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運火災索賠啟示

2014-10-21 20:08李濤
中國海關 2014年2期
關鍵詞:海商法火災事故海事

李濤

基本案情

某年2月,甲公司與乙物流集團簽訂了《委托協議》,約定:由乙物流集團負責甲公司一批指定商品貨車的物流工作。為此,乙物流集團專門為其承運的該批車輛投保了運輸險和倉儲險,并明確于該批車輛運輸、倉儲期間發生保險事故的,由其自行開展索賠。同年4月1日,乙物流集團與丙公司簽訂《貨運合同》,指定丙公司承攬上述車輛從青島至??诘乃愤\輸,并明確:因不可免責原因,丙公司違反合同導致乙物流集團或承運車廠家遭受損失,受損雙方均有權提出索賠;承運車廠家是指承運車的制造商或負責承運車銷售管理的企業。同時,乙物流集團為全部商品貨車投保了水路運輸基本險,并特別注明:保險人為丁保險公司,甲公司為被保險人,投保標的為商品貨車610輛,承運船支為丙公司的“恒遠泰”海輪。

11月8日,“恒遠泰”海輪運載著611輛商品貨車一一其中1輛為試驗車,均配有車輛合格證,證明承運車輛均為新車,且出廠前均已經包括路試等在內的嚴格強制測試,對行駛和運輸途中可能產生的顛簸、震動等任何情況均能保證安全——由青島運往???,途中不幸貨艙發生火災,造成甲板變形,共計462輛商品貨車因此受損。

保險事故發生后,“恒遠泰”海輪方面未向消防機構進行報告和申請火災原因調查,但丁保險公司、丙公司分別就火災發生原因單方委托了相關檢驗認證機構進行了鑒定。丁保險公司方面得出了“恒遠泰”海輪發生火災事故系車輛本身以外原因所致的結論;而丙公司方面在委托了三家鑒定機構分別進行鑒定后,均得出該火災事故系車輛自燃所致的結論。之后,丁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甲公司確認并實際賠付人民幣16 395 960元,甲公司亦將向第三者追償之權益轉讓給了丁保險公司。而后,丁保險公司對丙公司提起了代位求償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丙公司賠償該筆保險理賠款,并承擔該案訴訟費用。對此,丙公司辯稱:1、貨運合同實際簽約主體是乙物流集團而非甲公司,丁保險公司主體不適格,無權行使代位求償權;2、火災事故因車輛自燃引起,承運人無需擔責;3、即使丙公司需要承擔賠償責任,也僅應于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范圍內承擔,并提交《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申請書》,要求按海事賠償限額賠付7 900 000元。

審理結果

本案中,甲公司系乙物流集團與丙公司之間貨運合同的實際委托方,其作為承運車廠家有權向對貨物安全負責的承運人丙公司就貨損提起賠償請求;而丁保險公司基于保險合同責任,在先行完成貨損理賠后,也獲得了向丙公司索賠的代位求償權。

就致損原因而言,由于丙公司在事故發生后未能及時向有權機構報告,亦未提供有權的調查結論,故在未有足夠證據證明其對該批貨物負有嚴格安全責任的情況下,不屬于《合同法》和《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所規定的應當免責之情形,理應向丁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在賠償標準上,由于“恒遠泰”海輪屬從事國內沿海運輸的適航船舶,丙公司有權依據《海商法》第十一章有關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及交通部《關于不滿300總噸船舶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海事賠償限額的規定》中所明確的賠償限額賠償損失。據此,丁保險公司請求數額中超過賠償限額部分的損失,不予支持。最終,法院經審理判決如下:1、丙公司賠償丁保險公司經濟損失8 243 897元;2、駁回丁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律師析法

這宗因意外火災事故而引發的保險代位求償權索賠案件,所對應的實質上是標的物滅失風險責任承擔的法律問題。目前我同《保險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及其他相關的程序法、特別法等均已為意外商業風險的承擔提供了較為成熟的法律救濟的原則、制度和規則。但是,啟動任何一種法律保障措施,均應以企業自身滿足一定的先決條件為前提,規避和公平承擔意外商業風險損失,是每一個企業經營者和法律人都應予以高度關注的問題,否則將會給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因此.在面對類似糾紛時,應著重在厘清法律關系、確定法律責任等方面,關注和思考如下幾個法律方面的問題:

保險代位求償權的管轄和法律適用問題

通過保險降低商業交易中的意外風險是企業規避風險、自我救濟的有效手段。為防止不特定風險損失,乙物流集團為自身承運的貨物引入保險公司以降低經營風險,在事故發生后,丁保險公司根據保險條款向甲公司進行了先行理賠;同時,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六十條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其直接獲得了向承運方丙公司主張賠償保險標的物損失的權利。但是這種保險公司代位求償權的管轄,以何為據?又應適用何種實體法律呢?

在此類保險合同中,應負賠償責任的第三者在事故發生前為不特定主體,保險人行使的代位求償權并非依據其與該第二三者之間的保險合同,而是一種法定的權利。因此,保險人以保險合同之外的第i者為被告提起的行使代位求償權的訴訟,不應以保險合同來確定管轄法院。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應根據保險人所代位行使的請求權性質而確定管轄法院。該權利的轉移屬民法中債權的轉移,而債的轉移又屬債的主體的變更。從《保險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可以看出,代位求償權是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轉移。保險人據此提起訴訟時,亦應按所代位的被保險人與第三者的法律關系確定案件管轄法院。本案中,因被保險人與第三者之間產生關系的是水路運輸合同,在無另有管轄約定情況下,若甲公司直接起訴丙公司,則應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有關運輸合同糾紛的管轄規定,即南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保險人受讓了被保險人對第三者合同之債后,到法院向丙公司提起代位求償權之訴,也應適用上述管轄原則。具體到本案中,丁保險公司可向運輸始發地(青島)、目的地(??冢┗虮咀∷氐娜嗣穹ㄔ浩鹪V。

