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心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

2014-12-04 11:47袁俊陳勇
中國醫學創新 2014年29期
關鍵詞:心理障礙神經功能腦梗死

袁俊 陳勇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很多患者會留下后遺癥而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有相當多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后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從而影響其治療和恢復。本科于2012年6月-2014年4月對收入本科住院的8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早期心理干預,取得了明顯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科2012年6月-2014年4月住院的符合最新指南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MRI檢查證實為急性腦梗死,年齡在40~70歲之間,發病在24 h內,有肢體活動障礙,肌力在0~IV級的非昏迷患者,排除出血性腦梗死、復發性腦梗死、椎基底動脈系統腦梗死及TIA發作,無感覺性失語及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無肝腎心功能不全、精神障礙疾病史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共164例,其中男96例,女68例;右側梗死56例,左側梗死108例;額、顳、頂及皮層部位的梗死102例,基底節區梗死62例。入院時發病時間均已超過6 h時間窗,不適合溶栓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和基礎用藥和康復治療等各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符合條件的16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2例。兩組均給予內科常規治療,如改善腦循環、抗血小板聚集、調脂、腦保護等,并同時由康復師早期進行康復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早期心理干預治療,觀察28 d。心理干預方法是從提供信息支持、心理輔導、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度、建立自助團體四個方面在患者發病后早期就開始給予系統量化的心理干預措施[1],具體:(1)對每位患者每天進行25 min健康知識的宣教;(2)對每位患者每周進行3次心理輔導:幫助患者端正對疾病及其他困難和挫折的認識,調節和改善心理狀態;(3)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溝通,讓患者的家人和朋友采取正確的方法來支持、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4)定期組織患者及家屬集體參加疾病知識的學習,并一起討論,增強團隊意識,共同戰勝疾病。四個方面來對患者進行早期心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于治療前、治療后的14 、28 d按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標準評分以及采用改良巴氏指數評估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的14、28 d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不同時間點比較采用F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治療組與對照組組內不同時間點間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最高,隨后逐漸降低;治療組在治療后14、28 d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點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不同時間點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 分

*與同組前一時間點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4 d 治療后28 d治療組(n=82) 20.27±6.29 12.15±4.83*△ 8.45±4.32*△對照組(n=82) 20.35±6.31 15.86±4.94* 11.37±4.56*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 治療組與對照組組內不同時間點間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最低,隨后逐漸升高;治療組在治療后14、28 d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s) 分

