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廣東卷高考作文真題解析與滿分作文

2014-12-01 02:21馬士方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3期
關鍵詞:黑白照片情懷人文

馬士方

直擊高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只記錄人生的幾個瞬間,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喚起許多永不褪色的記憶。但照片漸漸泛黃,日益模糊。

數碼技術的時代,照片很多。記錄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隨時上傳到網絡與人分享。它從不泛黃,永不模糊,但在快速瀏覽與頻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點滴”也可能被稀釋。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名師真題解析

今年廣東省這道高考作文題,比較準確地擊中了考生的靈感神經,讓許多考生覺得有話可說,而且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來。該題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以照片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為切入點,講述了歷史傳承時期照相技術的發展帶給人們的諸多美好瞬間。那些感人的細節,也在點點綻放中濡染著人們的記憶,給生活的有心人留下了值得玩味的時空斷面。

解讀題意,我們不難發現,該段材料可從兩方面加以考量:

1.時空角度:從這一角度看,“黑白膠片”與“數碼時代”這兩個醒目的標識,將兩個時代交融在一起,給考生以明確指向。第一段材料,在數量多少、記錄內容、欣賞方式、現存狀況等方面做了橫向對比,昭示著科技發展所引發的情感體驗。第二段材料強調隨著科技進步,數碼技術也帶來了諸多負面狀況,讓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們在記錄瞬間的驚喜時,淡忘了過程的喜悅,而這正是命題者隱藏其間的內容,需要考生深入挖掘,方能再現材料的內涵。從辯證的角度看,兩種時代,各有千秋,利弊紛呈,弱水三千,各取一瓢,方能在尺幅之間綻放生活奇葩,讓你的文章在眾方格里一展身手,博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2.內涵角度:從這一角度講,該段材料語帶雙關,將表層意象與深層內涵合一,深究其一,兼及其余,將不難調制出一道豐盛的“大餐”。將隱含其間的意象加以整合,不妨這樣設置情感的觸點:①黑白照片喚起對依依往事的記憶,翻看之際勾連起久違的喜悅,濡染歲月的印痕;②數碼相機攫取稍縱即逝的畫面,瀏覽之際那些曾經的畫面浮現眼前,印證青春不老的傳奇;③黑白照片喚起記憶,但那泛黃的頁面,多少令記憶稀釋了;④數碼照片以清晰的狀態,讓曾經的喜悅濡染記憶;數碼照片易得到、數量多,但快速瀏覽和更新,導致難以聚焦到點滴瞬間,多少讓情感稀釋了;⑤照片是時代的縮影,是情感的延續,是歲月的見證;⑥同一層次的畫面疊加,如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的普及,讓照片這個特殊時代的寵物有了不老的基石。

不可否認的是,照片是時代的縮影,是記憶的載體,是情感的依托??忌梢杂纱思氨说芈撓氲竭|遠的過去,揀拾那些久違的記憶畫面,能讓當事人對曾經的生活有明晰的記憶?;谏鲜隹紤],只要考生能圍繞“照片與科技”來談人的“記憶與情感”,或是“生活方式與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思路樣式;如果考生能宕開一筆,圍繞“書信嬗變和電子郵件”展開,或是設定為“紙質媒介和網絡寫作”之類,也可以看作合乎題意的思路。有一點必須注意的,就是在切入上述思路時,一定要站在材料的角度,自然剖析,然后過渡到自己熟悉的樣式上,方能視為合格文章。

突圍角度一:在愛與回憶中感悟生活

名師支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笨紙鲎魑淖钅艽騽娱喚砝蠋熜撵榈?,當是披露真情實感。要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凸顯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在緊張的氛圍里構思出敘事抒情一波流的文字,讓閱卷老師為之擊節嘆好,絕對是合算的買賣。站在考生的角度看,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構思出精美的文章,無疑是攫取高分的不二法門,是對寒窗苦讀的最佳回報。本次作文命題導向,給出“照片”這一核心詞,它引導考生使用記敘文這一文體,在平靜的回憶中凸顯愛的主旋律,展示生活方式與生活質量。許多考生似乎深諳此道,以不事張揚的煽情方式,構思了高考作文的最佳藍本,營造了別人無法媲美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可圈可點。

