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觀察

2014-10-27 02:06普勇斌等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4年1期
關鍵詞:益賽普類風濕關節炎

普勇斌等

摘要: 目的 觀察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不能耐受益賽普聯合甲氨喋呤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找到長期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臨床依據。 方法 40例活動性RA患者經皮下注射益賽普25 mg,每周2次,聯合口服本院院內制劑蠲痹顆粒15 g,每天3次;治療8周。 結果 按美國風濕病學會(ACR)類風濕關節炎療效標準,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8周后ACR20改善率為92.31%,ACR50改善率為 46.15%,ACR70改善率為5.13%。 結論 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療效顯著和安全,且無其他副作用,耐受性好。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益賽普;蠲痹顆粒;中西結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93.2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1007-2349(2013)12-0042-02

益賽普(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一種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其治療RA的主要特點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壞的作用明顯、患者總體耐受性好[1]。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RA是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推薦治療方案[2]。但部分患者服用甲氨蝶呤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脫發、皮疹、肝損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本研究以益賽普聯合本院院內制劑蠲痹顆粒治療因不能耐受使用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不良反應的RA患者為研究對象,以觀察其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研究目的。臨床療效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2009年5月—2010年5月本院風濕科門診及住院患者40例(其中有效病例39例)。其中男7例,女32例;年齡17~70歲,平均年齡(43.58±13.75)歲;病程(0.67-20.75)a,平均病程(6.42±5.46)a。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1]。所有入選病例為經過2~4周的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后而出現惡心、嘔吐及肝損害等不良反應而不能耐受的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經醫生評估考慮為甲氨蝶呤導致的不良反應,并中醫辨證為風寒濕痹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蠲痹顆粒由云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制劑中心提供(滇藥制字Z+20082554A號)規格:15 g/袋。益賽普由上海中信國健藥業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S20050059,規格:12.5 mg/支。39例活動性RA患者經皮下注射益賽普25 mg,每周2次,聯合口服蠲痹顆粒15 g,每天3次;治療8周后??漆t生對患者進行總體評價以確定是否調整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1.3.1 療效性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及治療后4、8周分別對以下療效性指標進行評價:雙手握力、晨僵時間(以分鐘計算);關節腫脹數和關節壓痛數,計算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中有腫痛關節的數目;患者評分,醫生評分,由患者和醫生評估病情的整體變化程度,采用目視10 cm模擬標尺法(VAS);ESR(魏氏法)、CRP、RF。

1.3.2 安全性 觀測生命體征,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ALT、AST、BUN、Scr)及心電圖。

1.3.3 不良反應 記錄治療過程中所有藥物不良事件,包括臨床表現、出現時間、持續時間和轉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作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治療前后的變化采用成對t檢驗或方差分析(ANOVA)或Wilcoxon秩和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1 療效標準 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關節炎療效標準[3],ACR20、ACR50和ACR70。

ACR20、ACR50或ACR70臨床改善指征:①原有腫脹和壓痛的關節數的20%、50%或70%被改善;②以下5項中的3項改善20%、50%或70%:(a)患者對病情活動的總體評價:(b)醫生對病情活動的總體評價:(c)患者在10 cm比例尺上對疼痛程度的評估;(d)健康評價調查問卷(HAQ);(e)急性時相反應物,如血沉、CRP。

2.2 治療結果 (1)基線時入選病例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的療程為2~4周;(2)基線時入選病例DAS28評分均大于2.6,并出現不同程度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脫發、皮疹、肝損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其中有2例患者為肝功能異常,停用甲氨蝶呤后給予葡醛內酯片100 mg,2次/日治療,14 d后復查,肝功能均恢復正常。

2.2.1 治療后療效比較 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失訪數據丟失。39例患者完成8周治療。在第4周末ACR20改善率為41.03%(16/39),ACR50改善率為5.13%(2/39),ACR70改善率為0 %。 第8周末ACR20改善率為 92.31%(36/39),ACR50改善率為 46.15%(18/39),ACR70改善率為5.13%(2/39)。從上所述,第4周末ACR20改善率較明顯,但ACR50、ACR70改善率不明顯,到第8周末ACR20、ACR50改善率分別達92.31%、46.15%,療效顯著。

