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產業十三問

2014-12-02 04:29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
時代汽車 2014年10期
關鍵詞:汽車產業汽車發展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 付于武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速度太快,自然也就出現了諸多矛盾。

我常常為某些問題所糾結,故給自己提出了十三個問題,同時試著做答,并與大家分享,請批評指正!

第一問:紅旗到底能夠打多久?自主品牌路在何方?

自主品牌受到了十幾年來最為嚴峻的挑戰。自主品牌已經歷“十二連降”,也許還未到谷底。對于汽車產業未來的形勢,尤其是自主品牌,有樂觀者,也有悲觀者,但我們要做清醒者。所謂清醒,就是對于事物要有客觀的判斷。我國轎車的歷史不過十幾年的時間。從一個企業,一個產業的成長過程來看,我們正處于青少年時期,與百年的跨國公司相比,明顯品牌實力不足。若再過二十年,當我們成長為青壯年時,才會有資本與他們進行正面競爭或比賽。

因此,在現階段切不可對自主品牌失去信心。要有足夠的產業自信!前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個跨國公司組織的會議。國外的同行對我說,你們一定要堅持!在困難的時候,在低谷的時候,倒逼產業進行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只有堅持才會有出路。

第二、要協同;中國自主品牌能否在自主的旗幟下,實現更大的協同,這非常重要,應該聯合起來。例如在整合科技資源、攻克核心技術上,能否做到最大的協同;在整合供應鏈上,能否做到最大的協同,以降低采購成本,形成比較優勢,這里大有文章可做。

第三、要創新;創新是永恒的主題,汽車企業一定要激活內在的創造力,成為創新的主體。紅旗不會倒下。堅持、協同、創新就會有未來。

第二問:汽車強國之路還要走多少年?

我們非常清楚,德國、美國、日本是現今汽車產業強國?,F在韓國也踏入了汽車強國的俱樂部。以韓國為例,韓國是從1970年開始發展汽車,至今已有45年的歷史??偨Y韓國的強國戰略,大致可有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是政府給予強有力的支持,出臺了一系列利于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其強度之大,可能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第二是戰略戰術運用得當,即韓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是有頂層設計的,體現了國家意志;在戰術上利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記得我第一次到韓國現代考察時發現,他們在搞發動機的研發中心,耗資20億美金。我問他們為什么?他們告訴發動機是核心技術,不能依靠日本,必須用自己的。

第三是企業的創新性;最近聽何部長向我介紹,德國大眾前任董事長漢博士到韓國考察后,對其創新發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F代起亞累積的海外出口量已超過1000萬,在歐洲我們能看到起亞的大行其道。

第四是國際化的視角和決心;韓國從開始發展汽車產業時就瞄準國際市場,且堅韌不撥。比如,現代開始進入美國市場時曾經碰得頭破血流,但他們以堅韌不撥的意志,運用靈活的、符合國際市場規律的政策及對策,再次獲得巨大的成功。我之所以舉韓國的例子,是希望中國汽車產業要學習其他國家的強國之路,可謂“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汽車強國之路還要走多少年?

這里引用2003年竺延風同志曾講過的一句話,耐住寂寞20年。當初此話也受到了諸多的質疑。目前我國汽車產業應在開放、學習的同時,還是要耐住寂寞。創新發展十年、二十年,打造汽車產業強國。

第三問:汽車產業核心技術為何缺失?如何培育零部件小巨人?

