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4-10-21 20:08李容
商品與質量·消費視點 2014年11期

李容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決策主體的日益多樣化,黨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在未來幾年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遠大目標,黨和政府正迫切的需要公正、客觀的了解并掌握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因為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較大,所以農村、農業、農民的問題對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改革開放后,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農村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經濟運行機制方面也有所變革。但是,在現行的統計指標中還沒有一個能夠全面反映農村經濟發展的指標,所以本文通過對農村產業的基本情況的研究分析,在政府加強對鄉鎮GDP核算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統計發展;鄉鎮GDP核算;發展設想

前言:

在傳統的統計制度中,對于農村經濟總收入、農村社會經濟總產值等方面的指標都存在統計重復和統計范圍過窄的問題,我國的GDP核算中雖然有農林牧漁業的增加值指標,但也只是簡單的反應農村第一產業的生產情況,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總貌無法全方位的反應。所以,站在農村經濟改革的角度來看,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重視鄉鎮GDP核算的工作,便于更好的對農村經濟作出分析,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對我國鄉鎮GDP核算現狀的分析

首先在理論研究方面,我國對于鄉鎮GDP核算的研究少之又少,相關的研究成果更是寥若晨星?,F有的對鄉鎮GDP核算的研究也只是對農村統計存在的問題、核算項目農村工業統計、根據相關數據對鄉鎮GDP進行估計等方面進行的粗淺研究,關于鄉鎮GDP核算方面的細致深入的研究在理論上還是有所欠缺的。另外就是在鄉鎮GDP核算的實際落實方面,鄉鎮GDP核算在我國的實行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只是在部分省市進行試點實行,并沒有得到全面推廣,直到2005年,鄉鎮GDP核算才通過政策制度的形式列入鄉鎮統計工作的重點考核目標,核算的范圍、和內涵也不斷得到豐富,為鄉鎮GDP核算的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實踐基礎[1]。

二、開展鄉鎮GDP核算的可行性

第一,我國的GDP核算為鄉鎮GDP核算奠定了核算基礎,雖然我國的GDP核算歷史并不長,但是以SNA理論為指導的GDP核算理念、核算分類、核算方法和在實際的核算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都對鄉鎮GDP核算工作的展開具有指導意義,已經在實行的農林牧漁增加值核算在一定程度上為鄉鎮GDP核算的內容也奠定了基礎。

第二,我國當前的GDP核算和SNA的核算標準還存在一定的差距,SNA中對于GDP核算所涉及的生產范圍、生產衡量、消耗產出、生產評估、增加值的產生等發面都有著明確的規定,這也就為GDP的核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是鄉鎮GDP核算的理論依據[2]。

第三,之前的鄉鎮GDP核算試點工作為鄉鎮GDP核算的全面實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

三、鄉鎮GDP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鄉鎮GDP核算工作雖然有著良好的實施基礎和較高的可行性,但是隨著近幾年來部分鄉鎮的積極探索,也發現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鄉鎮GDP核算人員的問題,鄉鎮的統計人員工作變動頻繁,嚴重影響了統計業務整體素質的提高。具體表現為鄉鎮GDP核算人員的調動和任命權利在鄉鎮領導手中,縣級統計局無權干涉,這就造成了鄉鎮統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的問題,難以適應鄉鎮GDP核算工作的需要。二是專業的配合力度不強,縣級的統計核算工作任務和統計核算力量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縣級的專業人員配備不足,每個人負責的工作任務量巨大,難以保質保量的完成。另外,教育、金融等部門的數據信息只提供縣級總數,分鄉鎮的提供數據難以實現,嚴重影響了各個部門間的協調配合。三是鄉鎮GDP核算工作的方法步驟過于簡化,核算的數據質量還有待提高。

四、對鄉鎮GDP核算工作未來發展方向的設想

(一)增加行政統籌力度,確保鄉鎮GDP核算的成功

各個地方政府可以組建鄉鎮GDP核算工作領導小組,將鄉鎮GDP核算的相關文件下發到各個鄉鎮,將鄉鎮GDP核算列入到重點考核內容中,鄉鎮的統計核算人員直接向縣級的統計局匯報工作,縣級統計局對鄉鎮GDP核算的人員、方案、制度進行直接管理,確保鄉鎮GDP核算的成功落實。