2.2.2 治療8周后臨床指標變化 觀察完成治療的39例RA患者的關節壓痛數、關節腫脹數、休息痛、患者及醫生總體評價、血沉、CRP在治療8周后變化情況,經統計學處理(統計結果如下表),上述指標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2。

2.2.3 藥物副作用發生率 從原始病例表中,沒有觀察到不良事件的發生。

3 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原因不明,以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癥為主的慢性疾病,特征為持續反復、進行性的關節滑膜炎癥、滲液、細胞增殖及血管翳的形成,表現為對稱性的手、腕、足等小關節病變為多見,并導致關節軟骨及骨的破壞,引起關節腫大、強直、畸形而功能喪失[4]。類風濕關節炎屬中醫“痹證”范疇,蠲痹顆粒是云南省名老中醫吳生元教授歷經數十年豐富臨床經驗總結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有效良方制成的院內制劑,他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理為陽氣不足,外感風寒濕邪痹阻經絡關節所致,故治療主要以溫陽散寒除濕為法,該方主要由附子、黃芪、防己、桂枝等12味藥物組成,具有溫陽除濕、散寒止痛之功,臨床應用多年,顯示了其良好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5]。本研究治療8周后緩解率與國內甲氨蝶呤片聯合益賽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8周的數據接近[2],能較好的改善患者癥狀、體征,降低炎性指標。另外,在整個臨床試驗過程中,蠲痹顆粒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說明該藥物安全可靠,同時該研究也為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效方案提供臨床依據;但因本研究時限較短,只能表明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觀察時間內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蠲痹顆粒能否作為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產生不良反應后可長期服用的替代藥物還需進一步的臨床觀察及研究。

參考文獻:

[1]胡大偉、鮑春德、陳順樂,等.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雙盲隨機多中心對照臨床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9(11):664-668.

[2]吳慶軍,張卓莉,李振彬,等.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聯合甲氨蝶呤治療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和對骨代謝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10,96:2481-2485.

[3]Felson DT,Anderson JJ,Boers M,et al.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J].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improveme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1995,38(6):727-735.

[4]Feldmann M.Brennan FM,Maini RN.The role of cytokines in rheumatoid arthriis.Ann rev Immunol,1996,14:397-440.

[5]彭江云,李兆福,劉維超,等.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30(12):12-14.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觀察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不能耐受益賽普聯合甲氨喋呤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找到長期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臨床依據。 方法 40例活動性RA患者經皮下注射益賽普25 mg,每周2次,聯合口服本院院內制劑蠲痹顆粒15 g,每天3次;治療8周。 結果 按美國風濕病學會(ACR)類風濕關節炎療效標準,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8周后ACR20改善率為92.31%,ACR50改善率為 46.15%,ACR70改善率為5.13%。 結論 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療效顯著和安全,且無其他副作用,耐受性好。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益賽普;蠲痹顆粒;中西結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93.2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1007-2349(2013)12-0042-02

