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的協調發展

2014-10-14 17:03金園
新學術論叢 2014年5期
關鍵詞:協調城市規劃對策

金園

摘 要: 旅游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伴隨著旅游業和城市化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高質量的城市規劃設計對城市旅游形象的構建十分關鍵,而構建城市規劃設計與城市旅游規劃設計方法上是相通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對策措施,即強化人本主義思想的規劃觀,以解決長期以來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的雜亂無章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旅游規劃;協調;對策

當前我國很多城市的城市規劃與旅游開發缺乏系統的指導思想,城市旅游規劃沿用傳統的西方規劃模式,缺乏對城市自身特點的研究。因此,充分考慮城市旅游規劃與城市規劃的相互協調,具有重要意義。

一、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

城市規劃是對整個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總體上的設計和計劃。它是通過對城市發展的宏觀調控,使城市在紛繁復雜的關系中系統地、合理地發展,以期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城市規劃的內容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是保證城市土地合理開發利用及其正常經營活動的前提,是實現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綜合性手段。

城市旅游規劃是指在調查評價城市旅游資源的基礎上,基于滿足旅游者旅游體驗的本質需求,以及當地居民、旅游開發商、當地政府等相關利益主體的需要,形成一定價值判斷,確定旅游發展目標規范,并研究其實現途徑的動態過程。由于旅游經濟活動的特殊關聯性,應該將城市旅游發展定位為一種以區域或地方為主體,在旅游產業發展主導下,謀求經濟社會文化持續發展的行為過程。應該說,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的最終目的并不沖突,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要繁榮城市和地區經濟,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只不過其側重的方面不同。

二、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現狀

(一)城市是伴隨著人類的第一次社會分工就出現,城市規劃是在隨后出現。規劃師方面,由于現在大多數城市規劃師過于借鑒西方的城市規劃技術方法,而忽視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技術方法以及城市建筑風格,沒有結合區域實際來進行規劃技術創新,使得許多區域成為城市規劃的千遍一律,導致規劃內容呆板,沒有多少創新,進而使得城市的旅游發展落后。同時城市規劃師“惟技術論,只從美術專業角度入手,對游客的需求及特征了解不多,只從具體地段的研究與空間分割入手,強調一種標準化的設計,脫離當地的實際情況,僅憑自己的思想和迎合當地官員的喜好來規劃。并且認為城市開發建設只是一種硬性的設施和景觀,是土地利用、建筑布局和空間分區規劃,往往忽略旅游。因而,是典型的缺乏人文思想與戰略,光顧資源重視技術而無市場與經營理念的規劃。管理體制方面,城市旅游業發展形勢良好,抓旅游塑造形象成為官員樹政績的捷徑,“政府主導”發展模式使得領導紛紛插足城市旅游區規劃,“領導意志”不可避免地在旅游規劃中得到充分反映。官員們往往對某地景觀十分鐘愛,不管當地的實際情況,在自己管轄的區域上請人演繹自己意圖,希望"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在這種案件中,出現很多。例如,在玉溪,某地官員就想建小橋流水的景觀,還派人去江南考察,他不知道江南雨水多,而玉溪一年都下不了幾場大雨,規劃一些青磚房屋,最后由于沒有達到效果,就不了了之。

(二)在規劃理論上,現在城市規劃是強調“以人為本”的,但這里的人是指城市居民和在城市里工作的人。這一理論在具體的規劃中的表現有:設置公共設施、市政公用設施時,不僅數量上是按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每人所占份額量計算的,而且設施的位置選擇也是完全考慮這些人的使用方便,沒有注意到有些設施(如酒店、賓館等)的使用者大都是城市旅游者而不是城市居民?;蛘呤浅鞘信赃吢糜尉皡^僅僅是給游客方便,而本地人去游覽就相對不方便。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主要從居民游憩活動的組織出發,很少考慮游客的使用要求。例如在設計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主要依據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有關標準,對城市園林綠地從整體上進行空間布局,不能充分滿足城市旅游對于城市景觀環境的要求。城市旅游則要求城市具有特色鮮明而富有感召力的城市旅游總體形象,它既是城市自然文化遺產,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科技中心的吸引力,動態、優美的城市環境,又是豐富多彩的城市娛樂活動與設施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城市整體形象等多種景觀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一般城市在規劃中普遍忽視了這一點。在商業區、影劇院、賓館酒店等設施的布局中,更多的是考慮居民生活、交通組織等,對于游客的使用要求和旅游景點的配套建設考慮不足;在城市交通、供水、供電、排污等基礎設施的規劃中,往往從城市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出發,確定相關設施的規模與布局,沒有充分考慮和準確估測游客的使用,有時導致因為利用基礎資源緊缺,使當地居民反感游客,從而產生沖突。

