精品課程和整合教學平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源分散的問題,方便了學生學習,但這僅僅是優化的開始,要充分認識到資源優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尤其在資源“建設—優化—使用”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建設—優化”的關系,還要更關注“優化—使用”的聯系,要使我們的教學資源不僅是一件件賞析悅目的藝術品,更是能夠滿足學生使用的“消費品”。

[1]程福倫,劉大宇.合理配置教學資源的理性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5(1):61-62.

[2]夏麗萍,張志英.我國高等教學資源配置主體系統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1):244-246.

[3]黃小云,黃海蓉.開放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以現實困境與路徑機制為中心的探討[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18-20.

[4]嚴冰.廣播電視大學:開放辦學與資源共享[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6(5):5-8.

責任編輯 馮麗櫻

遠程教育過程中教學資源優化:一個分析框架

楊世鑒

An Analytical Framework:Teaching Resources Optimiz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Process

YANG Shi-jian/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net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ing.At present,the in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oviders and the users of teaching resources has lead to low service efficiency.Therefore,the teaching resources optimization in the distance education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spect.In the process of optimization,a common understanding should first be formed;the path of integration should be defined and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then be established.

distance education;teaching resources;analysis framework

G740-057

A

2095-6576(2014)04-0044-05

2013-10-26

楊世鑒,國家開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管理學博士,主要從事開放教育研究。(yshjian80@126.com)

猜你喜歡
教學資源優化資源
超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思考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民用建筑防煙排煙設計優化探討
關于優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諾的一些思考
一道優化題的幾何解法
豐富歷史教學資源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民用飛機航電系統虛擬教學資源建設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