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獼猴桃生產管理技術

2014-10-22 01:32陳啟碧
農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4年9期
關鍵詞:建園習性環境

陳啟碧

[摘 要] 獼猴桃果實肉肥汁多,清香鮮美,甜酸宜人,耐貯藏,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本篇文章主要從獼猴桃的生長習性、生長環境要求、建園和獼猴桃栽植管理技術以及適時收售等5個方面來闡述泥猴桃的生產管理技術。

[關鍵詞] 習性 環境 建園 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6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9-0166-02

一、獼猴桃生長習性

1.根,根系生長在堅硬土層內的分布較淺,生長在疏松的土壤內的分布較深,獼猴桃是淺根植物,不耐干旱,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深翻改土,引根深入,注意保持土壤濕潤。

2.枝蔓,獼猴桃是落葉藤蔓植物,其曼可長達10米左右,主曼一個或幾個。主蔓上長出側蔓,其一年生蔓充實飽滿,形成混合芽的叫結果母蔓,翌年從結果母蔓上長出結果蔓開花結果。根據枝條生長勢和結果與否可分徒長蔓、普通生長蔓、結果蔓。徒長蔓常自主蔓或側蔓基部隱芽或枝蔓優勢部位發生,生長旺,常直立生長,有的長的7米,節間較長,組織不充實,上部有時分生二次枝。普通生長蔓生長勢中等,長10-30厘米左右,能形成良好的結果母蔓。結果蔓根據枝條長短可分徒長性果枝(30厘米左右)、長果枝(20-30厘米)、中果枝(10-20厘米)、短果枝(5-10厘米)徒長果枝多為結果蔓上部芽萌發的枝條,當年能結少量果實,并可成為下年的結果母蔓。其余結果枝多發生結果母蔓的中下部,節間較短,多從頂芽或其下2-3芽外發生枝蔓。繼續生長結果,光照和營養不良的短縮果枝容易枯死。

二、生長環境的要求

影響獼猴桃生長發育的主要生態因子是溫度、濕度、土壤、光照等。

1.溫度:溫度是影響獼猴桃生長發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年平均溫度11℃以上地區可以正常生長。獼猴桃的萌芽對氣溫的要求非常敏感,其萌芽對氣溫要求的平均溫度是相對穩定,它的生物學凌度是8℃,如果日平均溫度高于8℃,它開始萌動生長,日平均氣溫低于8℃,它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夏季的久晴高溫和干旱的天氣,也會影給獼猴桃的生長發育帶來影響,會出現落葉、落果或枯梢現象。

2.水分:水分是獼猴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各種生命活動都必須有水分的參入。水分不足或過多都會對獼猴桃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獼猴桃的根系淺,不耐旱,因此獼猴桃在生長季節,高溫,干旱時要及時合理灌溉,補充足夠的水分,降低樹體的溫度。獼猴桃在降雨1000毫米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70﹪-80﹪的環境下可生長發育良好。

3.土壤:土壤是獼猴桃生長發育的基礎,它所需要的養分,水分主要取之于土壤。土壤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能直接影響它的生長發育。獼猴桃喜歡土層深厚,肥沃疏松,保水排水良好,腐殖含量高的砂質土壤。因此在栽培時要注意對土壤進行選擇改良。獼猴桃對土壤的酸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獼猴桃在土壤PH5.5-6.5范圍能生長正常。在PH7.5以上偏減性土壤就出現缺鐵黃化,那就要及時采取措施,改善獼猴桃所需要的條件,才能收到生長結果良好的結果。

4.光照:獼猴桃對光照的要求隨年齡而不同,幼苗期喜歡陰涼,成年植株則喜光,在良好陽光條件下,樹勢健壯,開花結果。影響產量和品質獼猴桃在自然分布區的日照時數多在300-2600小時之間,就一般滿足其生長發育時對光照的要求。

5.海拔高度,要求海拔400-1000米之間,500-800米處最好。其次獼猴桃的生長發育于坡向也有影響,獼猴桃的自然分布一般以半陰坡較多且生長旺盛,結果多。

三、建園

1.果園規劃

園地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地況,氣候、土壤、水利條件。植被情況等。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栽培的株數,、行距、株距,品種配置,果園灌溉系統及排水系統的規劃及設計。選擇山區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靠水源,雨量適中、濕度稍大地帶,疏松、通氣良好的沙質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質的疏松土類的丘陵山地作建園地為佳。場地確定后,先規劃道路、排灌系統以及肥料管理房等,然后規劃種植地通氣暗溝。

2.改土建園

2.1旱地改土:旱地采用全墾式改土。改土方法:(1)按每畝3000公斤秸稈,樹枝雜草等和2000公斤農家肥及1000公斤過磷酸鈣準備肥料,(2)蔣發酵60天的準備肥料均勻撒在地面上進行全深翻改土,(3)6-8米開廂,做好廂溝,溝深70厘米,寬40厘米,(4)每2廂開一條主排水溝并做好邊溝背溝,其溝深80-100厘米,款60厘米。

