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統治東北期間教育侵略罪證實考

2014-11-24 16:45白宇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2期

[摘 要]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長達14年,其施行的奴化教育作為教育侵略的主要內容貫穿始終。日偽教科書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教學材料,成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國青少年兒童的載體和工具,也是日本殖民者進行教育侵略的絕對罪證。本文以日偽教科書《國民學校滿語國民讀本》第八卷為例,對日本殖民者蓄意篡改中國和滲透奴化思想等奴化教育內容進行了研究和考證。

[關鍵詞]日偽教科書;奴化教育;篡改歷史;罪證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長達14年,其施行的奴化教育作為教育侵略的主要內容貫穿始終,是整個侵華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1932年3月1日,以溥儀為“皇帝”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日本帝國主義扶植下成立,東北徹底淪為日本殖民地。在偽滿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文化教育系統被統治機構嚴密監管,決定了其具有壟斷獨裁、高度集中的特征。日本侵略者在偽滿洲國建立完善的殖民奴化教育體制,通過學校等教育機構大力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政策,推行日語、篡改中國歷史,給中國東北青少年和兒童造成了深重災難,而由日偽政府擬定編撰的教科書作為學校教育主要教學材料,直接成為日偽政府推行奴化教育,泯滅東北少年兒童民族意識與國家觀念的重要載體和工具。日本殖民者把教育作為擴張侵略和殖民統治的工具,是有組織有預謀實施的思想侵略行為。教科書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教學材料,編審官室和編審委員會由日本人直接控制,編纂職權一直被日本殖民者集中在偽滿中央政權。日偽教科書是客觀現實與侵略政策相結合的產物,是日本殖民者進行教育侵略的重要載體和絕對罪證,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和教育意義。

本文以“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藏日偽時期國民高等學校和女子國民高等學校教學課本《國民學校滿語國民讀本》第八卷為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將日偽統治者奴化愚弄中國學生,美化殖民統治的丑惡目的揭示出來?!秶駥W校滿語國民讀本》第八卷是日偽時期小學教育課本。

館藏該書無封底,經查為偽康德10年(1943年)5月10日由滿洲圖書株式會社發行,為日偽時期小學教育課本。(1)封面左下角印有“滿洲帝國政府”字樣。目錄:“一、我們少年;二、山丹花;三、造林;四、木和磚;五、蜜蜂;六、蕩舟;七、世界;八、供月;九、用功;十、照相;十一、農事改良;十二、松鼠和馬;十三、害蟲和益蟲;十四、寫信須知;十五、不識字的苦處;十六、孝子墳;十七、保險;十八、中江藤樹;十九、興農合作社;二十、火;二十一、雪;二十二、滿洲國前史;二十三、我國和日本?!?/p>

一、篡改東北歷史混淆學生視聽

日本殖民者早在發表滿蒙獨立建國構想的代表性著作《滿蒙建國論》里,就提出“滿洲共和國政府文教當局必須嚴格選擇教材,利用教材宣傳滿蒙自成一體的歷史和日滿關系的密切,以新的國家觀念武裝國民的頭腦”(2),這個建議成為偽滿教科書編撰、發行的指導原則?!秶駥W校滿語國民讀本》第八卷為日滿政府統治末期,“國定”、指定教科書階段發行出版。這一時期偽滿教科書的編纂和使用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采取了一系列適應戰時體制的措施,一些臨時性讀物編寫倉促,很不正規,局面呈現出混亂不堪的狀態。

課文節選

二十二 滿洲國前史

我國被稱為滿洲是在三百余年前清朝建國的時候。在清朝以前隨著朝代的更迭名稱也屢有變易。我國最古老的民族,是所謂肅慎族。三千年前他們便在北滿各處過著狩獵的生活了。其后,在現在的新京附近居住的扶余族,漸漸得勢南下,由通化輯安到朝鮮北部奠都平壤,稱為高句麗。高句麗有七百年的歷史,后為唐所滅?!?/p>

……中華民國成立后滿洲為張作霖等軍閥所占據,與中國政府時和時離。作霖死后其子學良繼續占據滿洲。嗣因其軍隊有炸破鐵道事件遂引起來滿洲事變。張氏敗退,新滿洲便獨立為一國了。