三、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的相互協調因素

(一)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形象是指社會和大眾對某一城市的總體看法和評價,是城市與社會公眾之間形成的一種心理關系,城市形象的評價往往是通過該城市在社會公眾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來進行的。城市形象與旅游業發展存在著一種必然的相輔相成關系,城市形象為城市旅游業的發展起著宣傳、促進作用。一個良好的城市形象,對城市自身及其所在地區都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和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她在展示城市魅力的同時,更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帶動力,并對帶動該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上許多優秀的旅游城市管理者也極為重視其所在城市旅游形象的設計和建設,努力塑造和開發這筆無形的資產,大打城市旅游形象之牌,從而帶動包括旅游、交通、服務及其他諸多產業的共同發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例如,“浪漫之都”巴黎、“音樂之都”維也納、“賭城”美國拉斯維加斯;而國內就有“購物的天堂”香港、洛陽“千年帝都”、杭州的西湖等等。這些都成為所在城市個性和魅力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旅游產業與城市功能相關性

城市是具有良好的生活、生產和基礎設施的人口密集居住區,同時又是一定區域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集散中心與中轉地。市域內的許多城鎮,為在市域范圍內的旅游活動充當著短暫停留地、休憩地、中轉地、景區接待地等角色,為游客提供旅游途中的一些基本生活與接待服務。特別是飛機場、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是旅游者進入城市的大門,對于整個旅游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容易產生一種先入為主的效果,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暈輪效應”。必須在這些區域規劃旅游者在景觀欣賞中所欲得到的體驗,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城市游憩商業區(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類型主要包括大型的購物中心、特色購物步行街、舊城歷史文化改造區、新城文化旅游區等。目前,國內已經擁有城市RBD雛形的區域有:北京西單王府井旅游購物一條街、南京夫子廟地段、上海城隍廟和南京路地段、深圳華僑城地段等。城市RBD的旅游休閑功能主要體現在旅游購物與城市休閑兩方面。城市游憩商業區的開發與發展為培育旅游者高質量的旅游經歷提供了協調購物、休閑與旅游之間關系的最佳途徑。城市游憩商業區多位于一些古老的文化商業街區或古今韻味均十足的城市商業區,其優美的環境、完善的商業及娛樂休閑設施、底蘊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及獨特的建筑風格為購物旅游者提供了一流的休閑購物氛圍;眾多的名特優商場、各式各樣的文化商業設施及豐富多彩的游憩娛樂活動。城市游憩商業區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獨特的休閑場所。在城市游憩商業區你可以看到多種多樣的游憩商業設施:各式餐館、各式百貨商店、地方特色商店、城市公共休閑游憩設施等來滿足前來此游憩商業區的城市旅游者廣和大市民的多種需求。

四、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的協調的改進對策

(一)城市旅游需要城市規劃的配合

旅游業是一個大的系統,包括旅游客源地系統、交通系統和旅游目的地系統。城市旅游目的地系統是城市旅游系統的核心,主要包括吸引物、設施、服務三方面。吸引物包括旅游形象、景觀系統和旅游地方文化。其中,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吸引物的核心。旅游形象是否鮮明、獨特和富有感召力是該地旅游吸引力大小的關鍵所在。景觀系統主要包括城市整體風貌、標志景觀和代表性區域。設施系統包括基礎設施、接待設施購物設施和娛樂設施。服務系統主要是指旅游行業的員工服務和城市居民對于旅游的態度。城市旅游的綜合性強,與城市物質空間環境的建設密切相關。首先,城市旅游系統的關鍵是城市旅游形象,而它的確定是以城市規劃確定的城市性質為基礎和依據。同時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必須以優美宜人、風格獨特的城市物質空間環境為前提。其次,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的城市景觀,本身就是城市旅游重要的吸引要素。而且,城市旅游景點的開發建設及城市各項旅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城市基礎設施、接待設施、購物設施和娛樂設施的配套建設。

在城市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旅游業發展的關系、城市建設與歷史文物保護的關系、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環境的關系和城市旅游開發的關系,全面發揮旅游業的綜合功能,促進城市旅游與城市自然、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結合當今的時代性特點,創造城市的新文化內涵,塑造當代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要把城市建設(如城市基礎設施、歷史象征性建筑、標志性建筑、美食文化街、交通設施、音樂廣場、大型公園等)與旅游服務設施(地方特色小吃中心、旅游飯店、旅游娛樂中心、旅游購物中心等)建設和景區(點)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把城市的主題與內涵轉變為城市旅游的形象,形成城市文化的整體效應和特色效應。另外,城市實際上已經成為居民與游客“人人共有的城市”,所以城市的規劃不僅聽取專家的意見,而且也要廣泛聽取廣大市民意見,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本地居民居住及外地游客游覽要求。傳統規劃偏重城市的物質空間組織,相對忽視旅游對于城市發展的作用,所以在城市規劃中要注重加強旅游規劃的理念。