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缺失是我汽車產業最大的軟肋。為什么?1994年中國汽車工業正式提出扶持、培育幾十個零部件小型企業。2004年汽車產業也提出了加強培養汽車零部件產業,但至今零部件產業發展嚴重滯后于產業發展。零部件不強,則產業不強。這里有組外商占據市場份額的數據:

外商占據市場總額:

控制器 電噴系統 增壓器 自動變速器95% 100% 95% 99%3059億 200億 30億 735億

汽車用芯片更是100%全部依賴進口,年進口額超過2313億美元。

這些數據觸目驚心,同時也說明汽車零部件是汽車行業的最大軟肋,值得我們靜心沉思?,F就如何擺脫現狀,提出五個方面建議:一是加強產學研合作;二是爭取政府積極支持;三是建立新的整、零關系;四是改變逢電短路的局面,加強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五是需要有擔當、有遠見卓識企業家挺身而出。

這里,我要特別強調,核心零部件對有作為的企業家而言是創業的藍海,也是商業的藍海。

第四問:新能源汽車就是電動汽車嗎?

我認為對新能源汽車要有個準確的內涵。我支持或認同這樣一個說法,即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性七大新型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應該建立以電動汽車為主體的概念,而不應該也不僅僅只是電動汽車。

能源戰略應該是國家戰略,這點是毫無疑問的。能源戰略的基點應該是多元替代,這點也是堅決不能動搖的。例如,商用車的新能源能是電動的嗎?肯定不是。所以,我們在一次會議上,產學研各方面達成共識,對商用車而言,新能源就是天然氣。當我們在關注純電驅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同時,也要關心混合動力的發展,還應關注低速電動汽車的發展。低速電動車有著廣大的農村以及城鄉結合部的旺盛的市場需求。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低速電動車是市場拉動型的產業,有著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如果戰略戰術運用得當,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從低端切入向高端發展,形成規模優勢,將使中國的電動車產業得以迅速地發展。

第五問:為什么國際市場開拓差強人意?為什么不如印度?

國際汽車市場是各國汽車產業的必爭之地,自然也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必爭之地,中國汽車產業應該下大氣力,花大功夫爭奪國際市場。美國、德國、日本的汽車出口比例均在50%以上,韓國亦是如此,巴西20%,印度13%,然而中國的出口量竟然不到5%。這種現狀難道不值得深思嗎?有人說“我們的絕對額大,所以比例小”。這話是不準確的。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就拿參加國際汽車展來說,無論是參展的策劃、還是參展人員的精神狀態等方面,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彼此的差距。在開發新興的海外市場方面,往往還會出現一哄而上的局面。這些都值得行業深思。

這里,我要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合資產品一定只供應中國?難道不應該積極爭取出口嗎?我們應該利用中國的綜合優勢,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因此,我們要在觀念上有所轉變,挑戰國際市場。第二個問題是要爭取做好自己,在產品質量、品牌管理上要有脫胎換骨,刮骨療傷的決心與意志。

第六問:國際并購,國內重組,恰逢其時嗎?

回答是肯定的:恰逢其時!

比起其他產業,我國汽車產業表現得很出色。從羅孚、薩博,到沃爾沃,支持了自主品牌的發展,也有一批零部件企業成功并購的案例。

中國汽車產業的重組,在產業下行的壓力下,相信會有所發展。當然,我們還不希望政府“拉郎配”,還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決定性作用。希望產業內廣泛地建立合作、協同、抱團、共贏的產業文化。如果能夠實現自主品牌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才能形成能與跨國公司對抗的競爭力。我想我們的企業家會有這樣的大智慧。

第七問:國際合作等于合資嗎?

當然不是。

中國汽車產業前30年的合資合作是基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國力、國情和產業的狀態,我認為是正確的。但是,合資只是國際合作的一種路線、一種途徑,我們應積極探索更多的國際合作的模式,比如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比如能不能只在某些核心技術上進行合作,而不一定是整個企業的合作??傊?,要探索多種國際合作的模式。要將“請進來”與“走出去”結合起來,盤活企業。

當然,我們也不乏有這樣的例子,如長城,他們雖然沒有合資,但有深度的國際合作。最近我到安徽華菱星馬,他們的12升發動機整合了國際最優秀的零部件,由華菱來系統集成。這款發動機的知識產權屬于華菱,品牌亦屬于華菱。我國現階段應當積極推動合資合作的新模式,發展合資合作的新形態。

第八問:汽車產業會被互聯網產業顛覆嗎?