(二)加大協調力度,強化對鄉鎮GDP核算工作的監督

縣統計局的工作人員必須組成一個精干的工作隊伍,深入到各個鄉鎮督導鄉鎮GDP核算工作的進行,把鄉鎮的主要領導中年齡較高,沒有掌握先進技術的老同志調到縣鎮的其他工作崗位,派遣學歷高、專業強、懂得計算機技術的高素質人員作為鄉鎮GDP核算的主要工作人員,充實統計隊伍。此外,還要培養基層的統計人員,提高其專業的業務能力,從根本上提高鄉鎮統計人員的政治和專業素養,縣級人員與鄉鎮人員站在統一戰線上,齊心協力的做好鄉鎮GDP核算工作,完成鄉鎮GDP核算的工作任務。

(三)明確全面落實鄉鎮GDP核算的方法步驟

縣級統計局要根據國家和省市的鄉鎮GDP核算方案,制定適合本縣鄉鎮GDP核算發展的、可操作性強的、簡單可行的核算方案。第一產業的增加值要通過縣級統計局農業專業人員根據國家報表制度核算出各個鄉鎮的分行業增加值,并反饋給各個鄉鎮,二、三產業的核算方法首先要通過調查獲取二、三產業各個行業的總產出,之后按照本縣的年GDP行業增加值推算出鄉鎮各個行業的增加值,并運用相關的價值指標推算法反饋出各鄉鎮相關價值量指標的現價發展速度,利用上一年同期的現價增加值與發展速度相乘,得出當期的現價增加值。之后還可以通過相關核算方法計算出不變價增加值[3]。

(四)建立可行的鄉鎮GDP核算激勵制度

激勵機制是調動工作積極性最有效的辦法,在鄉鎮GDP核算的實施過程中,可以采取目標激勵的方式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鄉鎮GDP核算工作的會議上,縣級統計局和各個鄉鎮可以簽署目標責任書,對全縣范圍內的各個鄉鎮的鄉鎮GDP核算工作統一部署,明確各鄉鎮應負的責任和應該達到的工作目標。當然,在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激勵的同時,還要對其嚴格監督,為提高鄉鎮GDP核算的數據質量提供保障。

(五)增強對鄉鎮GDP核算的指導行為,強調數據質量

首先是加大鄉鎮主要領導對基層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保證鄉鎮統計人員的工作穩定性,不斷完善鄉鎮統計機構的設置和統計人員的配備。鄉鎮級的統計機構要由縣級統計局進行直接管理,鄉鎮的統計人員也要由縣級統計局直接委派。規范建設鄉鎮統計工作和鄉鎮GDP核算工作的規章制度,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其次是要完善鄉鎮GDP核算的方法步驟,不斷提高鄉鎮GDP核算的數據質量。統計核算的方法步驟的合理性對鄉鎮GDP核算的數據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在現今的實際狀況下要盡力推出更具操作性的鄉鎮GDP核算方法步驟制度,進而提高鄉鎮級別的基層數據質量,為縣級的GDP核算提供數據基礎,更好的為黨和政府的經濟決策服務。

最后是提高鄉鎮等基層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大對核算人員的鄉鎮GDP核算培訓力度,使其熟練的掌握鄉鎮GDP核算方法,依照核算步驟和相關數據資料規范的對鄉鎮GDP進行核算,提高鄉鎮GDP核算的科學化水平,為提高鄉鎮GDP核算數據質量而奮斗。

五、結論

綜上所述,鄉鎮GDP核算工作的落實還存在一定的阻礙,但是其可行性還是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保障的,要不斷創新和發展鄉鎮GDP核算工作,鄉鎮GDP核算也正是統計發展的必經之路,所以,一定要找到鄉鎮GDP核算的未來發展方向,保證統計工作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閆立紅,李艷彬,陶景林.鄉鎮GDP核算是統計發展的方向[J].統計與管理,2013,02:16.

[2]曹慶民.鄉鎮GDP核算是統計服務發展的必由之路[J].統計與管理,2012,01:14.

[3]朱琴華.農村GDP核算問題探討[J].統計研究,2001,01:57-6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