益賽普(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一種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其治療RA的主要特點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壞的作用明顯、患者總體耐受性好[1]。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RA是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推薦治療方案[2]。但部分患者服用甲氨蝶呤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脫發、皮疹、肝損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本研究以益賽普聯合本院院內制劑蠲痹顆粒治療因不能耐受使用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不良反應的RA患者為研究對象,以觀察其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研究目的。臨床療效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2009年5月—2010年5月本院風濕科門診及住院患者40例(其中有效病例39例)。其中男7例,女32例;年齡17~70歲,平均年齡(43.58±13.75)歲;病程(0.67-20.75)a,平均病程(6.42±5.46)a。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1]。所有入選病例為經過2~4周的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后而出現惡心、嘔吐及肝損害等不良反應而不能耐受的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經醫生評估考慮為甲氨蝶呤導致的不良反應,并中醫辨證為風寒濕痹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蠲痹顆粒由云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制劑中心提供(滇藥制字Z+20082554A號)規格:15 g/袋。益賽普由上海中信國健藥業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S20050059,規格:12.5 mg/支。39例活動性RA患者經皮下注射益賽普25 mg,每周2次,聯合口服蠲痹顆粒15 g,每天3次;治療8周后??漆t生對患者進行總體評價以確定是否調整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1.3.1 療效性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及治療后4、8周分別對以下療效性指標進行評價:雙手握力、晨僵時間(以分鐘計算);關節腫脹數和關節壓痛數,計算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中有腫痛關節的數目;患者評分,醫生評分,由患者和醫生評估病情的整體變化程度,采用目視10 cm模擬標尺法(VAS);ESR(魏氏法)、CRP、RF。

1.3.2 安全性 觀測生命體征,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ALT、AST、BUN、Scr)及心電圖。

1.3.3 不良反應 記錄治療過程中所有藥物不良事件,包括臨床表現、出現時間、持續時間和轉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作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治療前后的變化采用成對t檢驗或方差分析(ANOVA)或Wilcoxon秩和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1 療效標準 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關節炎療效標準[3],ACR20、ACR50和ACR70。

ACR20、ACR50或ACR70臨床改善指征:①原有腫脹和壓痛的關節數的20%、50%或70%被改善;②以下5項中的3項改善20%、50%或70%:(a)患者對病情活動的總體評價:(b)醫生對病情活動的總體評價:(c)患者在10 cm比例尺上對疼痛程度的評估;(d)健康評價調查問卷(HAQ);(e)急性時相反應物,如血沉、CRP。

2.2 治療結果 (1)基線時入選病例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的療程為2~4周;(2)基線時入選病例DAS28評分均大于2.6,并出現不同程度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脫發、皮疹、肝損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其中有2例患者為肝功能異常,停用甲氨蝶呤后給予葡醛內酯片100 mg,2次/日治療,14 d后復查,肝功能均恢復正常。

2.2.1 治療后療效比較 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失訪數據丟失。39例患者完成8周治療。在第4周末ACR20改善率為41.03%(16/39),ACR50改善率為5.13%(2/39),ACR70改善率為0 %。 第8周末ACR20改善率為 92.31%(36/39),ACR50改善率為 46.15%(18/39),ACR70改善率為5.13%(2/39)。從上所述,第4周末ACR20改善率較明顯,但ACR50、ACR70改善率不明顯,到第8周末ACR20、ACR50改善率分別達92.31%、46.15%,療效顯著。

2.2.2 治療8周后臨床指標變化 觀察完成治療的39例RA患者的關節壓痛數、關節腫脹數、休息痛、患者及醫生總體評價、血沉、CRP在治療8周后變化情況,經統計學處理(統計結果如下表),上述指標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2。

2.2.3 藥物副作用發生率 從原始病例表中,沒有觀察到不良事件的發生。

3 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原因不明,以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癥為主的慢性疾病,特征為持續反復、進行性的關節滑膜炎癥、滲液、細胞增殖及血管翳的形成,表現為對稱性的手、腕、足等小關節病變為多見,并導致關節軟骨及骨的破壞,引起關節腫大、強直、畸形而功能喪失[4]。類風濕關節炎屬中醫“痹證”范疇,蠲痹顆粒是云南省名老中醫吳生元教授歷經數十年豐富臨床經驗總結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有效良方制成的院內制劑,他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理為陽氣不足,外感風寒濕邪痹阻經絡關節所致,故治療主要以溫陽散寒除濕為法,該方主要由附子、黃芪、防己、桂枝等12味藥物組成,具有溫陽除濕、散寒止痛之功,臨床應用多年,顯示了其良好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5]。本研究治療8周后緩解率與國內甲氨蝶呤片聯合益賽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8周的數據接近[2],能較好的改善患者癥狀、體征,降低炎性指標。另外,在整個臨床試驗過程中,蠲痹顆粒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說明該藥物安全可靠,同時該研究也為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效方案提供臨床依據;但因本研究時限較短,只能表明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觀察時間內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蠲痹顆粒能否作為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產生不良反應后可長期服用的替代藥物還需進一步的臨床觀察及研究。

參考文獻:

[1]胡大偉、鮑春德、陳順樂,等.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雙盲隨機多中心對照臨床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9(11):664-668.