二十三 我國和日本

……滿洲自日俄戰后經日本極力開發,各方面都急遽的發展起來。尤其南滿洲鐵道沿線,不但教育普及,產業發達,即其他各種設施,也無不加以整頓,而成了滿洲開發的中心地帶。當時滿洲為張作霖所占據,作霖死后,其子學良遂承襲父位而統治滿洲。更乘中華民國內亂,進兵北京,伸張其勢力于華北。張學良的勢力既盛,乃肆意蹂躪日本的權益,妨礙日本人的發展。終于因他縱令部下軍隊,爆破柳條湖附近的南滿洲鐵道惹起滿洲事變,結果,張學良被日本軍隊逐出了滿洲。此時苦于虐政的民眾切望獨立,乘此時機在各地方成立了政權。以后各地又派代表于奉天聚開會議,遂于大同元年三月一日向中外宣明了滿洲國的獨立,定年號為大同,恭迎今上就任執政,奠都于長春,同時改稱長春為新京。是年九月十五日日本首先承認我國的獨立。大同三年三月一日,我國更實施了帝政,今上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康德。是年六月,日本天皇陛下欽派秩父宮殿下為特使,前來我國,慶?;实郾菹碌募次??;实郾菹聻榇鹬x日本朝野的仗義援助,于康德二年四月躬訪日本?!?/p>

課文中頻繁出現東北地區民族名稱,提出“我國最古老的民族,是所謂肅慎族”,東北的歷史朝代是:肅慎、扶余、高句麗、遼、金、元、清,后“進入北京平定中國全土”。日偽政府篡改發展過程,將民族名稱羅列成“歷史”,妄圖割裂東北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淵源關系,把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課文中更將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而引發的“九一八”事變,巫為“作霖死后其子學良繼續占據滿洲。嗣因其軍隊有炸破鐵道事件遂引起來滿洲事變”,并在第二十三課“我國和日本”中重復描寫“張學良的勢力既盛,乃肆意蹂躪日本的權益,妨礙日本人的發展。終于因他縱令部下軍隊,爆破柳條湖附近的南滿洲鐵道惹起滿洲事變”。課文中反復強調事變起因,顛倒黑白,推卸責任,意在混淆中國少年兒童是非觀念,認敵為友,以達到殖民奴化教育目的。

日本侵略者為達到統治東北、滅亡中國的目的,肆意篡改歪曲中國歷史,遏制民族文化傳播。如把中國古代固有道德說成是來自日本的“東洋道德”,將中國的“王道”說成是日本的“皇道”等。在教育方針上偽滿文教部則把詔書的精神體現為:“其大方針于教育方面,在使全國深切體會一德一心,不可離之日滿關系,并取法日本,以東洋精神中心之基本道德觀念及實業教育為主”。(3)日本帝國主義的陰惡用心有二:其一,妄圖用所謂的“天照大神”來使東北人民忘記自己的祖先,這是比武力侵略更隱蔽、更險惡的侵略手段;其二,妄圖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內容來附會殖民統治的道德觀念,具有相當的迷惑性。日本殖民者假借偽滿政府之手極力遏制民族文化傳播,采取一系列強制措施割裂東北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關系,妄圖從文化上使東北與中國切斷聯系,把東北從中國分裂出去。

二、美化日偽統治向學生滲透日本文化

日本殖民者侵占我東北三省,背負累累血債,所犯罪行罄竹難書。日偽教育當局卻在這本教科書中為其歌功頌德,宣稱“滿洲自日俄戰后經日本極力開發,各方面都急遽的發展起來。尤其南滿洲鐵道沿線,不但教育普及,產業發達,即其他各種設施,也無不加以整頓,而成了滿洲開發的中心地帶?!眰螡M政府實際是為虎作倀,在日本殖民者扶植下成立的傀儡政權,卻變成“苦于虐政的民眾切望獨立,乘此時機在各地方成立了政權。以后各地又派代表于奉天聚開會議,遂于大同元年三月一日向中外宣明了滿洲國的獨立,定年號為大同,恭迎今上就任執政,奠都于長春,同時改稱長春為新京?!眰螡M政府把自己標榜成眾望所歸,解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英雄和救世主,堪稱厚顏無恥之極。而日本政府作為“友邦”,于“是年九月十五日”“首先承認我國的獨立”,并在偽康德元年六月,“日本天皇陛下欽派秩父宮殿下為特使,前來我國,慶?;实郾菹碌募次??;实郾菹聻榇鹬x日本朝野的仗義援助,于康德二年四月躬訪日本?!比毡局趁裾吲c偽滿政府實為一丘之貉,都是欺壓東北百姓的虎狼之輩,卻惺惺作態,欲蓋彌彰。其在教科書中隨意偽造事實、篡改歷史,愚弄和欺騙東北少年兒童的丑惡行徑令人發指。

