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新品種綏農3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

2014-10-21 20:06王玉紅
農民致富之友 2014年7期
關鍵詞:中耕乳油雜草

王玉紅

1選育方法及經過

綏農35號大豆原代號綏06-8529,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以綏農10為母本,綏02-315為父本,經有性雜交,系譜法選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種。2012年1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廣。

2特征特性

2.1農藝性狀表現

該品種為無限結莢習性。株高90厘米左右,有分枝,白花,長葉,灰色茸毛,莢微彎鐮形,成熟時呈褐色。子粒圓形,種皮黃色,種臍淺黃色,無光澤,百粒重22克左右。蛋白質含量39.42%,脂肪含量21.77%。接種鑒定中抗灰斑病。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20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2450℃左右。莖稈抗倒伏,上下結莢均勻,二三粒莢多,不炸莢。

2.2產量表現

2009~2010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3064.8公斤,較對照品種合豐45增產7.1%;2011年生產驗平均公頃產量2430.2公斤,較對照品種綏農26增產10.7%。

3栽培技術

3.1選地與整地

大豆對土壤類型的適應性較強,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利于大豆獲得高產。重茬或迎茬將導致大豆病蟲害加重,前茬大豆殘留分泌物會抑制大豆植株生長,致使植株生長畸形,品質和產量顯著降低。種植大豆要選擇大麥、小麥、油菜為前茬,大麥、油菜收獲早,有利于早整地和積累土壤水分,并利于消滅雜草和加速土壤養分分解。細致整地:根據前茬作物進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業時不起大土塊,不出明條、垡塊,要扣嚴、不重、漏。耕塹直,百米內直線誤差不超過20厘米,地表10米內高低差不超過15厘米。耙耢結合,達到平整細碎,10米寬幅內高低差, 不超過3厘米,平方米內直徑3~5厘米土塊不超過10個。耙深10~15厘米。要求地頭齊,不出三角抹斜。起壟要直,50米長直線誤差不超過5厘米,壟距誤差不超過11厘米,壟臺誤差不超過3厘米,壟幅誤差在過3厘米以內,起壟后鎮壓。

3.2增施農肥,合理利用化肥

農肥作為一種完全肥料,可以平衡供給大豆營養,改善耕層土壤的生態環境。一般畝施優質農肥1500kg,農肥與化肥結合施用,一般施肥量為磷酸二銨135kg/公頃、尿素45kg/公頃、鉀肥60kg/公頃。利用播種機進行兩次施肥,并做到分層深施來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一次在播種前把施肥總量70%的化肥施入種下15cm處。第二次其余化肥全部做種肥隨播種施入種下5-7cm處,以滿足大豆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如有缺肥的癥狀可適當追施大豆葉面肥1-2次。

3.3藥劑拌種,適時播種

種子精選后用大豆種衣劑提前進行拌種包衣,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和根潛蠅。為了保證播種質量和確保苗全、苗勻、苗壯,在播種時期上,以地表面5cm處的土壤地溫穩定通過7-8℃時為標準,我縣一般控制在5月5日-5月15日之間進行播種,這個時期播種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漿期的土壤水分,并躲過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階段,確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齊苗,做到秋霜春防。在播種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播種鎮壓連續作業,播后隔日用“V”型鎮壓器進行補壓,確保出苗整齊一致。一般公頃保苗24萬株。

3.3田間管理

當幼苗出土后,應及時進行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間苗宜早,一般以子葉展開時間苗效果最好。根據豆苗生育狀況進行2~3次中耕,第1次中耕以第1片真葉出現時為宜,深度不宜超過3.5 cm;第2次中耕可在出現3~4片復葉、子葉發黃時進行,深度為4.5 cm;第3次中耕一般在苗高20 cm左右時,開花前進行,宜淺耕,培土高度以略高于子葉節為準。

4化學除草

4.1播后苗前防除 在大豆播種后出苗前,每畝用48%拉索乳油250 mL或72%都爾乳油130 mL,加水30kg均勻噴灑于地表,防除稗草、狗尾草、馬唐等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馬齒莧等闊葉雜草。每畝用70%塞克津可濕性粉劑40 g對水25 kg噴霧,對蓼、莧、藜、馬齒莧、蒼耳等防效較好。

4.2莖葉期防除 以蓼、莧、藜、蒼耳等闊葉雜草為主的地塊,在大豆1~3片復葉期,每畝用25%虎威水溶液0.08L加21.4%雜草焚乳油0.1 L混勻后加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防除效果顯著。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豆田,可在雜草三至五葉期,每畝用12.5%蓋草能乳油40 mL或10%禾草克乳油50 mL對水30 kg混勻后莖葉噴霧。

5病蟲害防治

目前大豆生產上病蟲害較重的是灰斑病和蚜蟲、食心蟲。防治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7月下旬,每畝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1kg對水30kg噴灑預防灰斑病。當田間20%的大豆有蚜蟲時,一般可用40%的樂果乳油8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2.5%的敵殺死乳油、5%的來福靈乳油、富爾3%啶蟲脒乳油,每畝用藥15~20 mL,對水40~50kg噴霧。

6適時收獲

人工收獲在落葉達90%時進行;機械收獲在葉片全部落凈、豆粒歸圓時進行,要求割茬低不留莢,綜合損失率不超過2%,清潔率大于95%。脫粒后進行機械或人工清選,產品質量符合大豆收購質量標準三等以上。待大豆水分降到12%以下時稍晾曬入庫保存。

(作者單位: 156200黑龍江省綏濱縣綏濱鎮種植中心)

猜你喜歡
中耕乳油雜草
不同耕作方式對東北春玉米產量的影響
“60%敵畏馬乳油”農藥對家蠶殘毒性調查
拔雜草
魚藤酮乳油中魚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測定
淺談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學用藥推薦名錄
水稻田幾種難防雜草的防治
雜草圖譜
10%稻笑乳油對苗床稗草的防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