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魏政權立后的解讀

2014-11-24 04:08楊浩燁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楊浩燁

[摘 要]一般來說,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婚姻和等級、政治是聯系在一起的。他們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他們要求婚姻雙方的階級地位相當,為了保持自己血統的高貴,專門與一些豪門大族聯姻。但研究一下曹氏的后妃,可以發現曹魏三代君王所立的諸位皇后,出身都不高貴。這些并非偶然,是有一定原因的。這種立低賤者為后的方法雖在當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畢竟是一定形勢下的權宜之計,有悖于封建禮法,為正統所不容,它不會長久相沿,只是歷史上的曇花一現。

[關鍵詞]曹魏后妃;出身;低賤者;外戚

在封建社會,一般來說統治階級的婚姻和等級、政治是聯系在一起的。他們的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他們要求婚姻雙方的階級地位相當,為了保持自己血統的高貴,專門與一些豪門大族聯姻?;蛘吒匾氖堑弁鯙槭顾麄兊慕礁€固,采取與豪門大族締結姻親方式來鞏固其統治。因此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結婚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決不是個人的意愿?!盵1]“王者之娶,必先選于大國之女?!盵2]也是這個意思。

“曹氏自好立賤,未有能以義舉者也。然后職內事,君聽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茍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終者也,殆必由此亡國喪祀矣!”[3]這是魏國皇帝曹叡的妃子虞氏對曹氏立后的評價。研究一下曹氏的后妃,可以發現曹魏三代君王所立的諸位皇后,出身都不高貴,甚至有是煙花女子。

曹操的原配夫人丁氏,與曹操的感情不和,被逐送回娘家,她的出身不詳。后曹操立其妾卞氏為妻取代丁氏。卞氏“本倡家”,出身于賣藝為生的家庭。雖出身低微卑賤,但是曹操很寵愛她。曹操封魏王,冊封她為王后,子曹丕即帝位,她被尊為皇太后,其地位尊貴可見一斑。

曹丕的妻子甄氏原是袁紹之子袁熙之妻,身世顯赫,出身于“世吏二千石”的士族大家,又作為魏明帝曹睿的生母,甚為得寵,理應立為皇后,可是卻被賜死。而曹丕所立的皇后郭氏則非士族出身,“祖世長吏”。早年父母歿,后來進入曹丕府中,當時曹丕尚未為王儲,郭氏“有智數,時時有所獻納”,助曹丕登上太子位,即“文帝定為嗣,后有謀焉”。曹丕繼位后,欲立郭氏為后,還招來朝臣反對,“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輔,亦有內助,治亂所由,盛衰從之?!窈髮m嬖寵,常亞乘輿。若因愛登后,使賤人暴貴,臣恐后世下陵上替,開張非度,亂自上起也?!盵4]但曹丕還是堅持己見,自此郭氏被立為后。

魏明帝曹睿所冊立的皇后毛氏,父毛嘉是“典虞車工”,出身也不高貴。嘉因女兒封后而被尊為博平鄉侯,明帝下令朝臣到他家赴宴以示尊寵,可是毛嘉“其容止舉動甚蚩騃,語輒自謂‘侯身,時人以為笑”[5]。雖其身份地位因封官加爵提高,可是其不懂得上層社會的禮儀而成為笑柄。其家身份卑微由此可見。

