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義

2014-10-21 20:08徐源量
商品與質量·消費視點 2014年11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教育

徐源量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系統科學提高教學效益、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理論和實踐的技術,它通過研究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來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是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強調從學習者的角度,利用系統方法組織教學過程,優化協調教學資源?,F代教育技術可分為教育媒體技術和教育設計技術,前者是有形的物化狀態的技術,主要涉及教育中的硬件和軟件技術,包括教育信息的傳播與傳輸技術、教育信息的存儲與檢索技術、教育信息的加工與處理技術和教育信息的顯示與拷貝技術;后者是無形的智能形態的技術,主要涉及如何選用教材和用具,安排教學活動的計劃、分組,教學過程的控制、評價、管理、策略等問題,包括教育系統技術、教育心理技術和教育計劃技術。

現代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四個基本要素構成,教師通過教學媒體傳輸信息(教學內容),學生通過教學媒體接受信息(學習內容),四個要素之間有著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F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四個要素都產生的深刻的影響。

一、轉變了教師的角色,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在傳統教學中,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扮演的是家長式的講解者,相對于學生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道者,是權威的象征,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使學生成為消極地被動地接受知識者?,F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教學后,教師的角色從其特征、職能等方面發生了變化,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信息源,教師的權威意識逐漸失落。教師的角色從單純的講授知識轉變教學的設計者、學生活動的導演者、學生獲得知識的引導者。學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學會學習,主動地探索知識。當然,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以及言傳身教作為學生的榜樣的角色得到了更好地發揮。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由消極的知識接受者逐漸轉變為積極的知識探索者和能力的進取者。教師應根據課程計劃和學生的需求設計制作供學生學習用的教學軟件(課件)。此外,教師必須研究在現代教育技術影響下學生學習的特點和規律,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

二、轉變了學生的地位,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依靠教師組織、安排和要求進行學習,學生消極被動地聽取教師的知識傳授,始終處于接受灌輸的被動地位,學生只有依靠教師的講解才能掌握知識,依靠教師的考核才能知道自己的進步?,F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教學后,改變了學生對教師的依附,錄音帶、錄像帶、計算機軟件、光盤、多媒體技術(如虛擬現實、超媒體技術)、網絡等現代教學媒體以各自特有的優勢,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也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參與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有機會主動地參與、發現、探究知識。知識來源渠道多了,學習的時間、內容、進度可以自行掌握,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變為自主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了學習的效果。當然,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F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教學,教學系統由傳統教學的“人一人”系統變為“人一機”或“人一機一人”系統,這種系統是師生雙向參與、雙向溝通、平等互助、共同受益的教學相長關系,但教師對學生在人格精神方面的影響減少了,對學生的個性、情感、合作等品質的發展不利,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質的教育。

三、轉變了教學媒體的作用,使教學媒體成為學生認知的工具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媒體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傳授知識的工具,現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教學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給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多媒體課件、電子作業系統、虛擬現實、電子出版物、超媒體技術、遠距離教學、網上學校等現代教學媒體,能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水平情況的需要,直接介入教學活動過程,以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段,具體形象再現各種事物、現象、情景、過程,不受時間、空間、運動狀態的限制,幫助學生充分感知知識,理解知識。同時,學生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高度交互性進行自主學習,挑選名教師和專家的指導。但必須指出,任何一種教學媒體都有其優勢和局限性,在不同的場合下各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在教學中各種媒體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

四、轉變教學內容的結構,重視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

教學內容的更新和發展總是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而進行的,當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發展很快,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術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第四個工具性學科(前三個為語文、數學、外語),它是培養學生獲取和加工信息能力、保證學生主動學習和促進學生終生發展的工具性課程。閱讀、寫字、計算一直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現代信息技術在這些領域發生了質的變化,閱讀從線型文本式走向多媒體電子讀物,由抽象的文字擴展為圖文并茂、聲形并茂的閱讀形式;書寫從一筆一劃地練習走向鍵盤輸入、鼠標輸入、掃描輸入、語言輸入等;高速計算是計算機的最原始功能,掌握計算機技術將能取代計算的技巧與方法。因此,現代教育技術進入課堂教學,將帶來教學內容的變革,必須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知識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和通信的基本能力、信息搜索分析和篩選能力、網絡環境下合作共事的能力、解決半結構問題能力等。不僅傳授課本知識,還要重視能力的訓練和情操的培養,尤其重視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能簡單地看成是一種教學手段或教學方法運用的問題,而是一場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它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變革,最終將導致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理論、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正如,陳至立部長在《制高急――現代教育技術》一文中所強調的“要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并號召“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要緊跟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以提高自身素質,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教育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