(二)塑造城市景觀的文化內涵

城市景觀首先應具有區域性、地方性,不同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是塑造有特色城市景觀的基礎;同時城市景觀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體現了社會群體的文化意識與心理結構,是社會生活各層面在環境中的文化象征物。索爾就曾指出:“城市景觀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是長期選擇優化的結果”。文化與城市景觀的關系是相互的,文化不僅通過景觀來反映,而且還改變著景觀。文化與景觀在一個反饋環中相互影響。城市景觀反映在整個歷史過程中形成文化景觀的那些精神價值和美學價值。值得指出的是,景觀的文化背景雖然客觀存在,但城市景觀的文化意義卻是由人們的感知來塑造的,并且不同時代人們的認識、美學準則和信念不同,從而使不同時代背景的人對同一城市景觀產生不同的印象,得出城市景觀具有物質和意識形態的雙重性質的結論。城市景觀應在傳統與流行、全球化與地域化、高雅與世俗等尺度上找到合適的定位,塑造其文化內涵,使城市景觀不僅成為市民眼中漂亮的建筑,更成為旅客心中向往的天堂。

城市景觀的文化個性越鮮明,主題越突出,吸引力就越大。由于城市物質構成要素在歷史時間上和構成形態上的差異性,以及歷史淵源、地理區位、民族文化特性和功能特點的不同,每座城市都以某一歷史時期的文化為特征,以某一文化內容為代表,以某一建筑為標志,表現出明顯的獨特性,形成鮮明的城市形象。所以,城市景觀開發必須以地方文化特色開發為主導,以文化主題宣傳為中心,以文化差異性為引力,以文化的交流為過程,以文化吸收為結果。城市文化主題的定位、主題文化內容策劃圍繞城市文化主題,緊扣當地文脈,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同時城市文化形象設計(包括城市景觀綜合形象和城市建筑格調)要符合當地的文化氛圍。并且培育特色文化,拓寬文化表現空間,打造旅游文化絕品,提升整座城市文化水準,以燦爛的文化、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和美麗的自然風景,向游客展示城市文化的神秘和魅力,讓游客在參觀游覽過程中感受文化氣息和享受文化氛圍,獲得最大的精神愉悅。

(三)城市規劃與旅游規劃空間整體化

城市規劃與旅游規劃在空間上考慮的是基礎設施的利用,城市與旅游的服務設施成分包含一系列基礎服務設施,如:住宿業、各式餐館、零售商店或其他任何以旅游者為主要服務目的的服務設施等。這些是城市旅游空間主要成分。城市旅游景點之間的是由公路連接。道路既代表城市交通線,也代表各景區交通線大致的長度及客源的流向,對這個城市旅游空間尺度上的各種旅游行為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城市旅游動態。同時加強城市旅游空間尺度上的研究對探索城市旅游空間的構成、城市旅游空間的競爭與合作方式及如何調整與管理城市旅游的局部空間也是非常重要的?,F代城市,尤其是大都市,除了它應該擁有與它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城市基礎功能之外,它在整個空間系統中還充當旅游門戶的作用,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旅游集散地的作用。作為旅游出入口通道的城市在空間被認為是旅游者進出區域空間的主要進出點。門戶城市通常充當其從屬區域與外界的連接作用并能有能力控制該區域的人、物流。門戶城市通常位于擁有不同產品類型的區域連接點上。從旅游的范疇我們應該重視看待門戶城市的作用,比如門戶城市中旅游中間商在連接城市與國內外的游客及向周邊區域輸送客源的作用,這對從整體上了解城市旅游空間非常重要。城市作為交通集散地的功能對推動該區域的旅游發展,尤其是對該集散地城市所處的城市群整體旅游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規劃的協調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規劃——開發——再規劃——再開發的不斷實踐上升過程。其理論和方法、必將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是一種由簡單向復雜,由低級向高級的變化。只有依托城市獨特的資源條件,注重城市“人-自然環境”的高度和諧統一,堅持城市城市規劃與城市旅游開發實行過程中以人為本的思想準則,真正體現城市旅游規劃與城市規劃一體化,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走上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魏小安.旅游城市與城市旅游——另一種眼光看城市〔J〕.旅游學刊,2001,(6):8-12.

[2] 保繼剛、楚義芳、彭華,旅游地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 吳承照.現代城市游憩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22. [4]王旭科.試論旅游規劃運行機制的優化[J].北京:旅游學刊,2004,19(6):47-52.

[5]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6] 彭華.關于城市旅游發展驅動機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7]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劃理論與實務[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 1999. 181—252.

猜你喜歡
協調城市規劃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的協調與同步
《城市規劃評價及其方法:歐洲理論家與中國學者的前沿性研究》
公司財務會計制度與法律規范協調問題研究
論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協調
林紙一體化企業文化沖突與協調
對我國當前城市規劃中公共參與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