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進轉向臂鍛造成形工藝

2014-10-10 05:02李偉陳文琳吳躍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何慶偉鄭明玉合肥汽車鍛件有限責任公司
鍛造與沖壓 2014年7期
關鍵詞:型腔坯料毛坯

文/李偉,陳文琳,吳躍·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何慶偉,鄭明玉·合肥汽車鍛件有限責任公司

改進轉向臂鍛造成形工藝

文/李偉,陳文琳,吳躍·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何慶偉,鄭明玉·合肥汽車鍛件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能源與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如何降低能耗、提高材料利用率成為鍛造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轉向臂是汽車轉向系統中最重要的承力零件之一,市場對其強度與精度要求越來越高。選擇合理的鍛造工藝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還會提高材料利用率、延長模具壽命。本文對原有鍛造工藝進行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現有生產條件,對工藝進行改進,提出輥鍛制坯→彎曲→終鍛工藝流程,并通過有限元分析軟件驗證了新流程的可行性。

轉向臂原有鍛造工藝

圖1 轉向臂鍛件圖

轉向臂鍛件如圖1所示,鍛件質量4.4kg,材料為42CrMo。轉向臂整體呈多向彎曲狀態,截面變化較為劇烈,鍛件兩端頭部與中部截面較大,兩端頸部截面較小。原鍛造工藝下料(尺寸φ60mm×280mm)→中頻加熱→彎曲→終鍛(1600t摩擦壓力機)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原工藝的特點是下料后不經過輥擠制坯,而是直接彎曲、終鍛,其存在以下問題:

⑴材料利用率較低,僅為71%。

⑵飛邊分布不均勻(圖2)。

圖2 轉向臂終鍛件圖

⑶多余金屬積存在飛邊槽,終鍛時金屬流動劇烈,嚴重增大了模具的磨損,降低了模具壽命,也增大了模鍛的終鍛力。

⑷在彎曲處,容易造成材料匯流而形成折疊。

⑸需要充分考慮彎曲時引起的拉伸現象、坯料彎曲和終鍛定位等問題。

問題分析

該鍛件帶有彎曲,繪制截面圖時應先將鍛件沿中性面處展開,如圖3所示。

圖3 計算毛坯圖

毛坯橫截面積的計算方式如下:

式中 Ad—鍛件橫截面積(mm2);

Af—飛邊橫截面積(mm2);

k—飛邊槽充滿系數(摩擦壓力機k取0.4~0.6,輥鍛制坯可取較小值,彎曲處為0.6,其余取0.4)。

計算毛坯圖如圖3所示。根據計算毛坯圖最大截面尺寸,可選取φ60mm的原始棒料,原始棒料長度為229.3mm,取整后可得原始坯料規格為φ60mm×230mm。k越大,金屬在制坯型腔中變形時作用在金屬上的水平分力就越大。

輥鍛制坯設計

圖4 輥鍛毛坯圖

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可知,飛邊分布不均勻,部分區域飛邊過大、過厚,主要是沒有制坯工序,金屬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因此,結合現有設備情況,采用輥鍛制坯工藝。根據毛坯圖,考慮輥鍛毛坯在彎曲、終鍛模腔中的擺放,彎曲時產生拉伸作用等情況,輥鍛毛坯采用圓形且短于計算毛坯長度。根據輥鍛毛坯設計原則,得到輥鍛毛坯圖,如圖4所示。

輥鍛道次及型槽系

輥鍛道次根據最小截面處選取,根據輥鍛毛坯圖,首先計算出該區段總延伸系數,隨后根據公式計算得出,采用兩道次輥鍛,且第二道次型槽截面為圓形,因此選用橢圓—圓形槽系。根據查表可確定型槽截面尺寸,如圖5所示。

圖5 型槽截面尺寸

第一道輥鍛件設計

根據第二道輥鍛件形狀與第一道各截面形狀,通過相應計算確定第一道次的輥鍛件形狀,如圖6所示。

圖6 第一道次輥鍛毛坯圖

有限元驗證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隨著有限元技術的發展,數值模擬技術在塑性加工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限元軟件能準確模擬金屬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動與受力等。將幾何模型導入有限元軟件中,采用剛塑性有限元模型,模具作為剛性體,坯料為塑性體。坯料材料為42CrMo,初始加熱溫度為1180℃,模具材料為H13,初始加熱溫度為200℃。