另,由于此保險合同代位求償權涉及船舶運輸貨損,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圍的若干規定》第二十八條“海上保險、保賠合同糾紛案件,其中包括水運貨物保險、船舶保險、油污和其他保賠責任險、人身保險、海上設施保險、集裝箱保險等合同糾紛案件”的規定應屬海商合同糾紛,系海事法院主管范圍。結合上述兩方面因素,該案應歸丙公司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海事人民法院管轄。

在實體法律適用上,因承運車輛損壞而引起的糾紛,本屬海上貨物運輸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海商法》作為特別法應當優先適用。但本案所涉運輸系境內港口之間的海上運輸,而《海商法》第二條第二款明確規定:“本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規定,不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之間的海上貨物運輸?!惫时景覆荒苓m用《海商法》第四章的內容,而應適用《海商法》第四章以外的其他規定,《海商法》沒有規定的,應當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貨物損失賠付責任的確認

按照《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第四十八條和《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的規定,沿海貨物運輸承運人承擔的是一種較為嚴格的貨物安全保障責任,除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原因、托運人或收貨人本身的過錯所造成的貨物損失外,承運人均應承擔賠償責任,并且承運人對其除外責任負有舉證責任。對于任何一起意外事故,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均是合理處理善后事宜的前提,更是判斷事故責任和相關主體的關鍵所在。簡言之,本案中,丙公司只有證明自身具有法律規定的免責情形方能有效對抗丁保險公司的索賠請求。

根據我國《消防法》第五十一條及公安部于2009年4月頒發的《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第五條的規定,火災事故調查和處理的唯一法定機構是公安消防機構,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單位和部門均無權對火災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涉案“恒遠泰”海輪在運輸途中因船艙發生火災事故造成貨損,根據我國《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第九條以及《消防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丙公司及“恒遠泰”海輪的船長負有報告火災事故并申請公安消防機構進行鑒定的法定義務。但由于丙公司未能及時報告和申請公安消防機構進行調查、鑒定,導致本案事故原因因時過境遷而無法查明。雖然,丙公司單方委托的多個鑒定機構出具證明主張本案火災事故是因“車輛自燃”所致的事實,但由于該等鑒定機構均不具有認定的相關資質和權能,故不能作為其免責的有效證據。丙公司最終因涉案火災事故原因不明,按照承運人嚴格賠償責任原則依法承擔了貨損賠償。

特殊賠償責任限制的合理利用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又稱船舶責任限制或船東責任限制,是指在發生重大海損事故時,海事責任人根據法律的規定將自己的賠償責任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我國《海商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船舶所有人、救助人,對本法第二百零七條所列海事賠償請求,可以依照本章規定限制賠償責任。前款所稱的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經營人”。第二百零七條規定:“下列海事賠償請求,除本法第二百零八條和第二百零九條另有規定外,無論賠償責任的基礎有何不同,責任人均可以依照本章規定限制賠償責任:(一)在船上發生的或者與船舶營運、救助作業直接相關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的滅失、損壞,包括對港口工程、港池、航道和助航設施造成的損壞,以及由此引起的相應損失的賠償請求……”。不難看出,這是一種十分特別的制度,縱觀其他行業領域均未有類似的責任限制制度,這種責任限制制度的存在,極大地保護了包括承運人在內的責任人的利益。

本案中,丙公司對抗丁保險公司索賠16,395,960元的巨額賠償訴請,即援引了上述規定,主張享受船東海事賠償責任限制保護,要求最高限額賠償。此前,我們已經分析了本案在實體法的處理上應當優先適用《海商法》,在認定具體運輸合同權責時,基于該法第二條第二款之規定,排除適用該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規定,進而適用《合同法》。但是作為船舶所有人的丙公司依然有權援引該法第十一章中有關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方面的法律規定,從而使其貨損賠償標準受到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合法保護。

此外,在審理中法院就相關事實查明:根據交通部2006年公布的《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恒遠泰”海輪系老舊船舶,但其屬于五類老舊海船,其強制報廢期限為34年以上,而本案火災事故發生時,該輪的船齡只有23年,遠未達到需強制報廢的年限?!昂氵h泰”海輪具有包括《船舶國籍證書》、《貨船構造安全證書》、《貨船設備安全證書》、《安全管理證書》、《船體和輪機入級證書》、《船舶年審合格證》及《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等各項有效的適航證書,故“恒遠泰”海輪在承運期間仍屬適航船舶。而本案貨物的損失亦非因丙公司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因此,其有權依據《海商法》第十一章有關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及交通部《關于不滿300,總噸船舶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海事賠償限額的規定》規定的賠償限額賠償損失。同時,根據“恒遠泰”海輪《船舶國籍證書》和《船舶所有權證書》表明,該輪的總噸為8553噸,核定的經營范圍為國內沿海及長江中下游各港口間商品汽車整車運輸。綜上,最終依據《海商法》海事賠償責任限制規則及相關規定,法院判令丙公司向丁保險公司實際賠付了限額內的損失人民幣8,243,897元,較之丁保險公司訴訟主張的16,395,960元,減少賠付近50%。

猜你喜歡
海商法火災事故海事
當前火災事故調查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論"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章節修訂中的三大問題
制定和修改《海商法》就是為保護發貨人的權益
上海海事大學雜志總社聯合征訂單
上海海事大學雜志總社聯合征訂單
論海商法之于民法的獨立性
論海商法之于民法的獨立性
上海海事大學雜志總社獲多項榮譽(35)
淺析消防現實斗爭中火災事故調查面臨的問題與整改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