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悲秋詩分析

2014-12-01 09:56李蓓蓓張冰晶
文學教育 2014年12期
關鍵詞:悲秋唐詩

李蓓蓓+張冰晶

內容摘要:傷春悲秋是歷來文學作品中的多出現的意向,是詩人借景感懷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體現了特殊季節對詩人思緒的影響。本文從“古人為何傷春悲秋”這個問題起筆,分析《唐詩三百首》中的“悲秋”詩歌,歸納總結其中涉及到的秋季氣象現象,通過對氣象現象的分類、分析和總結,探討氣象現象對古代詩人心情的影響,以求解釋古人“傷春悲秋”的氣象學原由,從而加深對唐詩中的氣象意象的理解與認識,豐富唐詩的多元化解讀。

關鍵詞:悲秋 唐詩 氣象現象 心情影響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喜以景寄情,而景物的意象也多因詩人的情緒而變幻無窮,在簡單的意象之中夾雜多種情感[1]。季節之交替,花草之凋零,千變萬化的氣象特征在詩人筆下也展現出不一樣的風情。政治失意,憑欄而悲秋;客居異地,望月而思鄉;縱情山水,懷古而言志。不同季節的天氣現象,也因詩人的情懷而展現出別樣的姿態。氣象與詩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氣候的冷暖寒暑不僅僅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而且影響著人們文化觀念的形成[2,3]。古詩中古人無意識的氣象描述也是研究古代氣候的重要資料[4,5]。本文主要通過對唐詩三百首中不同類別的詩歌的分析,來闡釋唐詩中秋季各種氣象現象對詩人主觀情緒關系變化的影響,從而從氣象角度尋求古人為何悲秋的解釋。

一.唐詩悲秋的主要類型

本文主要查閱了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其中有67首詩歌寫到了秋天的氣象現象,有49首涉及到了不同的悲秋情懷,從寫作主題來分:寫女子悲秋,表達宮怨與思念的有8首,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長相思》等;寫客子悲秋,表達無限鄉愁的有14首,例如韋應物的《夕次盱眙縣》、李頎的《琴歌》等;寫邊塞將士悲秋,表達戰爭辛苦、征夫思人的詩歌有6首,例如王昌齡的《塞下曲》、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寫離人悲秋,表達送別友人的離愁別緒的有3首,例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溫庭筠的《送人東游》等。悲秋的情懷有很多種,仔細揣摩每一首有關悲秋情懷的詩歌,發現氣象現象對詩人情感的變化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響。每一首悲秋詩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氣象描寫,并且,“悲秋”之“悲”很大程度上是由秋天的清冷天氣所引發的,天氣的清寒,氣候的多變,物候的蕭條,讓詩人的情緒染上了更加濃郁的悲涼與孤寂。

二.悲秋詩中的氣象現象分析

為探尋悲秋情懷的唐詩中記錄的天氣現象與詩人情緒之間的關系,首先要對其氣象現象進行詳細分析,以此為基礎研究這種氣候環境作用于詩人的感受。下面將通過對邊塞詩、羈旅送別詩和女子思怨詩三大類別的詩歌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邊塞詩中的氣象記錄

《唐詩三百首》中,寫到悲秋情懷的邊塞詩有6首。這6首詩歌分別涉及到了寧夏、甘肅、新疆、東北等塞外地區的秋日氣象[6]。塞外苦寒,集中體現在大風天氣和雨雪天氣上。邊塞地區的秋日的疾風如刀是著名的,風就像刀口一樣割拭著征人的面龐,讓人感受到將士們守邊的艱辛,如《塞下曲》中的“水寒風似刀”,《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中的“輪臺九月風夜吼”、“風頭如刀面如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北風卷地白草折”,《燕歌行》中的“邊風飄搖那可度”。如吼似刀的風中常常會帶來漫天的黃沙或碎石,更給將士們的行軍帶來了更多的阻礙,如“平沙莽莽黃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金山西見煙塵飛”,“行人刁斗風沙暗”。除了疾風,邊塞地區的雨雪伴著侵入骨髓的寒冷,給邊塞的將士們一個更加凄苦的秋日?!榜R毛帶雪汗氣蒸”雪花里飄揚著無盡的寒意;“胡天八月即飛雪”,“紛紛暮雪下轅門”,“去時雪滿天山路”,“雨雪紛紛連大漠”,紛紛大雪更顯天氣寒意;“胡騎憑陵雜風雨”表現出了風雨交加的天氣,更加重了天寒。

除了直接的天氣描述,邊塞詩中還有對植物凋落的描寫,以物候現象來表現寒苦氣候。由于邊塞地處大陸腹地,氣候較為干旱,少樹多草,因而邊塞詩中秋日的物候現象多表現為“衰草”,如《塞下曲》的“處處黃蘆草”,《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的“匈奴草黃馬正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北風卷地白草折”,《燕歌行》的“大漠窮秋塞草腓”都勾勒出漫漫衰草帶來的悲涼肅殺之感。