2.2稻田改土;稻田粘性土,排漬較差實行壟廂式改土。改土方法:(1)首先在田巖留1米寬的攔水埂和排水溝。(2)按2米一行放線。(3)抽槽完成后蔣準備發酵60天的肥料分層填入。樹枝粗稿桿填底層,谷草、咋草填中層,農家肥填中上層。冷侵田增施硼、鋅。各層填物與土拌勻,(4)4米作廂,一廂一購,溝深80厘米寬40厘米,改土回填槽在中央,廂面壘成瓦背狀。

3.幼苗栽植

栽植時間應在10月至來年2月底。栽植以實生苗維主,嫁接苗為輔。苗木要選無病無蟲,新、,生長健壯、根系發達完整。傷根,傷枝、病蟲根或枝要用修枝剪剪掉。旱地改土建園株距按2-2.2米,行距3-4米。稻田建園按株距2-2.5米,行距4米定植。栽植嫁接苗木時要解除嫁接口處的綁扎物。株雌:雄=10:1搭配。在定植點上直接挖穴做土堆,堆做成饅頭型,土堆大小依據苗木根系而定,但堆必須高于廂面10厘米。栽植時要蔣根系分開均勻鋪在土堆上,根系傾直,根系放好后,細土填實。定植后灌足定根水,待水稍干再蓋一層細土并理一個直徑1米的植盤。最后還要注意保濕增溫。秋冬季栽植要用塑膜覆蓋,春季用稻草或草皮覆蓋。

4.搭架

獼猴桃種植主要采用的搭架方式有:T形架、籬架、三角架、大棚架等。多采用平頂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徑樹作活樁,再加一些可替換的竹木臟,關鍵部位使用混凝土樁。就地架高1.8米,用10-12號鐵絲縱橫交叉呈“井”字形網絡,鐵絲間距60厘米左右。橫豎桿都要直,并在樹苗之間。邊緣桿要向外傾斜30度左右,且要拉線。拉線用塑保鋼絲,主線為8號,輔線10號。

四、獼猴桃栽植管理

1.追肥澆水

根據獼猴桃品種、計劃達到的產量和土壤肥力狀況決定施肥量。種植前坑槽內每株可一次施入果木肥2.5kg,幼期樹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后一般每年施肥3次,其肥1次,追肥2次?;室布炊?,在果實采收后施入,每株施有機肥20kg,并混合施入1.5kg磷肥。第1次追肥在萌芽后施入,每株施氮磷鉀復合肥2kg,以充實春梢和結果樹;第2次在生長旺期前施入,可施入果木肥或復合肥。因獼猴桃的根是肉質根,要在離根稍遠處挖淺溝施入化肥并封土,以免引起燒根。旱季施肥后一定要進行灌水。一年中首次追肥澆水很重要,既可提高當年標準果率,又能培養來年大量結果母枝,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率。澆施時間一般在立春后10天。肥料以速效性為主,一般比例氮磷鉀為4:2:1,采用兌水澆灌。

2.整形修剪及疏果

獼猴桃修前分冬剪、夏剪和雄株修剪。冬剪在落葉后至早春萌芽前1個月期間進行,以疏剪為主,適量短截。多留主蔓和結果母枝,應剪去過密大枝。細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夏剪主要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進行除萌、摘心、疏剪及綁縛,及時抹去主干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間。雄株修剪在5-6月花后進行。每株留3-4個枝,每條枝留芽4-6個,當新梢長1米時摘心。疏果一般在花后1個月進地疏果。留中間果,疏邊果,達到每4-5片葉留1個果。一般枝每20厘米留果1-2個,弱枝20-25厘米留果5-6個。株產50kg,應留果500-600個

3.病蟲害防治

3.1潰瘍病防治

獼猴桃潰瘍病傳播感染力很強,危害性特別大,一旦被感染蔣成為毀滅性的病害。

3.1.1發病規律:2月下旬至3月上旬出現發病高峰,隨著氣溫升高,病情逐漸減弱,9月中旬病情回轉,春季尤為重要。發病部位多從衰弱的枝干芽基,皮孔,落葉痕,枝條分叉處開始危害,病原侵入后在適宜條件下(即傷流期)經3-5天即可出現水漬癥狀,并產生白色菌濃,病菌通過風、雨、昆蟲、農具和農事操作傳播。

3.1.2防治方法:提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綜合修剪清園后噴一次波美3-5度的石硫合劑。生長季節選用具有殺菌的藥物進行噴殺,目前廣泛采用的藥劑有農用鏈霉素500倍,50%綠亨6號1500倍,20%的銅天下1000倍,50%瑞農400倍,70%百菌通(DTM)600倍,任選藥劑2-3件進行交噴使用,從2月上旬與8月下旬、9月中旬分別隔7天噴一次,連續噴霧3-4次。