總之,曹魏皇后都出身卑下,“大都是一些名位低微,在政治上無所作為的家族,甚至倡家伎女、再醮之婦、工匠之女,都可以納為后妃”[6]。對于這,陳壽在《三國志》中有所評論:“魏后妃之家,雖云富貴,未有若衰漢乘非其據,宰割朝政者也。鑒往易軌,于斯為美?!盵7]可見他對曹魏后妃之家持贊賞態度。一般來說,在古代,統治者對妻族的地位是有講究,婚姻常被用作不同社會和政治集團間進行聯合的工具??墒遣芪翰⒉恢v究妻族的地位,后妃卑賤的出身也沒有受到宗室和大臣的大規模的排斥。這些并非偶然,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第一,東漢末年長時期的太后專權外戚專政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機進而政權旁落,曹氏立賤就是為了防止后妃預政和外戚勢力的強大而重蹈覆轍?;屎蟪錾砦①v,外戚家自然沒有政治勢力相互勾結而左右朝政。甄氏出身“世吏兩千石”的豪門大族,才貌絕倫,孝敬長輩,生了兒子曹睿,應該是立后的最佳人選。曹丕卻殺了甄夫人而立了出身不高的郭夫人為后,這與曹氏防止后妃外戚預政的思想是相符的。第二,曹魏諸帝所立的皇后自身素質都比較高,不僅美貌,而且聰慧,諸帝在立后時情感因素應該是占較大比例。高貴鄉公曾說:“魏家前后立皇后,皆從所愛耳?!盵8]第三,卞氏、郭氏這兩位皇后都善于進行政治活動,這會更加鞏固曹魏君主的政治地位,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順君主心意的。如189年董卓到洛陽,曹操出逃避禍,曹操部屬人心惶惶,打算逃亡,卞后出來制止他們,曹操聽說此事對她敬重有加。曹丕的皇后郭氏善于獻計,曹丕與弟弟曹植爭奪太子之位取勝與郭氏的計謀是分不開的。曹丕即帝位后,對大臣反對置之不理,將郭氏立為后。第四,從曹魏統治者的出身來看,曹操是宦官曹嵩的養子,祖父是有名大宦官曹騰,雖然家世顯赫,但是地位不高,非豪門貴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是不愿意甚至不屑于與豪族通婚的。第五,曹魏新建政權的行為沖擊了封建舊秩序,利益受損的豪門、貴族、大官僚很難采取合作的態度而和曹魏通婚,并且曹魏也需要新興勢力的支持,即希望得到中下層社會力量的補給。因此這些新興君主他們在婚姻上蔑視門第之見,娶平民女,甚至是娶娼妓。這些都是曹魏籠絡中下層社會力量的體現。

曹魏立低賤者為后的做法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有其社會原因,某種程度上也具有一定必要性。當然這種做法產生了一些積極的效果。首先,曹魏吸取前車之鑒,選擇出身低微的女子進入后宮,可以有效防止外戚竊權弄柄,左右朝政??傊?,曹氏一代的外戚,極少插手國事,曹魏政權也沒有出現像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專權的政治局面。其次,曹魏立低賤者為后,可以得到中下層社會力量的支持,排斥了舊的社會勢力,從而可以開創一個全新的政治局面,這對曹魏政權的發展是起到了促進作用。

然而曹魏對待后妃之家的態度又極其好,給予大量的封賜,如卞后的弟弟秉,先封為都鄉侯,后來又進封開陽侯,食邑有一千二百戶,而且為昭烈將軍。后又封秉子蘭為奉車都尉、游擊將軍,又加散騎常侍。對于郭皇后之兄郭表詔封安陽亭侯,又進爵鄉侯,遷中壘將軍,后又遷昭德將軍,加金紫,位特進。毛皇后之父毛嘉,先被拜為騎都尉,又進為奉車都尉,后又封嘉博平鄉侯,遷光祿大夫,后又位特進,寵賜甚眾。這些封賜抬高了妻族的地位,那樣曹魏就不怕外戚勢力強大,進而威脅中央政權嗎?對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首先,中國古代社會,自從漢朝以來是特別崇尚儒家思想的,儒家提倡孝道。作為一國君主必定更為注重孝道,所以曹魏君主對于后妃皇太后和皇后的家人(也即外戚)給予賞賜也是說得過去的。其次,曹魏政權對于外戚是給以恩而不給以權,即給外戚許多名譽金錢方面的賞賜,雖名號顯赫,但實權全無。外戚所擔任官職大多坐食俸祿,很少有機會參與大政,自然無法干預朝政。再次,后妃對于其家人也多是公正無私,提醒他們不要過分奢侈。如曹操的卞后見家人都是嚴厲苛刻的臉色,勸誡她的家人“常務節儉,不當望賞賜”,家人若有犯科禁的,會對他們罪加一等。由此可見,曹魏政權對于外戚們是恩威并施的,并且有意地進行嚴格控制。外戚要想力量很強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曹魏立低賤者為后的做法畢竟是一定形勢下的權宜之計,有悖于封建禮法,為正統所不容,封建統治者都希望通過與豪門大族的聯姻進而鞏固政權,而后來的兩晉南北朝的后妃大都出身于豪門世族,正是這種體現。因此曹魏這種冊立皇后政策是只是歷史上的曇花一現,不會長久相沿。

參考文獻: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陳恩虎.中國封建社會后妃來源探析[J].社會科學,1998,4.

[3][4][5][7][8]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

[6]黃清敏.曹魏政權的以賤立后觀[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