兩道次輥鍛件不同區段應考慮前滑作用,為準確模擬機械手的夾持作用,對坯料夾持端添加垂直于運動方向的速度約束。上下輥中心距為460mm,轉速為3.14rad/s。坯料模具間采用剪切摩擦模型,摩擦系數為0.4,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如圖7所示。

模擬結果分析

第一道次輥鍛結束后,將坯料旋轉90°放入第二道輥鍛型腔中。各道次輥鍛完成后坯料形狀如圖8所示。第一道輥鍛件設計長度為245mm,模擬結果為242.4mm,誤差為1.3%;第二道輥鍛件設計長度為285mm,模擬結果為282mm,誤差為0.84%,誤差較小,模擬結果驗證了計算過程的正確性,為輥鍛模具的設計提供了有效依據。輥鍛毛坯圖上沒有產生飛邊和折疊,所得輥鍛件符合彎曲、終鍛要求。

圖7 有限元模型

在彎曲工序中,坯料的擺放位置至關重要。坯料定位不準確,將會在終鍛過程中出現一邊充不滿,另一邊飛邊過多的情況。坯料在彎曲型腔中擺放位置如圖7b所示。圖9為彎曲過程的數值模擬,直觀地展示了金屬在彎曲型腔中的流動情況,該彎曲型腔有兩個彎角,除了彎曲成形外,還具有拉伸效果。圖9a為第一個彎角的成形,此時坯料一端為自由端,向上彎曲到接觸上模型腔后,第二個彎角開始成形,如圖9b所示。此后坯料兩端均被夾緊,隨著上模下行,坯料逐漸被拉伸,直至圖9c所示彎曲結束。

圖8 輥鍛模擬結果

圖9 彎曲過程

由于該鍛件為多彎角形,終鍛型腔也帶有彎角,容易導致坯料擺放不穩定,因此終鍛坯料的擺放也十分關鍵。彎曲后毛坯在終鍛型腔中位置如圖7c所示。彎曲和終鍛過程中型腔都帶有彎角,具有拉伸作用,因此在設計毛坯時應充分考慮在相應位置適當增大截面。

終鍛成形結果如圖10b所示,與原有工藝(圖10a)相比較,經輥鍛制坯后所得終鍛件飛邊較小,分布較為均勻,材料利用率顯著提高,達到86%。

成形極限載荷如圖11所示,極限載荷為933t,可選用1000t壓力機,而原有工藝極限載荷為1240t,需在1600t壓力機上進行終鍛。經輥鍛制坯后減小了設備噸位,減少了能耗,降低了金屬與模具型腔的接觸應力,減少了對模具的損害。終鍛時,金屬坯料在終鍛型腔中的速度分布如圖12所示,改進前飛邊槽處金屬流動速度明顯大于改進后,改進后降低了金屬在飛邊槽處對型腔的磨損,從而提高了模具壽命。

圖10 終鍛件圖

圖11 成形極限載荷

圖12 終鍛速度分布圖

結束語

以某汽車轉向臂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鍛件結構和原有鍛造工藝過程的分析,設計了輥鍛制坯→彎曲→終鍛的鍛造工藝。采用有限元數值模擬軟件對改進后的工藝進行分析,同時對比分析了改進前后飛邊分布、成形載荷、終鍛金屬流動速度分布,結果表明改進后工藝在以下三方面具有優勢:

⑴通過對轉向臂現有工藝的分析,提出了輥鍛制坯的工藝方案,對輥鍛制坯進行工藝設計,得到了符合制坯要求的輥鍛毛坯,通過數值模擬驗證了該方案的可行性。

⑵材料利用率由71%提高到86%,成形設備噸位顯著減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設備能耗,提高了模具壽命。

⑶為轉向臂輥鍛制坯工藝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也可為其他類似轉向臂類輥鍛件制坯過程提供參考。

李偉,主要研究方向為塑性成形與模具CAD/CAE。

猜你喜歡
型腔坯料毛坯
木制品坯料出材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軸承套圈坯料螺旋孔型斜軋成形數值模擬及分析
毛坯表面數控銑削加工程序的編程設計
飛機整體結構件加工變形的初始殘余應力- 初始幾何誤差耦合影響與控制
模具型腔精加工及走刀方式探討
基于直角坐標系的木板最優切割方案研究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基于FANUC0i—MB系統的宏程序參數化編程研究
簡單按鈕注塑模設計
釹鐵硼永磁生產模具的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