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劑辨證治療粉刺186例臨床觀察

2014-11-26 07:25彭福群王彥君
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 2014年5期
關鍵詞:葦莖連翹方劑

彭福群,沈 鍵,王彥君

(1.河南省現代醫學研究院 中醫院,鄭州450006;2.鄭州澍青醫學高等??茖W校,鄭州450064;3.鄭州廣安中醫院,鄭州450052)

粉刺在西醫稱為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因典型皮損能擠出白色半透明狀粉汁,故稱之粉刺[1]。

2008年11月~2013年11月,鄭州廣安中醫院采用中醫內科常用方劑辨證治療粉刺186 例,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86 例患者均為在他處治療1個月以上且療效不佳的門診單純粉刺患者,其中女128 例,男58 例,年齡15~35 歲,平均(22.7 ±2.9)歲,病程3個月~15 a。

1.2 診斷依據 符合以下條件:①初起在毛囊口,呈現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亦可演變為膿皰。此后可形成硬結樣白頭粉刺或黑頭粉刺,嚴重病例可形成硬結性囊腫。②多發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③多有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誘發。④青春期過后,多數可自然減輕。⑤婦女多伴有月經不調。

2 證候分類

2.1 肺經風熱 丘疹色紅,或有癢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2.2 濕熱蘊結 皮疹紅腫疼痛,或有膿皰,口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2.3 痰濕凝結 皮疹結成囊腫,或有納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脈滑[2]。

3 辯證治療

3.1 肺經風熱 因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皮毛者人體之藩籬,故風熱郁積(又熱為陽邪其性上炎),易發面部為丘為疹[3]。宜以銀翹散與葦莖湯合用靈活變化。

3.2 濕熱蘊結 近年來,民眾生活水平提高,營養攝取普遍增多;體力勞動減少,先天享賦濕盛,加之青春陽旺,多食肥甘辛辣,酒飲起居失常,陽助濕而化熱,循經上行于面,而發面部丘疹[4]。治以清熱利濕,首選龍膽瀉肝湯靈活變化。

3.3 痰濕凝結 患者日常生活毫無規律,隨心所欲,縱食生冷,膏粱厚味,豪飲酗酒;傷及脾胃影響運化,導致津液輸布失常,聚而成濕,日積月累濕聚為痰,痰阻氣機,氣血不暢,聚于體表,發為皮疹,由于脾不運化,有時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遷延不愈形成囊腫,舌淡胖,苔薄,脈滑。治以化痰散結以海藻玉壺湯為基礎方并隨癥加減。

4 方劑組成

4.1 銀翹散 始載于《溫病條辨》,方由連翹、銀花、苦桔梗、薄荷、牛蒡子、竹葉、芥穗、淡豆豉、生甘草組成散劑,鮮葦根湯煎服。方劑中銀花、連翹涼透熱毒為君;薄荷、豆豉、荊芥辛散肌表助君透邪為臣;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祛痰為佐;竹葉、蘆根清熱生津為使,以上合用起到涼透熱毒作用。

4.2 葦莖湯 始載于《金匱要略》,方由葦莖、薏苡仁、冬瓜仁、桃仁組成。方劑中葦莖甘寒,清肺熱為君;瓜瓣排膿為臣;桃仁祛瘀,薏苡仁清肺破毒腫,同為佐使,共奏清肺化痰祛瘀排膿之效。

4.3 龍膽瀉肝湯 始載于《醫方集解》,方由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黃、柴胡、生甘草組成。方劑中龍膽草上清瀉肝膽濕熱為君;梔、芩瀉毒火燥濕熱為臣;車前子、木通、澤瀉祛濕熱,當歸生地補血涼血共為佐;柴胡引藥入經,甘草為使,調藥緩急,以上各藥合用共同起到清肝膽濕熱的作用。

4.4 海藻玉壺湯 始載于《外科正宗》,方由海藻、貝母、陳皮、青皮、昆布、海帶、川芎、當歸、半夏、連翹、甘草、獨活組成。方劑中海藻昆布海帶散結為君,象貝連翹散結消腫和歸、芎、獨活入血行氣共為臣,青陳二皮疏肝理氣作為佐藥,甘草補虛解毒調和諸藥為使,共奏化痰軟堅,理氣散結之效。

5 療效評定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治愈:皮損消退,沒有自我能感覺到的異常變化。好轉:自我能感覺到的異常變化明顯減輕,皮膚損害的改善達到30%以上。未愈:皮膚損害及自我能感覺到的異常變化均無變化,或者皮膚損害的改善達不到30%。

6 治療結果

共收治186 例,總有效人數183 例,占總人數98.4%(見表1)。

表1 粉刺治療結果

7 小結

運用中醫常用方劑治療粉刺并不少見,中醫治療此病的臨床優勢和良好前景逐漸顯示出來,雖其療效比較肯定,但運用并不普遍,臨床所用方劑多為自擬方,隨意性較大,缺乏規范性。究其原因,與這些古方多散在眾多的古醫籍中,缺乏系統的發掘分析和整理有關。若能以法類方、以藥類方,醫生進行收集、整理,加以系統化,規范化,不僅能為開發治療粉刺新中成藥奠定理論基礎,還有利于中醫藥治療規范化,更能推動中醫藥學的發展和進步。

[1]朱 霞,謝民棟,梁劍凌. 中醫辨證治療粉刺100 例臨床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21):42.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58.

[3]許鴻佳,邱 鋒. 中醫藥治療痤瘡研究進展[J]. 光明中醫,2012,27(3):606.

[4]俞若熙,倪 誠,王 琦.王琦教授從濕熱體質論治痤瘡的理論探析[J]. 中華中醫藥雜志(原中國醫藥學報),2012,27(4):879.

猜你喜歡
葦莖連翹方劑
葦莖湯加減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
加味千金葦莖湯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熱壅肺證的有效性分析
保和丸中連翹的作用擷菁
千金葦莖湯治療鼻淵經驗探討
中藥方劑在治療黃褐斑中的應用
《金匱要略》黃芪類方劑探析
關于連翹茶你知道嗎
2015版《中國藥典》連翹項下連翹苷、連翹酯苷A測定方法的改進
論方劑的配伍環境
甘草在方劑中的作用及配伍規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