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37”發展思路讓祖國北疆風景線更亮麗

2014-10-15 03:05王占義劉軍李晉生
北方經濟 2014年10期
關鍵詞:內蒙古思路經濟

王占義+劉軍+李晉生

美麗的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地域遼闊,資源豐富,風景亮麗,人民淳樸熱情。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這片熱土依托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創造了經濟發展增速的奇跡,開創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邊疆安寧的大好局面,令人矚目。內蒙古依托資源豐富優勢,抓住我國能源需求擴張的機遇,利用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政策,強力實施資源轉化戰略,全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連續八年生產總值經濟增速全國第一的事實讓世人對內蒙古刮目相看。2012年,人均GDP一舉突破1萬美元,內蒙古的發展成就令人稱羨。

然而,面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恢復乏力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關鍵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復雜形勢,內蒙古無法獨善其身,對于曾經以能源工業快速發展為特征的高速增長,內蒙古人開始理性思考如何面向未來,實現持續發展。

“8337”發展思路順應了內蒙古發展的時代要求

最近幾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急速降溫,呈現出全球流動性過剩、大宗產品價格和資產價格變化難測、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地緣政治緊張等一系列現象。

作為世界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也呈現出“新常態”特征:經歷了30余年接近10%的平均增長后,開始“換擋”。為應對危機,我國采取了4萬億強投資對策,經濟迅速回升,一度沖破12%的高點,但在過去三年,經濟增速持續走低,因發展方式轉變緩慢而積累起來的風險日益凸現:制造業的傳統優勢弱化,科技引領尚未破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處處力不從心;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動力不再,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極為緊迫;產能過剩、出口競爭力下降、人口的老齡化、政府性債務風險、以土地為核心的“融資-投資-建設-發展”模式困局……

過去十年,盡管內蒙古的經濟總量由全國的第23位上升至第15位,但是欠發達的區情沒有改變,發展不充分、不協調、不平衡矛盾仍然突出??沙掷m發展的挑戰依然嚴峻:城鄉居民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同步,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不同步;產業單一、區域和城鄉不平衡問題嚴重;全區尚有200多萬農牧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內蒙古發展到今天,出現了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原先主要依靠“能源產業支撐、大型企業主導、少數地區領跑”就能實現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終結。

發展遇到問題,問題啟發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黨的十八大凝聚改革共識、推出了中國面向未來的“頂層設計”,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確定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

躍上新起點,面臨新挑戰,開啟新征程,催生新思路。內蒙古怎么辦?自2012年年底以來,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國“兩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中,對內蒙古區情進行了再思考、再認識。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對內蒙古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道路,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空間格局和產業結構,建設美麗內蒙古,具有重大現實和指導意義。

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說:“必須立足欠發達的基本區情,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不動搖,緊緊扭住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不松勁,進一步找準發展定位?!?/p>

經過認真調查研究,立足當地發展實際和比較優勢,在堅持近年來行之有效的思路舉措基礎上,根據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的新思路逐漸清晰。2013年3月19日,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在全區傳達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干部大會上,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了內蒙古面向未來的“頂層設計”——“8337”發展思路。

“8”,是從全國大局出發對全區的發展定位,包括“五個基地”、“兩個屏障”、“一個橋頭堡和沿邊經濟帶”,是內蒙古發展藍圖的總體概括、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回答了“建成什么樣的內蒙古”的問題――即要把內蒙古建設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全國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和現代裝備制造等新型產業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同時,要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另外,還要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充滿活力的沿邊開發開放經濟帶。

“3”和“3”,是指與八個發展定位形成呼應的“三個著力”、“三個更加注重”,是內蒙古當前面臨的薄弱環節、必須堅守的發展底線,和賴以驅動的活力源泉――著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壯大縣域經濟,著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會管理,更加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

“7”,是指與發展定位息息相關的、當前需要著力抓好的七項重點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做好“三農三牧”工作,推進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改善民生和社會管理創新,增強發展活力和動力,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2011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21號文件)已將內蒙古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如今,“8337”發展思路細化了發展定位、發展路徑和工作重點,符合自治區實際,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更好地兼顧和處理了自治區發展中當代與后代、需要與可能、短期與長期、局部與整體、經濟與社會等幾對關系,抓住了內蒙古推動科學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五個基地”、“一個橋頭堡和經濟帶”描繪了內蒙古未來產業的輪廓。近年來,內蒙古一直力圖扭轉“一煤獨大”的不利局面,盡力推動結構調整。目前,依托豐富的能礦和農牧業資源,內蒙古已形成能源、冶金建材、機械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化工、高新技術等六大主導產業,煤電一體化深入推進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六大支柱中“三強三弱”甚至能源產業“獨木支撐”的格局久難改變。

按照“8337”發展思路,內蒙古正在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著力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格局。

“五個基地”的闡述中,在原來“四個基地”的基礎上新增加了“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把產業定位由一、二產業擴展到第三產業,在表述中也突出了“清潔”、“示范”、“新型”、“綠色”、“體現草原文化”等定性和定向的要求,雖然著墨不多,但指向明確、意義重大,體現了低碳發展、科技引領、綠色革命、文化追求等全新的發展理念。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向長鏈條、高附加值轉變,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加快發展非煤產業,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多元發展支柱產業,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裝備,形成新的支柱產業。