2.羈旅詩中的氣象記錄

在《唐詩三百首》中,明確描寫秋天的羈旅詩有14首,這些詩歌表達了客子羈旅他鄉的思鄉愁。秋日比較特殊的氣象現象就是“霜寒露重”,如這些羈旅詩中寫的“霜凄萬樹風入衣”(《琴歌》李頎),“露草泣寒蟲”(《江鄉故人偶集客舍》戴叔倫),“空園白露滴”(《灞上秋居》馬戴),“月落烏啼霜滿天”(《楓橋夜泊》韋應物)。秋霜與秋露那入骨的涼意就是悲傷與思念的催化劑,客子如是,游人亦如是。

此外,秋季也有很多物候現象,在羈旅他鄉的詩人筆下成為表達愁思的事物。大雁是古人常用的寄托鄉愁的候鳥,在秋季進行季節性遷徙,雁飛是秋天的標志,大雁向南飛的狀態恰似客子羈旅他鄉的漂泊,掉隊的孤雁那份凄涼正是漂泊的詩人心中最深的共鳴。如“陽月南飛雁”(《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木落雁南渡”(《早寒有懷》孟浩然),“晚見雁行頻”(《灞上秋居》馬戴),“孤飛自可疑”(《孤雁》崔涂),“江上月明胡雁過”(《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劉長卿)。孤雁南飛,讓客子深感旅途況味,感到秋來寂寞,情景蕭瑟。

植物凋零也給羈旅他鄉的游子帶來更深的鄉愁,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落葉”,如“木落雁南渡”(《早寒有懷》孟浩然),“紅葉晚蕭蕭”(《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許渾),“落葉他鄉樹”(《灞上秋居》馬戴),“無邊落木蕭蕭下”(《登高》杜甫),“淮南木落楚山多”(《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劉長卿),落葉蕭蕭就像是客子的浮萍般聚散離合的人生。此外,還有“蘆洲白”(《夕次盱眙縣》韋應物),“隴頭梅”(《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井梧寒”(《宿府》杜甫)也是勾起詩人思鄉的重要意象,這些季節更替的植物變化,尤其讓人觸景生情。endprint

3.女子思怨詩中的氣象記錄

秋天不僅是思鄉懷人的季節,亦是深閨宮院內徘徊繾綣的無限愁思。在《唐詩三百首》的悲秋詩中,有7首唐詩主要表達了女子思愁。

在這些關于秋天的宮怨閨怨詩里,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8首當中有7首都寫到了秋夜之景,秋季多晴朗天氣,秋夜是賞月的好時候,空對逐漸變圓的明月,有無限的纏綿與思念徘徊在心頭,如“行宮見月傷心色”白居易的《長恨歌》;白居易的《琵琶行》“別時茫茫江浸月”;“卷帷望月空長嘆”(《長相思·其一》李白);“玲瓏望秋月”(《玉階怨》李白)。

與羈旅詩相似,落葉這一秋日的物候現象,也會勾起女子的感傷。李白《長干行》里有“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钡拿鑼?;白居易的“秋雨梧桐葉落時”渲染了一種冷寂濕寒的氛圍;“九月寒砧催木葉”(《古意呈補闕喬知之》沈全期)中,落葉的敗落是時光流轉的象征,在一年一年秋日的落葉里,一位思婦看到了時光的漸行漸遠,因而引起了她更加迫切更加濃烈的對丈夫的思念。

三.結語

凄清蕭瑟的秋日氣象在唐朝詩人筆下勾勒出綿綿長長的情絲,從上述詩歌分析中發現唐詩中悲秋情懷的詩,可以分為邊塞詩、羈旅詩和女子思怨詩,各個類型的唐詩均有對秋天各種氣象現象和物候現象的描述。詩人身處秋天天際空曠、萬物衰敗、天氣漸寒之時,滿目秋景觸動詩人傷感情懷,由此詩人借助對秋風、衰草、落葉、流螢、雨雪的描述,抒發了悲秋情懷。如是種種,在不同詩人的眼中呈現出不一樣的情韻,大漠邊塞,那里疾風吹著邊塞將士的悲秋情絲;路途漫漫,那里大雁帶走游士的浮萍失意;深院宮墻,那里空寂秋夜閃爍著女子的自哀自憐。氣象現象影響著人的思緒與情感,古人的傷春悲秋里包含著著他們的多愁善感,也包含著變化萬千的氣象現象記錄,由此還需對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注 釋

[1]唐永澤.論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悲秋”意識[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2).

[2]李忠明,朱秋娟.氣候災異與吳嘉紀詩歌風格的形成[J].閱江學刊,2009(3).

[3]王東.氣象書寫在中國古代詩歌欣賞中的意義[J].名作欣賞,2012(11).

[4]滿志敏.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5]竺可楨.中國過去在氣象學上的成就[J].氣象學報,1951,22(1).

[6]雒海寧."盛唐氣象"與盛唐邊塞詩[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3(2).

資助基金:國家公益性行業(氣象)專項(編號:GYHY201306064), 中國氣象局2014年度氣象軟科學研究項目(MC-10)

(作者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悲秋唐詩
古人為什么喜歡“悲秋”
新語
唐詩賞讀
唐詩賞讀——馬詩之四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從“春女善懷”到“秋士易感”
唐詩賞讀
唐詩賞讀
唐詩賞讀
唐詩新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