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開闔論治崩漏

2014-10-27 07:53王潔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4年1期

王潔

摘要: 肝脾腎的生理功能在月經產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月經的行止與肝脾腎臟腑功能息息相關。崩漏屬婦科臨床月經不調中常見多發病,也屬疑難急重癥。本文從肝腎、肝疏泄與藏血以及肝脾開闔失司探討崩漏的主要病機,從而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以助于指導臨床對崩漏的治療。

關鍵詞: 崩漏;開闔失司;肝脾腎

中圖分類號: R271.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7-2349(2014)01-0011-02

崩漏是以經血非時暴下或淋漓不盡為主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月經周期、經期、經量嚴重失常的病證?!吨T病源候論》[1]云:“血非時而下,淋漓不斷謂之漏下。忽然暴下,謂之崩中”。而臨床上常因崩或漏交替因果相關,所謂“漏為崩之漸,崩為漏之甚”,致使此病纏綿難愈,成為婦科的疑難重癥。

月經是婦女的生理現象,常人陰陽調和,開闔得宜,約一月之普,沖任充調,按時行徑,故無月經過多過久之患。而崩漏為血病,血遇熱則溢,因熱致溢,是開泄太過。而沖任受損,脾氣虛弱,中氣下陷等,不能統血攝血,則屬固攝無權。故崩漏的發生,與開闔失調有關。其機理大致可歸納為開泄太過與固攝無權兩類。

1 肝腎開闔失司

《內經》云:“陰虛陽搏謂之崩”,指出崩證之因,乃陰虛之熱。沈堯封云:“崩證熱多寒少”。又如張山雷云:“崩中一證,因火者多”,寒者少,然即便屬熱,亦是虛火,非實熱可比”。崩漏的虛火常與肝腎陰陽失調有關。腎屬水,肝屬木,腎主封藏,肝主疏泄。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木,相火亢盛,發生疏泄太過;而腎不能行其封藏之權,沖任因而不固。這種肝腎開闔失司,就表現為陰虛火旺或沖任虛損之證,也是崩漏的病機之一。

至于陰虛腎水不足的原因,可約之為三:一是素體陰虛,先天稟賦不足?!鹅`樞五音五味》曰:“今婦人之生,有余于氣,不足于血”。女子以血為本,婦女一生要經歷經、帶、胎、產、乳等生理過程,不足以于血,而在此期間,又易于傷精耗血,以致血分不足,易形成素體陰虛;二因化源不足,脾虛不能運化水谷,以生陰血。脾為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不運,則無以生陰血,而致陰血不足;三為房勞過度,生育過多等等。張景岳指出:“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精不可竭,竭則真耗”。女性如色欲過度,房事不節,勞傷腎精,營陰暗耗,腎陰益虧,精血不足,陰虛生內熱,熱擾沖任,血海不寧,經血妄行,可致崩漏。陰陽互根,陰損及陽,陰虛陽無以化,陽虛無力行血而為瘀,出現腎虛血瘀,腎虛封藏失職,沖任不固,亦可致崩。

從上可見,崩漏本質上屬于虛證,陰虛腎水不足所致者,其開泄過度系因虛火,固攝無權是陰虛無以行其守護之職。

2 肝疏泄與藏血開闔失司

女子以肝為先天,肝屬木,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思慮太過,悲衰動中,致使肝氣佛逆,氣機不暢,失其疏泄功能,肝不能隨其條達之性則肝氣郁而致病。加之女子之身,陰性凝結,常有不得隱曲,易于憂郁,郁結難解,氣機不暢,氣病則諸病又起。肝體陰而用陽,即肝以陰血為體,而能調節一身之氣機為用。肝藏一身之血,陰血充足則肝體得養,而肝木暢茂。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于諸經,人靜則血歸于肝臟。何也?肝主血海故也?!?/p>

薛己《女科撮要》明確崩漏是“肝火”所致:“火因肝經有火,血得熱而下行;或因怒動肝火,血熱而沸騰?!北缆┲蛴诟位鹫?,有氣郁化火者,如嚴用和《濟生方》曰:“肝為血庫,喜怒勞役,一或傷之,肝不藏血于宮,宮不能傳血于海,故崩中漏下”?!杜平浾摗吩龔垵嵐耪Z:“喜怒不常,大傷于肝,肝為血府,傷則不藏,而為崩中漏下?;虮紤n恐太甚,陽氣內動,真陰虛,不能鎮守包絡相火,故血走而崩?!被蛭逯净?,如沈金鰲謂之:“五志之火亢甚,則經血暴下,久而不止,謂之崩中”。崩漏因于肝火者,屬素體陽盛,或情緒過激,肝火內熾,陽氣亢盛,發生疏泄太過;陰血失守,肝藏血失職,沖任因而不固。這種肝疏泄與藏血開闔失司,就表現為肝火內熾之證,而成崩漏。

3 肝脾開闔失司

費氏[2]認為崩漏的發生與氣血失常密切相關,然肝為氣血運行調節之樞紐,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正如《傅青主女科》云:“脾健則能攝血,肝平則能藏血”。肝失疏泄與脾失統攝之功能失調,則發生崩漏。正如《女科證治約旨》所云:“蓋血生于心,藏于肝,統于脾,流行升降,灌住八脈,如環無端。至經血崩漏。肝不藏而脾不統?!贝宋拿鞔_提出肝脾開闔失司為崩漏發生的病機之一;而肝脾之間病變可以相互轉化,《金匱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婦科玉尺》云:“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令妄行?!睉n郁思慮傷脾,脾虛氣陷,統攝無權,此乃肝欲藏之而不能,脾欲攝之而不得,肝郁木不疏土,脾虛失統,血不歸脾以至下血。又脾為后天之本,生血之源。再則“沖脈隸屬陽明”,足陽明胃與脾相表里,脾胃俱虛則沖任失養,血海不得以陰益,沖任失攝而致崩漏。如《諸病源候論》中云:“崩中者,臟腑損傷,沖脈任脈血氣俱虛故也;若勞動過度,致臟腑俱傷,而沖任之氣虛,不制約其經血,故忽然暴下,謂之崩中;漏下者,由勞傷血氣,沖任之脈虛損故也?!庇纱丝梢?,崩漏的發生與肝脾密切相關。而現代研究認為崩漏當從肝脾論治[3]。

造成肝郁脾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學業、事業、家庭、心理、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壓力較大,思慮傷脾,正如《素問·舉痛論》:“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另一方面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營養配欠科學,飲食不節易傷脾胃;此外勞逸失度,加班多、工作忙但運動鍛煉少,過勞傷脾。

綜上所述,崩漏的病機主要是開泄太過或是固攝無權,主要是肝失疏泄和脾腎虧虛,沖任不固失于固攝。因此治療崩漏若欲獲得較好療效,病機上必須分清開泄太過或是固攝無權,臨床實踐中,應從肝脾腎入手,審查病因,治其病本,標本兼治,靈活配伍,必能對崩漏的治療起到深遠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奇文.婦科醫籍輯要叢書·月經病證[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22.

[2]孫玉英,曹佩霞.費伯雄從心肝脾論治崩漏淺析[J].吉林中醫藥,2011:31(9):919~920.

[3]張文婷,賀豐杰.崩漏從肝論治[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1):74~7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