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國”先“富民”

2014-11-17 02:24本刊編輯部
月讀 2014年4期
關鍵詞:國富裕民富國

“富國”先“富民”

·談富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12個詞,“富強”被列在首位。中國夢描繪的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藍圖。在我們這個國家,富強有著特殊的意義。富強,顧名思義,富有而強大。富強是捍衛國家尊嚴、保障人民幸福的基礎和根本,沒有富強,一切都無從談起?;赝麣v史,我們的國家曾經富強,泱泱大國屹立于世界東方。近代以來,為著國家富強這個夢想,幾代中國人不懈奮斗。一個國家和民族如何才能稱得上富強?今天我們該如何理解富強的內涵?習近平同志指出,應“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歷史,會為我們作出解答。

富強包含“富”和“強”兩個方面。一個國家要想富強,首先要做到富國。古代的先賢告訴我們,富國應該先富民。民富優先,則會帶來國富;國富優先,卻只能帶來民窮。只有將民富作為治國的要務,國富才可期待。

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中說:“民富國強,眾安道泰?!标U述了民富對國家強大和社會理想實現的重要作用。中國富民思想的淵源極早,《尚書》中有“裕民”“惠民”的觀點,《周易·益》有“損上益下,民悅無疆”,都把重視人民的利益視為統治者的德政。

孔子把傳統的富民觀點,豐富發展成為一種安邦治國的經濟理論,把人民的富足看作是政府獲得充足財源的基礎,主張民富先于國富,國富建立在民富的基礎上。于是便有了那段著名的對話:春秋時魯哀公向孔子弟子有若咨詢“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時,有若回答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

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繼承者孟子與荀子對富民思想作了進一步闡發。孟子一再強調:“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孟子·盡心上》)荀子對“國富”與“民富”的關系做出了精彩的論述:“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則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禮節用之,余若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夫君子奚患乎無余?”(《荀子·富國》)這段話的大意是:使國家富裕的方法,是節約開支,讓百姓富裕。百姓富裕了,物資也就多了,人人都能豐衣足食。百姓豐衣足食,土地就會肥沃且整治得好,收成就會成倍增加。這個時候,國君還會因為沒有剩余的糧食而發愁嗎?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依靠管仲的輔佐坐上霸主之位。管仲治國的核心就是主張富民?!豆茏印つ撩瘛分姓f:“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睆娬{道德進步必須以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為基礎。正是基于這樣的義利觀,所以管仲把富民作為治國的首要任務?!豆茏印ぶ螄分姓f:“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闭J為只有讓百姓富足,他們才能知禮守法,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衣食需求之后,人們才會有廉恥之心,國家才易于治理;反之,國家則難于治理。

猜你喜歡
國富裕民富國
周裕民
政清山河秀 國富歲月新
毛澤東:匡裕民受了一驚,蔣介石丟了一縣
荀子的經濟思想
走進綠水青山 聚焦退耕還林
杜富國寫的這4個字看哭國人
萬有引力重點知識梳理和分析
富國睿利9月1日起正式發行
新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調查研究
日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