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底出血疾病的中醫病名探討

2014-10-27 07:51孫麗平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4年1期

孫麗平

關鍵詞: 眼底出血疾??;眼底血證;中醫病名

中圖分類號: R276.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7-2349(2014)01-0007-02

各種原因導致的眼底出血疾病包括現代醫學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盤血管炎、高血壓眼底出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變性(濕性)等疾病。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壓力不斷加大,致使此類疾病不斷增多。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與氣候的突變、人的體質類型、職業、飲食、生活習慣、精神情緒,年齡、性別等因素有關。中醫藥治療眼底出血疾病,具有個體化的治療優勢,并且已在臨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是現代醫學不能達到的。鑒于臨床中對此類疾病中醫病名、證型的不統一,給臨床療效的觀察帶來不便。因此,應統一眼底出血疾病的中醫臨床病證,為廣大的中醫眼科臨床醫生提供臨床診療標準和科研的平臺。

1 血證溯源

血證一詞見于《血證論》,《血證論》為清·唐宗海(1851~1908)著,成書于1884年。唐宗海從陰陽水火氣血對血的生理功能以及運行情況進行了論述,并闡述了氣血的相互關系。血證不外有形之血和無形之血兩大類,即—類是血液溢于體外,如吐血、咳血、鼻衄、唾血等,一類為各種瘀血、蓄血等。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身體內血不循經,溢于脈外,或上溢于口鼻諸竅,或下泄于前后二陰,或滲出于肌膚所形成的疾患,統稱為血證。

2 眼底出血疾病的中醫病名現狀

祖國醫學對各種眼底出血疾病,因視力下降的急慢、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的不同的眼底疾病,稱為“暴盲”、“視瞻昏渺”、“云霧移睛”等?!氨┟ぁ敝秆弁庥^端好,而視力驟降,出血量多,波及視衣的中心部位黃斑;“視瞻昏渺”指眼外觀端好,視力下降緩慢,出血量相對不多,對視衣損傷不太嚴重;“云霧移睛”指眼外觀端好,眼前黑影飄動,溢于脈外之血進入神膏。2003年1月第1版《中醫眼科學》將因眼底脈絡受損出血致視力突然下降的眼病,類似西醫之視網膜中央或分支靜脈阻塞、視網膜血管炎等因血管壁滲漏或破損引起出血而視力驟降的眼病,稱為“絡損暴盲”,如視網膜出血、玻璃體積血;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導致的眼底出血,稱為“消渴目病”;而由玻璃體液化、變性、后脫離或眼內炎、出血等引起的眼疾,稱為“云霧移睛”等。

3 中醫病名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醫眼科學》中,“暴盲”指眼外觀端好,而視力驟降的內障眼病,對眼底出血疾病又分稱為“絡損暴盲”,“消渴目病”,“云霧移睛”等,以上此病名將視力下降緩慢,出血量相對不多,對視衣損傷不太嚴重的“視瞻昏渺”之眼底出血疾病遺漏掉。而“暴盲”這一中醫病名,概括了視力急劇下降的各種眼病,包含了現代醫學“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盤血管炎、視神經炎、視網膜脫離”等眼??;“視瞻昏渺”則包含了現代醫學中的各種黃斑區病變、視網膜脈絡膜病變,如老年性黃斑變性(干、濕性)、Stargardt病等;“云霧移睛”又包含了現代醫學中的“玻璃體混濁、玻璃體液化、玻璃體后脫離”等。導致中醫病名一個中包含多個西醫疾病,而同為眼底出血疾病,又可稱為多個中醫病名。由于眼底出血疾病在中醫眼科診療工作中缺少規范統一的病名,導致在各種中醫藥科研和論文中,眼底出血疾病均以單一的一個西醫病名來論述,而沒有從中醫規范的病證方面論述的。而對于中醫臨床和各種中醫藥科研、論文,必須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使用準確而規范的中醫病名,不應以西醫病名取代中醫病名。

4 眼底出血疾病中醫病名探討

血證是出血性疾患的統稱。當各種原因導致脈絡損傷或血液妄行時,就會引起血液溢出脈外而形成血證。在古代醫籍中,亦稱為血病或失血。各種眼底疾病導致的眼底出血,應歸屬于血證-眼底血證。

血證發生于身體的不同部位,則有不同的癥狀表現,溢于口鼻諸竅,或下泄于前后二陰等,則見吐血、咳血、鼻衄、便血、尿血等,這些身體所表現的癥狀體征,古人可通過雙眼直觀的觀察到,因此,古人對這些能看到的出血證有較全面的認識。眼球為一封閉的球體,眼底出血不能外流,不能通過雙眼直觀的觀察到,需通過特殊的檢查儀器才能觀察到,古人由于受歷史條件及解剖知識的局限,檢查方法的落后,對眼底出血證的認識有其局限性,古人僅能從患者的癥狀表現來給予病名診斷,如眼外觀端好,而視力驟降的內障眼病,診斷為“暴盲”,視力下降緩慢的內障眼病,診斷為“視瞻昏渺”,而眼前黑影飄動的內障眼病,則診斷為“云霧移睛”。這些眼病有的為各種眼底出血疾病,有的為其它視功能障礙的眼底疾病,這導致了一個中醫病名包含了現代醫學的多個疾病。病名診斷是中醫臨床診療不可或缺的內容,各種中醫藥科研和論文中,眼底出血疾病以單一的一個西醫病名來替代論述,無法反映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優勢,也無法反映中醫認識疾病本質的病證結合特色。而且,中、西醫病名只應相互對照,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醫病名取代中醫病名,在此我們提出“眼底血證”這一新的中醫眼科病名。

眼底出血疾病中醫病名的不統一、不規范,不利于中醫眼科的臨床觀察和科研研究。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強調整體觀和辨證,并多以癥為病,病證結合是中醫認識疾病本質的基本方法。中醫治療疾病,強調人體的整體性,在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辨證法的指導下進行辨證論治。病名診斷在中醫醫療實踐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過程的一般規律,有利于臨床施治,這是中醫學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

5 眼底出血證的中醫病名探討意義

5.1 通過對眼底出血疾病的中醫病名探討,規范其病名,掌握眼底出血疾病的病變規律,給予系統、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突出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優勢,體現中醫臨床診療特色,提高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

5.2 規范統一眼底出血疾病的中醫病名,使臨床診療和科研有一個評定的準則,保證診斷標準的統一和中醫科研的準確性,提高中醫眼科科研水平,促進中醫學術發展和進步,有利于中醫藥標準化的進程。

5.3 統一眼底出血疾病的中醫病名,有利于中醫重點專病的臨床觀察研究。針對這一類病癥的病因病機,結合現代醫學治療手段,探尋和確立治療這一類病癥更有效的方法,發揮中醫藥優勢,提高臨床療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