[2]吳慶軍,張卓莉,李振彬,等.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聯合甲氨蝶呤治療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和對骨代謝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10,96:2481-2485.

[3]Felson DT,Anderson JJ,Boers M,et al.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J].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improveme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1995,38(6):727-735.

[4]Feldmann M.Brennan FM,Maini RN.The role of cytokines in rheumatoid arthriis.Ann rev Immunol,1996,14:397-440.

[5]彭江云,李兆福,劉維超,等.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30(12):12-14.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觀察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不能耐受益賽普聯合甲氨喋呤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找到長期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臨床依據。 方法 40例活動性RA患者經皮下注射益賽普25 mg,每周2次,聯合口服本院院內制劑蠲痹顆粒15 g,每天3次;治療8周。 結果 按美國風濕病學會(ACR)類風濕關節炎療效標準,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8周后ACR20改善率為92.31%,ACR50改善率為 46.15%,ACR70改善率為5.13%。 結論 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療效顯著和安全,且無其他副作用,耐受性好。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益賽普;蠲痹顆粒;中西結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93.22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1007-2349(2013)12-0042-02

益賽普(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一種腫瘤壞死因子(TNF-α)拮抗劑,其治療RA的主要特點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壞的作用明顯、患者總體耐受性好[1]。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RA是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推薦治療方案[2]。但部分患者服用甲氨蝶呤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脫發、皮疹、肝損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本研究以益賽普聯合本院院內制劑蠲痹顆粒治療因不能耐受使用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不良反應的RA患者為研究對象,以觀察其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研究目的。臨床療效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2009年5月—2010年5月本院風濕科門診及住院患者40例(其中有效病例39例)。其中男7例,女32例;年齡17~70歲,平均年齡(43.58±13.75)歲;病程(0.67-20.75)a,平均病程(6.42±5.46)a。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1]。所有入選病例為經過2~4周的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后而出現惡心、嘔吐及肝損害等不良反應而不能耐受的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經醫生評估考慮為甲氨蝶呤導致的不良反應,并中醫辨證為風寒濕痹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蠲痹顆粒由云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制劑中心提供(滇藥制字Z+20082554A號)規格:15 g/袋。益賽普由上海中信國健藥業有限公司提供,國藥準字S20050059,規格:12.5 mg/支。39例活動性RA患者經皮下注射益賽普25 mg,每周2次,聯合口服蠲痹顆粒15 g,每天3次;治療8周后??漆t生對患者進行總體評價以確定是否調整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

1.3.1 療效性觀察指標 在治療前及治療后4、8周分別對以下療效性指標進行評價:雙手握力、晨僵時間(以分鐘計算);關節腫脹數和關節壓痛數,計算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中有腫痛關節的數目;患者評分,醫生評分,由患者和醫生評估病情的整體變化程度,采用目視10 cm模擬標尺法(VAS);ESR(魏氏法)、CRP、RF。

1.3.2 安全性 觀測生命體征,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ALT、AST、BUN、Scr)及心電圖。

1.3.3 不良反應 記錄治療過程中所有藥物不良事件,包括臨床表現、出現時間、持續時間和轉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軟件作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治療前后的變化采用成對t檢驗或方差分析(ANOVA)或Wilcoxon秩和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2.1 療效標準 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類風濕關節炎療效標準[3],ACR20、ACR50和ACR70。

ACR20、ACR50或ACR70臨床改善指征:①原有腫脹和壓痛的關節數的20%、50%或70%被改善;②以下5項中的3項改善20%、50%或70%:(a)患者對病情活動的總體評價:(b)醫生對病情活動的總體評價:(c)患者在10 cm比例尺上對疼痛程度的評估;(d)健康評價調查問卷(HAQ);(e)急性時相反應物,如血沉、CRP。

