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理論指南和行動綱領

2014-12-25 00:03黃偉
實踐·黨的教育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依法治國道路法治

黃偉

[編者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思路、新舉措,為了使我區廣大黨員干部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全會精神實質,正確理解把握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重點任務、指導思想、總目標、基本原則和根本保證,不折不扣地把中央關于 依法治國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我們從本期開始邀請專家學者對全會精神進行系列解讀。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問題并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基本原則、重大任務和系列舉措,深刻闡明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等法治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理論指南和綱領性文件。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從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看,由于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這使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所以,必須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三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道路方向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向一定要正確,政治保證一定要堅強有力。必須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制度屬性和前進方向。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強調以下幾點: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法治道路。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中國道路。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道路。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傳承的道路、發展的道路、改革創新的道路。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指導思想上,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基礎上,把“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并列為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全會的新提法。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體講有三層涵義:

一是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由五大體系構成,即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和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這為未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明確了體系框架。

二是在理念上堅持“三個共同推進”、“三位一體建設”,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相關主體包括國家、政黨、政府和社會等四個主體。強調全面推進、協同推進。

三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是衡量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推進法治建設上一定要把握四個環節,即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

為了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長期堅持五大基本原則。這五大基本原則,貫穿于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監督等各個法制環節。

第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各項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是不容置疑的,當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保證和根本要求。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第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三,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貫徹平等原則必須以規范和約束公權為重點,加大對公權的監督。

第四,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法治也有自身的不足和難以發揮作用的領域,為此,需要在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同時,發揮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

第五,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事業,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汲取中華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國外法治有益經驗,不斷改革創新,走中國自己的法治建設之路。

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

十八屆四中全會堅持改革方向、問題導向,直面法治建設領域突出問題,重點提出了對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的六項重大任務和多項具體改革舉措。

第一,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目前,我國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但仍然需要從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立法體制、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等四個方面提高立法質量,制定反映人民意志的良法善法,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第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后,法治建設的任務主要轉向法的實施。政府是法的實施的重要主體。為了達到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的新要求,需要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等六個方面進一步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第三,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針對司法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從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進嚴格司法、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等六個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舉措,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個案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第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通過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等方面力促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第五,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一支法治工作隊伍。這需要從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等三個方面逐步提高法治工作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水準。

第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黨和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在處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上,必須堅持“三個統一”和“四個善于”,從堅持依法執政、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增強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并提高其依法辦事能力、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等四個方面全面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力。

(作者系內蒙古黨校法學教研部

副主任、教授)

(本欄編輯/麥力斯)

猜你喜歡
依法治國道路法治
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道聽途說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我們的道路更寬廣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依法治國 法平天下
“德”“法”辨證與依法治國
一次騎行帶來的感悟
關于依法治國若干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