考場高分范文1

照片是記憶的波紋

□一考生

收拾舊物時,驀地從一個日記本里,跳出了一組照片,黑白的,或是淡彩的,散落在眼前,讓我不禁駐足,開始端詳那曾經熟悉的畫面。透過那泛黃的頁面,那些曾經的喜悅,迢迢不斷如春水般,涌上心頭,情切切,意翩躚。

小時候,我喜歡纏著大人去照相館拍照片。每次去的時候,常常見到照相館的師傅們架起黑色的三腳架,頭頂一塊黑布,人躲在黑布里頭,不斷地囑我抬頭挺胸微笑……那黑黝黝的鏡頭對準我燦爛的笑靨,隨著師傅數著“一、二、三”,然后咔嚓一聲脆響,師傅就會從黑布里面露出一張笑臉,一個勁地夸獎道:“這位小朋友拍照片很上相,笑得很自然,要不要再來一張?”父母常常是最喜歡人家夸的,拗不過師傅的一再攛掇,我便有了第二張、第三張、第N張照片,歲月的長河里便泛起朵朵浪花,蕩著漣漪,濡染著我的記憶。

長大后,我喜歡拎著照相機去抓拍,幾乎是見到可取的鏡頭就會調好焦距,咔嚓來一張?;丶液?,一個人蜷縮在暗室里“洗照片”,每每洗出一張“色香味”俱全的畫面,便會欣喜不已。那時爺爺還在世,他常常踱到我面前,以頑童似的口吻攛掇我:“你小子現在能耐了,可以自己拍片、沖片子了,什么時候給爺爺也來幾張,等以后想看我時,也不至于記憶空白哦?!庇谑?,我調好焦距,在爺爺最得意的瞬間咔嚓一聲脆響,就把爺爺的光輝形象鎖定了。

后來呵,我買了一部數碼相機,沒事的時候就會到處采擷畫面,小貓小狗小花小草之類,統統是我的最愛?;丶抑?,我把相機里的畫面放進電腦里,慢慢篩選。遇到不合意的,輕點鼠標,轉瞬間,那些不合心意的畫面便會一鍵刪除,消弭于歲月的河流。而最讓我欣喜的,是借助網絡將照片上傳到空間里,和朋友們一道分享,共同見證有趣的記憶,博得大家好評如潮的跟帖。

而今,面對眼前這一組泛黃的黑白照片,往事點點入懷,濡染心間。

往事依依君莫問,浮塵點點化為云。闔上相冊,那些曾經的過往,那些曾給我帶來歡愉的昨天,如俏皮的精靈般,悄然遁跡于記憶的深海。留給我的,是讓我對人生充滿了感恩的情愫,更對未來充滿了期盼。

【高分權威解讀】

1.線索清晰。這是一篇思緒流暢的散文,作者用“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呵”“而今”等時間節點,自然牽連出黑白照片與數碼時代的喜悅,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本次作文題所涵蓋的畫面。

2.語言精美。作者以“我”的經歷為經線,將相片的黑白時代與數碼時代自然勾連在一起,卻沒有思路轉合的瑕疵。最令人欣喜的是作者語言功底很了得,全文幾乎沒有贅言,就將兩個時代合為一體,在平靜的敘述中完成全文的構思。

3.首尾呼應。文章開篇設置“收拾舊物”這一生活場景,由一組泛黃照片自然引出下文對生活的追憶,但從全文涉及的內容看,作者的年齡檔次不可能將黑白照片與數碼時代統統兼容為親身體驗。但這不影響本文情節的設置,首尾呼應,一氣呵成,是本文獲得高分之道。

【閱卷現場評分】內容24分+表達25分+發展分10分=59分

突圍角度二:在辯證思維中折射生活

名師支招:本次作文,許多考生在關注生活的角度及深度上,顯得捉襟見肘,乏善可陳。須知“照片”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引發素材鏈的觸點而已,要想再現“時代”給予人們的物質與精神饋贈,必須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方能在紛紜的世事中尋覓令人信得過的素材,故而學會辯證思維不失為解決此類現象的最佳手段。寫好議論文,選材是關鍵。本次給出的選材,有三個側面:照片→時代→價值導向。如果只糾結于“照片”與“時代”的關系,是無法寫出深意的。在寫作時,要宕開一筆,在辯證思維中揭示真善美,既體現物質文明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客觀實在,又表現科技進步引發的親情疏離,達到真正的言為心之聲,厚德載物。

