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志愿服務校地對接合作模式的探索

2014-11-27 01:20肖芬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14年11期
關鍵詞:合作模式志愿服務

摘要:本論文探究大學生志愿服務“校地對接”模式的發展建設,通過對廣州地區校地志愿服務合作對接現狀進行分析,明確了校地雙方的角色定位,通過八項措施,探索校地志愿服務對接新模式,促進校地志愿服務深入發展,提升高校育人和服務功能。

關鍵詞:志愿服務 校地對接 合作模式

0 引言

廣州是著名的“志愿之城”,長效的志愿服務合作模式是實現志愿服務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靶5貙印焙献髂J降慕?,對于建設與完善廣州地區大學生開展社會志愿服務的聯絡機制和合作平臺,全面統籌校地志愿服務項目資源,科學整合人力資源,開發新合作項目,促進校地志愿服務深入發展,實現高校育人和服務地方兩不誤,不斷提高廣州地區志愿服務水平,推動全市志愿服務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校地志愿服務工作合作對接現狀

1.1 呈現臨時性、暫時性的特點,短期行為較為明顯。由于政府缺乏大學生志愿服務的長期發展的支持與統籌,使得服務內容臨時性、暫時性的特點較為突出[1]。例如: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志愿服務任務內容除了春運志愿服務、家電義務維修等活動與專業結合教緊密,技能性較強項目外,主要以一般臨時活動為主,定點長期的合作項目非常少,如:白云區年度龍舟賽、白云區年度安全生產宣傳、白云區“愛衣”行動、荔灣區環保植樹等活動項目,往往是有空組織學生參加、無空則不參與。這樣服務內容不穩定,不能長期規劃和統一安排工作,不能滿足大學生志愿者的長期服務需求。

1.2 計劃缺乏周密安排,對志愿服務工作造成不暢。目前團區(市)委的志愿服務工作普遍缺乏周密的計劃,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各級政府或部門的志愿服務需求工作很難提前上報備案,給團區(市)委工作造成被動;第二,自身缺乏對志愿服務工作有一個周全的安排和計劃,造成工作很難實現系統性和有計劃性。志愿服務工作沒有提前做好計劃,突擊現象很嚴重。

1.3 費用有限,工作安排欠合理,高校積極性不高。盡管現在政府對志愿服務工作劃撥了專項經費,但是經費非常有限,基本上僅夠解決志愿者基本的交通與餐飲問題,很少給高校志愿者組織和管理經費。而學校除了要花大力氣招募志愿者外,還得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派專人跟進和監督活動過程,志愿服務工作的老師往往犧牲休息日去組織開展工作。此外,很多志愿服務工作時間比較長,平均超過8小時/天,甚至很多志愿者利用課余時間參與,連續奮戰給學生志愿者造成身體上的疲勞,影響上課的情緒,學習質量下降,出現專業老師對志愿服務意見大。使得負責志愿服務工作的校團委兩頭為難,除了經費得不到保障,還得受到師生的質疑。所以,目前廣州大多數高校對志愿服務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1.4 部分制度和條例不能體現作用,難以調動志愿者的積極性。廣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很多關于保障志愿者權益的條例和辦法,廣州團市委也制定了很多激勵措施,這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很多制度和條例在真正執行過程中會出現偏差。例如: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組織方應該給志愿者購買人身保險。但是,很多志愿服務時間都具有臨時性,時間相當緊迫,根本沒有時間或者忽略購買保險,只是給予志愿者一定的補貼了事;志愿時管理不夠規范,高校對志愿時管理的辦法還不太重視,很多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很多的志愿服務工作,但是志愿時管理系統登記的時間與實際相差很大。甚至有些志愿者根本不了解有志愿時管理系統的存在,有些志愿者知道有此系統,但是不知道志愿時的作用是什么。另外,廣州現已實行了志愿者注冊制度,但是高校在這方面工作的持續性較差,只要上級部門有文件通知要求,團委才會開展這項工作,使得很多大學生沒有注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志愿者。