答案是:不會顛覆,但要結合。

最近馬云的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第二互聯網公司。這幾年中國的互聯網產業發展很快,我認為我國的汽車產業不僅應該學習互聯網,還要擁抱互聯網。兩化融合,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最好載體是汽車。所以汽車產業要擁抱互聯網產業,實現兩個行業的相互合作與共贏。期盼汽車企業及相關企業能夠對車聯網持有更加積極的態度,融合新興產業技術,發揮后發優勢,構成強有力的競爭力。

第九問:汽車產業政府應該怎樣管理?多管還是少管?

最近,李克強總理多次談到政府改革,要簡政放權,這對于汽車產業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汽車產量從幾十萬輛,幾百萬輛,到現在的兩千多萬輛,我國政府對汽車的管理基本沒變化,甚至還有越管越嚴的趨勢。中國的汽車產業要發展,國家必須要有頂層設計,要簡政放權,釋放企業的活力,這是產業強國不可或缺的。關鍵的問題在“轉”。即轉變管理方式。第一、要從事前批準管理,到向事中、事后的監督管理過度;第二、標準和法規是實行法制化管理的基礎,要抓緊標準與法規的制定,充分發揮其引導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第三、要做好頂層設計;我贊成左延安同志的說法,中國發展電動汽車是有國家頂層設計的,而且還有延續性??蓚鹘y汽車就沒有頂層設計,比如在對待合資的問題上,國家就沒有政策的引導,這讓企業如何操作。

第十問: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面前,汽車產業發展的機遇在哪兒?

第三次工業革命有著鮮明的經濟特征,即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有顛覆性的技術革命發生,就汽車而言,有三大趨勢,即新能源、輕量化、車聯網三個新的技術方向。希望汽車企業在新的方向上,跟蹤發展、加速發展、形成后發優勢。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在新的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候,總會有一批跟不上形勢的老企業被淘汰,也會有一批新興的企業會介入。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住工業革命的機會。在新的工業革命、新的技術革命來臨之際,要有所作為,才能保持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

第十一問:中國汽車產業要不要學習其他產業,加速創新發展?

這里我們以高鐵為例?,F在中國的高鐵已成為中國工業化的成功標志。在此之前,包括我自己在內,認為高鐵是國家壟斷企業,汽車與高鐵不能相提并論。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去思考,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學習高鐵在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核心價值觀。再比如,我參觀北京機床研究所時,所長對我說,他們研發的機床的主軸要達到世界最高水平。并提出了這樣的口號,讓世界上任何一個國際知名公司到我們公司都要低下昂貴的頭。在其他產業也都有創新的成功實例。汽車是集各種技術之大成的產業,所以要有博大的胸懷,學習其他產業創新發展的經驗,為我所用,汽車產業才能再創輝煌!

第十二問:怎樣加速解決汽車人才匱乏的問題?

我們核心技術的創新能力與世界汽車業領先的同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其根源就是人才匱乏的問題。如何解決?首先,教育界要回歸教育本色?,F行的教育體制,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職業教育,怎么能夠更快、更多地培養出行業需要的人才?需要很好地研究。其次,理論要與實際相結合。再次,要克服浮躁心態。簡言之,在人才教育、培養領域需要對原有體系進行突破性的改革,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做大做強。

第十三問:如何加速培育知名品牌?

品牌不僅代表一個企業的形象,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

做產品可以講周期。36個月,48個月為一個周期。而做品牌則是一生一世,一輩子的事情。

做品牌“既要高瞻遠矚,又要腳踏實地;既要雷鳴電閃,又要涓涓流水”。

做品牌需要有:企業家的決心、企業的文化、創新的品格、團隊的精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品牌可成就矣!

猜你喜歡
汽車產業汽車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裝配式支吊架在汽車產業集聚區的應用
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汽車的“出賣”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商洛加快培育千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3D 打印汽車等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共享新能源汽車產業盛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