考場高分范文2

莫讓科技沖淡了人文情懷

□一考生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照片很少,即便能拍上幾張,也多為黑白狀態。雖是黑白照片,但不影響我們對時光的追憶,或許你的人生檔案里,只有童年、畢業、結婚三張照片,比如我的父母,就只有這三張可憐兮兮的照片,但不影響他們孕育了我,并讓我快樂長大。而我的祖父母呢,卻沒有這樣輝煌,他們留存后世的,只有一張泛黃的照片,承載著永不消逝的歲月漣漪。而今,數碼照片充斥著這個時代,借助網絡上傳,人們可以無間地欣賞各地風情,而對當事人感同身受的那份體驗,卻少了共鳴的基石。

這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人文情懷被沖淡了許多,站在時代的大潮里,我們該如何找回自我,找回曾經千百遍呼喚的那份人文情懷呢?

毋庸置疑的是,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讓出行者多了便捷的記憶載體。你看那些旅行一族,誰不是背挎長槍短炮,每到一處,便瘋狂地抓拍那些美景?風景區,他們在咔嚓咔嚓的脆響后,笑容可掬地離開了;聚會時,他們在嘻嘻哈哈的爆響后,神采飛揚地落座了;上網后,他們在噼里啪啦的脆響后,迫不及待地上傳了……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多了擷取他鄉美景的載體,卻少了親情溝通的那份愜意,特別是參加熟悉的書信往來,更成了不可多得的一份奢望,今天已經很少有人選擇伏案疾書后,貼上郵票,給親人捎去人在他鄉的牽掛。

翻閱唐詩宋詞,隨處可見一組組令人愉悅的畫面,在撞擊著靈魂,讓我對天涯飛鴻多了一份奢想:盛唐時,一對好友見面了,苦于沒有隨身攜帶紙筆,于是有了“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美詞,三言兩語間,寄托著對親人的那份眷念;北宋時,結發妻子想念夫君了,在眺望藍天時,目送那漸行漸遠的大雁,便有了“雁字回時,卻是舊時相識”的喟嘆;戰火紛飛時,杜甫執筆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千古絕唱;人在旅途,宋之問從羈押地溜回家鄉,在即將見到親人前,發出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感慨。

往事越千年,待到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那些曾經熟稔的人文情懷,卻因為科技進步的緣故,被日漸荒疏了。但我們能因噎廢食,斷然否決科技嗎?答案是No,我們非但不能拒絕科技,而應該摒棄因為科技進步所引發的負面危機,讓科技這面獵獵旗幟支撐起人文情懷的主旋律,并讓綿亙千年的人文情懷注入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

【高分權威解讀】

1.立意高遠??忌悸烽_合自如,文章的觀點是“莫讓科技沖淡了人文情懷”,從全文的思路看,考生采取的是散文化句式,將科技進步與人文淡化有機地組合起來,卻沒有貌合神離的文字硬傷。文章第三段以濃縮的情節,歷數科技進步帶來的負面影響;而第四段即以耳熟能詳的古詩詞,喚起了人文情懷的那份溫情。

2.富含哲理。結尾一段,是對現時代人文匱乏的隱憂,雖有頭重腳輕之嫌,但不影響本文觀點的表達。這主要是因為考場作文之故,考生不可能在短短的800字范圍內將這個論題全方位展示出來,假以時日,該考生定然能寫出令人擊節叫好的美文。令人欣慰的是,考生能在有限的篇幅內,以超乎尋常的氣魄寫出本文,本身就值得期待,故而閱卷組老師一致同意將本文設為滿分作文,以不負考生的真心付出。

【閱卷現場評分】內容分25分+表達分25分+發展分10分=60分

猜你喜歡
黑白照片情懷人文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劇坑太深請小心
人文紹興
靜夜
萌圖
人文社科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五老”情懷
黑白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