2 校地雙方在志愿服務中的角色定位

2.1 政府方面。第一,是一個策劃者。無論什么類型的志愿服務活動,團區(市)委都需要與相關部門進行詳細的磋商和溝通,共同商討確定志愿者的需求量。然后,根據有關要求制定志愿服務活動的工作方案,安排志愿者服務崗位,并將需求的崗位要求進行分類,根據類型對志愿者進行招募。第二,是一個監督者。志愿服務的質量高低決定著服務的效果,為了提高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團區(市)委都會實行項目負責制,安排專人負責與志愿者輸出單位進行對接,并全程對志愿者實行過程監督,時刻提醒志愿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服務態度,爭取達到志愿服務預期的效果,贏得各方的好評。第三,是一個保障者。志愿服務需要財力和物力上的保障,團區(市)委作為志愿服務的牽頭單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解決志愿者的交通和餐飲等問題,確保志愿者的權益得到保障。第四,是一個考核者。團區(市)委針對每一個志愿服務項目都會有總結和考核。當志愿服務工作完成后,都會對志愿者進行一個系統的評價考核,考核結果是反映一個志愿者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高低的重要依據。根據考核結果,對優秀的典型代表進行宣傳,對表現不好的進行批評教育。

2.2 高校方面。第一,是一個組織者。團區(市)委接到具體任務后,就會根據實際情況與高校溝通,把任務下達到高校,讓高校具體操作招募志愿者,開展志愿者組織報名工作,并對志愿者進行相應的培訓,實現招募和培訓包辦服務[2]。第二,是一個實施者。高校根據團區(市)委的任務和崗位要求,采取各種組織形式安排志愿者到崗,具體操作實施崗位人員的分配,實現志愿者的合理配置。第三,是一個管理者。高校組織志愿者到崗后,還得安排專人負責對志愿者隊伍的管理工作,工作內容包括對志愿者的調動和重新再分配等等,還要處理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確保志愿服務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3 加強溝通合作,促進“校地對接”模式健康發展

3.1 屬地管理,就近就便,實現無縫對接。在團市委近期的一項調查中顯示,超過九成大學生熱衷參與志愿服務,他們大多把參與志愿服務當成提前接觸社會的平臺。廣州高校如何依據自身專業特點,打造適合各專業學生的志愿服務品牌活動,努力做到塑造精品,讓大學生在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對本專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做到志愿服務、專業學習兩不誤。目前,面對日益龐大的高校大學生志愿者隊伍,應該根據“屬地管理”原則,讓各區(市)直接與所在本區(市)高校實現無縫對接。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如果出現某些區(市)沒有高校,就根據“就近就便”原則,與鄰區的就近的高校進行合作對接。這樣,能夠節省志愿服務過程中的成本,也能提高志愿服務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便于區校雙方對志愿者進行管理和監督。

3.2 制定志愿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實現工作常態化。團區(市)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志愿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聯席會議領導小組,成員應該包括團區(市)委主要負責人、高校團委負責人、街道或社區團組織負責人和高校志愿者代表等。通過定期召開會議,對前一階段志愿服務工作進行總結,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布置。同時,對志愿工作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的辦法,對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宣傳,確保志愿服務工作順利和高效運轉。通過聯席會議制度,要形成統一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為有效推動志愿者工作深入開展打下基礎。

3.3 以高校為陣地,抓實志愿者培訓工作。廣州高校有很多教學資源,包括場地、師資等等,這正好能夠解決志愿者的培訓場地缺乏和培訓效果不佳等問題。團區(市)委可以以掛牌形式在高校成立培訓基地,并為高校提供相應的保障,實現資源共享。這樣,可以對大學生志愿者實現就地培訓。同時,也可以按照就近原則把社會志愿者集中到離他們居住地比較近的高校培訓,提高社會志愿者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有了扎實和系統的培訓,志愿者的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此外,志愿服務培訓工作的開展,也能在高校中起到廣泛宣揚志愿服務精神的效果,使更多的大學生自愿參與志愿服務,為社會做貢獻。

