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窮國多位于熱帶

2014-12-17 08:20盧國斌
青年博覽 2014年23期
關鍵詞:熱帶降水人類

盧國斌

中學地理課時,我曾問過老師:“熱帶地區日照時間長,降水比溫帶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只能收獲一季的作物,在熱帶甚至能收獲三季。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什么大多數窮國還都在熱帶地區呢?”

我當然不會滿足于地理老師給出的諸如黑奴貿易、列強征服掠奪之類含糊其辭的答案。自然條件優勢哪怕極微小,經過上百萬年的復利累加,會成為滾動文明發展的巨大紅利。如此優越的條件,熱帶民族不搶先發展,難道躺在家里等著搶劫犯和人販子上門?

戴維·S·蘭德斯給出了三個答案:

首先,炎熱帶來的不適大于寒冷。人類很早就學會了通過生火和狩獵獲得動物毛皮取暖,這使得他們即使在溫帶寒冷的冬季也能過上相對容易、舒適的生活。

熱則是另一番情景。人體肌肉活動的能量,其中3/4以熱能體現出來。人體必須釋放多余的熱,才能保持適宜的溫度,防止臟器和大腦被高溫燒壞。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熱方式。而熱帶普遍悶熱潮濕,進一步減少了出汗的降溫效果。

所以,在熱帶地區,無論動物,還是人類,都難以保持長時間的運動狀態,必須不時停下來休息散熱。人類更發展出一種社會化適應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動。印度有句諺語:只有瘋狗和英國人才在中午的驕陽下外出。

一名孟加拉外交官訪問溫帶地區時深有感觸:“我看到,在印度和其他熱帶國家,幾乎所有體力勞動者和機關工作者的工作節奏都很慢,稍一用力或用腦就感到四肢乏力,經常休息很長時間。而溫帶,工作節奏非???,人們充滿了活力,很少休息?!?/p>

其次,高溫環境,特別是全年炎熱,大大加快了害蟲及寄生蟲、病原體的繁殖和傳播。熱帶國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蟲、瘧疾、錐蟲病等,使當地人的健康和經濟水平長期低下。

如非洲錐蟲病的傳病媒介是采采蠅,這是以吸食哺乳動物鮮血為生的小飛蟲。即使今天有了強效殺蟲劑,飛蟲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無法在非洲熱帶的大片地區存活。人類的生存也步履維艱。在熱帶醫學和藥理學出現以前,經濟曾被這種災害破壞,家畜養殖和運輸都難以為繼;且不管詩人如何評判冬季,冬天確實是人類的好朋友:寂靜的白色殺手,害蟲和寄生蟲的天敵。中國北方的諺語說得好:“瑞雪兆豐年?!?/p>

最后一個大問題是水。熱帶地區降水充足,降水往往沒有規律、無法預測,且多為暴雨。計算平均降水量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里的降水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懸殊。在尼日利亞北部地區,90%的降水是時速25毫米的暴風雨,一個小時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倫敦郊區皇家植物園平均半個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為急迫,全年1/4的降水時速為60毫米。

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叢林和雨林雜生,種植頗為不易:這些物種多樣的寶庫滋養著各種生物,卻偏偏不利于人及農作物的生存。結果,人和自然都成了這場戰爭中的失敗者。倘若人們砍伐了叢林,種植農作物,炙熱的陽光直射而下,因為沒有枝葉的阻隔,傾盆大雨沖走了土壤的營養,造成大面積荒蕪和沙漠化。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很快就休耕了,不久,藤蔓和卷須爬滿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則吞噬了廢棄的干旱農莊,而依賴周圍地區食品供應的城鎮也因此難以興盛。

大自然就是這樣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變成了文明的詛咒。

選自《知識窗》

猜你喜歡
熱帶降水人類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DSC1型稱重式降水傳感器觀測數據對比分析
熱帶風情
人類第一殺手
降水對新鄭市大氣污染的濕沉降特征
熱帶的鳥兒
翁源縣1971—2015年降水氣候特征分析
誰變成了人類?
2014—2015年新賓縣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熱帶庭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