3.2花腐病防治

該病屬于細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花。在3月中旬開始浸染花蕾,進行潛伏危害,花期才表現出明顯的癥狀,使花腐爛。藥劑防治常用農用鏈霉素500倍,或75%祿亨6號1500倍或20%銅天下1000倍連續噴2次(銅天下宜花前使用)

3.3蘋小卷葉蛾防治

該蟲主要危害幼果果皮,在3月中上旬隨著獼猴桃新芽萌發,越冬幼苗出蟄變為成蟲開始活動產卵繁殖。繁殖方法:

(1)掛放糖醋液誘惑殺成蟲,糖醋液比例紅糖0.5千克,醋1千克、水1升,加少量白酒。隨時撿出成蟲,添足蒸發的藥液。

(2)藥劑防治:3月份下旬噴霧80%敵敵畏1000倍,或58%風雷激800倍。

3.4根結線蟲防治

根結線蟲主要危害根系,導致樹體衰弱。防治方法:在3月中上旬畝用地蟲克500克與10千克細沙土充分拌合,均勻撒在園內地面上,再進行淺耕,做到不傷根

3.5桑盾蚧殼蟲防治

桑盾介殼蟲主要危害枝干,果實,導致樹體衰弱,嚴重降低標準果率。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防治最佳時期,每一代若蟲在孵化初期開始噴藥4%果圣1200倍,或58%風雷激800倍、或樂蚧松1000倍液,每隔7天噴一次,連續噴2次。

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導致葉片早期脫落引發二次梢,致使果實失去商品價值,危害嚴重的果園病果率高達80-90%。黑斑病在4月份溫濕度適宜是開始侵染,5月份葉片出現病斑,經風雨傳播不斷侵染。6-8月出現高峰期。防治方法:在危害嚴重的園子5-7月份每月噴藥一次。輪換噴40%多菌靈粉劑600倍、10%多抗霉素1000倍、4%農抗120水劑600倍、3%殺菌康400倍。

4.套袋

套袋是防病、防蟲、坊日灼,避免各種傷痕形成,減少噴施農藥而避免果面殘留農藥。經套袋后的果實果皮色澤光亮,呈祿黃色,無任何疤痕。套袋時間以花謝后15-20天為宜。袋子單層黃色紙袋,大小規格為165x115厘米。袋底兩角有透氣孔和漏水孔,袋口一側有自帶栓帶鐵絲。套袋前必須噴一次藥。

5.秋季清園防病蟲

5.1清園:經修剪后,蔣園內修剪下的各種枝蔓及地上殘渣落葉,雜草集中一起燒毀。

5.2噴石硫合劑:石硫合劑熬制的方法:石灰、硫磺、水配制比例為1:1.7:11,洗衣粉的用量為水重的0.3%。熬制步驟:待水溫50度左右時放硫磺粉與洗衣粉并攪拌,水溫達到90度左右時放石灰塊并攪拌,溢鍋時澆少量冷水,開鍋后開始計時,所用時間12-13分鐘,?;鸷?0分鐘再起鍋。蔣熬好的石硫合劑以3-5波美進行噴霧,若使用成品晶體石硫合劑的濃度為一斤藥兌水10-15斤。

5.3樹干刷白:用1:5:0.1:10的硫酸銅、石灰、食鹽。水配制的波爾多液漿進行刷樹干。

5.4地面處理:地面普遍澆灌一次1:1:100硫酸銅、石灰、水比例的波爾多液。

五、適時收售

獼猴桃的貯藏壽命和品質受其收獲時的成熟度影響很大。獼猴桃果實采收過早或過遲都會影響果實的品質和風味,且必須通過品質形成期才能充分成熟。依照果實發育期,當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時為采收適期,而需要長期貯藏的果實則要求達7%-10%。早采,風味不佳。采收宜在無風的晴天進行,雨天、雨后以及露水未干的早晨都不宜采收。采摘時間以上午10點前氣溫未升高時為佳。采收時,要輕采、輕放,小心裝運,避免碰傷、堆壓,最好隨采隨分級進行包裝入庫。用來盛桃的箱、簍等容器底部應用柔軟村料作襯墊,輕采輕放,不可拉傷果蒂、擦破果皮。初采后的果實堅硬,味澀,必須經過7-10天后熟軟化方可食用。后熟的果實不宜存放,要及時出售

猜你喜歡
建園習性環境
埋松果
喜新厭舊與神經特質有關
環境清潔工
可怕的習性
山楂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漫觀環境
我可愛的職業病
利用野生酸棗興建大棗園技術
論環境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