3.4 聯合企事業單位,深化志愿服務內涵。根據中央關于對志愿服務活動的意見落實,團區(市)委在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志愿服務隊伍,創建志愿服務工作示范點,圍繞關愛職工(農民工)及其子女、安全生產心理輔導等企業內部志愿服務內容,創造出自己的工作亮點和特色品牌,開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梢酝ㄟ^團區(市)委的牽線搭橋,高??捎媒Y合自身專業或品牌服務項目,深入參與企事業單位內部志愿服務活動中,例如派學生干部隊伍利用假期到事業單位、社區掛職鍛煉,將專業知識與品牌項目帶入事業單位,助力事業單位創服務特色與品牌,深化高校志愿服務內涵。

3.5 建立社區服務基地,發揮長效機制。廣州高??梢酝ㄟ^團區(市)委聯系,建立社區志愿服務基地,例如申請進入街鎮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承接服務中心一些公益服務項目,不僅充分有效利用政府部門提供的平臺與建設經費,更能通過“醫療保健”、“法律援助”、“勞動就業”、“家電維修”等專業類服務使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學以致用的同時真正實現服務社區的功能。由于工作場地、服務對象的穩定性、項目經費的保障性,更有助于實現項目的特色品牌化、服務的長期常態化。

3.6 人員互派互聘,加強交流與合作。團區(市)委和高校應該在人才交流方面進一步加強,增強雙方的認識和感情,促進區校合作更有效和高效運作。高??梢赃x派年輕共青團干部到團區(市)委進行跟班學習或者掛職,這樣既可以增長團干部的見識,也能更清晰認識到區校合作的方向和內容。例如: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選派團總支書記到白云區石井街團工委掛職副書記,將街鎮(區)與學校緊密連接,加強了工作交流合作與共建,利于各項黨、團合作共建項目順利對接與完成。

此外,團區(市)委可以選派優秀志愿工作者到高校進行專題講座,或者擔任志愿培訓講師等,既能很好地宣揚志愿服務精神,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投身到志愿服務工作中,更能清楚了解到高校志愿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共同研討、協助解決實際困難,促進高校志愿服務工作健康發展。例如:團區(市)委選派全國道德模范趙廣軍同志到各高校進行專題巡講,給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弘揚志愿精神的同時給大學生上思政教育課。同時,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聘請趙廣軍同志為學院的思政課兼職老師,長期合作,提高思政育人的質量。

3.7 項目化運作,提升志愿服務質量。目前,志愿服務任務都是由團區(市)委分配到高校,讓高校協助實施,高校對此項工作缺乏主動性與創造性。實施項目化管理,能更好地提高高校的工作積極性。項目化管理的特點是在立項、資金籌措、執行、管理、評估等每個環節、每個步驟上都可以制定具體的標準,進行量化評估,并明晰項目分工和責任。從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到開展活動與實施重點項目并舉,是志愿者行動向可持續發展的事業轉變的重要標志。

3.8 轉化工作成果,提升志愿服務水平。高校所具有的科研優勢和職業技能培養機制能夠為志愿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蒲泄ぷ魇歉咝=逃w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根據自身優勢學科和強項研究領域,有所側重地將自身科研與志愿服務相結合,能夠幫助社會多角度、多層次和持續性的開展富有成效志愿服務。

參考文獻:

[1]陳奇.高校青年志愿者開展“校地互聯共建”活動小議[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10(4).

[2]李向.北京奧運會志愿者“場校對接”組織管理模式探討[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8(3).

[3]王觀宇.當代大學生志愿服務體系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 2013.

作者簡介:肖芬(1985-),女,廣東梅州人,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合作模式志愿服務
軍隊采購中電子商務企業應用模式探析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紅十字建設
試論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