2.2 治療結果 (1)基線時入選病例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的療程為2~4周;(2)基線時入選病例DAS28評分均大于2.6,并出現不同程度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脫發、皮疹、肝損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其中有2例患者為肝功能異常,停用甲氨蝶呤后給予葡醛內酯片100 mg,2次/日治療,14 d后復查,肝功能均恢復正常。

2.2.1 治療后療效比較 4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失訪數據丟失。39例患者完成8周治療。在第4周末ACR20改善率為41.03%(16/39),ACR50改善率為5.13%(2/39),ACR70改善率為0 %。 第8周末ACR20改善率為 92.31%(36/39),ACR50改善率為 46.15%(18/39),ACR70改善率為5.13%(2/39)。從上所述,第4周末ACR20改善率較明顯,但ACR50、ACR70改善率不明顯,到第8周末ACR20、ACR50改善率分別達92.31%、46.15%,療效顯著。

2.2.2 治療8周后臨床指標變化 觀察完成治療的39例RA患者的關節壓痛數、關節腫脹數、休息痛、患者及醫生總體評價、血沉、CRP在治療8周后變化情況,經統計學處理(統計結果如下表),上述指標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2。

2.2.3 藥物副作用發生率 從原始病例表中,沒有觀察到不良事件的發生。

3 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原因不明,以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的非感染性炎癥為主的慢性疾病,特征為持續反復、進行性的關節滑膜炎癥、滲液、細胞增殖及血管翳的形成,表現為對稱性的手、腕、足等小關節病變為多見,并導致關節軟骨及骨的破壞,引起關節腫大、強直、畸形而功能喪失[4]。類風濕關節炎屬中醫“痹證”范疇,蠲痹顆粒是云南省名老中醫吳生元教授歷經數十年豐富臨床經驗總結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有效良方制成的院內制劑,他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理為陽氣不足,外感風寒濕邪痹阻經絡關節所致,故治療主要以溫陽散寒除濕為法,該方主要由附子、黃芪、防己、桂枝等12味藥物組成,具有溫陽除濕、散寒止痛之功,臨床應用多年,顯示了其良好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5]。本研究治療8周后緩解率與國內甲氨蝶呤片聯合益賽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8周的數據接近[2],能較好的改善患者癥狀、體征,降低炎性指標。另外,在整個臨床試驗過程中,蠲痹顆粒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說明該藥物安全可靠,同時該研究也為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有效方案提供臨床依據;但因本研究時限較短,只能表明益賽普聯合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觀察時間內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蠲痹顆粒能否作為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產生不良反應后可長期服用的替代藥物還需進一步的臨床觀察及研究。

參考文獻:

[1]胡大偉、鮑春德、陳順樂,等.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雙盲隨機多中心對照臨床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5,9(11):664-668.

[2]吳慶軍,張卓莉,李振彬,等.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聯合甲氨蝶呤治療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和對骨代謝的影響[J].中華醫學雜志,2010,96:2481-2485.

[3]Felson DT,Anderson JJ,Boers M,et al.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J].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improveme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1995,38(6):727-735.

[4]Feldmann M.Brennan FM,Maini RN.The role of cytokines in rheumatoid arthriis.Ann rev Immunol,1996,14:397-440.

[5]彭江云,李兆福,劉維超,等.蠲痹顆粒治療類風濕關節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30(12):12-14.endprint

猜你喜歡
益賽普類風濕關節炎
益賽普治療白塞病的臨床分析
藏藥內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80例臨床觀察
藏藥五味甘露湯聯合小葉毛球蕕藥浴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觀察
類風濕關節炎蒙醫藥治療現狀與展望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及其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關于益賽普聯合來氟米特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分析
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55例臨床研究
甲氨蝶呤聯合益賽普治療類風濕風濕關節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