作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門戶,內蒙古毗鄰八省、界接俄蒙,邊境線長達4200多公里。獨特的區位優勢,決定了內蒙古在國家對外開放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內蒙古與俄、蒙及周邊地區經濟的互補性前景廣闊,這種優勢發揮好甚至可以將遠東和歐洲連接在一起,帶動特色加工業、旅游業、社會文化事業的全面發展。建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充滿活力的沿邊開發開放經濟帶”,對內蒙古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促進“三駕馬車”協調發展意義深遠。

內蒙古地跨“三北”,生態環境脆弱而地位至關重要。堅守這一底線不僅決定著內蒙古能“跳多高、走多遠”,而且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大局。

縣域之間發展不平衡、非公經濟發展不足、民生與社會管理滯后,在內蒙古的經濟“長跑”中漸顯力不從心,成為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薄弱環節。為了盡快拉長、彌補“短板”,內蒙古深入調查研究,出臺了加快縣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

“8337”發展思路不斷豐富讓內蒙古的明天更亮麗

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內蒙古時對自治區的工作充分肯定,希望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并提出“四個著力”的重點任務,為內蒙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入實施“8337”發展思路指明了方向和重點。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內蒙古時的重要講話,明確指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蒙古的前進方向和行動指南,是內蒙古改革發展的根本指針。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指出,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最重要的是以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深化對區情實際的認識和把握,與時俱進地豐富和完善“8337”發展思路的內涵和要求,進一步明確內蒙古的發展方向,更好地謀劃和推動內蒙古發展。

今年4月,自治區黨委出臺《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動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

在發展理念上,要按照總書記“登高望遠”的要求,大力推進思想解放,著力破除不合時宜的觀念和做法,走科學發展、轉型發展之路。這就需要我們樹立持續發展、轉型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

在發展目標上,要按照總書記“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的要求,順應時代潮流,契合民生期待,打造好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邊疆安寧、生態文明,和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6條亮麗風景線。

在發展定位上,要按照總書記“有寬廣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識”的要求,自覺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找準內蒙古的戰略定位。立足內蒙古的基礎,面向全國、放眼世界,這既是內蒙古的現實需要,也是內蒙古的責任擔當。需要我們圍繞“五個基地”、“兩個屏障”、“一個橋頭堡”的定位,為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安全、政治安全和向北開放做出內蒙古獨特的貢獻。

在發展路徑上,要按照總書記“努力在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上不斷取得新成效”的要求,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把和諧穩定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內蒙古實際的科學發展之路。

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讓“8337”發展思路落地生根

“8337”發展戰略在各地如何落地生根?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態度。

內蒙古地域遼闊,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公里。各地文化習俗、資源秉賦、自然環境等差異都很大。自治區黨委站在全區的角度提出了“8337”發展戰略,這是立足自治區發展實際和比較優勢,在堅持近年來行之有效的思路舉措的基礎上,根據形勢發展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它既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各個方面,又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是內蒙古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細化、實化和具體化,是對過去思路的豐富和發展,是推動自治區各項事業又快又好發展的總動員。

落實“8337”發展戰略,要因地貫徹、突出優勢,不能不顧實際,一窩蜂一擁而上。各盟市應根據當地的資源秉賦、自然環境等因素,有選擇地發展。適合農業生產的,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糧食生產;適合畜牧業生產的要在積極打造現代畜牧業建成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上下功夫;適合工業生產的要緊緊抓住“五個結合”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要努力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不要不顧客觀實現,盲目追求“全盤”貫徹落實。

過去一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在“8337”發展思路的指引下,內蒙古草原創新發展的“星星之火”已開始點亮:

我們注意到,在“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煤炭、稀土產業領域,內蒙古包頭的稀土交易中心、鄂爾多斯的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都已具有一定規模且在業界小有名氣。2014年3月,神華集團把神東礦區所有的地方煤采購,全部放到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這一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實施。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以這一平臺為基礎,重新整合煤炭的生產、物流、采購、銷售各個環節,并向與此相關的新能源貨運車輛生產、高速公路加氣站布局、煤炭供應鏈金融服務、區域能源保障和節能減排解決方案、能源大數據分析等各類新型業務拓展。在以裝備和技術為核心的“硬件升級”走向世界一流之后,在煤炭這個傳統優勢產業中,以理念創新、模式創新為核心的“軟件升級”正艱難起步。

在和林格爾縣,繼往開來的“蒙?!?,脫胎換骨的“蒙羊”,腳踏實地的“蒙草”,融入自然的“蒙樹”……以這一批“蒙字號”企業為代表,哪怕是古老如“養牛養羊、種草種樹”產業,也正在孕育著一場蓬勃的革新。

習近平總書視察“蒙草抗旱”時,站在一株長青石竹旁說,目前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政績觀已逐漸向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轉變,科學發展觀逐步樹立起來后,關鍵還是在于怎么有可以實現的途徑、平臺和手段。就是要走出一條符合我們自己規律的、符合國情、地情的路,一條自我開發、推廣之路。就像這種長青石竹,四季常綠,以前大家就是到處去找,靠外來引進奇花異草,成本高、不適宜,不可持續,實際我們自己就有。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內蒙古各地、各部門在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內蒙古講話精神和深入實施“8337”發展思路的工作中,亮點頻出,成果初現,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和好的經驗做法。

凝心聚力,創新發展。內蒙古廣大干部群眾正守望相助,滿懷信心地走在建設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大道上,譜寫出更為華麗的壯歌。

責任編輯:楊再梅

猜你喜歡
內蒙古思路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不同思路解答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可愛的內蒙古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拓展思路 一詞多造
換個思路巧填數
愛在內蒙古
思路一變 輕松賺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