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招商能力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

2014-11-19 00:55崔翔宇
科技創新導報 2014年26期
關鍵詞:政府職能政府

崔翔宇

摘 要:隨著政府主導型招商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如何充分發揮政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作用成為了關注的熱點。該文對政府招商能力進行了界定,并針對目前政府招商能力低造成的政府主導招商、招商效率低、威脅社會發展等現象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政府 招商能力 政府職能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9(b)-0227-01

政府在招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逐漸淡出,但政府仍然是招商引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角色。部分政府對于其招商能力不甚關注,導致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很多問題的出現。因此,如何在提高政府招商能力基礎上進行招商引資活動成為現今關注的重點。

1 政府招商能力的定義和范圍

1.1 政府招商能力的定義

黨的十六大明確了政府的職能主要是經濟協調、市場監管、維護秩序和社會服務四種。政府招商能力則指的是政府在處理這四方面工作的能力。通過加強政府招商能力可以轉變政府的角色定位,有效遏制和防止招商引資過程中政府工作中的各種越位、錯位和缺位現象。

1.2 政府招商能力的范圍

(1)制定當地產業政策的能力。從招商引資實踐看,配套企業往往是跟隨著主導產業和核心企業的,從而形成聚集發展。而產業政策是培養核心企業、主導產業的理論支持,是一個地區發展前景的重要體現,政府要靈活應對地區產業發展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以及其他的產業發展情況,根據產業政策對招商引資工作的目標進行具體規劃。因此,地方產業政策的制定成為了檢驗政府能力的重要體現之一。(2)營造投資環境的能力。通常而言,投資環境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所謂硬環境則是可以看到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是吸引投資者前來投資的基礎。與硬環境相比,軟環境簡單而言則指的是地區的文化環境或者市場保障和條件,是一個地區的內涵,并且軟環境已經越來越成為吸引招商的決定性因素。因此,作為投資環境的主導力量,政府有義務和責任完善本地的招商環境,將軟硬環境不斷優化,為招商引資工作做好條件建設,改變靠政策優勢招商的錯誤觀念。(3)監督和維護市場秩序的能力。政府的責任在于監督。而市場的公平公正與否直接影響到整個市場的經濟秩序,因此,維護市場環境的公平公正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政府在招商投資工作中,需要清理市場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堅決打擊分割市場行為和地方保護主義行為,為創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把好關。(4)維護公共產品的能力。招商引資過程中,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都是市場或者社會運行的關鍵部分,也是招商項目運行過程中的必要條件,政府作為其維護者,其能力高低直接干涉到招商引資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招商項目的順利進行。

2 政府招商能力缺失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表現

政府招商能力對于招商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倘若政府招商能力缺失,從結果上來說將不能促進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從招商引資工作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政府主導招商

政府對于自身在招商投資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政府的地位是為招商服務,不是直接干預招商工作的進行。但往往在有些地區,政府直接進行招商,主導招商,位于招商工作的前列,將招商引資數量作為人員考核的標準,這都源于對于政府角色的錯誤理解。

2.2 招商效率低

招商的主體是企業,而政府的“挺身而出”無疑增加了大量的成本費用,大量政府人員參與招商,浪費了資源和資本。同時,很多地區政府為了完成招商任務,往往只重視數量,而忽視質量。在招商過程中,大量招商利潤率較高的項目,并且盲目補貼合,制定不合理的優惠政策,造成了產業雷同現象嚴重,地區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復建設現象與日俱增。

2.3 對于社會發展造成了威脅

政府為了眼前利益,在招商過程中饑不擇食,在選擇項目時,專門選擇一些利潤高的項目,卻忽視項目本身的“副作用”。大量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產業的引入,造成了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甚至威脅居民的健康。

3 培養和加強政府招商能力的建議

3.1 轉變政府觀念

政府招商能力的提升要從根本上轉變政府在招商中的角色定位,由原來主導型轉變成新型招商模式。這也是一切政府招商能力的根本。政府過多干預招商的時代已經過去,應充分發揮企業的招商主體的作用,讓企業站在招商的前列,改變過去政府“大包大攬”的作風,為招商引資工作更多地空間和選擇。

3.2 切實增強政府招商能力

政府招商能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具體說來增強政府的招商能力則是緊緊圍繞政府的本職工作來進行的。(1)政府對于本地區的了解和考察時一切招商工作順利進行的條件,但這絕不是“走馬觀花”的參觀。政府要定期對地方進行評估,結合國家政策,針對其優勢、資源情況和龍頭企業的發展,制定和完善合理的產業發展計劃,以期吸引更多的技術和資金。(2)在招商引資工作過程中,環境的構建極其重要,它決定著招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招商前后,政府有責任做好投資環境的優化和項目的生產環境的完善工作。政府要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一方面惠及當地居民生活,另一方面為招商引資工作提供條件,保障招商項目的順利進行。(3)市場掌握著資源的配置,但是市場的監管卻與政府息息相關。市場能否順利運行,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方向的正確與否。政府要加強立法,用法律對那些擾亂市場秩序和破壞市場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同時鼓勵產業鏈和高技術含量企業發展,為弱勢企業提供一定的補貼和優惠。(4)加強社會服務質量,政府的社會服務工作是招商工作和項目順利進行的保障。為招商工作提供事前和事后咨詢服務,優化招商流程,合理安排招商工作進行,隨時關注產業發展情況。

3.3 加強招商引資隊伍建設和管理

招商隊伍水平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招商的質量。加強縱向招商隊伍建設,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政府為其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全面的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增強人員的全面素質保障,招商隊伍對招商環境和國家戰略的了解。

3.4 創新招商模式

現今,招商模式已經不再是政府主導招商,由“政策招商”、“親情招商”過渡到“產業招商”、“招商選資”等,招商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招商模式不再單一。政府要根據地方特點制定合理的招商模式,力求做到以最少的成本引進最好的項目。這就需要政府充分考察地方情況,結合招商情況,用創新驅動招商引資工作。

參考文獻

[1] 馬慶國,柳宏志.中國招商引資服務效能評價與功能轉型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38-44.

[2] 昌業云.論我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的路徑選擇[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5):125-128.

[3] 韓立民,林超.青島市招商引資模式創新研究[J].山東經濟,2008(2):141-144.

[4] 秦建輝.政府招商引資模式創新問題研究[J].知識經濟,2011(17):8-9.endprint

猜你喜歡
政府職能政府
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發展與實踐創新探析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政府職能轉變的積極嘗試
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問題研究
論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的政府職能轉變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學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政府必須真正落實責任
西方國家政府職能的演變及對我國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