*與同組前一時間點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4 d 治療后28 d治療組(n=82)29.36±21.65 46.26±26.31*△ 58.23±20.58*△對照組(n=82)29.74±22.12 37.73±24.68* 46.45±21.27*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作為常見的急性腦血管事件之一,疾病本身對于患者就是應激源,會導致生理和心理雙方面應激反應[1]。急性腦梗死發生后患者大多都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如抑郁、煩躁、焦慮等等一系列癥狀,這些心理障礙是造成患者恢復過程緩慢及生存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卒中后抑郁是腦血管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并及早干預,能夠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減少致殘率或減輕致殘程度,從而提高生活質量[2]。有研究證明,腦梗死后抑郁癥狀的改善可以促進患者腦血流的恢復,加快腦梗死后神經功能缺損的康復[3]。已有研究顯示,急性腦梗死后抑郁障礙對急性腦梗死早期神經功能惡化存在明顯促進作用,早期抗抑郁治療對防治腦梗死進展有重要意義[4]。卒中后抑郁患病率較高,平均達30%~50%,臨床表現為情緒低落、反應遲鈍、焦慮、失眠、易激惹、興趣喪失等,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效果及預后[5]。梗死后抑郁癥的發生可能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與病變部位解剖生理的改變、社會心理的失衡等多因素作用有關[6]。老年急性腦梗死后發生焦慮抑郁狀態的幾率更高[7],這是因為老年人社交較為貧乏,內心常感到孤獨,加之離退休后角色轉換一下子不能適應等心理障礙本來就存在,患病后出現肢體生活功能障礙,覺得拖累了晚輩,影響了別人,給他人造成了負擔,這種心理心理障礙就更加加重。本研究顯示,在急性腦梗死伴發心理障礙的患者中,老年人、男性、左側大腦部位梗死、額、顳、頂及皮層部位的梗死占多數,這與以往的研究一致[6-7]。較多的研究認為卒中后的心理障礙對患者恢復有消極影響,它降低康復治療的效果,減慢了神經功能缺損和認知功能的恢復,降低了生活質量,增加了病死率。卒中后心理障礙的發生機制目前主要有兩大學說,即生物學機制和社會心理學機制,后者認為家庭、社會、生理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調而產生心理障礙。但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目前為大多數人接受[8],因此,治療急性腦梗死后心理障礙應從軀體和精神兩方面同時進行。在相關因素研究中,內向不穩定的個性也是發生急性腦梗死后心理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9],而良好的家庭關系可以預防其發生。腦梗死后進行心理干預可通過降低炎性介質來改善患者的預后[10]。有研究顯示,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利于患者軀體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后[11]。在臨床上提高患者康復的信心,改變患者對功能障礙的失落感,則能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康復[12]。早期心理干預配合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有極大的促進作用[13]。在臨床工作中,早期心理護理干預也很重要[14],由語言溝通能力較強且經過專業培訓的護士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給予安慰及鼓勵,可以大大地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能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有研究證明,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神經功能的恢復產生積極的影響,可提高腦梗死患者行為適應能力,面對現實,積極配合早期醫療、康復計劃[15]。有研究顯示,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康復效果[16]。急性腦梗死患者一般都伴肢體活動功能障礙或言語功能障礙,一般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和需要家人的照顧,這往往會讓患者產生自責和失落感,很多患者會產生消極的思想,破罐子破摔。筆者在臨床上發現有一部分無言語功能障礙的患者也一聲不吭,沉默不語,不與醫生、護士及家人交流,不配合治療,這會影響其神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復。而早期進行心理干預,能減輕患者負面情緒,讓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積極樂觀,主動配合治療,則可以極大改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各項功能恢復。有研究證明,越早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讓患者在發病后盡早主動參與康復訓練,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7]。本研究顯示,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進行心理干預,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顯著升高,療效顯著優于未進行早期心理干預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說明早期心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康復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能顯著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

[1]劉振紅,蘇便芩,李擁軍,等.老年腦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心理干預的臨床觀察[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9,17(2):127-129.

[2]鄭姣琳,肖興軍,王維治.早期抗抑郁治療對急性腦梗死并抑郁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1,45(2):163-167.

[3]李蓉,李飛.抗抑郁治療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腦血流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198-2200.

[4]伍明,李梅笑.抑郁障礙與基底節區腦梗死患者早期運動障礙加重的關系[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8):1013-1015.

[5]胡凱明.急性腦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狀態的臨床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2):3136-3137.

[6]王金蘭.急性腦梗死后抑郁的相關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0,50(13):24.

[7]鄭國俊,蘭麗梅,梁曉艷,等.老年急性腦梗死后焦慮抑郁狀態的臨床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0(12):27-29.

[8]張志民,左毅,姚薇.卒中后抑郁對急性腦梗死預后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0,31(4):457-459.

[9]滿玉紅,李立森.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狀態的臨床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2):1748-1749.

[10]王建軍,李繼,石小強.抗抑郁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0,32(19):2700-2701.

[11]常葆凌.心理干預聯合氟西汀治療急性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4):194-195.

[12]尤麗玲,王鵬.西酞普蘭對急性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10,27(2):138-139.

[13]賈秀萍,王瑞香,黃定玉.早期康復訓練配合心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7):876-877.

[14]王燕飛.舒血寧聯合奧扎格雷治療腦梗死150例[J].中國藥業,2012,21(24):107-108.

[15]葉邁蘊,鄭淑智,張孝琴.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9-10.

[16]孟宏音. 心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恢復期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8):95-96.

[17]韓振霞,時慶,王敏.超早期康復訓練與特殊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2013,41(7):43-45.

猜你喜歡
心理障礙神經功能腦梗死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64排CT在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及影像學特征分析
情緒療法干預圍絕經期心理障礙的研究進展
早期康復鍛煉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及運動功能的影響
初中生常見學習心理障礙及輔導策略
冰壺運動員心理障礙的克服
淺談如何克服后進生的心理障礙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30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梗死4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