教科書中出現的美化日偽統治內容和推行日語教學、宣揚日本文化等一樣,都是日偽統治者用日本軍國主義文化取代中華文化所采取的手段之一。使東北人民從思想上發生本質變化,忘記本來民族,親近日本,甚至敬仰日本文化,從而使被奴役者并不覺得正在被奴役,而是在鼓勵和贊揚聲中,心甘情愿地按照傀儡計劃一步步實現日偽政府所設定的人生目標。日本殖民者在各侵略占領地建立日本“神社”、“忠靈塔”和“忠魂碑”等祭祀建筑和場所,并通過它們宣揚軍國主義精神,強迫中國民眾朝拜,控制中國民眾思想。偽滿政府出版的教科書中也插入很多關于“神社”的描寫,意在對學生強化“神社”的重要性和朝拜的必要性。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僅其在沈陽所建神社可考證的就有4處,舊址分別在八一劇場、中華劇場、724和公安廳宿舍。偽滿親歷者趙北柯曾回憶中提到:“‘新京南郊歡喜嶺,毗鄰‘建國大學,還建立了一座‘建國神廟供人禮拜。百姓路過神社、‘忠靈塔必須脫帽鞠躬敬禮?!保?)日偽政府規定,中國人每天都必須行兩次“遙拜禮”,而且要先向東京日本天皇方向,再向新京(長春)偽帝宮方向,各行一個90度的鞠躬禮。日本官吏和漢奸帶頭,天天向“建國神廟”行禮,以示虔誠信奉其“權威”。偽《保安法》中特別規定,如犯有對“建國神廟”“不敬罪”者,要判處1~7年徒刑。偽滿學校也強行規定,學生每天上下學路過神社,在校經過“御影奉安殿”,都要脫帽行禮致敬;出入校門要向“建國神廟”或“建國忠靈廟”敬禮,否則就要受罰?!保?)通過強制規定東北民眾和學生對日本“神社”、“忠靈塔”等建筑舉行的各種儀式和日常禮敬行為,強化日本民族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結合日偽政府通過教科書灌輸給學生的日本歷史、民生風俗等親日內容,進一步奴化學生思想,企圖以此改變東北學生習慣和信仰,使其崇日媚日,利于殖民統治控制。

日本殖民者在東北推行奴化教育政策,推廣日語替代漢語以達到語言同化,強迫東北人民朝拜日本神靈,在心理上將日本民族神化。從“奴化”到“同化”再到“神化”,究其種種,其目的都是企圖從根本上泯滅東北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從靈魂深處抹去中國人的生活傳統與歷史印跡,強調日本的宗主國地位和其不可抗拒性。日本殖民者實施的奴化教育政策,在長期高壓政策的威逼下直接導致青少年學生奴隸意識的形成,使東北教育原有的發展成果遭受嚴重摧殘,給東北人民造成了永久性傷害。日偽時期編撰并強制推行的教科書背離了增進知識技能、影響人們思想品德的教育宗旨,成為日本殖民者向東北青少年兒童灌輸奴化教育思想的侵略工具。60多年后的今天,日偽教科書作為日本侵華時期奴化教育的罪證陳列于博物館,其職責轉變為宣傳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歷史真相不應被遺忘,對日偽教科書這一特定時期歷史文物的研究工作意義重大,我國作為殖民統治下奴化教育的受害者,更應該提高對日偽教科書搜集保護和研究狀況的重視程度,對當今生活在安逸環境中的人們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注釋:

(1)齊紅深,《偽滿洲國小學教科書》。

(2)齊紅深,《偽滿教科書的編撰、發行與目前收藏、研究狀況》,《九一八研究》第十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155頁。

(3)《第三次滿洲帝國文教年鑒》,1937年1月刊行。

(4)齊紅深主編,《日本對華教育侵略》,昆侖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第109頁。

(5)《歷史永遠不能忘記——遼寧人民抗日斗爭圖文紀實》,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編,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作者簡介:白宇,女,1978年出生,工作于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員,保管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